Thursday, April 23, 2009

四種修行為上法—二 海濤 輯

四種修行為上法—二 海濤 輯
3.另一種對治方式是觀世音菩薩的六字真言咒。只要想起這個咒語,就能帶來覺醒。六字真言咒的六個種子字,相對應於觀世音菩薩六度的成就,也是六種成就的化身。聽到這個咒,眾生就能從六道輪迴中解脫;想到這個咒,就能成就六度。
4.六字真言咒的利益之廣大,如果能夠用土地來當紙張,所有的樹當做筆,所有的海洋當作墨水,諸佛本身來談論它,也無法說盡它的好處。
5.禪修空性或念誦六字真言咒,都屬於正行的對治。佛陀曾在《妙法蓮華經》中說,如果一個人能夠正確念誦六字真言咒,連寄生在此人體內的寄生蟲都會往生觀世音淨土。
6.四種力量俱在,才算正確地修持懺悔。噶當派大師曾說,負面行為只有一個好處:它們可以透過懺悔而清淨。
7.如果我們擁有五種力量,菩提心自然會在心中生起。這五種力量是:決心的力量、嫻熟的力量、善因的力量、懺悔的力量,以及願望的力量。
一、決心力:舉例來說,我們下定決心在這個月,或在這一年,或直到死亡,或直到證悟,絕不放棄菩提心;即使被他人傷害,也不會屈服於瞋恨。我們必須不斷強化這個堅定的決心。
二、嫻熟力:在開始,禪修是困難的。但如果我們堅持下去,它會愈來愈容易。
三、善因力:此即積聚功德。
四、懺悔力:經由仔細思考,我們可以看到此生經歷的一切痛苦和煩惱,都是我執創造的災難。我執是萬惡之因。當它生起時,即使是一剎那,也應當立刻加以對治。
五、願望力:每當我們完成一些善行時,應當祈願:「從現在直到覺醒,願我永不放棄兩種菩提心。不論我遭遇任何衝突煩惱,願我能夠把它們當做修道上的踏腳石。」

四種修行為上法—一 海濤 輯

四種修行為上法—一 海濤 輯
1.有四種修行為上法,能將困境帶到道上,立刻開始修行。一、積聚資糧,二、清淨障礙,三、供養邪魔,四、供養護法。
一、積聚資糧:承受痛苦時,我們自然希望不要受苦。如果不想受苦,而想要健康安好,我們應該念誦藥師佛的名號,供養諸佛菩薩。這一切都是健康與快樂的因。
二、清淨障礙:當我們受苦時,要把不舒適視為一種徵兆,提醒我們真正要避免任何痛苦(包括任何微小的痛苦)的方式就是諸惡莫作。
三、供養邪魔:供養食子給邪靈時,應該非常誠意地說:「當您傷害我時,我修持忍辱,因此您在幫助我修持菩提心,我很感激。請用您偉大的力量,讓所有眾生的痛苦都來到我身上。」如果我們缺乏這樣的勇氣,可以單純地供養食子,心中充滿愛與慈悲地說:「現在及未來,我會努力幫助您們,請勿妨礙我修持佛法。」
四、供養護法:向大黑天和吉祥天女等護法供養食子時,請求他們協助自己順利地修持菩提心,如此一來,我們能夠像關愛父母和孩子般關愛眾生。讓我們祈請,願我們能夠脫離對敵人的瞋恨,戰勝我執的迷妄。祈請他們遣除修道上引起衝突的因,讓順緣生起。
2.在清淨負面行為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四種力量。
第一種、是懺悔的力量,對所有過去犯下的惡行,感到強烈的悔意。
第二種、是決心進步的力量。
第三種、是支持的力量。如果沒有懺悔的對象,懺悔是無法成立的。把完全沒有分別心,離於身、語、意惡行的三寶視為支持對象。當我們皈依三寶之後,在三寶面前發菩提心,是清淨自己的最佳方式。
第四種、是對治的力量。禪修空性是其中一種對治,因為即使是負面行為,其本質也是空的,並非具有實質存在的獨立個體。

覺醒的勇氣─四 海濤 輯

覺醒的勇氣─四 海濤 輯
1.佛法是普世良方,可以應用於任何困境。
2.快樂與痛苦的經驗,皆是正面與負面行為的結果。要盡量屏棄惡行,培養善德。
3.佛陀法教的精髓,即是要清楚了解什麼是應做的行為,什麼是應屏棄的行為。
4.菩提心是獲致覺醒的不敗法門。它有兩個面向:相對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
5.相對菩提心是運用凡夫心意來修持,比較容易培養。儘管如此,相對菩提心帶來的利益是無量的,因為只要珍貴的菩提心在心中生起,我們就永遠不會墮入輪迴惡趣。
6.如果對無常有所領悟,我們就能修持殊勝的法教。如果我們仍然認為,一切都將如常,我們就會像在臨終病榻上,卻仍然繼續談論生意的富人!
7.當面對任何情況時你了解到,心不以任何「東西」的姿態存在,你應該安住在那個覺受之中,不要為它貼上標籤或下定義。
8.我們要記得,任何「念頭」或「對治」——即使是空性的念頭——在本質上都是空的,不具有實質的存在。
9.我們要如何安住於空性之中,如何離於所有的心智活動?首先要認清,當我們想到「我」這個念頭時,其實不具任何真實性。
10.雖然如此,我們仍然覺得,有一個真實的、實在的東西叫做「我」。這個「我」由一個具有五種感官、八種識的身體支撐。
11.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外在事件似乎是在「那裡」發生,但事實上,它們是在「這裡」、在「內在」發生;它們是心造作出來的。
12.當死亡來臨,我們的心會進入中陰,身體被遺留在後,語言則完全不存在。我們的心無法帶走此生所累積的財富,父母親友也無法隨行。我們將隻身一人,背負所從事的一切善行與惡行。
13.有一種說法認為,禪修後,一切現象,自己和他人,宇宙和所有眾生,皆顯現如幻。我們對這個說法必須要有正確的了解。

覺醒的勇氣─三 海濤 輯

覺醒的勇氣─三 海濤 輯
1.對於我們虧欠很多的人,我們應當在心中生起大愛,願他們得到快樂;在心中生起大悲,願他們從痛苦中解脫。
2.當我們為了眾生的利益而付出自己的快樂和善行時,我們應該忽視自身的利益,甚至為了眾生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我們必須努力創造一種環境,讓如母眾生能夠在當下享受快樂,並修持佛法。我們應該祈願他們迅速證悟,並隨喜他們的進展。
3.我們應該用最深的信心,祈願引起病痛的作惡眾生,也能從痛苦中解脫,迅速獲致證悟。我們應該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不論我們從事了什麼善行,乃至於獲得財富或長壽,甚至於成佛,都是為了利益他人。
4.恆學三要點
一、持之以恆的修心:我們要無悔地付出自己的快樂,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及功德布施給他人。我們應該用喜悅的心情,承擔他人的悲傷和困境。我們要努力讓他人從痛苦中解脫,尤其是傷害我們的人;我們要誠懇、毫不遲疑地獻出自己的快樂,不論多寡。
二、勿過度戲劇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言論應當合乎真正修持佛法的方式。此外,我們應該避免在他人面前從事一些行為,讓他人認為我們是受戒的人,因而從中得到好處。我們也要避免從事一些行為,讓他人認為我們已從我執中解脫。
三、勿持雙重標準:要同樣禮遇窮者和權者。去除所有偏見,避免對親戚的執著,以及對敵人的憎恨。對窮人及地位卑下的人要特別尊重。不要偏頗!要以同樣的愛與慈悲對待一切眾生。
5.如果俱足三種根本條件,應該感到欣喜,因為我們擁有一切修持佛法的條件。這就像在爬坡時有一匹好馬,路途就不會太困難。同時,我們要祈願所有眾生皆能同樣幸運。
6.修心要低調,不應炫耀,不能用修心來引人注意或創造聲譽。它是我執和煩惱的內在對治。我們要讓自己的心成熟,不需讓他人知道。

覺醒的勇氣─二 海濤 輯

覺醒的勇氣─二 海濤 輯
1.釋迦牟尼佛曾說,就獲致證悟而言,以慈悲服務有情眾生,等同於供養諸佛的價值,因此,慷慨對待他人,讓他人從痛苦中解脫,走向解脫之道,和供養諸佛的利益是一樣的。
2.或許我們會認為,供養寺廟,或在佛像面前擺出供品是更好的方法。事實上,諸佛完全離於自我珍愛,因此,我們愈能幫助眾生,諸佛就愈快樂。
3.事實上,眾生是我們積聚功德的最佳機會。
4.我執從來就不具基礎。雖然根本沒有任何可以執著的,但我們仍執著於「我」。我們執著它,珍愛它,為了它傷害別人,累積惡業,讓我們日後在輪迴的下三道中承受更多痛苦。
5.國家有難時,侍衛會日夜保護國王,晚上不睡覺,白天不鬆懈。同樣的,為了趕走我執這個搗蛋鬼,我們應該在它出現時,立刻用空性來對治。
6.把我執視為敵人。當它不再存在時,我們就不可能關心自己超過別人。當這種感受生起時,讓我們思一切眾生之大慈。
7.我們應該感謝所有眾生,因為我們必須仰賴眾生來獲得證悟。我們要用相同的愛與慈悲來對待敵人,如同對待朋友一般。這是最重要的,因為對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的愛與慈悲是自然生起的。
8.我們應該用相同的敬意來對待佛與眾生。在皈依之後,不論修持什麼儀軌,我們都必須生起菩提心;從那一刻開始,眾生就成為我們修行的支柱。
9.如果我們被狗咬,或被他人攻擊,我們不應該做出憤怒的反應,反而要盡可能地幫助對方。即使我們幫不了他,也不能放棄幫助他的願望。
10.概括來說,我們要懷有強烈的慈悲心,想像所有眾生的痛苦融入自身,同時把過去、現在、未來的身體、財富和善行回贈給他們。如果看到眾生得到快樂,善行增長,我們都應隨喜。

覺醒的勇氣─一 海濤 輯

覺醒的勇氣─一 海濤 輯
1.菩薩為利益眾生而尋求證悟。他們的道路是利他的道路。在這個道路上,心要接受訓練,超越平常所熟悉的凡夫自私行為和煩惱,漸漸學習將他人變成內心最主要的關懷焦點。這種利他態度,是佛陀大乘法教的根本及核心。
2.所有想要成就無上覺醒(即證悟)的人,都應該努力修持相對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
3.簡而言之,大乘的深廣兩個面向,全包含在兩種菩提心的修持中:相對菩提心(世俗諦)和究竟菩提心(勝義諦)。
4.相對菩提心是依著一般的概念心來修持,就算是初學者,只要向內在檢視,用正確的方式修持,就可能圓滿成就。
5.當相對菩提心圓滿成就之後,究竟菩提心,也就是內觀的智慧、無我的了悟,就會自行生起。此即噶舉派的大手印,寧瑪派的大圓滿。
6.究竟菩提心也不是在一開始就可以做到,所以我們必須從相對菩提心開始修持。
7.相對菩提心有兩個面向:空性與慈悲。如果修持慈悲的根基穩固,就不會岔入聲聞乘和緣覺乘的道路;如果能仰賴空性的見地,就不會在三界輪迴中流轉。
8.缺乏慈悲的空性禪修,不是大乘的道路;修持慈悲,而缺乏對空性的了悟,也不是大乘的道路。空性和慈悲必須兼具。
9.如果我們無法修習這些法教,聽聞法教本身不會讓我們從輪迴中解脫,面對生老病死的困境時,也不會有任何幫助。我們生病時,如果不遵照醫師的處方,即使醫師隨伺在側,痛苦也不會消失。
10.人身非常難得。我們應下定決心修持佛法,不要把生命耗費在無意義的活動上。
11.能終身修持佛法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能的話,起碼要好好皈依,因為皈依是佛法的精髓,同時可以關閉墮入下三道之門。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五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五 海濤 輯
十三、無二想故,當知是忍;十四、識業報故,當知是忍;
十五、莊嚴身故,當知是忍;十六、口演淨言故,當知是忍;
十七、心清淨故,當知是忍;十八、心堅牢故,當知是忍;
十九、言語自在故,當知是忍;二十、不憶想故,當知是忍;
二十一、善分別心故,當知是忍;二十二、護他心故,當知是忍;
二十三、修梵世行故,當知是忍;二十四、受人、天報故,當知是忍;
二十五、身相勝故,當知是忍;二十六、具妙梵音故,當知是忍;
二十七、除諸過患故,當知是忍;二十八、斷諸荒穢故,當知是忍;
二十九、斷一切不善根故,當知是忍;
三十、殺諸結賊故,當知是忍;
三十一、於惱害眾生得超越故,當知是忍;
三十二、具足一切佛法故,當知是忍。
◎是名菩薩三十二事修行忍辱而不可盡。
3.何故名曰菩薩淨心?
一、其淨心者能斷慳惜,亦化他人令斷慳惜;
二、其淨心者能斷破戒,亦化他人令斷破戒;
三、其淨心者能斷瞋恚,亦化他人令斷瞋恚;
四、其淨心者能斷懈怠,亦化他人令斷懈怠;
五、其淨心者能斷亂心,亦化他人令斷亂心;
六、其淨心者能斷愚癡,亦化他人令斷愚癡。
◎淨心如是能斷一切諸不善法,安諸眾生於善法中,是故名曰菩薩淨心。
4.菩薩何以具足成就六波羅蜜?
一、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波羅蜜,
二、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尸波羅蜜,
三、若觀色盡即是具足羼提波羅蜜,
四、若見色寂滅即是具足毘梨耶波羅蜜,
五、若不行色相即是具足禪波羅蜜,
六、若不戲論色相即是具足般若波羅蜜。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四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四 海濤 輯
1.云何為菩薩之忍?
一、若見罵者默受不報,善知音聲如響相故;
二、見有呵責默而受之,善知身相如影像相故;
三、見有瞋者心不懷恨,善知心法如幻相故;
四、忿不報忿,心清淨故;
五、聞有稱名心不生愛,不自高故;
六、聞不稱名,心不生礙功德具足故;
七、若遇榮利不生喜悅,善自調故;
八、若遇衰耗不生罣礙,心寂滅故;
九、見有稱者心不驚動,善知分別故;
十、見有毀者心不縮沒,其心廣大故;
十一、見有譏者其心不下,善安住故;
十二、見有譽者其心不高,不傾動故;
十三、時若遇樂事心不歡逸,觀有為法無常相故;
十四、若遇苦事心不疲惱,為眾生故;
十五、世法不染,不依止故;
十六、忍受諸苦見危逼者,以身代故;
十七、忍節節支解,具足覺支故;
十八、眾苦加身悉能堪受,具佛身相故;
十九、忍他過患,善作業力故;
二十、示現燒熱修諸苦行,伏外道故;
二十一、現入諸道,出過釋、梵、護世諸天故。
2.菩薩具三十二事,修行忍辱亦不可盡。何等三十二?
一、斷諸結故,當知是忍;二:不生害故,當知是忍;
三、無有纏故,當知是忍;四、無有惱故,當知是忍;
五、無覆蔽故,當知是忍;六、無有瞋故,當知是忍;
七、無忿諍故,當知是忍;八、無鬪訟故,當知是忍;
九、於諸塵界心不異故,當知是忍;十、護自他故,當知是忍;
十一、順菩提心故,當知是忍;十二、善思惟故,當知是忍;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二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二 海濤 輯
1.菩薩摩訶薩修行大悲亦不可盡。何以故?
一、如人命根即以出息入息為本,菩薩如是修學大乘,以大悲為本;
二、如轉輪聖王,以輪寶為本,菩薩如是修一切智以大悲為本;
三、如大長者唯有一子,愍愛情重,菩薩大悲亦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
四、如是大悲我已行已,如是大悲作己利已,
五、如是大悲不假他事,如是大悲己心所作出不諂曲,
六、如是大悲所作畢竟出正決定,如是大悲種性所作出於直道,
七、如是大悲心無邪曲出生正直,如是大悲無有憍慢出眾生境,
八、如是大悲捐捨己身出如來身,如是大悲不貪壽命出不作惡,
九、如是大悲擁護眾生出於菩提,如是大悲護真實法出心清淨,
十、如是大悲見諸窮厄出拔濟事,如是大悲本誓堅固出不動心,
十一、如是大悲不欺己身、人、天、賢聖出不虛誑,
十二、如是大悲其行清淨出於善業,如是大悲自捨己樂出與他樂,
十三、如是大悲不與他苦出不焦熱,如是大悲能令眾生捨於重擔出堅精進,
十四、如是大悲有忍勢力出護無力,如是大悲不厭可污出瞻病者,
十五、如是大悲得法自在出教化鈍根,如是大悲覆自功德出顯他功業,
十六、如是大悲出離諸苦,如是大悲出求無漏樂,
十七、如是大悲出捨所愛物,如是大悲出作眾善業無所嬈惱,
十八、如是大悲出善持禁不捨毀戒,如是大悲出教化眾生,
十九、如是大悲出不惜身命,如是大悲出捨自支節,
二十、如是大悲出生他善根,如是大悲出自利益善根,
二十一、如是大悲出無味諸禪,如是大悲出不厭欲界,
二十二、如是大慈(悲)出於觀慧,如是大悲出不污善根,
二十三、如是大悲出諸眾生如所願成,如是大悲出有為無為,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三 海濤 輯
二十四、如是大悲出不證無為,如是大悲出知眾生性同無為而能教化,
二十五、如是大悲出護毀戒者,如是大悲出讚歎佛戒。
二十六、如是大乘諸悲出於大悲,以是因緣故名大悲。
◎謂大悲者,必定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諸助道法,為得自然無師智慧,營他眾生所作事業,精勤專著如修己務,以是因緣故名大悲。是名菩薩修行大悲而不可盡。
1.菩薩所懷慈心,等如虛空;大悲堅固,拯濟眾生;常行喜心,令彼同歡;所有捨心,善滅憎愛。
2.菩薩摩訶薩有四行無盡。何等為四?
一、菩薩心行無盡,二、法施無盡,
三、教化無盡,四、善根無盡。是為菩薩四行無盡。
3.菩薩於餘菩薩常行誘導,以柔軟語而演教誨。樂在空處,修行善法;離諸利養,不惜身命。
4.菩薩無有邪念,心寂滅故;言無邪諂,攝口過故。不以邪業而求利益。
5.菩薩其心少欲,常知足故;心調柔和,無垢穢故;迴在生死,具善根故;能忍諸苦,為眾生故。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大方等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
6.佛告海慧菩薩:若修行菩薩具智慧故,聞他惡口、罵詈、毀辱,不堪聞說,菩薩乃能安忍受故,行願圓滿成就,波羅蜜定不離大乘,則能成就口惱忍辱。
7.海慧!當知:如是發起菩提心寶,既能發起忍辱波羅蜜,復能不退精進波羅蜜,圓滿二行,則是菩薩忍辱意惱。
8.復次修行菩薩有四種相應善行。何者為四?
一者、精進修習六波羅蜜;二者、以大悲心成熟眾生;
三者、堅持功德成就圓滿;四者、無量劫時守護三界,亦無疲倦,積集一切功德資糧。若修行菩薩能成如是四種功德,則為決定菩薩行業。《海慧菩薩所說經》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一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一 海濤 輯
◎《大方等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法語選輯
1.爾時無盡意菩薩復語:舍利弗!菩薩修慈亦不可盡。何以故?菩薩之慈無量無邊,是修慈者無有齊限等眾生界,菩薩修慈發心普覆。舍利弗!譬如虛空無不普覆,是菩薩慈亦復如是,一切眾生無不覆者。
2.舍利弗!如眾生界無量無邊不可窮盡,菩薩修慈亦復如是,菩薩慈心悉能遍覆如是眾生。
3.是虛空性尚可得盡,菩薩慈心不可盡也!若有菩薩聞作是說不生驚怖,當知是人得無盡慈。
4.菩薩的慈悲:
一、是慈能自擁護己身,是慈亦能利益他人,
二、是慈無諍,是慈能斷一切瞋恚荒穢繫縛,
三、是慈不見一切眾生破戒之過,是慈無熱身心受樂,
四、是慈遠離一切惱害,是慈能離一切怖畏,
五、是慈能順眾聖人道,是慈能令瞋者歡喜,
六、是慈能勝一切鬪諍,是慈能生利養稱歎,
七、是慈莊嚴釋梵威德,是慈常為智人所讚,
八、是慈常護凡夫愚人,是慈常能隨順梵道,
九、是慈長養一切功德,是慈過諸無作功德,
十、是慈悉能莊嚴相好,是慈能離下劣鈍根,
十一、是慈能開天人涅槃諸善正道,是慈能離三惡、八難,
十二、是慈正向持戒之門,是慈能護諸犯禁者,
十三、是慈定伴離魔結伴,是慈常與歡喜同止,
十四、是慈善為心之所使,是慈堅持威儀戒法,
十五、是慈善香慚愧塗身,是慈能除煩惱臭氣。
5.夫修慈者,悉能擁護一切眾生,能捨己樂與他眾生,聲聞修慈齊為己身,菩薩之慈悉為一切無量眾生。
6.夫修慈者能度諸流,慈所及處有緣眾生、又緣於法、又無所緣:緣眾生者初發心也;緣法緣者已習行也;緣無緣者得深法忍也。是名菩薩修行大慈而不可盡。

持咒功德略說—三 海濤 輯

持咒功德略說—三 海濤 輯
二、或書咒語於帽內,戴於頭上;或書咒佩於身上及衣中;或書於幡上,風吹幡動,其幡所指方向與被風所吹眾生;或書於鐘、鼓、鈴、鐸、螺、鈸等出聲物上;或有人誦咒聞其聲音者,一切眾生均得消滅無量罪業,將來均得成佛。
三、或書寫咒語置於山上、水中;或在江河沐浴時誦咒;或天雨時仰空誦咒;或颳風時風中誦咒;或對太陽誦咒;或對火光誦咒;或誦咒超度亡人,一切地水空眾生,凡得沾法味者,均消滅無量罪業,將來均得成佛。
四、一切眾生縱有五無間罪之罪、諸佛不懺之業,一沾真言法味,罪業悉皆消滅,來世生諸佛國,何況親持誦者?且誦咒之人所出言語,或善或惡,一切天龍八部聞之,均為清淨法音。至於誦咒者如求子,求壽,求福,求財,求避免地水火風空等一切災厄,求菩提,以及一切所求,無不如願;一切災難,無不消滅。唯在行者深信誠求,不得於密咒功德生疑心,為最要緊。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問答選錄)
13.諸佛的真言咒語具有不可思議力量。如來即是以自性功德加持世間文字、聲音,使成真言也。譬如,以咒語加持力書寫梵字於紙上,即可產生殊勝妙用,如:消災、解厄、鎮宅等作用。
14.每一個咒語其實都是佛菩薩的語音,即所謂的梵音,如同《普門品》所言:「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佛菩薩因為身心全部清淨,所以發出的音聲也是清淨之音,如果我們不斷地重複這些清淨之音,則我們的身心也會隨之而清淨。
15.持咒除了能讓身心清淨外,最重要的是,咒語是「正念」,持咒能停止妄念。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不論持咒、持名、靜坐、觀想等,其實都是以正念相續,一念代替萬念,目的都是不要與妄念相應。故不斷地持咒,就是不斷地離開妄念,只要離開妄念,就離開了有為生滅。
16.一切陀羅尼法門,是正念相續的修持,只要擇一而行,都能夠到達止息妄念的境界;皆可以了生死、出三界。

持咒功德略說—二 海濤 輯

持咒功德略說—二 海濤 輯
8.在一般情況下,持咒與持名是同樣效用的。如果我們得到了某部本尊法的灌頂,受持了此本尊的真言,則宜主修這句真言。在這情況下,在從師處受持學得的咒句有著歷代祖師的殊勝加持,變得具有特別的力量與意義,所以比較容易達到成就。
9.在某些經中,佛陀開示弟子持某本尊咒的利益及方法,在這些情況下,持咒及依照傳承儀軌去修誦是最有效的修持。在另一些經中,佛陀開示弟子稱念某本尊的洪名,故此,稱念佛名便有特別的意義了。
10.持咒的時候,如果能依據最準確的梵文咒音誦持,自然是最好不過的。如果不能的話,只要能依自己師長的教授發音而至心誦持,則也是可以的。在準確發音及信心這二者之間抉擇,信心絕對是較發音正確來得更為重要。修持的人,不論是修咒或持號,如果對師長的教授及修持的法門有所懷疑,則不易得到甚麼成就。
11.諾那活佛曾說:念佛或持咒,均有無量不可思議功德。眾生從無量劫來身、口、意所作之業障,就有如一件很污穢之衣服。念佛持咒或供養禮拜懺悔等事,是用肥皂或石鹼洗淨衣上之污垢一樣,祗要天天勤洗,自能洗淨。故念佛持咒之功德,就是洗淨身、口、意之三業。久而久之,三業清淨,便自成佛。
12.諸佛密咒均具足無量無邊功德,十方諸佛皆從陀羅尼所生;若無真言,終不能成無上正覺。諸佛密法,為佛佛相傳之秘密心印,其功德唯佛得知,非因位菩薩所可解證。真言境界,因地菩薩尚非其境,凡夫安能知其功德之大小?茲將諸佛密咒功德,約略言之如下:   
一、或書寫咒語置於佛像中、塔中、鈴杵中,或書於幢上、堂殿上、門戶上、素紙竹帛牆壁上、木板上,凡有眾生得目睹者,或身手觸著咒語者,或在咒語之影中過者,或咒語上所積塵土被風刮落於身上者,均得消滅無量罪業,將來均得成佛。

持咒功德略說—一 海濤 輯

持咒功德略說—一 海濤 輯
1.密咒的真言唸誦,主要在藉佛咒與十方諸佛如來本心達到感應得到加持。佛所傳的佛咒,就是佛的真實語、真言、秘密之心,以咒來通應佛心,現起身心莊嚴。我念佛咒,我即是佛,佛我身語意交融不二,圓滿一切佛性功德。
2.諸佛如來菩薩,金剛護法,都有一或多密咒之心,此心咒有如無線電的頻率,在相互溝通時的密碼,這個頻率調對了,就能相通,通達佛心,菩提心量,覺佛菩薩之修行功德。
3.《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解釋密咒時云:「梵語幔達,譯為救識或救意之義,立名密咒,即是識為智慧,救為方便故,此二雙運者,或此安樂速時能救護意識者,總之是一種殊勝方便名為密咒。」
4.各個儀軌中都有不同的降魔咒、驅魔咒、止魔咒等,密法中還有諸佛菩薩變化成金剛橛、馬頭金剛、大威德金剛等憤怒本尊護持行者。即使沒有很高的等持,僅僅是作觀想、念心咒,依憑心咒的巨大加持力也能遣除邪魔的撓亂。
5.佛在顯宗中也講述了密咒不可思議的功德││《首楞嚴經》云:「若不持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處事。」又云:「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戴身、一切諸魔所不能動。」因此欲成就者,持咒無疑十分重要。《觀音密藏經》云:「若有受持神咒者,凡有所作,必得成就,唯必深信,不得生疑。」《光明經》云:「十地菩薩,尚以咒護持,何況凡夫?」
6.《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介紹了密咒具有四種成立的特點,即法界本性、有法自性、如來加持、無欺無礙之能力,故不能意譯,無垢光尊者也說密咒不能翻譯。
(《密宗斷惑論》索達吉堪布 著)
7.有些聖者曾發下一些不共的宏誓,願稱其名者得到福樂,例如阿彌陀佛便發了這一種大願。故此,稱念彌陀名號的人特別能得到加持。

菩提心的力量 海濤 輯

菩提心的力量 海濤 輯
1.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根本,自他利樂之源泉,滅除一切煩惱痛苦的甘露,到達無餘涅槃彼岸之橋樑。
2.要想享受種種快樂者,亦莫捨棄菩提心。若欲滅除種種痛苦災難,以及除卻眾生的不安,當恆常莫捨菩提心。
3.憶念菩提心的種種功德,對菩提心特別珍惜,這是一種護持菩提心的方便。
4.要想使眾生在所生處常得愛樂諸善法,應當常常謙虛恭敬而發菩提心。
5.發菩提心有種種功德,如《入行論》云:「滅死勝甘露,即此菩提心;除貧無盡藏,即此菩提心;療疾最勝藥,亦此菩提心。彼為泊世途,眾生休憩樹;復是出苦橋,度眾離惡趣。彼是除惱熱,東升心明月;復是璀璨日,能驅無知霾。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
6.菩提心可令眾生在輪迴途中得到休息,能令眾生遠離惡趣,能令眾生去除熱惱,能令眾生遣除無明,所以說菩提心是由聞思修慧之棒攪拌正法的鮮乳,從而得到的精妙醍醐。
7.令菩提心堅固之方法是積累福慧資糧。
8.為了利益眾生,依靠一切發心及行為的善巧方便,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來遣除與饒益有情相違的不善業及種子,如此能斷的善心謂饒益有情戒。
9.菩提心是諸行所依,不失壞菩提心並令增長,不僅為趣入戒法等行持的根本,也是遮止損害有情的最殊勝方便。
10.一個人即便具足布施與持戒的功德,如果不能忍辱,就容易生起瞋恨,一旦生起了瞋恨,那麼過去由布施和持戒所積聚的善根在一剎那間都會毀壞。
11.一個人一旦有了瞋恨心,怒火就會常常在心中燃起,表面就會不斷地憤怒怨恨,這樣,不但自己喪失了快樂,還會時常傷害到朋友和眷屬,給予他們種種的煩惱和痛苦。

善行的功德—三 海濤 輯

善行的功德—三 海濤 輯
1.「迴向功德」就像是給功德一個最安全的存放位置,保障世世不會受到任何損害,如果我們好好修行,不但有增值的空間,將來還可以提領,而且一定會兌現!
2.不用金錢的布施:佛說:「施捨金錢、物質,只是布施方法中的一種。即使不用錢,也可以給人七種布施:
一、和顏施、二、言施、三、心施、四、眼施、
五、身施、六、座施、七、察施。
3.佛陀善巧說了七種不需要金錢、物質就可以布施的方法,歸納這七法可以得知:
一、我們應捨棄、杜絕任何出於自我愛惜、慳吝的心態和行為;
二、相反的,我們所有的動機、發心都是為了眾生的利益,
三、我們只要以善心、善語、善行對待一切有情,就是布施。
4.施捨金錢、物質,只是布施方法中的一種。即使已經有了財物,我們也不要忘記「佛的七施」——還有許多需要去做的布施!
5.一個人如果不行布施,他是絕對不能作利他之事業的,因此也就決定不能成佛。相反的,如果能行布施,則生生世世可以永斷惡鬼趣,永離諸貧窮,能斷諸煩惱,享用不盡,受諸快樂。
6.龍樹大師的寶鬘論指出了我們可以植入心中、最令人嚮往、擁有的銘印:
一、布施是給予你所擁有的事物;二、持戒是善待他人;
三、忍辱是放下瞋怒;四、精進是增長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悅;
五、禪定是全神貫注,遠離邪念;六、智慧判斷何謂真理;
七、慈悲是一種融合了對眾生之愛的高度智識。
7.七種美好品德:一個具備這七種美好品質、並且臻至完美之人,將獲得如梵天所擁有的不可思議的智慧。
一、布施帶來財富;二、美好的世界來自持戒;
三、忍辱帶來美好;四、卓越的成就來自精進;
五、禪定帶來寧靜;六、自由來自智慧;
七、慈悲成就我們所有的願望。

善行的功德—二 海濤 輯

善行的功德—二 海濤 輯
1.《如是語經》說我們的善行果報會帶來幸福與安寧,所以功德是幸福、如意、喜樂、愉悅的同義詞。功德是福樂,修行善巧方便是帶給自己福樂的泉源。
2.善行的功德與布施的力量能趨向喜樂,正是那種善巧的喜樂,構成了定力與明辨的基礎。所以禪修者不能入定的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們未累積足夠的功德。
3.功德是帶來輪迴之中善果的善業。功德引生世間利益,譬如良好的重生、財富、美貌、成功等等,它也是出世利益的助緣。
4.善業功德有三種利益:
一、功德能趨吉避凶;
二、功德在命終時能帶來安寧;並決定眾生來世生人、天善趣。
三、功德的不斷累積,是可以燃燒煩惱的薪火。
5.瞋心和邪見會使過去所做的善業功德毀於一旦,甚至延遲證果達好幾劫之久。如何保存我們的功德?——就是迴向,不論做了什麼善業或善行,在迴向時不只可以將功德迴向給自己,還要迴向給一切眾生。
6.例如我們布施、抄經後,將這些善業功德給它一個明確的目標、方向,如:願一切眾生都能遇善知識、修學佛法、成就佛果等等的菩提願。
7.這樣迴向的功德是既廣又深:廣是指此迴向的對象遍及一切眾生,所以這功德無法被破壞;深是指迴向功德不僅是要使眾生能短暫地得到解脫,而且要使眾生能證悟佛果為止。
8.在修行或行善後,如果做了這樣的迴向,那任何煩惱也都無法破壞所積聚的福德,因為功德已迴向給一切有情了。如果沒有迴向,福德就有可能被破壞,但若已正確迴向,就一點也不會被破壞。
9.以要使眾生解脫的目標去迴向福德,那任何的煩惱及障礙就無法影響到所積聚的福德,因為它具有既深又廣的功德。

善行的功德—一 海濤 輯

善行的功德—一 海濤 輯
1.在經典裡,常常把佛法分成三個部分來理解,那就是戒、定、慧,合稱為三學。持戒為首要,然後修定,才能發慧。
2.持戒能自護、護他,戒除不好的言語、行為、心態,不僅可以避免製造惡業,還可以利益他人、利益自己。
3.持戒是修行的基礎,想修持正法都必須由持戒開始。為了根除昏暗迷惑的習氣,須先消滅心之污染,而持戒便是第一個步驟。無論是出家眾或在家眾,都以持戒為第一步驟,沒有例外。
4.持戒與三慧的關係:《大般若經》提到菩薩為了「引發聞、思、修」必須先「淨修身、語、意戒」,意思是說為了使學習(聞、思、修)能自利、利他,一定要持戒。
5.多聞的重要性:
一、《長阿含經》佛說:「若比丘有信、有戒,而不多聞,則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則梵行具足。」
二、《長老偈》云:「多聞增知識,知識增智慧;由智見真諦,諦使人美善。」
三、多聞思是功德財,多聞思能增長善根,這是佛、菩薩一致強調的,而且是「多」——廣泛且深入的學習。
6.佛陀不斷強調布施與持戒的重要性。在修行道上,我們應當培育、開展自己施捨與戒德的心,時時自問:「今天,我做了什麼功德事?」
7.許多人都想修行功德,到處找功德,但卻不見有多少人找戒惡之道。他們這麼想要功德,卻不知道戒惡就是行善的開始,就是功德。
8.佛教的功德是棄絕惡行。當我們戒惡時,就不再繼續造業了。沒有苦時,就有平靜。平靜的心是清潔的心,無瞋、清明。所以佛說:心清淨,是世上最高的功德。
9.善行有許多形式,不過簡單講有兩類:
一、作為因的功德,也就是我們得做的善行;
二、作為果的功德,也就是來自我們善行的福報。

大悲寶藏—三 海濤 輯

大悲寶藏—三 海濤 輯
1.我們每天都必須修持菩提心的態度。人們看不見你的心,只看得到你身、語行為中顯現出來的態度。
2.要時時注意自己的態度和心念,守護它如同你是警察,或照顧小孩的女傭,像保鑣,或者你是上師而你的心是你的弟子。
3.修持佛法,尤其如果你是受菩薩戒的,就得每天將生命奉獻給其他眾生。你發了願晝夜為了眾生而活,而不是為了自己活,並且還特別受了戒,要為眾生吃飯、穿衣、睡覺等等。
4.無論利益眾生是多麼艱苦,要花上幾劫,菩薩都因為有機會忍受這些困難而非常歡喜。
5.早上一起來,就要發心:不管多難,都要為眾生修持佛法。而且也要努力生起菩提心,好讓自己為他而用功。
6.觀想:我只是一個人,僅僅一人。就算我墮入地獄,也沒有理由感到沮喪。就算我脫離了一切苦,也沒有理由感到興奮。所有其他有情的數量是數不盡的,就像我一樣,他們都想要安樂,不想要受苦。
7.當你貪著虛假的「我」時,問題就隨之而來。當貪著那個「我」時,你說:「我要快樂」,然後你便忘了其他有情,而且不覺得其他有情也要快樂。
8.如果一個人還沒有實踐行菩提心,就必須時時憶念菩提心,自我檢視行為的動機是自私的?還是利他的?如果是前者,就要立刻轉化為利益他人的行為。久而久之,當你安住在行菩提心時,自然而然一天二十四小時,時刻都只生起利益他人的念頭。
9.我們往往把我放在心上,其實我們應當把有情放在心上才對。我們所做的一切,應當都是為了放在我們心上的這一切寶貴的有情。
10.從早晨起床、漱洗、穿衣、上班、吃、喝、說話,直到晚上上床睡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不管正在經驗安樂、成功或困境,我們都要代表放在心上的寶貴有情去經驗這一切。

大悲寶藏—二 海濤 輯

大悲寶藏—二 海濤 輯
1.宗喀巴大師曾經說,菩提心就像樹的主幹,有了菩提心才能生出枝葉花果。
2.每天早晨一醒來,必須思惟:我的人生目的就在於令所有眾生離苦得樂,尤其是得到究竟的安樂。
3.要強烈地感覺這是我的責任,若我對一切眾生具有慈悲心,就不能傷害任一眾生,他們就不再因我而受苦,這一切全操之在我。
4.我必須對所有眾生的安樂負起責任,持守菩提心,因為這是眾生安樂、成功、得到無上正覺的根本。
5.無始以來,我所遭遇的一切問題、失敗、不如意、修行不能成就等等,都來自於自我中心的愛執,因此直接或間接傷害了其他眾生。
6.只要自我愛執還存在,就無處容納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不能證悟,得一切種智;欠缺一切種智,就無法依每一眾生的根性,以善巧方便度化所有眾生。
7.穿衣服的時候,思惟:我的人生意義在於服務所有眾生,帶給他們安樂,為此,我必須保護身體,所以要穿著衣服。飲食的時候,思惟人生的意義在利益眾生,飲食是為了延續生命,以服務眾生。
8.睡眠之前,思惟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是自己的責任,為了善盡這份責任,必須維持生命,保持健康,而睡眠猶如藥品,可以治療身心疲勞。
9.總之,所有的日常生活各種活動——食、衣、住、行、工作、休息,都以利益一切眾生為出發點,怨親平等;即使是每一呼吸都不是為了自己。
10.這樣逐步把愛惜自己的心轉變為最純淨的菩提心,愛惜其他眾生,每一件事情都會變成非常有意義的菩薩行。
11.觀想:如果我能經歷無量其他有情的所有苦,那會多美好!

大悲寶藏—一 海濤 輯

大悲寶藏—一 海濤 輯
1.在這麼多的修行法門之中,究竟什麼對盡虛空一切眾生最有益呢?那就是修習菩提心!時時持守菩提心,發利他願,愛惜其他眾生。
2.菩提心是菩薩行六度的主要原動力,也是得到智慧和方便的基礎,因此菩薩都以珍貴的菩提心當做主要的修行法門,宗喀巴大師也是如此,同時也勸請佛教的修行者這麼做。
3.在修習菩提心之前,必須先修平等心和大慈悲心。亦即,觀一切眾生平等,不管是喜歡我或討厭我的人,都不要生起貪愛或厭惡的分別心,經過這樣的觀修,會覺得與所有眾生都很親近,有如朋友般關愛他們,而生起慈悲心。
4.接著可以修二種發展菩提心的方法。其一是自他相換法。思惟所有眾生都和自己一樣希求快樂,不喜受苦,所以我沒有任何理由特別愛惜自己,而不愛惜別人。既然自己深知輪迴之苦猶如身處火中而希求解脫,所以同樣也無法忍受其他眾生受輪迴之苦,而想救拔他們解脫輪迴,這是菩提心的根本。
5.另一種是七支因果觀修法。首先觀一切眾生都如同我們的母親,憶念他們的恩惠,生起大慈、大悲心,進而發起一份殊勝的利他心,堅定地以引導一切眾生得到安樂,尤其是證得無上正覺的究竟樂為自己的責任,亦即生起為了利他而欲證佛果的菩提心。
6.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菩提心,是修學佛法最好的方式。佛法是為了解決我們的問題,讓我們遠離苦及苦因,並且造樂因。如果內心不守護菩提心,所做所為就不可能變成佛法,心中就沒有歸依處。
7.反之,雖然生活忙碌,沒有時間修行其他法門,只要把全部心力放在菩提心的修持上,無論遭遇多少障礙、困難,從菩提心就可以生起無窮的利益,帶來現世及來世的安樂,這是成就利他事業、引導一切眾生成就圓滿佛果最殊勝的因。

歸依與發心 海濤 輯

歸依與發心 海濤 輯
1.我們平時唱誦趨歸依、發菩提心的偈頌,其中即包含了佛陀教法的心要。前兩句是說:「我趨歸依佛法眾中尊,直至圓滿證得菩提果。」
2.所謂趨歸依,是指由心深處信任、依止佛、法、僧。因為依託佛陀、達摩、僧伽,你就是一個佛教徒。真正趨歸依佛、法、僧,是學習佛、法、僧的榜樣。你心裡下一個決心要成佛成法,要讓佛法在自己的心相續生起。
3.趨歸依佛、法、僧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把自己看成較差,始終都不想成佛;第二個是發心要成佛,要讓佛法在自己的心相續生起而趨歸依佛、法、僧。這種方式意義較深,也需要較大的勇氣。這些端看個人的程度。
4.接著生起菩提心。後兩句:「惟願以此布施等功德,成就佛道以饒益眾生!」很清楚地說明,修持佛法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是要為了饒益一切有情而證得佛果。
5.當你念誦這個偈頌趨歸依佛、法、僧,並生起菩提心,就應該把所造的一切善業都迴向,願一切眾生獲得利益。這樣的話,一切善業都變成為饒益一切有情而證佛果的因,思惟時,內心要產生強烈的感受。
6.歸依的動機:我們是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與覺證而發心成就佛道。若能以這樣的發心來求受歸依,不僅能使此生更善順,也會使來生更具福德、更接近佛道、也更容易得到成就。
7.我們若能虔誠祈請,便能得到佛的眷顧、加持。但也不要心存過多的希求,老想著歸依能得到什麼好處。
8.當我們明了歸依的功德和重點,才能發起真誠的歸依心,也才能得到如實的加持。了知佛的功德,才能真正發起歸依之心。
9.在我們虔誠祈請三寶或生起信心的那一刻,便已造作了善業,善業的力量會使我們得到加持。愈是具足信心、虔敬的祈請,得到的加持也愈大。

正念的修行—二 海濤 輯

正念的修行—二 海濤 輯
1.當人生順利,心滿意足時,我們會傾向修行;當我們餓了,沒有東西吃,就會失去修行的興趣。這是因為我們對法教缺乏完整的信心。
2.修行要全心投入,讓自己完全浸潤在修心之中:有時禪修空性,有時生起出離心,有時對眾生發慈悲心。透過仔細的探索和檢視,我們會更下定決心,愈來愈努力去修持修心的法門。
3.如果幫助他人,或有機會修行,我們不應當期待他人的感謝、稱讚或給予好名聲。
4.成就佛法的三個主因是:一、遇見合格的上師;二、透過他的開示,培養正確的動機;三、具備必要的資糧。
5.如果我們能夠終身修持兩種菩提心,在座上和座下皆正確禪修;如果我們能將心與禪觀融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就不會是凡夫的經驗。
6.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結晶,能夠聽聞菩提心是多麼幸運。宣說菩提心的上師,則是胸懷無比仁慈的聖者,因為菩提心本身是無比的偉大。
7.殊勝的菩提心帶來所有利益。透過它,我們能夠結集身、語、意一切正面的行為,讓我們的心與法教合而為一,為自己及他人爭取輪迴之苦與涅槃的一切快樂。
8.精進修心,不久之後就能夠為眾生及自己成就豐富的福祉。只要練習修心,我們就會得到很大的利益。這是一個殊勝的教導,菩薩一切法教的精要,而且一再被讚嘆。
9.修心的一般效果,就是讓修行者從希望和恐懼中解脫出來。要修持自他交換而不求回報。
10.俗話說:「出自自私動機的善行,如同有毒的食物。」有毒的食物可能看起來美味可口,但它會迅速致人於死。如果善行被我執滲透,而被視為具有實存性,那麼善行就會變成毒藥。我們要屏棄一切自私。

正念的修行—一 海濤 輯

正念的修行—一 海濤 輯
1.談正念的修行中包含了去除的修行,以及「斷念」的修行。正念的修行非常難。我們要在煩惱生起的那一剎那,立即察覺。
2.剛開始,我們很難保持足夠的覺察力,來認清煩惱的生起。然而,當負面情緒生起,我們要分辨它們是貪、瞋或癡。即使我們能加以辨識,也不容易用對治來去除它們。
3.我們會發現,情緒只不過是一些不具實質的念頭,本質是空的:無來處,無去處,無停留處。當我們有能力去除煩惱之後,接著就是困難的「斷念」修行。
4.身、語、意要永遠從事正面的行為。而當我們做出正面行為時,身、語、意要一體行動。不要攻擊別人的弱點,或做出令他人受苦的事情。同樣的,不要念誦會傷害非人的破壞性咒語。
5.修心不能有分別心,不要挑選對象,要針對一切,不論對象是否有生命。任何念頭的生起,都應該成為修行的道路,而不是修心的障礙。
6.對於無法逃避的困難,我們應當經常禪修。
7.當我們擁有足夠的衣食,健康良好,擁有一切所需,無憂無慮時,我們不應執著,也不該依賴這些好處。
8.反過來說,當我們無法享有這種條件,一切不如意時,我們應當利用這種情況來激勵自己的勇氣,把困境當做菩薩道路。
9.商人來到了遍佈珠寶的島嶼,卻空手而返,他會無顏見人。對我們而言,也是如此。我們要善用現在修行的順緣。如果能夠讓真實的菩提心生起,就算我們貧困、無名也沒有關係。
10.對佛法而言,修行重於傳授和討論。佛法要真的去「修」!就算念誦百萬咒語、從事各種善行,但如果心是散漫的,就不會有任何利益。如此一來,法教對我們無益,菩提心也沒有機會增長。在所有修行之上,要勤修菩提心。
11.對治情緒比離家修行要重要。如果我們離家修行,卻有著更強烈的貪、瞋、癡,那麼我們的行為對修行而言,是有害而無益的。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善用對治。

慈悲的生活—二 海濤 輯

慈悲的生活—二 海濤 輯
1.如果一天廿四小時,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以菩提心為動機,就累積了無量功德。每一項行為都變成不只是你自己成佛的因、安樂的因,也是其他每位有情安樂的因。
2.我們眾生的痛苦與安樂都來自我們的行為,而這些業又要看發的是什麼心、持的是什麼態度。所以,修行要以發心為首。
3.最好的發心是要為眾生成佛的念頭,接著是想出離生死的念頭,最低限度的清淨發心,則指追求來生安樂的心。行為必須有其中一個動機,才算佛法,行為的果報才得安樂。
4.龍樹菩薩說過,因貪、瞋、癡所造作的業是不善的,一切痛苦都來自它,地獄、餓鬼道、畜生道中受苦的眾生都來自它;而所有因無貪、無瞋、無癡而造作的行為是善的,人間、天界、淨土等善趣的眾生則都來自它。
5.我們為何要修持佛法?因為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不想遇到苦、難題,反而只想獲得安樂。但安樂不是來自外面。安樂的主因(善的種子)在於我們自己的心:我們正面、善良、利他、容忍、出離的心、少欲知足、不貪不瞋不癡的心。
6.痛苦的真正原因並非外緣。如果你瞭解這一點,就瞭解了佛法的精華。
7.佛法,梵文「達磨」,意思是指引或救護我們的心免於痛苦,是能消除一切苦及苦因的內在方法。它能完全止息所有身體及心理的苦難,永不復發。這是任何暫時的方法都比不上的。
8.透過修持佛法這一項單獨的行為,數百千萬種不同的苦及其肇因都可以全部被摧滅。無論你修學佛法多久,你永遠受益。你的身、語、意會變得更清淨,而且永遠不會危害你的身心。
9.佛法是不可思議的保護,保護自己不受生死苦。一個差一點從山崖摔下的人,你可以用繩索來救他。佛法就是不讓眾生墜入惡趣苦的繩索。
10.個人的善業(佛法)能保護他不被真正的苦與苦因所害

慈悲的生活—一 海濤 輯

慈悲的生活—一 海濤 輯
1.我們認為由外在而來的安樂,實際上來自我們內在、來自我們自心。沒有任何東西只來自外在,每件事都取決於你怎麼想。雖然它或許顯得是從你的心之外而來,那只是問題生起的助緣。
2.讓我們內心不安、忿恨等因素,是因為在剛碰到事情時,我們就貼上負面的標籤,進而相信自己安立的標籤,而最後就看到不好的、負面的,讓自己變得不開心、憂鬱、甚至去自殺。
3.日常生活上可以這樣分析我們心的造作:看清楚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行為,為什麼會對我們產生傷害?那是由自己的煩惱引發的問題,而不是自己慈心、悲心、利他心所帶來的問題。
4.所以當別人做出傷害我們的行為,完全都是由我們自己心裡去認知的。能體會到這一點,是生活上一切安樂的來源,看清讓別人傷害到自己的根本,完全在於自己負面的想法。
5.日常生活的一切,就是這樣剎那剎那由自己的念頭、自己假立的名言來造作。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瞭解,一切都來自於自己的心。因此,要生活上隨時遠離痛苦、享有安樂、內心平靜,就得平時學習貼正面的標籤。
6.不管遇到多大的災難——事業上的挫敗、身體上的疾病、人際關係的困擾——要儘可能思惟這些問題的好處,思考它如何利益我們的心。
7.我們每日廿四小時的所有行為,每一項都可以變成成佛的因、解脫的因、來世安樂的因,或投生於三惡趣的因。這完全取決於我們的發心。
8.你的動機能決定行為是否變成法行、安樂因,或惡業、苦因。
9.修行與否,不在於行為的方式:諸如禪修、祈請、誦經,而是決定於行為的緣由、動機。
10.貪著今生的動機,具有干擾內心的負面影響,讓心不得安寧。所以,這種動機與行為本身均歸類為不善行。它們之所以是不善行,是因為果報是苦。

慈悲之眼—二 海濤 輯

慈悲之眼—二 海濤 輯
1.愛的相反,也就是仇恨,是最具毀滅性的心態。一旦仇恨佔了上風,我們就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也無法思及慈悲。
2.由於利他慈心是直接對治仇恨的解藥,因此我們愈發展慈心,想要傷害其他眾生的慾望將愈來愈衰減,最後消失無蹤。
3.遵循佛教的修行法門,你首先認清自己想要獲得快樂的渴望,接著把這種渴望推及於你所愛的人,最後擴展到所有的人、朋友、陌生人和敵人。
4.藉由讓我們的心習慣於利他慈心,我們可以逐漸地消除仇恨,因為慈心與仇恨這兩種心態可以互生,卻無法同時存在。
5.我們愈發展慈悲心,那麼仇恨在我們心理範圍內的生存空間將會愈來愈少。
6.先學習認識對治每一種負面情緒的解藥,再去發展培養這些對治解藥。這些心靈的對治解藥,如同抗生素是治療身體的藥物。
7.在佛教之中,如果某個行為是以製造痛苦為意圖,那麼這個行為在本質上是不善的;如果是為了給他人帶來真正的安樂,那麼這個行為在本質上就是良善的。
8.具有慈悲與智慧的人,因為其明智而善良的心念,其行為將自然而然地合乎倫理道德,合乎法的生活。
9.為了利益他人而行動的自發意願,乃是慈悲的一個面向。
10.想要了解我們心胸寬大還是心胸狹窄?先想想我們是考量全局還是考量片面?我們的目光是短淺還是遠大?我們的動機發心是否充滿真正的慈悲?我們的慈悲是否只限於家人、朋友和那些親密的人?這些我們都需要去思考。
11.要能夠真正地利益他人所需採取的第一個步驟,即是透過修心和轉化你的心來讓自己臻至圓滿。
12.寂天大師說:「世間所有的喜悅,來自希望他人快樂。世間所有的痛苦,來自希望自己歡樂。」

慈悲之眼—一 海濤 輯

慈悲之眼—一 海濤 輯
1.真正的快樂源自根本的良善,也就是全心全意希望每個人去尋找生命的意義。這是一種遍在的愛,一顆善良的心永不改變的質樸天真。
2.不論外在的環境是什麼,在內心深處,我們總是擁有慈心、悲心和內在寧靜的潛能。我們應該嘗試去認清和體驗這總是存在於我們心中的潛能。
3.如果我們忽視其他人的快樂,那麼即使我們表面上顯露出所有快樂的樣子,我們也永遠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
4.我們想要獲得快樂的渴望,和任何其他人想要獲得快樂的渴望一樣正當合理。
5.為了要愛其他人,我們必須學習去愛自己。
6.認清自己想要獲得安樂的願望,即是對他人的痛苦生起真誠同情心的第一步。了解這一點是重要的:讓其他人快樂,就是讓自己快樂。
7.因為當自私自利的快樂成為人生的唯一目標時,這樣的人生將會變得毫無意義。
8.當我們只顧自己的時候,我們是脆弱的,容易受到迷惑、軟弱和焦慮的折磨。但是當我們對其他人的痛苦生起強烈的同情感時,我們的軟弱就被勇氣取代,抑鬱被愛取代,狹窄封閉則被取代為對同遭所有人的坦誠開放。
9.我們的慈悲愈來愈增長,讓我們欣然去舒緩他人的痛苦,同時不再那麼看重自己的痛苦。
10.無私的愛是人性的最高展現;這個人性並未受到自我的摧殘、障蔽和扭曲。
11.無私的愛開啟一扇內在的門,使妄自尊大和恐懼失去效用。它讓我們歡喜地布施,感恩地領受。
12.我們要儘快培養利他慈心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

善行是快樂的因─二 海濤 輯

善行是快樂的因─二 海濤 輯
1.如果我們照顧、奉養父母,但只給予食物、衣著,甚至整個國家的財富等物質,這只能為他們提供一時的利益。
2.相對之下,如果我們能夠介紹他們認識佛法,讓他們領悟六道輪迴的痛苦,進而開始修行,例如禪修觀世音的法門,才算真正成功地幫助他們,也為他們的來世奠下基礎。
3.一切痛苦都是惡行的結果,而善行是快樂的因。停留在阿賴耶識的負面行為的種子,如同向有錢人借錢的借據。即使經過多年,當債主拿出借據,欠債者就不得不還債。
4.佛陀開示八萬四千種不同法門,每一個都是為了降伏我執。這是佛陀授予法教的唯一理由。如果這些法教無法對治我執,所有的修行都是無用的。
5.噶當派大師因著修心的成就,不論遭遇什麼困難,永遠都能夠看到事情的光明面。這種心態會帶來力量,讓我們下定決心,藉由修心的善德,我們有能力把任何困境帶到修行的道路上。
6.如果能有信心如此做,表示我們對修心愈來愈嫻熟,而且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能夠快樂。同時,我們必須承擔他人的痛苦,並經歷這些痛苦。
7.如果修心之後,反而變得驕慢炫耀,就如同岡波巴大師所說:沒有正確修持佛法,會讓我們墮入下三道。
8.對於他人,我們要把自己當做最卑微的僕人,永遠處於最低的位置。要真正非常努力地學習謙虛,不去考慮自己。
9.一切修行只有一個動機。即是利他的動機;一切困境只有一個對治,即是不斷修持自他交換。
10.如果我們能夠享受快樂、財產和影響力而不起驕慢,我們將了解,這些事物不過是幻象、不具實質的夢,有朝一日都將消逝。
11.我們應該告訴自己:我要把我最滿意的事物、最美好的財富供養上師和三寶。願他們欣喜地接受,並加持我,讓我在修行道上沒有障礙。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場美夢,但願一切眾生能夠享受如我這般的快樂,甚至於更多的快樂。

善行是快樂的因─一 海濤 輯

善行是快樂的因─一 海濤 輯
1.我們的佛性和諸佛的佛性完全相同,沒有差別。正因為如來藏,諸佛能利益眾生;也因為它,眾生能夠覺醒。
2.從勝義諦的觀點來看,現象沒有實體。如果我們去分析,我們什麼也找不到。這「找不到」,即是無生的法身。
3.雖然萬事萬物在本質上是空的,但這種空不是空間的虛無,或一個空的器皿。快樂、痛苦、各種情緒和認知持續不斷地出現,如同反映在心中的影像。如明鏡般顯現的現象,稱之為化身。
4.一顆種子,如果沒有種到土裡,就不會結果。同樣的,既然無生,也就沒有止滅。超越起源,也就是超越終止。這種永無終止的面向,就是所謂的報身。
5.如果在過去沒有出生,在未來沒有止滅,那麼在當下就不可能有持續存在的事物,因為「存在」必須有開始的結束。
6.雖然心是現象生起的地方,但心的本質是空的,而心超越起源,於是超越終止。以上這三身的不可分割性,稱之為自性身。
7.每一個行為必定會有其後果。我們可以透過懺悔來清淨這些行為,或直接承受業果。總之,它們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這也就是「苦諦」(苦的真理)和「集諦」(苦因的真理)。
8.「苦」是我們實際經歷的傷害,例如地獄道的寒熱,餓鬼道的饑渴等等。「集」是苦的種子,就像銀行家的借據,若不是現在,就是在未來造成影響。
9.我們應當時常祈請:「願我能夠承擔所有眾生因三毒而產生的障礙。願所有眾生能夠生活在善德之中,每天實踐善行,從貪、瞋、癡三毒中解脫出來。」如果我們常常如此思惟,將獲得極大的利益。
10.如果我們知道如何把障礙帶入修行之道,那麼不論面對多少困難和衝突,它們只會讓我們的修行更清楚,而不會成為道路的障礙。對一個領受過修心法教的菩薩,所有的災難都可能化為修行道上的順緣。

修心三要 海濤 輯

修心三要 海濤 輯
◎勤修三不可退減:即虔誠、熱忱和菩提心。
1.對上師的虔誠心,是大乘一切功德的泉源。如果釋迦牟尼佛本人現前,而我們缺乏虔誠心,就無法看到他的功德,也無法領受他的加持。
2.如果能夠對上師生起圓滿的信心和虔誠心,把上師的一切事業視為正面的,那麼就算上師不是無上覺醒者,自己心中也會生起了悟的智慧。如同常啼菩薩,透過對上師的虔誠而成就了空性。因此絕不能讓自己的虔誠心退減。
3.修心是大乘法教的精華。它是從法教的牛奶中提煉出來的奶油。在佛陀開示的八萬四千法門中,如果我們能夠修持菩提心,就已足夠。事實上,菩提心如同不可缺乏的藥丸,我們不能沒有它。
4.菩提心的法教是多麼殊勝!只要能夠在心中體驗一點點,都不得了。一剎那的負面念頭,將使我們承受無數輪迴的苦。反過來說,一剎那的菩提心,可以摧毀無數劫以來,一切惡行的果報。一念的菩提心,能夠聚集一切功德和淨行。
5.出自這種動機的任何行為,都是如同海洋般廣大的大乘事業。我們應當用欣喜和熱忱的態度修持菩提心,這種熱忱永不能退減。
6.讓自己習慣於菩提心,如同保持花園整潔般,不讓雜草、昆蟲氾濫。讓我們一起來修持菩提心,結合大乘和聲聞乘的功德,使我們變成可以漸漸裝滿稻穀的容器,或漸漸滴滿水的水皿。
7.無論我們是在修持聲聞乘或菩薩道的法門,或密咒乘的生起次第或圓滿次第,一切作為都應成為菩提心誓言的支柱。就算在修行密咒乘,也應保證並肯定我們的菩薩戒。
8.我們所做的一切包括聽聞、思索及禪修,都應被視為修心的助力。如果能運用菩提心,把一切納入修心的道路,我們可以培養出不可思議的正面心態。用這個對治方法,可以改變一直以來所生起的負面情緒。用這種方式,讓菩提心做為我們經常的朋友。

《十德六度品》輯要—三 海濤 輯

《十德六度品》輯要—三 海濤 輯
14.佛語龍王:「人不嫉妒,得五威神。何等五?
一、身、口、意明,諸根具足;
二、得極財富而以自恣;
三、降伏諸怨,樂於飲食、美味生活之業;
四、福德巍巍,為諸國王所見恭敬,而蒙覆蓋;
五、如己所有微妙之寶,致差特家功德宿本,不嫉他財。因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成等世尊,三界所奉。」
15.佛語龍王:「人不瞋恚,得八心歡喜法。何等為八?
一、無害樂諦,滅除瞋恚;二、樂於誠實,心不樂諍;
二、心樂質直,安祥而和;四、等於聖賢,常懷慈心;
五、愍傷具足,見人安悅;六、端正殊好,眾人所敬;
七、生於梵天,不以為難;八、心以方便,哀和之故。是為八。因是八德本,志願無上正真道意,得為如來.至真.等正覺觀無厭者。」
16.佛語龍王:「人不邪見得十德法。何等十?
一、志性真實,得人善友;二、信善惡之報;
三、若已沒命,不傷犯人;四、念行佛道,心無有異;
五、不事天神,志懷質樸;六、捨於諛諂神咒之術;
七、與諸天、人以為朋友,不與地獄、餓鬼、畜生而作伴侶;
八、與眾特異功德,巍巍聖道為上;
九、離於邪見,離於貪身,離於惡見;
十、都無罣礙,於聖平等,須臾之間生天上、人間。是為十德法,已離邪見得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近得諸佛道法,速逮神通,成為如來。」
17.龍王白佛:「何謂菩薩得至超異?」
18.世尊曰:「菩薩有十事得至超異。何等十?
一、常念歡悅;二、心性清淨;三、善權方便;四、堅強精進;
五、觀察人物,行無極哀;六、修德無厭,博聞不惓;
七、奉無放逸;八、念於道場;九、令得佛慧;十、不捨道心。是為十事,菩薩所行得至超異。」以上整理自《佛說海龍王經》

《十德六度品》輯要—二 海濤 輯

《十德六度品》輯要—二 海濤 輯
9.佛語龍王:「人不犯邪婬,得四明智所歎之德。何等四?
一、攝護諸根;二、離諸調戲;
三、一切世間悉共稱歎;四、已離邪婬,無敢輕眄其妻室者。以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得大人相馬陰之藏。」
10.佛語龍王:「人不妄語,諸天、世人以八法歎。何謂八?
一、得面清淨;
二、語言中當一切世人所見任信;
三、自成其證,天人所敬;
四、心懷至誠而無邪想,心意清淨而無諛諂;
五、多所歡悅,無患厭者;
六、能受禁誨,無有麁言;
七、生天上、人間;八獨見任信,無有疑者。以至誠言善德之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因此所行常得至誠。」
11.佛語龍王:「人不兩舌,得五不別離。何等五?
一、身不別離,無散亂者;二、眷屬不散,不傲他人;
三、得信無壞,見於緣報;四、他無壞法,以行為要;
五、得親友和,用無欺故。以是德本,求最正覺,得成如來眷屬無亂。一切眾魔及與怨敵,終不能壞如來眷屬。」
12.佛語龍王:「人不惡口,得八清淨言辭之報,壽終之後得生天上。何等八?
一、所說如諦;二、所言柔軟;三、所言如應;
四、所言和順;五、所言能受;六、所言光曜;
七、所言眾人莫不承樂;八、所言眾所不譏。因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得成如來音聲超梵。」
13.佛語龍王:「人不綺語,得三正行。何等為三?
一、常為眾明諸等敬愛;二、心常專一,入于至誠;
三、不以多言,於天上、人間常得大尊,不為雜碎。以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為佛所授決,得成如來所言無異。」

《十德六度品》輯要—一 海濤 輯

《十德六度品》輯要—一 海濤 輯
1.佛語龍王:「仁所嚴淨,皆因福成。諸釋、梵、天、龍、鬼、神、香音神、無善神、鳳凰神、山神、甜柔神,所有莊嚴皆因福生。
2.今此大海若干種身,善惡大小、廣狹好醜、強羸細微皆自從心而已獲之為若干貌,悉身、口、意之所作為。是故龍王!自護身行,救濟罪福,當作是學。
3.汝等以護身行救濟罪福,奉行諸善,得成佛道,滅棄邪見,不住有常、無常之見,當求眾祐,已殖供養。因供養故,當為諸天、世人所敬!」
4.佛語龍王:「菩薩有一法,皆斷一切惡趣眾難。何等為一?專察妙法。云何正諦?入於法樂,多觀善法,不聽諸惡眾邪之想。已斷惡法,奉行眾善。在在所生與佛、菩薩賢善性俱。」
5.佛言:「何等善事已立德根天、人之安,不為聲聞、緣覺之本?立道本者,志無上正真道。何謂立本?謂行十事。何謂十?身不殺、盜、婬,口不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不嫉、恚、癡,是謂立本。」
6.佛語龍王:「人不殺生得十善寂法。何謂十?
一、常施安隱於一切人;二、常樂慈心;三、斷瞋恨心;
四、所生之處常無疾病;五、常種長命;六、為非人所護;
七、臥安寤歡;八、未曾惡夢;九、不懷怨結;十、不畏惡趣。
7.壽終之後得生安處。人不殺生得斯寂法,以不殺生善本之德,願志無上正真之道。若成佛時而得自在於壽命也。」
8.佛告龍王:「人不盜竊得五信法。何等五?
一、得大富;
二、無有縣官、水火、盜賊、怨家、惡子能竊取者;
三、眾所愛敬;
四、到處寂然,所至無難,患畏永除,以不取之福志存慧施;
五、殖眾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以依如來無見之慧成最正覺,使立神通。」

覺悟本具之佛性—二 海濤 輯

覺悟本具之佛性—二 海濤 輯
1.釋迦牟尼佛已於二千多年前示寂,我們依然可透過自己的虔誠心、信心和修行得到他的加持,因為究竟證悟的佛性——法身或金剛總持的證悟本質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2.太陽即使被烏雲遮住,也不意味太陽會就此失去光輝,它始終照耀著。同樣的,即使佛陀示寂距今已有很長的時間,但只要我們深具虔誠和信心,精進修持,也會感受到他的加持。
3.佛弟子修行菩提道並獲得證悟,便是真正的加持。
4.木材可以燃燒,但也要有起火的因素才行,它自己是不會燃燒起來的。雖然一切眾生都本具如金剛總持證悟的佛性,其中包括我們自己,但我們還需因緣使它成熟,才能了悟。
5.佛性,又稱為成佛的種子,是一種一切眾生都能圓滿證悟的潛能。
6.思惟佛陀的話語,或許只是讓我們能以概念為基礎,略微瞥見空性。我們或許不相信自己眼中所見,但是了悟的種子已經播下去了,這能逐漸鬆動我們自以為是的堅實感。這是智慧的開端,是心能真正看清事物真貌的開端。
7.除非我們達到與佛相同程度的了悟,否則只要我們執著於事物常住的概念,就無法達到如佛陀的境界,雖然我們本具與如來相同的佛性。
8.我們無法認清「我執」是敵人,是所有痛苦的根源。凡夫對「我」的執著,才是解脫和覺醒的真正障礙。
9.了解實相之真貌的心,正猶如一道雷射光,銳利而又充滿力量,僅僅憑藉這智慧之光,便能讓我們從存在的幻相中解脫。
10.智慧之光讓人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並照亮讓眾人得以解脫的道路,使人們從黑暗與痛苦的迷惑中清醒過來。
11.當我們能夠關心他人,一如關心自己;能夠忽略自己,一如忽略他人時,我們將覺醒。即使我們必須停留在六道輪迴之中,我們也能夠遠離悲苦。

覺悟本具之佛性—一 海濤 輯

覺悟本具之佛性—一 海濤 輯
1.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解脫世間的痛苦,而達究竟的喜樂。
2.修行是否能達開悟,要視行者的心態而定。如果我們的心態是不淨的,就會像食物中摻了毒藥一樣。
3.當我們在修持或聽聞佛法時,必須培養想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心態,這不僅是短暫的做法而已,最終還要幫助六道眾生解脫痛苦。這就是正確的心態。
4.同樣一個由上師教導的修行法門,也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出現,這完全是依學習的弟子所持的心態而定。
5.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心態,才能獲得修行的圓滿成就?那就是培養利益他人的心態。
6.為何眾生由無始至今一直受著永無休止的苦痛?這是由於他們的動機都是自私的,只追求個人的利益、幸福和享樂。
7.希望究竟解脫眾生的利他心態,就是覺悟的心,或稱菩提心。
8.菩提心猶如照耀在高山上的陽光般,籠罩著我們;而內心生起愛與慈悲,則是我們在面對任何處境時最自然的回應。
9.擁有勇士菩薩般偉大的發心,我們才得以產生菩提心。菩提心是人類最美好的心,能鼓起勇氣依菩提心而活著,則是最偉大的發心,正是這份發心引領人走向覺悟。
10.了解痛苦的真貌後,我們便不再懼怕,並能產生勇氣,真正地把愛擴及到他人身上。這並非我們自認為比他人更優越,而是因為了解人人皆生而平等的道理。
11.生起菩提心是一片喜悅無垠的大海,我們迫不及待期望那股浪潮再度捲起。如果我們是這世間唯一能生起愛與慈悲的人,那麼便應懷抱無畏的歡喜和愉悅來生起它們——直到生命結束。
12.每個人都有能力帶著這份廣大的發心,與自己的心結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力量所在,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讓心開放、柔軟、慈悲,以超越封閉的惡性循環,讓人生更開闊寬廣。
13.思惟自己已擁有的,能擴大我們的心量而不偏狹。

學習擁抱憤怒—四 海濤 輯

學習擁抱憤怒—四 海濤 輯
1.當我們擁抱憤怒,好好照料我們的怒氣時,我們就能放鬆;好好檢視我們的怒氣,就能看清楚許多事情。首先,我們會發覺,我們內在怒氣的種子滋生茁長,是我們憂擾的主因。如果我們認清這個事實,我們會知道,我們氣的那個對象是次要的,而不是我們生氣的真正原因。
2.生氣時,會覺得是某個人所引起的,他/她成為你指責的目標。如果再好好想想,會發覺,自己內在怒氣的種子,才是你怒火攻心的主要原因。
3.其實生氣大多是自找的,但我們卻老是想要說些什麼或者做些什麼來教訓別人,以為這樣就會少生點氣。
4.如果房子失火了,最要緊的是立即滅火,而不是先去抓縱火嫌疑犯。如果先去追嫌疑犯,你一邊追,你的房子就會一邊燒得精光││你應該先去滅火!
5.同理,生氣時,如果你一直拉著別人吵,想要好好教訓他,你就是那個房子快要被燒光了,還在追縱火者的人。
6.我們生氣時,必須承認怒氣來了,而且需要我們去照料。此時我們在氣頭上,最好什麼都不要說、不要做,立即回歸自我,引進自覺的能量,來接納、認知、照顧好我們的怒氣。
7.在氣頭上時,不管你說什麼或做什麼,只會壞了彼此的感情。因此,別在氣頭上做任何事或說任何話。
8.一般用打枕頭或大叫等紓解憤怒的人,其實是在演練怒氣。生氣時打枕頭來發洩是很危險的習慣,像是在做攻擊訓練。智者之道是激勵自覺的能量,怒氣一來就大方接納之。
9.有的時候,我們為恨意、怒氣、恐懼的能量所充斥。當下我們會忘記了,我們內在也可能湧現其他不同的能量。如果我們知道怎麼做,就能找回識見、愛、希望的能量,來接納恐懼、絕望、怒氣的能量。
10.沒有恐懼是極致的喜樂。你的識見如果讓你無所恐懼,你就是自由的人。

學習擁抱憤怒—三 海濤 輯

學習擁抱憤怒—三 海濤 輯
1.怒氣如同我們的器官,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生氣時必須回歸自我,善待我們的怒氣。我們不能說:「怒氣,走開吧,我不要你。」好比你胃痛時,你不會說:「胃,走開吧,我不要你。」不,你會照顧胃的。同樣的道理,我們也應該好好照顧我們的怒氣。
2.母親擁抱孩子時,她的能量貫穿孩子全身,使孩子得到撫慰。當怒氣襲來,這就是你必須學習的地方。你必須放下所有手邊的工作,因為最重要的事是回歸自我,好好照顧你的孩子,也就是你的怒氣。沒有什麼比好好照顧你的孩子更要緊的了。
3.接納你的怒氣,吸氣、呼氣,這樣就行了。你的孩子會馬上安靜下來。
4.一開始,你可能不了解你的憤怒是怎麼回事,不明白怒氣所從何來。然而如果你的「自覺」接納之,一切會逐漸清晰。
5.「自覺」代表有心,能掌握情況。這是關鍵的活能量。「自覺」的能量如同大哥大姐,它會守護懷裡的小弟小妹,細心照料受苦的孩子,也就是我們的怒氣、絕望、妒忌。
6.當憤怒時,坐下來均衡呼吸,或者行走靜心。坐禪、行禪都能引發「自覺」的能量,接納你的怒氣。十幾二十分鐘之後,你的怒氣將敞開門戶,你一下子就看清了它是怎麼回事。
7.學著看清楚你的怒氣是怎麼回事。有兩個步驟,首先是接納與認知:「親愛的怒氣,你來了,我會好好接待你。」再來是細細檢驗,看看怒氣究竟是從何而來。
8.不論你在開車、走路、煮飯還是洗衣服,都要自覺接納你的怒氣。如此,你就有機會認清你之所以生氣的緣由。
9.自覺呼吸,自覺於戶外行走,是接納怒氣的好方法。
10.所有的心理現象,包括憤怒、妒忌、絕望等等,都會懾服於自覺的力量,如同草木都懾服於陽光。開發自覺的能量,為你的身體和意識療傷。

學習擁抱憤怒—二 海濤 輯

學習擁抱憤怒—二 海濤 輯
1.無論我們是父親、母親、小孩、夥伴還是朋友,都必須學習好好檢視自己的認知。
2.我們的身體無法延續,我們的情緒無法延續,我們的認知無法延續。我們的怒氣、悲傷、愛、憎恨、意識也都無法延續。
3.怒氣和愛都是有機可變的本質。恨可以轉化為愛,不幸的是,愛也常常轉而為恨。
4.許多人起初愛得轟轟烈烈,少了對方就要活不下去。然而,一不小心,短暫時間內愛就轉為恨,見到對方只覺得可怕可厭,不可能再一起生活,只有分離一途。愛轉為恨時,曾經的美好,如今只留垃圾。
5.當心裡堆放恐懼、絕望、憎恨等垃圾時,別驚慌。要當個有條理的園丁、做事不打馬虎眼的行動者,眼前狀況不過是:「我知道心裡有垃圾,但垃圾會變成養料,愛將重新滋長。」
6.即使生氣,即使懷恨在心,不代表沒有愛與接納的能力。即使有了暫時的雜訊,愛仍無時不在。
7.即使憤恨挫折,即使世界一片灰暗,我們仍然有愛,我們還是有能力去溝通、寬恕、關懷。
8.要相信這一點││怒氣只是我們的一小部分,憂苦也只是我們的一小部分。要知道!我們一直有能力去愛、理解、體恤,無時不然。
9.長期收藏怒氣很不健康。我常常告訴朋友說:「別悶著生氣一天以上。」
10.我們是行動家,是料理怒氣的能手。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怒氣,勤加練習,直到掌握怒氣的根源、了解怒氣如何運作。
11.接納你的怒氣,因為你明白,因為你知道,你能好好照料它們,並將這些怒氣轉化為正面能量。
12.怒氣像是不安啼哭的小孩,這孩子渴望能被母親擁入懷中。你就是母親,請擁抱你的孩子。

學習擁抱憤怒—一 海濤 輯

學習擁抱憤怒—一 海濤 輯
1.我們憂苦,是因為我們內心深植怒氣的種子。
2.怒氣來時,別壓抑,好好接待、擁抱它。
3.怒氣只是我們的一小部分,憂苦也只是我們的一小部分。
4.你為什麼那麼容易生氣?是不是怒氣的因子根深柢固?
5.你如果容易生氣,可能是因為你長年灌溉內心怒氣的種子,而且默許,其至樂於灌溉。
6.許多人處境相同,但不會像你那樣生氣。他們耳聽與你無異,眼見與你皆同,卻都能保持冷靜,不落情緒。
7.即使是沒有生氣的尋常日子,也有怒氣之源。如果我們照顧好自己的一切,不偏不倚,負面能量就抬不起頭。削弱了負面元素,我們就不會隨之動盪。
8.想要讓生活產生深刻的轉化,必須檢視我們的飲食習慣和消費方式,別再消費那些毒害我們、麻痺我們的東西,如此我們才能擁有力量,呈現最好的自己,不再受制於怒氣和挫折。
9.佛陀不曾要我們壓抑怒氣。他教我們回歸自我,善待怒氣。
10.看看那些生氣的人,他們緊繃的內心讓人害怕,因為那是不定時炸彈。
11.生氣時,請照照鏡子。你生氣時不太好看,不太可愛。你臉上數百條肌肉繃得緊緊的,一張臉彷彿炸彈即將爆開。
12.你看到自己的臉像炸彈即將爆炸時,就得採取措施。你心裡知道怎麼讓自己好看一點。不需要化妝品,只要平靜呼吸,會心微笑,如此重複一兩次,你就會好看多了。
13.照照鏡子,冷靜吸氣,微笑呼氣,你會鬆一口氣。在自己生氣的時候,看看自己,會很有用的。那是一記警鐘。
14.怒氣總是不離錯亂、誤解;怒氣的根源無非誤解和錯判。
15.你也許受制於錯誤的認知而發怒。你聽到的、看到的也許讓你產生誤會;你也許誤解了某些話,某些作為。

業報觀輯要—四 海濤 輯

業報觀輯要—四 海濤 輯
1.《子王所問經》訶欲義偈云:
說是著欲者,如蠅見瘡血,亦如豬犬等,奔臭肉不淨。
無知樂女人,奔馳亦如是,愚童不明了,舌舐於穢惡。
如癡樂女人,具足諸黑闇,現住魔境界,死當墮惡道。
又若廁中蟲,著味生樂想,猶如畫屎瓶,莊嚴觀外相。
2.《地藏經》云:「若依我教而出家者,是器、非器不應惱害,即是毀犯三世諸佛,得大過咎,焚滅善根,墮無間獄。」
3.《虛空藏經》云:「乃至樂行十不善業,捨於善法,如是一切悉為魔事。」
◎《信力財入印經》中作是說:「
1.若復有人於十方一切世界諸眾生等起瞋恚縛,墮黑暗處。若於菩薩所遠住其前,屈伸臂頃起瞋恚心,是罪過前阿僧祇數。
2.設若有人以殑伽沙等諸佛塔廟,悉皆焚毀。若於信解大乘菩薩摩訶薩起瞋恚心,加諸罵辱或增誹謗,是罪過前阿僧祇數。
3.所以者何?從諸菩薩出生諸佛.世尊故。從彼諸佛有塔廟故,生諸利樂及諸天等。
4.若輕毀諸菩薩者,即是輕毀諸如來故。
5.若有恭敬諸菩薩者,即是恭敬諸如來故。
6.欲求最上供養者,應當供養諸菩薩等,即是供養諸如來等。
7.假使十方一切世界諸有情類,皆被挑目至滿一劫,復有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有情起慈愍心,令眼平復還滿一劫。
8.若復有人於信解大乘菩薩所,以清淨心而往瞻覲,過前福報無量阿僧祇數。
9.假使有人能令十方一切牢獄繫閉眾生皆得脫已,復受轉輪聖王妙樂或梵天樂。
10.若復有人於信解大乘菩薩所,以清淨心瞻覲讚歎,過前福報無量阿僧祇數。」

業報觀輯要—三 海濤 輯

業報觀輯要—三 海濤 輯
3.偈云:女為罪根本,能壞諸財利;若人樂女色,云何獲妙樂?此世及他世,女失第一失;遠離女色者,身獲安隱樂。
4.妄語業:有大力琰魔羅卒,執彼罪人,以刀劈口,鈐出其舌。此妄語報,惡業力故,舌廣五百踰繕那量。舌相出時,琰魔羅卒即共敷置熱鐵地上,自業所造百千鐵犁,犁頭焰然世所希有,極大力牛周遍往來,而耕其舌涎血流溢,耕已復入。彼地獄人吐聲號哭,受大苦惱,經無量百千歲難堪難忍。
5.兩舌報:舌出三百踰繕那,彼琰魔羅卒,持熾焰刀,斷取其舌,狐、狼、野干隨處食之,受極痛苦,吐聲號哭。斷已復生,過於前說。
6.惡口報:琰魔羅卒執彼罪人,以刀劈口,斷取其舌,由彼飢渴求索飲食,令自食舌及飲自血。惡業力故,斷已復生,踠轉于地,吐聲號哭,目精旋動,受極痛苦。琰魔羅卒訶責教誡:「由自所作,誰復代汝?」
7.綺語報:琰魔羅卒以刀劈口,灌赤洋銅,涌沸熾然,先燒其舌,次燒咽喉,次燒其心,次燒其腸,次燒熟藏,燒熟藏已,從下而出。琰魔羅卒說伽陀曰:「前後非聯屬,無義不相應,常不誦佛經,不樂真實語。彼既非是舌,何異於肉臠?」
8.慳貪報;彼地獄人自業所造,望見地邑滿中珍寶,他人守護,彼地獄人由無始來癡惡業故,謂言已有,貪不善業樂行多作,於地獄果起顛倒見。如是見已,為多貪取,手執利刀,世所希有,疾趣彼物。餘地獄人亦執利刀,迭相戰掠,乃至食噉,身肉俱盡,唯有骨在,吐聲號哭。
9.瞋恚果:以瞋業故,師子、蛇、虎住其人前,生大怖畏,處處馳走,不善業故何能得脫。為彼執已,先食其頭,乃至兩腋,蛇吐牙毒,競螫噉之;虎食其背,火燒兩足;琰魔羅卒遠刺射之。如是廣大。
10.略說邪見果:謂地獄中雨鋒利劍,及金剛、雹雨、諸石等,斬截破壞,復有十一火聚,謂飢渴火從口中出,周匝焚燒。

業報觀輯要—二 海濤 輯

業報觀輯要—二 海濤 輯
1.《寂靜決定神變經》云:「於菩薩所起慳嫉時,以是因緣應知即是求三種怖。何等為三?謂墮地獄怖、及生盲怖、邊地難怖。
2.若得為人,語不誠實而樂誹謗,惡口憤恚,嬈惱於人,後復於此身壞命終,墮大地獄,生無足身,受諸苦惱。宛轉五百踰繕那量,為諸小蟲咂食其肉。
3.又若起不調柔、逼惱菩薩者,是人於畜生道尚為難得,墮大地獄,經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於彼死已,為大毒蛇,慘惡可畏,飢渴所逼,造眾惡業,設得飲食而無飽足。」
4.《障礙出家經》亦作是說:「若人成就四大舍法,在所生處獲如是難:謂生盲、愚、啞或旃陀羅,樂多毀謗,無諸妙樂,常為奴僕,或作女人、扇茶、半擇迦等,駝、驢、豬、狗及毒蛇報。何等為四?此大舍者:
一、為過去諸佛作增上力,令諸眾生發出離心、出家心、聖道心,為作障礙,是名第一。
二、樂貪財賄及貪子息,不信業報,謂言於眾富樂自在,男女妻妾有出家者,為作留難,是名第二。
三、誹謗正法。四、害沙門、婆羅門等。」
◎《正法念處經》
1.不與取報:如是惡作業行,於地獄中有大資具,如旋火輪。由癡惡業,見有珠寶、衣服、財物種類若干,以癡業故,於熾焰中奔捉彼物。自業所造,琰魔羅卒執利刀劍,詣鐵網中,劈割、燒然一切肢分,唯有骨在。由無始來不捨財利,受斯苦報。
2.造欲邪行:由業所造,見有女人,如先所覩。彼既見已,無始時來貪火發生,即便奔趣彼女人者。自業所造,皆鐵所成,為彼執已,齧其唇吻,食其身分,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食已復生,生已復食。彼人如是貪火所燒,受極痛苦,難堪難忍。如是欲火所燒,於彼女人不念苦惱。彼女人者皆鐵所成,堅若金剛,身火洞然,執彼罪人,如摧沙繭,一切身分熾然散滅。散已復生,過於前說。

業報觀輯要—一 海濤 輯

業報觀輯要—一 海濤 輯
1.《寂靜決定神變經》云供養福報:「若人護法及說法者,即是遠離一切惡道。獲天帝釋及梵世主、夜摩兜率自在天等,後生人中為轉輪聖王、長者、居士,具大財寶,念慧相應,安隱無畏。」
2.《觀音經》云:「發正覺心者善利一切眾生故。若唯右繞佛塔,我猶說此功德廣大。汝諸佛子!若人不愛諸天,遠離善人,是地獄境界。」
3.《護國經》云:「謂於佛、法、僧寶不生信解,亦不信解學杜多行,亦不信解罪福等事。住是過失門者,由此死已,設生人中,受癡冥報,後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
4.《虛空藏經》云:「有五根本罪。若犯此者,焚滅一切宿種善根,趣向惡道墮他勝處,遠離一切天、人等樂。何等為五?
一、取佛塔物、四方僧物,自作教他。是名第一根本罪。
二、若謗聲聞乘法、緣覺乘法,謗大乘法,隱蔽留難。是名第二根本罪。
三、若依我法而出家者,剃除鬚髮,被袈裟服,於學、無學、持戒、毀戒,脫其袈裟,逼令還俗,或加捶打,獄囚繫閉,或斷命根。是名第三根本罪。
四、殺害父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以惡心故出佛身血,隨作一事是五無間業。是名第四根本罪。
五、若謗無因果,不畏他世,自行十不善業道,或轉教多人,身自堅住,教他堅住十不善業道。是名第五根本罪。若樂破壞國邑、聚落、舍宅、人民,是名根本等罪。」
5.《最上授所問經》云:「菩薩於已眷屬當起三想,何等為三?
一、謂暫同戲樂,不共他世;
二、唯同飲食,然於業報不共領納;
三、唯同快樂,不共苦惱。乃至此復三種:謂破戒想、破定想、破慧想。復有三種:謂賊想、冤想、地獄卒想。」

解脫道之基——皈依 海濤 輯

解脫道之基——皈依 海濤 輯
1.一個人想要修行解脫道,卻不以皈依做基礎,就像把好的種子灑在水泥地,或其他無法生長的地上一樣。
2.若無皈依便不可稱為佛教徒,而若無發心便不可能成就佛道。所以皈依和發心可說是一體的。
3.當我們談「皈依」時,聽起來好像是我們求護於外,其實我們所皈依者是內在的,是佛、法、僧的內在本質。
4.皈依有其外在的物件,例如,佛是二千五百年前成覺者釋迦牟尼,法是我們渴望奉行的釋迦牟尼之教,僧是在修行之道上指引我們和陪伴我們的法師或長者。
5.然而,內在的、真正的皈依物件是佛,不僅是指那已修行成正覺的佛,也指那人人具備,令我們皆能如釋迦牟尼一樣成佛的種子——佛性。
6.我們有時說「皈依」,有時說「禮敬」;實則皈依不只是禮敬,因為皈依的意思是積極利用那能把我們內在的、應現的佛性完全釋放出來的機會。
7.受皈依戒並非只是念誦皈依文。誠心誠意受皈依戒時,我們所得的不僅是形式上的戒,也是皈依的真諦,此時皈依者有一種誓志修道的感覺和自信,都會在我們內心產生出來,這就是三皈依的戒體。
8.當行者對三皈依生起深切的渴盼和信心時,對眾生的慈悲便會由他心中自然生起。
9.皈依時,我們要觀想自己和一切眾生直到證得佛果前,都要皈依三寶。
10.倘若我們信賴三寶、慈悲眾生,並且深切了解此生均屬虛幻,無一能長存的話,那麼受皈依者就已領受到三寶的加持了。
11.已受皈依戒,已正式發誓求大解脫,我們就必須保持對完成此誓的信心。誠心發誓,自會有行動隨之。如法受三皈依,必定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守護。

心靈筆記簿—二 海濤 輯

心靈筆記簿—二 海濤 輯
1.何謂與善人結交?即經常跟隨、結交、接觸那些秉持正念、有德行、有學識、有智慧的人,向他們求教、和他為伍、真誠對待他們、敬佩他們、和他們團結在一起。
2.一個人如果由於恭敬、尊崇佛法而變得平易近人,其言行也因而變得友善慈悲,我便稱他為修行者。
3.任何事的原動力,都是出於人心的取捨及意向,只要有心,即使只是一個念頭,也必有其影響的功能。如能善用心念,則念念趨向成功。
4.為了個人的利益,應當少欲知足,安自己的心;為了眾生的福利,要盡心盡力安他人的心。
5.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論是權勢、名利、眷屬等等,都不要患得患失,就能活得開心與自在。
6.有兩種人是可貴的。一種是能主動助人者,另一種是受了恩惠能感激者。
7.對於自己的布施,我們應如此冥想:「布施對於我是一種收穫。處在眾多吝嗇之人中,我卻能慷慨解囊、樂於分享、樂於助人、樂於布施。這是多麼幸福的事!」
8.要得到快樂、要照顧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行佛法。不修行佛法,便沒有快樂。
9.無論何時修行佛法,都是在累積善業。業是確定的,善業一定會帶來快樂,不僅是現在樂,還有未來多生、多世樂。
10.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佛法,就是真正用最好的方式在照顧自己、真正愛自己。
11.眾生的痛苦與安樂都來自我們的行為,而這些業又要看我們發的是什麼心、持的是什麼態度。所以,修行要以發心為首。
12.最好的發心是要為眾生成佛的念頭,接著是想出離生死的念頭;最低限度的清淨發心,是指追求來生安樂的心。

心靈筆記簿—一 海濤 輯

心靈筆記簿—一 海濤 輯
1.修習慈愛、增長慈愛、擴大慈愛、使慈愛成為一切的媒介物與基礎、堅持保有慈心、使慈愛成為習慣、使慈愛鞏固。
2.要尋求身心的平安,要先讓自己的內心無愧、無懼。
3.有益於眾人的事必須做,有益於眾人的話必須說;有害於眾人的事不要做,有害於眾人的話不要說。
4.一個人應如何關注自己與他人的利益呢?他應先克制自己的貪、瞋、癡,然後鼓勵他人效仿。
5.少生煩惱、廣結善緣、多修福報,是淨化人生不變的原則。
6.人若有所不滿,苦惱便隨之而來,使你不論行走、站立、坐著或躺著,都不會感到快樂或喜悅;人若能知足,不論你在行走、站立、坐著或躺著,都會感到快樂與喜悅。
7.要時時把握現在,處處活在當下,盡量避免造罪,努力種植善因,這是最基本的修行。
8.放棄了對世間世事的欲望,一個人的心念就不會被欲望所束縛,因而被淨化了。
9.放棄瞋惡念,一個人就會洋溢著慈愛與悲憫,就會為眾生謀福利,因而淨化了瞋恨與敵意。
10.放棄懶散,一個人就會見到光明、心念專注、理解透徹,因而淨化了懶散與怠惰。
11.放棄過多的憂愁和揣測,一個人就能保持內心平靜,因而淨化了不安與憂慮之心。
12.放棄猜忌和懷疑,一個人就會度過懷疑的階段,對於善行不再猶疑不決,因而淨化了疑惑之心。
13.如果能培育與發展慈心、悲心、喜心、捨心,便能得到極大的果報與利益。
14.以慈愛戰勝瞋恨,以善好戰勝罪惡,以慷慨戰勝吝嗇,以真實戰勝虛妄。

大乘菩薩學要—五 海濤 輯

大乘菩薩學要—五 海濤 輯
1.佛言:「譬如世間若王、王臣欲餉一切城邑人民,集已棄捨,若飲若食不為辦設。於諸人民則為虛誑,而於飲食少不可得,高聲呵責,忿恚而出。
2.是菩薩亦復如是:於諸眾生未度者令度,不應但修捷語利辯,乃至而不勤修多聞、積集諸善菩提分法,彼菩薩者則為虛誑諸天、世人。如先佛說,是聖所呵厭,於智、大智、無上勝智俱極難得。
3.是故當知:菩薩不應但以語言虛誑一切天、人世間。復次或有人來勸請說法、施作義利時,彼菩薩隨言為說,乃至棄捨己身修菩薩行,不復虛誑一切眾生。當如是知!」《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4.《阿閦如來本願授決經》云:「彼阿閦如來往昔為菩薩時,作如是說:『若我生生世世不出家者,是則虛誑一切諸佛.如來。』如是菩薩於阿閦如來亦應隨學。
5.又諸菩薩摩訶薩生生出家,或諸如來出世,或不出世,畢竟捨家出家,亦如是學。所以者何?若謂菩薩捨家出家是為最上,乃至男女眷屬不生愛著,如我生時無諸過失。」
6.時文殊師利語寂音天子言:「菩薩具足此五無間,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何等為五?
一、菩薩深固作意,求無上道,發心不墮聲聞、緣覺之地,是初無間發心;
二、自捨一切所有,於慳吝心而不共住,是二無間;
三、我應救度一切眾生,於中不起懈退之心,是三無間;
四、了一切法非空、非有,無生無滅,於中不墮諸見,是四無間;
五、於諸法智和合一相,如是發心中無所住,由無所住於一切智悉無所得,是五無間。」《文殊清淨律》
7.《虛空藏經》云:「名、聞、利、養,是諸罪本。」
8.善男子!有四法障礙大乘。何等為四?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癡。四者,不樂求法。《大集經》

大乘菩薩學要—四 海濤 輯

大乘菩薩學要—四 海濤 輯
1.佛言:「菩薩樂欲發生淨信,意願利他,行住坐臥、若夢覺時、若飲食時、而常具足隨念作意、觀察諸佛、菩薩、聲聞、緣覺、諸異生身等,積集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善根,應隨喜者而自現前隨喜,乃至遍虛空界遍涅槃界亦自隨喜。
2.又復隨喜一切諸佛、菩薩、緣覺及聲聞眾供養事業,平等迴向一切眾生,乃至令諸眾生得一切智智,普皆圓滿諸佛善法,日日三時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求菩提正行,亦獲圓滿。
3.由發菩提心故,善根業報經無量數,常生天上,於諸天中作天帝釋,或生人間,為人中王。發菩提心者,救度一切眾生故,解脫一切眾生故,安隱一切眾生故,究竟令諸眾生至涅槃故,得生無量無數諸善根故。」《善諫經》
4.《十地經》說︰「設犯欲邪行戒,惑染輕微,由樂菩提心故。
5.說菩薩別解脫戒成就四法,謂是菩薩於修習中得真實語。
6.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志樂精進,勤求善法,習諸議論,堅持禁戒,於菩薩學具足修習。
7.由親近於他如是戒學,或時違越輕毀師尊,極慚愧故起大怖懼。彼復受用尊重愛樂,圓成如是平等戒法,是菩薩於諸佛.如來現前戒學發生樂欲正行,應別授學。
8.彼或無有善知識者,向十方現在佛、菩薩前專念作觀,隨力稱量已,堅持是戒,勿復欺誑十方一切佛、菩薩眾及彼世間諸天、人等。」
9.《地藏十輪經》云:「如是十善業道,佛所證果。若不真實守護一善業道,乃至臨命終時,而自稱言:『我是真實行大乘者,我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是人是極虛詐,是大妄語,對十方界佛.世尊前誑惑世間,說空、斷見,誘誑、愚癡,身壞命終,墮諸惡趣。」
10.如是不堅身,愚者心所樂,何常壽命中,剎那如幻夢。造諸惡業故,罪報常隨逐,由是無明因,死多墮惡道。《月燈三昧經》

大乘菩薩學要—三 海濤 輯

大乘菩薩學要—三 海濤 輯
1.《寶雲經》說:「善男子!菩薩於菩薩學堅持淨戒,如是尋伺。若不於菩薩別解脫戒中,我云何能得成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又何不於如來大乘諸經法中所詮菩薩行、所集菩薩學,我當如是廣大修習!」是故一心勤修如佛經中所說菩薩學義。
2.《法集經》云:菩薩應當尊重實諦。何以故?善男子!以集實諦名為法集。善男子!云何名實諦?若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棄捨身命不捨是心,不捨諸眾生故,是名菩薩實諦。
3.若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復於後時棄捨是心,及捨諸眾生者,是菩薩為大妄語,實可呵厭!
4.《十法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體性發菩提心時,得值如來及聲聞眾教化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最初喜樂發菩提心相。
5.若聞說菩提及菩提心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名第二喜樂發菩提心相。
6.若彼眾生無歸無救見是二種住大悲心,乃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名第三喜樂發菩提心相。
7.若見如來眾相圓滿即生敬愛,乃至是名第四發菩提心相。」
8.《賢劫經》云:「昔星宿王如來於施音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牧牛人,以耽步羅葉施彼佛故。
9.無量名稱如來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織毯師,以上妙衣施彼佛故。
10.焰光如來於無量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住城邑中,以草燈炬施彼佛故。
11.難勝如來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採樵者,以少齒木施彼佛故。
12.功德幢如來於妙吉祥稱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攻醫師,以一菴摩羅果施彼佛故。」

大乘菩薩學要—二 海濤 輯

大乘菩薩學要—二 海濤 輯
1.《寶篋經》說菩薩義云:「佛告文殊師利:『譬如迦陵頻伽鳥鶵,未出卵時,已能作於美妙音聲。文殊師利!是菩薩亦復如是:雖未斷我見,不出三界,處無明殼,已能作於諸佛妙音,所謂空、無相、無願、解脫等音。』」
2.佛告文殊師利:「云何名羊車行菩薩?譬如有人欲過五佛剎微塵數世界,是人乘彼羊車,隨路而去,過久遠世,行百踰繕那,遇大風輪。以是緣故,卻退八萬踰繕那。後是人於彼世界乘是羊車,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能越一世界不?」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
3.佛言:「若大乘者發菩提心已,不應受持、讀誦聲聞乘教,或與諸聲聞共住,修習於聲聞乘,或自深心為他所教於如是乘,乃至悟解,得彼智慧。以是緣故,於無上道即便退失。是菩薩於菩提心所得慧根、慧眼,彼悉破壞。文殊師利!我說是名羊車行菩薩。」《入定不定印經》
4.若菩薩愛樂大乘,信解空性,於信解行而獲圓滿。此聖言量唯信解行菩薩見如是事。《大乘集菩薩學論》
5.阿闍世王白佛言:「世尊!彼菩提心當云何發?」佛言:「大王!謂深心不退。」
王言:「世尊!云何信心不退?」佛言:「謂能發起大悲。」
王言:「世尊!云何能發大悲?」佛言:「謂於諸眾生不起厭捨之心。」
王言:「世尊!云何於諸眾生得無厭捨?」佛言:「謂若不著己樂,得無厭捨。」《如來祕密經》
6.《慈氏解脫經》云:「善男子!譬如有寶,名曰金剛,能斷一切貧窮苦故。善男子!此一切智心(發菩提心)亦復如是:能斷一切輪迴苦故。」
7.《無量門陀羅尼經》說:「云何眾生得鬪諍因?謂計執財利而為根本,應當棄捨。若離貪愛,即得是陀羅尼。」

大乘菩薩學要—一 海濤 輯

大乘菩薩學要—一 海濤 輯
1.如來敕阿難言:「於信法中如其了知,應當奉行!」《大善誘經》
2.菩薩行是信者,於剎那頃得信根堅固,即菩提心堅固,而能攝受一切福報。《大乘集菩薩學論》
3.爾時星賀那太子白佛言:「世尊!云何令諸眾生在所生處常得愛樂攝受諸法?」佛言:「欲解脫諸眾生者,常生謙敬,發菩提心,是則名為常得愛樂攝受諸法。」《師子王所問經》
4.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能長眾生白淨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地,一切世間所依持故;
菩提心者猶如慈父,訓導守護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如毘沙門,能斷一切貧窮苦故;
菩提心者如摩尼珠,成就一切諸義利故。
菩提心者猶如賢缾,圓滿一切善希求故;
菩提心者如獨鈷杵,畢竟能摧煩惱冤故。
菩提心者猶如正法,能斷深心諸作意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劍,能斷一切煩惱首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斧,能伐一切諸苦樹故;
菩提心者猶如兵杖,防禦一切極苦難故;
菩提心者猶如鉤竿,於輪迴海拔眾生故;
菩提心者如大風輪,能疾飄偃一切障礙雲霧草故。
菩提心者猶如叢林,積集菩薩諸行願故;
菩提心者如佛塔廟,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所尊重故。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殊勝功德。」《華嚴經》
5.菩提心者,此有二種:一者、願菩提心,二者、住菩提心。復有眾生於眾生界願證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眾生住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華嚴經》
6.雖起身見如須彌山,若能發起大菩提心,則生佛法矣!《維摩詰所說經》

Sunday, March 1, 2009

慈悲孝親—六 海濤 輯

慈悲孝親—六 海濤 輯
1.文殊師利白佛言:云何如來說父母恩大,不可不報;又言師僧之恩,不可稱量。其誰為最?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於膝下,莫以報生長與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從師學,開發知見,次恩大也。夫出家者,捨於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師之力也。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次之耳。《舍利弗問經》
2.菩薩世世喜燃燈於佛寺,及師父母前。菩薩世世隨時熟果及好香華,持上佛比丘僧師父母。
3.菩薩世世事師父母,若見臥睡不數驚覺,若欲使覺,當持音樂。若持好語,誦經往覺之。菩薩世世有奇異美飯食終不獨食。
4.若師父母有飯食,不滅損而食之。菩薩世世持善意視佛,見怨家,見父母,心正等無有異。《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5.施三種人,果報無盡:一病人、二父母、三如來。《大般涅槃經》
6.是諸眾生所作十惡,五無間業,誹謗三寶,不孝父母及沙門婆羅門,輕慢尊長,應墮地獄餓鬼畜生。《合部金光明經》
7.佛告諸比丘: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閻羅王五使經》
8.眾生恩者,即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9.普賢菩薩告德藏菩薩言:佛子若欲證得此三昧者,先應修福,集諸善根,謂常供養佛法僧眾,及以父母,所有一切貧窮苦惱,無救無歸,可悲愍者,攝取不捨。乃至身肉,無所悋惜。何以故?
10.供養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諸眾生皆獲安樂。
11.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聞智慧,修學世法,供養父母師長有德,修舍摩他毘婆舍那,讀誦書寫十二部經,復能遠離貪恚癡等,名為菩提勤行精進。如是悉名為正精進。《優婆塞戒經》

慈悲孝親—五 海濤 輯

慈悲孝親—五 海濤 輯
1.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於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世間之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徵復速於彼。《觀佛三昧海經》
2.如來為一切父母故,常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象馬、七寶、輩輿、車乘、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給與。勤修精進、戒、施、多聞、禪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萬行,不休不息,心無疲倦。為孝養父母,知恩報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方便佛報恩經》
3.父母、眾僧,宜應讚歎軟語,常念其恩。眾僧者,出三界之福田;父母者,三界內最勝福田。何以故?眾僧之中,有四雙、八輩、十二賢士,供之得福,進可成道。父母者,十月懷抱,推乾去濕,乳哺長大,教誨技藝,隨時將養。及其出家,修得解脫,度生死海,自利兼利一切眾生。
4.眾生知恩欲報德者,爾時菩薩令修善,不須世間財利酬報。報之大者,當供養父母,乃至持戒。求報恩者,令其行善,是名菩薩報恩巧方便。菩薩為主於父母尊重,種種方便勤修善法,隨時供養,知恩報恩。《菩薩地持經》
5.飯諸賢聖,不如孝事其親。孝者,盡真心,無外私。佛告諸比丘:吾世世奉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六度集經》
6.佛言:若人於父母所,作少供養,獲福無量,少作不順,罪亦無量。《雜寶藏經》
7.佛告諸比丘言:有八種人,應決定施,不復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雜寶藏經》
8.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當以孝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說盂蘭盆經》
9.使我疾成無上正真道者,皆由孝德也。《睒子經》

慈悲孝親—四 海濤 輯

慈悲孝親—四 海濤 輯
1.有四種恩,甚為難報。何等為四?一者母,二者父,三者如來,四者說法法師。若有供養此四種人,得無量福。現在為人之所讚歎,於未來世能得菩提。《正法念處經》
2.於師僧父母,心為卑下,用少功力,獲大深法。隨所記念,法入心耳。若貢高我慢,不伏師僧父母,當知是人已被魔鉤之所鉤著。《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3.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云何為五?《增壹阿含經》
一者,當轉法輪;二者,當度父母;
三者,無信之人,立於信地;四者,未發菩薩意,使發菩薩心;
五者,當授將來佛決。若如來出現世時,當為此五事。
4.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賢愚經》
5.世尊往昔為四事故,捨離生命:
一者,為破眾生諸煩惱故;二者,為令眾生受安樂故;
三者,為自除壞貪著身故;四者,為報父母生養恩故。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6.菩薩摩訶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諸師上座長老。於無量劫常為眾生而行布施,堅持禁戒,修習忍辱,勤行精進、禪定、智慧,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身。《大般涅槃經》
7.欲生彼國(西方極樂國土)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觀無量壽佛經》
8.佛告阿難:「父母、眾僧,是一切眾生二種福田。所謂人、天、泥洹、解脫、妙果,因之得成。」《大方便佛報恩經》

慈悲孝親—三 海濤 輯

慈悲孝親—三 海濤 輯
1.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
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
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長阿含經》
2.若父母無信心者,令住正信;若無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慳者,令行惠施;無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於父母處,勸喻策勵,令安住者,方曰報恩!《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3.子事父母有五事:念思惟報家事,唯修債負,唯解勑戒,唯從供養,唯歡父母。《善生子經》
4.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更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5.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6.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如來聖眾甚清淨,行直不曲,常和合法。
7.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8.烏答摩納至佛問訊而作是言:瞿曇,我如法乞財,供養父母,又以正理使得樂處,正理供給,得大福不?佛言:如是供養實得大福。佛言:摩納,不限汝也。一切如法乞財,又以正理供養父母,正理使樂,正理供給,獲無量福。《雜阿含經》
9.受優婆塞戒,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應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餘一分,藏積俟用。《優婆塞戒經》
10.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

慈悲孝親—二 海濤 輯

慈悲孝親—二 海濤 輯
1.佛問諸沙門,親之生子,懷抱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既生之後,推燥臥溼,精誠之至,血化為乳,摩拭澡浴,衣食教詔,禮賂師友,奉貢君長,子顏和悅,親亦欣豫,子設慘戚,親心焦枯。出門愛念,入則存之。心懷惕惕,懼其不善。親恩如此,當何以報。《孝子經》
2.父母生養,劬勞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長養教誨,艱憂備盡,冀其成立,才藝過人;又望出家,度脫生死,以是恩念,昊天難報。《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經》
3.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中阿含經》
4.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梵網經》
5.善之極者,莫大於孝;惡之大者,其唯害親乎!《佛說未生冤經》
6.若以種種飲食及諸珍寶種種供養,非報父母恩;若能引噵令向正法,乃名報恩。《不思議光經》
7.佛言:唯有道德,可以久保。吾前世時,亦更為人償債,奴婢兒子父母,不可稱數,皆有一時之緣,難可免脫,至今得道。現我父母,皆先世道德之緣,不由償債,父母世世放捨,使我學道,累劫精進,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一墮失人種,累劫不復。《佛說分別經》
8.供養父母、和尚、尊師及世間中曾致饒益賴其恩者,應念倍增報恩、供養。何以故?以知恩者,雖在生死,不壞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斷滅,作諸惡業。故諸如來稱讚知恩,毀背恩者。《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9.奇哉!我母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身;既生之後,推乾去濕,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我當報恩,色養侍衛,隨順供養。《大般涅槃經》
10.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其壽量曾無暫捨,供給衣食,病緣醫藥,種種所須,猶未能報父母深恩。《本事經》

慈悲孝親—一 海濤 輯

慈悲孝親—一 海濤 輯
1.世間之恩有其四種: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王恩;四者,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2.(佛)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在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五分律》
3.爾時世尊告諸比五:「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屎尿,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增壹阿含經》
4.能令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三自歸,朝奉而暮終者,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佛說孝子經》
5.在家及出家者,皆以孝行而為其先。 《菩薩本生鬘論》
6.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末羅王經》
7.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神也。《四十二章經》
8.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大集經》
9.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毀戒,勸令住戒;父母慳貪,勸令住捨。《大寶積經.三律儀會》
10.慈父悲母長養恩,一切男女皆安樂;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於一劫,說悲母恩不能盡;我今略說於少分,猶如蚊虻飲大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11.父母視子有五事:一當念令去惡就善,二當教計書疏,三當教持經戒,四當早與娶婦,五家中所有當給與之。《六方禮經》
12.若欲供養諸賢聖及佛,但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中。《雜寶藏經》

菩薩修行須知–二 海濤 輯

菩薩修行須知–二 海濤 輯
1.凡夫的財產、身體、生命都是極度不堅的,但在《本事經》中提供了三堅法,能轉變世間三種不堅而成三堅的方法:
一、不堅財貿易堅財:意指一切世間財物,體非堅固,聚散無常,不可久保;如能持以布施梵行清淨之人,追求無上安樂涅槃,或求當來天人樂果,便成堅固之財。
二、不堅身貿易堅身:意指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危脆不實,體非堅固,生滅無常,不可久存;如能持守五戒,清淨無染,修習菩提無上之道,證金剛不壞之身,成堅固之身。
三、不堅命貿易堅命:意指人所受之命雖壽夭不齊,皆同夢幻,體非堅固,倏忽無常,不可久保;若能了知四諦,修習正法,超越生死,以續常住不朽之慧命,便成堅固之命。
2.菩薩當知九種會障礙善道、妨害修善的因緣
一、已惱害我。二、現惱害我。
三、當惱害我。四、過去憎我善友。
五、現在憎我善友。六、未來憎我善友。
七、過去愛我怨家。八、現在愛我怨家。
九、未來愛我怨家。《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3.學習菩薩具有的二十種力,用以摧破眾生的貪、瞋、痴三毒。
一、因力:過去的宿善力。二、緣力:現在的善智識。
三、意力:思惟的力量。四、願力:由思惟生起菩提心。
五、方便力:加行方便。六、常力:加行方便無間修行。
七、善力:修習善法。八、定力:堅定之力。
九、慧力:智慧之力。十、多聞力:多聞經法。
十一、施力:布施。十二、戒力:持戒。
十三、忍力:忍受一切污辱。十四、精進力:精益求精。
十五、禪定力:如實禪定。十六、智慧力:般若力。
十七、正念力:正知正見力。十八、正觀力:正當的觀想力。
十九、諸通明之力:通達明曉力。二十、如法洞伏眾生力:依法普度眾生。《無量壽經》

菩薩修行須知–一 海濤 輯

菩薩修行須知–一 海濤 輯
1.菩薩所修十種念處 
一、身念處:觀身不淨,所有身中從我所起諸不善法,一切遠離。
二、受念處:觀諸受實苦,在受上不生染愛,不起任何瞋恚。
三、心念處:觀心常執顛倒之相而調伏它。
四、法念處:如實勤奮觀察各種不善法的過患,而斷除它。
五、境界念處:觀諸順意、不順意的境界均非實有,不生貪著,不起瞋恚。
六、阿蘭若念處:如理如法而修無諍行及寂靜行。
七、都邑聚落念處:入都邑聚落時,行菩薩行,遠離歡樂場所。
八、名聞利養念處:但為施主之福田,受名聞利益之事,於其所受不貪著,不計執,與一切有情共之,而資養諸苦惱者。
九、如來學問念處:對於一切如來成正覺的學問,生清淨心,勤勇修學。
十、斷諸煩惱念處:完全明白生起各種煩惱、雜染等的因緣而遠離它。《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2.菩薩應努力學習的精進法門
一、被甲精進:是指在最初發勇猛強烈之誓願心,如先著盔甲而後見賊,不怖種種難行,修諸勝行。
二、加行精進:是指在生起堅固勇悍之方便,以策勵其心,決定勇行。
三、無下精進:是指不自輕蔑,也不畏懼,能更生勇勵而無怯下之心。
四、無根精進:是指能忍受酷寒炎熱等苦。
五、無足精進:是指在下劣之善無厭足,欣求最上之勝功德。
六、攝善精進:攝取接受一切的善法,努力修行。
七、利樂精進:抱持利樂一切眾生之心願,竭力踐行,而心不疲勞。(以上七種精進整理自《成唯識論》、《菩薩戒經》)

修行當明辨善惡知識 海濤 輯

修行當明辨善惡知識 海濤 輯
1.善知識亦有四輩:
一者、外如怨家,內有厚意;
二者、於人前直諫,於外說人善;
三者、病瘦、縣官為其征彸憂解之;
四者、見人貪賤不棄捐,常念求方便欲富之。
2.惡知識有四輩:
一者、內有怨心,外強為知識;
二者、於人前好言語,背後說言惡;
三者、有急時,於人前愁苦,背後歡喜;
四者、外如親厚,內興怨謀。
3.善知識亦有四輩:
一者、見人貧窮,卒乏令治生;二者、不與人諍計挍;
三者、日往消息之;四者、坐起當相念。
4.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難諫曉教之作善,故與惡者相隨;
二者、教之莫與喜酒人為伴,故與嗜酒人相隨;
三者、教之自守,益更多事;
四者、教之與賢者為友,故與博掩子為厚。
5.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為吏所捕,將歸藏匿之,於後解決之;
二者、有病瘦,將歸養視之;
三者、知識死亡,棺斂視之;
四者、知識已死,復念其家。
6.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欲鬪止之;二者、欲隨惡知識諫止之;
三者、不欲治生,勸令治生;四者、不喜經道,教令信喜之。
7.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倩使之不肯行;
三者、見人有急時避人走;四者、見人死亡棄不視。
8.佛言:擇其善者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三 海濤 輯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三 海濤 輯
31.住家者無定住處,出家者有定住處;住家者不能作依,出家者能作依;
32.住家者多瞋恚,出家者多慈悲;住家者有重擔,出家者捨重擔;
33.住家者有罪過,出家者無罪過;住家者有過患,出家者無過患;
34.住家者有苦難,出家者無苦難;住家者流轉生死,出家者有齊限;
35.住家者有穢污,出家者無穢污;住家者有慢,出家者無慢;
36.住家者以財物為寶,出家者以功德為寶;住家者多災疫,出家者離災疫;
37.住家者常有退,出家者常增長;住家者易可得,出家者難可得;
38.住家者可作,出家者不可作;住家者隨流,出家者逆流;
39.住家者是煩惱海,出家者是舟航;住家者是此岸,出家者是彼岸;
40.住家者纏所縛,出家者離纏縛;住家者作怨家,出家者滅怨家;
41.住家者國王所教誡,出家者佛法所教誡;住家者有犯罪,出家者無犯罪;
42.住家者是苦生,出家者是樂生;住家者是淺,出家者是深;
43.住家者伴易得,出家者伴難得;住家者婦為伴,出家者定為伴;
44.住家者是罾網,出家者破罾網;住家者傷害為勝,出家者攝受為勝;
45.住家者持魔王幢幡,出家者持佛幢幡;住家者是此住,出家者彼住;
46.住家者增長煩惱,出家者出離煩惱;住家者如刺林,出家者出刺林。
◎文殊師利!若我毀訾住家,讚嘆出家,言滿虛空說猶無盡。文殊師利!此謂住家過患、出家功德。」《文殊師利問經》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二 海濤 輯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二 海濤 輯
14.住家者無法用,出家者有法用;住家者多悔吝,出家者無悔吝;
15.住家者三乘毀訾,出家者三乘稱嘆;住家者不知足,出家者常知足;
16.住家者魔王愛念,出家者令魔恐怖;住家者多放逸,出家者無放逸;
17.住家者是輕蔑處,出家者非輕蔑處;住家者為人僕使,出家者為僕使主;
18.住家者是生死邊,出家者是涅槃邊;住家者是墜墮處,出家者無墜墮處;
19.住家者是黑闇,出家者是光明;住家者縱諸根,出家者攝諸根;
20.住家者長憍慢,出家者滅憍慢;住家者是低下處,出家者是清高處;
21.住家者多事務,出家者無所作;住家者少果報,出家者多果報;
22.住家者多諂曲,出家者心質直;住家者常有憂,出家者常懷喜;
23.住家者如刺入身,出家者無有刺;住家者是疾病處,出家者無疾病;
24.住家者是衰老法,出家者是少壯法;住家者為放逸死,出家者為慧命;
25.住家者是欺誑法,出家者是真實法;住家者多所作,出家者少所作;
26.住家者多飲毒,出家者飲醍醐;住家者多散亂,出家者無散亂;
27.住家者是流轉處,出家者非流轉處;住家者如毒藥,出家者如甘露;
28.住家者愛別離,出家者無別離;住家者多愚癡,出家者深智慧;
29.住家者樂塵穢法,出家者樂清淨法;住家者失內思惟,出家者得內思惟;
30.住家者無歸依,出家者有歸依;住家者無尊勝,出家者有尊勝;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一 海濤 輯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一 海濤 輯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一切諸功德不與出家心等;何以故?
1.住家無量過患故,出家無量功德故;住家者有障礙,出家者無障礙;
2.住家者攝受諸垢,出家者離諸垢;住家者行諸惡,出家者離諸惡;
3.住家者是塵垢處,出家者除塵垢處;住家者溺欲淤泥,出家者離欲淤泥;
4.住家者隨愚人法,出家者遠愚人法;住家者不得正命,出家者得正命;
5.住家者多怨家,出家者無怨家;住家者多苦,出家者少苦;
6.住家者是憂悲惱處,出家者歡喜處;住家者是惡趣梯,出家者是解脫道;
7.住家者是結縛處,出家者是解脫處;住家者有怖畏,出家者無怖畏;
8.住家者是傷害處,出家者非傷害處;住家者有熱惱,出家者無熱惱;
9.住家者有貪利苦,出家者無貪利苦;住家者是憒鬧處,出家者是寂靜處;
10.住家者是慳吝處,出家者非慳吝處;住家者是下賤處,出家者是高勝處;
11.住家者為煩惱所燒,出家者滅煩惱火;住家者常為他,出家者常為自;
12.住家者小心行,出家者大心行;住家者以苦為樂,出家者出離為樂;
13.住家者增長蕀刺,出家者能滅蕀刺;住家者成就小法,出家者成就大法;

因緣果報–四 海濤 輯

因緣果報–四 海濤 輯
1.懈墮有六失:
一者、富樂不肯作務;二者、貧窮不肯勤修;
三者、寒時不肯勤修;四者、熱時不肯勤修;
五者、時早不肯勤修;六者、時晚不肯勤修。《長阿含經》
2.佛言:「人於世間不孝父母,不敬長老,見他人有孝父母、敬事長老者,常瞋恚之,不喜作善,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常得惡夢;二者、為人所憎;
三者、惡名聞;四者、入太山地獄中,考治數千萬歲;
五者、從地獄中來出,生為人弊性不媚,為眾人所憎。今見有不媚急性,為眾人所憎者,皆從故世宿命不孝父母、不敬長老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憍慢!可孝順、敬事長老。」
3.佛言:「人於世間孝順父母,敬事長老,恭執謙卑,先跪後起,後言先止,常教惡人為善,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為人所敬愛;二者、人皆道其善;
三者、自意歡喜;四者、得上天,為諸天所敬愛;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眾人所媚愛。今見有善心孝順,為眾人所媚愛者,皆是故世宿命孝順、敬事長老所致。如是分明,可作孝順事於長老!」
4.佛言:「人於世間和心不瞋恚,見賢者敬之,愚者忍之,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為人所稱譽;二者、人見之皆歡喜;
三者、身自安隱亦潤澤好;四者、得上天,天上端正淨潔;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人善性,端正姝好。今見有好人萬人之選,皆故世宿命和心善性忍辱所致也。不瞋恚如是分明,慎莫瞋恚於人!」《分別善惡所起經》
5.(佛告尸迦羅越):有六事錢財日耗減。《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一者、喜飲酒;二者、喜博掩;
三者、喜早臥晚起;四者、喜請客,亦欲令人請之;
五者、喜與惡知識相隨;六者、憍慢輕人。犯上頭四惡,復行是六事,妨其善行,亦不得憂治生,錢財日耗減。

因緣果報–三 海濤 輯

因緣果報–三 海濤 輯
1.偷盜罪之果報:一、貧窮;二、不得自在。
2.飲酒十過:
一、顏色惡;二、少力;三、眼視不明;
四、現瞋恚相;五、壞田業資生法;六、增致疾病;
七、益鬪訟;八、惡名流布;九、智慧減少;
十、生壞命終,墮三惡道。《四分律》
3.飲酒有六種過失:
一者、失財;二者、生病;
三者、鬪諍;四者、惡名流布;
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長阿含經》
4.佛言:人於世間不飲酒醉,從不醉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傳言上事,進見長吏,語言不謬誤,亦仕宦如意;
二者、家事修治,常有餘財;
三者、假借求利疾得,亦為人所敬愛;
四者、得上天,亦為諸天所尊重;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潔白自喜。黠慧曉事,皆從故世宿命不飲酒所致。慎莫飲酒!《分別善惡所起經》
5.放蕩之人會受六種過失,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一、不自護身;二、不護財貨;
三、不護子孫;四、常自驚懼;
五、諸苦惡法常自纏身;六、喜生虛妄。
6.賭博有六失:云何為六?
一者、財產日耗;二者、雖勝生怨;
三者、智者所責;四者、人不敬信;
五者、為人疎外;六者、生盜竊心。
7.惡友相得復有六失:
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處;三者、誘他家人;
四者、圖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者、好發他過。《長阿含經》

因緣果報–二 海濤 輯

因緣果報–二 海濤 輯
1.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享天人福報:
一、慈心;二、賢良;三、貞潔;
四、誠信;五、不飲酒。《辯意長者子所問經》
2.諸惡莫作——人行十惡事,感十惡報。
一、殺生果報:在人中受短命、多病二種果報。
二、偷盜果報:在人中受貧窮、共財不自在二種果報。
三、邪婬果報:在人中得妻不貞良、不得隨意眷屬二種果報。
四、妄語果報:在人中得多被誹謗、為他人所誑二種果報。
五、兩舌果報:在人中得眷屬乖離、親族弊惡二種果報。
六、惡口果報:在人中得常聞惡聲、言多諍訟二種果報。
七、綺語果報:在人中得言無人受、語不明了二種果報。
八、貪欲果報:在人中得心不知足、多欲無厭二種果報。
九、瞋恚果報:在人中得常被他人求其長短、恒被於他之所惱害二種果報。
十、邪見果報:在人中得生邪見家、其心諂曲二種果報。
3.消除貪欲的三種心念
一、離想:又稱離欲想。行者於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中,以正智慧觀想,就可遠離各種煩惱。
二、斷想:行者欲得無漏清淨無煩惱道,先斷絕各種煩惱之因。
三、盡想:又稱滅想,入涅槃時,欲滅五受(受為感覺意,五受即愛受、喜受、苦受、樂受、捨受)之眾,而不復相續,貪心則可消除。《大智度論》
4.火災、刀災、血災這三途,配對於三毒——貪瞋痴:
一、火途對瞋忿:眾生若無慈悲心,常懷瞋忿,則將感生地獄道,常為鑊湯爐炭等熱苦所逼。
二、刀途對慳貪:眾生若無惠施心,常懷慳貪,則將感生餓鬼道,常受刀杖驅逼等苦。
三、血途對愚痴:眾生若無智慧,愚痴不了,則將感生畜生道,強者伏弱,互相吞噉,飲血食肉。《大明三藏法數》

因緣果報–一 海濤 輯

因緣果報–一 海濤 輯
1.人所作善惡,有四神知之:
一者、地神知之;二者、天神知之;
三者、旁人知之;四者、自意知之。
2.惡有父母:癡為惡父,愛為惡母。善亦有父母:三十七品經為善父,六波羅蜜為善母。復有父母:佛為父,法為母。隨佛語,案法行,是為父母行。
3.不當於福中作罪,寧於罪中作福。人在學處不行道、誦經,是為於福中作罪;人得病瘦、縣官、水火、亡錢財不憂,是為罪中作福。不當於福中作罪,燒香、散花、乘車訶作是取是侯,是為福中作罪。
4.「施」與「受」中的智慧
一、施與惡人物,後當與惡人為因緣,是為受惱。
二、施與善人物,是為福相從。
三、亦不當受惡人物,後與相逢,是為惱得惱。
四、寧受善人物,施與善人物,不當受惡人物,施與惡人。
五、寧與惡人物,不受善人物;寧受善人物,不受惡人物。
5.人得惡意當斷,得善亦當斷。惡意者,地獄、畜生、餓鬼;善意者,天上、人中。一切當斷。
6.墮龍中有四因緣:
一者、多布施;二者、多瞋恚;
三者、輕易人;四者、自貢高坐。是為四事作龍。上頭一得福,後三事得龍身。
7.人在生有四事:
一者、有善計,善相隨;二者、有惡計,惡相隨;
三者、有善計,惡相隨;四者、有惡計,善相隨。
8.人所有所念,意亦滅,身亦滅,所見因緣亦滅。後世行受殃福者,譬如種果,今年已熟墮地,後年復有果。罪譬如樹,意因緣譬如果。 (本頁講義內容整理自《罵意經》)

出家功德殊勝行—四 海濤 輯

出家功德殊勝行—四 海濤 輯
1.如世尊說:能出家者,獲五種利益。云何為五?
一者,出家功德,是我自利,不共他有,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二者,自知我是卑下之人,被他驅使,既出家後受人供養、禮拜、稱讚,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三者,從此命終,當生天上,離三惡道,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四者,由捨俗故,出離生死,當得安穩無上涅槃,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五者,常為諸佛及聲聞眾、諸勝上人之所讚歎,是故智者應求出家。《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2.若一日一夜出家,除六十劫生死重罪。《分別功德經》
3.若復有人於閻浮提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須臾清淨出家,利益無量。若復有人破他出家,為作留難,即為劫奪無量善財,當受惡果。《出家功德經》
4.出家之益難以言宣,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無量無邊,勝明千人之眼,又勝救千人之目。《彌沙塞羯磨本》
5.出家修道具諸功德,乃至成就三明、滅諸闇冥、生大智明。所以者何?斯由精勤、樂獨閑居、專念不忘之所得也。《長阿含經》
6.出家人以修多羅為水,洗結使之垢,能滅除生死之苦,為涅槃之因,以毘尼為足,踐淨戒之地,阿毘曇為目,視世善惡,恣意遊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義故,放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勝。《賢愚經》
7.若復有人,歸佛出家,功德有十。云何為十?
一、遠離妻室;二、染欲不貪;
三、愛樂寂靜;四、諸佛歡喜;
五、遠離邪魔;六、近佛聽法;
七、遠離三惡;八、諸天愛敬;
九、命終生天;十、速證圓寂。如是十種功德,歸佛出家獲如斯報。《分別善惡報應經》

出家功德殊勝行—三 海濤 輯

出家功德殊勝行—三 海濤 輯
1.出家菩薩得二十種廣大善利,是即圓滿彼一切智無上勝利。何等為二十?
一者、棄捨王之所有富貴受用,得無我、我所大利;
二者、樂出家已,而能出離煩惱大利;
三者、被服袈裟,得心無雜染大利;
四者、於其聖種生歡喜已,即能圓具長養大利;
五者、修行頭陀功德,斷除多欲,得離染大利;
六者、戒蘊清淨已,生天、人中,得斯大利;
七者、不捨菩提心,得圓滿六波羅蜜多大利;
八者、居寂靜處,得離憒鬧大利;
九者、心無愛著,得思惟法樂大利;
十者、修習禪支,得心調暢大利;
十一者、勤求多聞,得大慧大利;
十二者、離諸慢故,得大智大利;
十三者、少求少事故,得決擇聖法大利;
十四者、於一切眾生心平等故,得大慈大利;
十五者、起解脫一切眾生心故,得大悲大利;
十六者、不惜身命故,得護持正法大利;
十七者、心輕安故,得神通大利;
十八者、常念佛故,得解脫一切苦大利;
十九者、常所伺察深固法故,得無生法忍大利;
二十者、積集一切勝功德故,速成一切智大利;
此如是等二十種法,是即出家功德勝利。《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2.爾時維摩詰長者告諸童子言:「汝等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常修梵行,是則出家功德。」《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3.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墮三惡。《大緣經》

出家功德殊勝行—二 海濤 輯

出家功德殊勝行—二 海濤 輯
1.爾時世尊,讚歎出家功德因緣,其福甚多,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無量。布施之報,十世受福,六天人中,往返十到,猶故不如放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為勝。《賢愚經》
2.所謂出家之利益者,以其破煩惱、斷無明、得無生忍、出生死苦,是則天上、人間之最勝,而父母、宗族被其澤也。不然,則雖富積千箱、貴師七帝,何利益之有?《比丘受戒錄》
3.若使有人為出家者,作諸留難,令不從志,其罪甚重。如夜黑闇,無所覩見。是人罪報亦復如是:入深地獄,黑闇無目。《賢愚經》
4.雖能施於二種人目,此人唯各獲一世利。又肉眼性,性有敗壞。聽人出家,若自出家,展轉示導眾生永劫無上慧眼。慧眼之性,歷劫無壞。何以故?福報人天之中,恣意受樂,無窮無盡,畢成佛道。《賢愚經》
5.所以者何?由出家法,滅魔眷屬,增益佛種,摧滅惡法,長養善法,滅除罪垢,興無上福業。是故佛說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賢愚經》
6.一日出家修梵行,滅二十劫惡道苦。《彌沙塞羯磨本》
7.菩薩摩訶薩以十事故,示現出家。何等為十?所謂:
一、為厭居家故,示現出家;為著家眾生令捨離故,示現出家;
二、為隨順信樂聖人道故,示現出家;為宣揚讚歎出家功德故,示現出家;
三、為顯永離二邊見故,示現出家;為令眾生離欲樂、我樂故,示現出家;
四、為先現出三界相故,示現出家;為現自在不屬他故,示現出家;
五、為顯當得如來十力、無畏法故,示現出家;最後菩薩法應爾故,示現出家。是為十。菩薩以此調伏眾生。《華嚴經‧離世間品》

出家功德殊勝行—一 海濤 輯

出家功德殊勝行—一 海濤 輯
1.爾時世尊告諸長者:「善哉,善哉!汝等發心,樂欲出家。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萬劫不墮惡趣;常生善處,受勝妙樂;遇善知識,永不退轉;得值諸佛,受菩提記;坐金剛座,成正覺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2.佛言:「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饑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出家功德經》
3.佛告阿難:「於此一日一夜清淨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間之樂。最後人中,生福樂家。」《出家功德經》
4.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無量。譬四天下滿中羅漢,百歲供養,不如有人為涅槃故,一日一夜出家受戒功德無邊。《出家功德經》
5.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鴈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深。《大智度論》
6.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離六百六千六十歲三塗苦,乃至醉中剃髮,戲裡披衣,一曏時間,當期道果。何況割慈捨愛,具足正因,成菩薩僧,福何邊際!《萬善同歸集》
7.如百盲人,有一明醫,能治其目,一時明見。又有百人,罪應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此二人福,雖復無量,猶亦不如聽人出家及自出家其福弘大。《賢愚經》
8.布施之報,福有限極。出家之福,無量無邊。又持戒果報,五通神仙,受天福報,極至梵世。於佛法中出家果報不可思議,乃至涅槃,福故不盡。《賢愚經》
9.假使有人,起七寶塔,高至三十三天,所得功德,不如出家。何以故?七寶塔者,貪惡愚人,能壞破故。出家之法,無有毀壞。欲求善法,除佛法已,更無勝故。《賢愚經》

精典筆記選輯—六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六 海濤 輯
一、《佛治身經》
1.己身如得教,則教他不難,欲教他人,先須自教
二、《月燈三昧經》
1.布施乃破慳貪之前陣、入正道之初門。
三、《大智度論》
1.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2.佛法貴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縱寡聞,亦先入道。
3.佛國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就,須要願力,如牛雖力能挽車,須要御者,能有所至。
四、《八大人覺經》
1.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五、《佛說千佛因緣經》
1.施為妙聚,受報無窮,諸天世人,因施得立。是故智者,應行修施。
六、《四十二章經》
1.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
2.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證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3.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4.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七、《地藏經》
1.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2.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

精典筆記選輯—五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五 海濤 輯
一、《大方便佛報恩經》
1.父母眾僧,是一切眾生二種福田,所謂人天泥洹解脫妙果,因之得成。眾僧者,出三界之福田;父母者,三界內最勝福田。
二、《妙法蓮華經》
1.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
2.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三、《大寶積經》
1.寧受智毀罵,不受愚稱讚
2.諸佛如來大悲常轉,何以故?諸佛如來不捨一切眾生故。
四、《大日經》
1.佛法以菩提心為正因,以大慈悲為根本。
五、《優婆塞戒經》
1.慈心即是一切安樂之因緣
六、《長阿含經》
1.布施者得福,慈心者無怨,為善者銷惡,離欲者無惱。
七、《雜寶藏經》
1.於父母所,少作不善,獲大苦報;少作供養,得福無量。當作是學,應勤盡心,奉養父母。
八、《菩薩睒子經》
1.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學。濟神離苦,後得無為,皆由慈孝學道所致。
九、《正法念處經》
1.聽法功德,出生死中,最為第一。
2.甚多言語者,他人畏之,兩舌為其第一。離兩舌人,於現在世,受善果報;知識、親友、兄弟、妻子、奴婢等親和,皆悉堅固,人無能壞。
3.放逸之過,為一切過中最最上。

精典筆記選輯—四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四 海濤 輯
一、《涅槃經》
1.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
2.夫食肉者,斷大慈種。
3.菩薩摩訶薩有四依法亦不可盡。何等為四?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法不依人。
4.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壽命雖無量,要必有終盡。
5.夫盛必有衰,合會有別離,壯年不久停,盛色病所侵,命為死所吞,無有法常住,諸王得自在,勢力無等雙,一切皆遷滅,壽命亦如是。
6.若不護持禁戒,云何當得見於佛性?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金剛經》
1.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2.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4.信心清淨,即生實相。
5.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6.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7.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8.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精典筆記選輯—三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三 海濤 輯
一、《楞嚴經》
1.食肉者,所求功德悉不成就。
2.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3.一切世間諸修學人,若不持戒,出三界者,無有是處。
4.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5.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姪,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6.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7.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8.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次決定清淨明誨。
9.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二、《楞伽經》
1.食肉與殺同罪
2.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生死中,輪迴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愛、侍使,易生而受鳥獸等身,云何於中殺之而食。
三、《金光明經》
1.放諸生命,病得除癒,眾難解脫。
2.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
四、《無常經》
1.假使妙高山,劫盡皆散壞。大海深無底,亦復有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精典筆記選輯—二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二 海濤 輯
一、《華嚴經》
1.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
2.菩提心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礎,為行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根本。故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3.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
4.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
5.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牲、餓鬼道中。三惡道受苦若畢,轉生人道,還得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6.信為道源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滅除一切諸疑義,示現開發無上道。
二、《梵網經》
1.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
2.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
3.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4.菩薩應生佛性孝順慈悲心,常助人一切人生福生樂。
5.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
6.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三、《觀音經》
1.菩提心者:大覺心是、平等心是、普遍心是。
四、《阿含經》
1.若無世間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患;一切憂苦消滅盡,猶如蓮華不著水。

精典筆記選輯—一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一 海濤 輯
一、《華嚴經》
1.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
2.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3.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今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4.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二、《大集經》
1.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2.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3.世若無佛,若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三、《佛遺教經》
1.常當慚愧,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
2.有愧之人,則有善法;無愧者,與禽獸無相異也。
四、《心地觀經》
1.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依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3.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墜,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世間之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微復速於彼,一切如來、金剛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護。
4.世間所高莫過山岳,悲母之恩逾於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光,悲母之恩亦過於彼。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四 海濤 輯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四 海濤 輯
1.佛語寶積:未來眾生具五因緣,得聞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何謂為五?《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一者,慈心不殺,具佛禁戒,威儀不缺。
二者,孝養父母,行世十善。
三者,身心安寂,繫念不亂。
四者,聞方等經,心不驚疑,不沒不退。
五者,信佛不滅,於第一義心如流水,念念不絕。
2.若優婆塞受持戒訖,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優婆塞戒經》
3.眾生恩者,既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4.普賢菩薩告德藏菩薩言:佛子若欲證得此三昧者,先應修福,集諸善根,謂常供養佛法僧眾,及以父母,所有一切貧窮苦惱,無救無歸,可悲愍者,攝取不捨。乃至身肉,無可吝惜。何以故?
5.供養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諸眾生皆獲安樂。
6.供養法者增長智慧,證法自在,能正了知諸法實性。供養僧者,增長無量福智資糧,致成佛道。
7.供養父母和尚尊師,及世間中曾致饒益,賴其恩者,應念倍增報恩供養。何以故?以知恩者,雖在生死,不壞善根;不知恩者,善報斷滅,作諸惡業。故諸如來稱讚知恩,毀背恩者。《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8.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聞智慧,修學世法,供養父母師長有德,修奢摩他毗婆舍那,讀誦書寫十二部經,復能遠離貪恚癡等,名為菩提勤行精進。如是悉名為正精進。《優婆塞戒經》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三 海濤 輯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三 海濤 輯
1.菩薩摩訶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諸師上座長老。於無量劫常為眾生而行布施,堅持禁戒,修習忍辱,勤行精進,禪定智慧,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身。《大般涅槃經》
2.如來以正遍知宣說真實之言,為一切父母故,常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象馬七寶、輩輿車乘,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給與,勸修精進戒施、多聞、禪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萬行,不休不息,心無疲倦。為孝養父母,知恩報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方便佛報恩經》
3.佛告比丘:堅持七行,必得帝釋。何以故?昔者帝釋為人之時,發初履行,孝順父母;供養尊長;所言柔軟;斷於兩舌;好施無慳;恆修實語,終不欺誑;不起瞋恚;設生嫌恨,尋思滅之。《雜阿含經》
4.佛告辯意:復有五事行,死入地獄億劫乃出。何謂為五?
一者,不信有佛法眾而行誹謗,輕毀聖道。
二者,破壞佛寺尊廟。
三者,四輩轉相毀謗,不信殃罪,無敬順意。
四者,反逆,無有上下,君臣父子不相順從。
五者,當來有欲為道者,已得為道,便不受師教而自貢高,輕慢誹師。《佛說辯意長者子所問經》
5.是諸眾生所作十惡之無間業,誹謗三寶,不孝父母,及沙門婆羅門,輕慢尊長,應墮地獄餓鬼畜生。《會部金光明經》
6.佛告諸比丘: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閻羅王五使經》
7.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賢愚因緣經》
8.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集經》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二 海濤 輯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二 海濤 輯
1.菩薩為供養佛法僧及父母兄弟,得畜財物。為起寺舍造像,為布施,若有此因緣,得受金銀財物,無有罪過。《文殊師利問經》
2.天聞地神云乎:我負大地,一切所有,及須彌山之重亦不厭。然我於三種人恆有厭心:一者懷叛逆心,欲謀害人王者,二者棄親恩,不孝父母者,三者撥無因果,破法輪僧,障修善者也。如是人,一念間亦不欲任持之。《華嚴經》
3.佛告阿難:若有眾生殺父害母,罵辱六親,作是罪者,命終之時,揮霍之間,譬如壯士屈伸臂頃,直落阿鼻大地獄中。化閻羅王大聲告敕: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無道。汝今生處,名阿鼻地獄。作是語已,即滅不現。爾時,獄卒復驅罪人,從於下鬲,乃至上鬲,經歷八萬四千鬲中,捸身而過,至鐵網際,一日一夜,爾乃周遍。阿鼻地獄一日一夜,此閻浮提日月歲數,六十小劫。如是壽命,盡一大劫。具五逆者,其人受罪,足滿五劫。《觀佛三昧海經》
4.佛告阿難:若有父母妻子不放此人至於道場者,此人應向父母等前,燒種種香,長跪合掌。應作是言:我今欲至道場,哀愍聽許。亦應種種諫曉,隨宜說法。亦應三請,若不聽者,此人應於舍宅,默自思惟,誦持經典。《大方等陀羅尼經》
5.世間父母極親愛,眾生慢心不尊重;欲今摧伏我慢幢,是故出家為救護。《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6.菩薩世世喜燃燈於佛寺,及師父母前。菩薩世世隨時熟果及好香華,持上佛比丘僧師父母。
7.菩薩世世事師父母,若見臥睡不數驚覺,若欲使覺,當持音樂。若持好語,誦經往覺之。菩薩世世有奇異美飯食終不獨食。
8.若師父母有飯食,不滅損而食之。菩薩世世持善意視佛,見怨家,見父母,心正等無異。《佛說菩薩行五十緣經》
9.佛言:非但今日讚歎慈孝,於無量劫,亦常讚歎。《雜寶藏經》
10.施三種人,果報無盡:一病人、二父母、三如來。《大般涅槃經》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一 海濤 輯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一 海濤 輯
1.(佛)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飲食,床座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屎尿,猶不能得報恩。
2.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增一阿含經》
3.眾生知恩欲報德者,爾時菩薩令修善,不須世間財利酬報。報之大者,當供養父母,乃至持戒。求報恩者,令其行善,是名菩薩報恩巧方便。菩薩為主於父母尊重,種種方便勤修善法,隨時供養,知恩報恩。《菩薩地持經》
4.飯諸賢聖,不如孝事其親。孝者,盡直心,無外私。佛告諸比丘:吾世世奉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六度集經》
5.佛言:若人於父母所,作少供養,獲福無量,少作不順,罪亦無量。《雜寶藏經》
6.佛告諸比丘言:有八種人,應決定施,不復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雜寶藏經》
7.文殊師利白佛言:云何如來說父母恩大,不可不報;又言師僧之恩,不可稱量。其誰為最?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於膝下,莫以報生邀與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從師學,開發知見,次恩大也。夫出家者,捨於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師之力也。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次之耳。《舍利弗問經》
8.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說盂蘭盆經》
9.使我疾成無上正真道者,皆由孝德也。《孝子經》

孝親與報恩—四 海濤 輯

孝親與報恩—四 海濤 輯
1.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更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2.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3.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安隱處。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
4.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如來聖眾甚清淨,行直不曲,常和合法。
5.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悲。《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6.烏答摩納至佛問訊而作是言:曇雲,若眾生如法乞財,供養父母,又以正理使得樂處,正理供給當得福不?佛言:如是供養實得大福。佛言:摩納,不限汝也。一切如法乞財,又以正理供養父母,正理使樂,正理供給,獲無量福。《雜阿含經》
7.受優婆塞戒,先學世書。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應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餘一分,藏積俟用。《優婆塞戒經》
8.有四種恩,甚為難報。何等為四?一者父,二者母,三者如來,四者說法法師。若有供養此四種人,得無量福。現在為人之所讚歎,於未來世能得菩提。《正法念處經》
9.於師僧父母,心為卑下,用少功力,獲大深法。隨所記念,法入心耳。若貢高我慢,不伏師僧父母,當知是人已被魔鉤之所鉤著。《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孝親與報恩—三 海濤 輯

孝親與報恩—三 海濤 輯
1.佛言:唯有道德,可以久保。吾前世時,亦更為人償債,奴婢男子父母,不可稱數,皆有一時之緣,難可脫免,至今得道。現我父母,皆先世道德之緣,不由償債,父母世世放捨,使我學道,累功精進,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亦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一墮失人種,累劫不復。《分別經》
2.知恩者,雖在生死,善根不壞;不知恩者,善根斷滅,是故,諸佛稱讚知恩報德者。《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3.善男子!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心地觀經》
4.奇哉!我母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身;既生之後,推乾去溼,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我當報恩,色養侍衛,隨順供養。《南大般涅槃經》
5.夫為人子者,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所為,正業不斷。《長阿含經》
6.子事父母,當有五事:一當念治生,二早起令奴婢於時作飯時,三不增父母憂,四當念父母恩,五父母有疾病,當恐懼求醫治之。《六方禮經》
7.若父母無信,令起信心;若無戒,令住禁戒;若性慳,使行惠施;若無智慧,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方得曰報恩。《毘那耶律》
8.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事壽量而不暫捨,供給衣食醫藥,種種所需,猶未能報父母之深恩。《本事經》
9.子視父母有五事:一念家事,二修負債,三解誡,四為供養,五令父母歡。《善生子經》

孝親與報恩—二 海濤 輯

孝親與報恩—二 海濤 輯
1.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孝親最神也。《四十二章經》
2.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毀戒,勸令住戒;父母慳貪,勸令住捨。《大寶積經•三律儀會》
3.佛告王舍城內之妙德長者,勇猛長者,善法長者等言,長者!我今說妙義,欲利益未知未來世之恩德者,世間出世間之恩有四種: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王恩,四者三寶恩,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負荷。《心地觀經》
4.依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心地觀經》
5.父母視子有五事:一令去惡就善,二教以書疏,三令持經戒,四使娶婦,五家中所有給與。《六方禮經》
6.佛問諸沙門,親之生子,懷抱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既生之後,推乾臥溼,精誠之至,血化為乳,摩飾澡浴,衣食教詔,禮賂師友,重貢君長,子顏和悅,親亦欣豫,子設慘戚,親心焦枯。出門愛念,入則存之。心懷惕惕,懼其不善。親恩如此,當何以報。《孝子經》
7.父母生養,劬勞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長養教誨,艱憂備盡,冀其成立,才藝過人;又望出家,度脫生死,以是恩念,昊天難報。《最勝佛頂尊勝陀羅尼淨除業障經》
8.佛問彌勒:閻浮提兒生墮地乃至三歲,母之懷抱,為飲幾乳?彌勒答曰:飲乳一百八十斛,除母腹中所食血分。《中陰經》
9.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中阿含經》
10.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梵網經》
11.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忍辱經》
12.飲食及寶,未足能報父母恩,引導令向正法,便為報二親。《不思議光經》

孝親與報恩—一 海濤 輯

孝親與報恩—一 海濤 輯
1.爾時世尊夜後分時聞野狐鳴,是夜過已,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於夜後分聞野狐鳴不?」比丘白佛:「如是,世尊!」佛告比丘:「彼野狐者,疥瘡所困,是故鳴喚。若能有人為彼野狐治疥瘡者,野狐必當知恩報恩。而今有一愚癡之人,無有知恩報恩。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知恩報恩,其有小恩尚報,終不忘失,況復大恩!」《雜阿含經》
2.世間之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3.(佛)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在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五分律》
4.爾時世尊告諸比五:「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屎尿,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增一阿含經》
5.能令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自三歸,朝奉而暮終者,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道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三慧經》
6.若欲供養諸賢聖及佛,但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中。《雜寶藏經》
7.在家及出家者,皆以孝行而為其先。 《菩薩本生鬘論》
8.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梵網經》
9.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末羅王經》
10.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上之神也。《四十二章經》
11.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集經》

淨宗講義輯要—四 海濤 輯

淨宗講義輯要—四 海濤 輯
1.雖然身心不起惡造業,不憑念佛者,難生極樂;即使逆謗闡提,乘願力者,往生無疑。不依罪業之有無,唯在本願之信不信。
2.念佛在於「信心」二字,有此信心,即時得往生之身分(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已入極樂之聖眾。
3.《佛說鐵城泥犁經》云:「人於世間,身作惡,口言惡,心念惡;常好烹煞,祠祀鬼神者,身死當入泥犁中。」
4.《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言:「聞說淨土法門,心生悲喜,身毛為豎,淚即出者。」
5.法然上人云:「高聲念佛,感悅徹髓,落淚千行。」
6.蓮池大師謂:「喜悲交集,感極呼號,聲震三千大千世界。」
7.龍樹菩薩之《易行品》曰:「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8.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9.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10.若人種善根,疑者華不開,信心清淨者,華開則見佛。
11.《般舟讚》云:「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12.《往生禮讚》云:「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
13.《法事讚》云:「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14.源信大師《往生要集》云:「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我亦在彼,攝取之中,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護我。」
15.《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云:「人身行惡,口言惡,心念惡;謗訕賢聖,見邪行邪;其人壽終,便墮惡道,入泥犁中。」

淨宗講義輯要—三 海濤 輯

淨宗講義輯要—三 海濤 輯
1.《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著;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2.成佛雖難,求往生易得;仰佛本願力以為強緣,故雖凡夫,亦得往生報土。
3.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4.《菩提心經》云:「食不妨菩提,心能妨菩提。」
5.《法事讚》云:「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小解證三明,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6.往生正業,稱名為要。凡夫出離要道,無如「淨土」一門,「念佛」一行。
7.謂其「機」則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心;論其「行」則十聲一聲,任何嬰兒亦可稱之;言其「信」則又一念十念,任何愚者,亦可發之。
8.本願原為「十方眾生」之故,任何機皆不漏,任何人皆不捨。
9.「十方眾生」中,有智無智,有罪無罪,凡夫聖人,持戒破戒,若男若女,若老若少,乃至三寶滅盡時之機,皆包含也。
10.但遇本願,得聞「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若不生者」之誓故,阿彌陀佛以遍照光明,攝取不捨。
11.就罪重障深,心昏識寡,更應仰佛本願。其故者:彌陀本誓:「本為凡夫,非為聖人」也。應仰應信。
12.宿緣最難有。罪惡重障凡夫之出離,特不依彌陀難思願力,何得契!
13.雖斯惡業強身,若念佛者,不違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因願之誓約,決定來迎也。

淨宗講義輯要—二 海濤 輯

淨宗講義輯要—二 海濤 輯
1.末法萬年後,餘行悉滅時,釋迦如來以慈悲特留念佛。
2.《無量壽經》下卷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3.以念佛為多善根,以諸行為小善根。
4.善導和尚云:「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七日七夜心無間,長時起行倍皆然,臨終聖眾持華現,身心踴躍坐金蓮。」
5.十方諸佛等,護念念佛行者。
6.釋尊以彌陀名號,慇懃付囑舍利弗。(如:《阿彌陀經》)
7.《往生禮讚》云:「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8.《觀無量壽經》云:「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9.《觀無量壽經》云:「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持無量壽佛名」。釋迦如來唯以名號付囑阿難尊者。
10.念佛行者,必當具足三心。《往生禮讚》云:「入欲生彼國土者,如《觀經》說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讚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三業,必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迴願往生,故名迴向發願心。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11.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

淨宗講義輯要—一 海濤 輯

淨宗講義輯要—一 海濤 輯
1.彌陀大悲,徹底哀愍,能令一切眾生,常蒙護念,心生希望。
2.佛願雖無人不救,為與信心者同在。
3.如來大悲於苦者,心偏憐念長沒眾生。
4.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5.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
6.諸佛大慈,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7.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8.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危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9.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陸,乘船則樂。」
10.善導和尚云:「世尊出世本意,唯說念佛往生。」
11.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12.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名為正行。
13.彌陀如來唯以名號為往生本願。
14.《無量壽經》下卷云:「佛語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15.善導和尚《禮讚》云:「其有得聞彼彌陀佛名號,歡喜至一念,皆當得生彼。」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四 海濤 輯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四 海濤 輯
1.知識的累積事實上只是記憶的增加,並不是觀察。
2.佛教對我們的心理活動有豐富的細微描述,知道這些描述只是記憶,並不是真的知道,唯有透過自己的觀察去體會到這些細微變化,才是真的有了智慧。
3.我們能夠觀察自己所產生的痛苦與快樂,而且是持續不斷地觀察,這持續不斷地觀察以及自我的誠實面對是一種精進。
4.「放下」——不執著我們任何的思考與感覺,只是單純地觀察自己身心世界的活動,而不執著那就是我的身心世界,甚至連想它就是這樣的概念都不要生起。
5.當我們把修行變成一個熟悉的習慣時,心會比較平靜,身體的負荷也會比較低,接著就有餘力去觀察內心的種種想法是如何生滅,並能隨時提醒自己放下、不執著。
6.讓我們不住任何執著,只活在當下、活在覺知的觀照裡。
7.苦並非絕對的真理,只是一種暫時的經驗。心可以超越它,獲得解脫。
8.佛教的一個重要世界觀,是顛撲不破的因果法則——每項行為都有一個同等與反向的作用力。
9.佛陀深入實相本質的智慧,讓他了解到這個道德的宇宙: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然即是如此運作。
10.無論是現世受報,或未來世受報,符合因的果報必然會出現。
11.心是一切事物的先導:以惡心思考與行動,憂愁必將隨之而至,就像車轍跟在牛車後面一樣;以善心思考與行動,快樂亦必隨之而至,如影隨形,永不分離。
12.一旦我們放下錯誤的執著,實相就會呈現出來。由於實相難以言傳,因此最適合也最不讓人誤會的方式,就是留白,別愈描愈黑——這就是「否定方式」的本質。
13.一切心靈提昇都得依賴正見與純淨的行為。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三 海濤 輯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三 海濤 輯
1.在觀的過程中,不管念頭是什麼,覺知的心若是清淨,就可以清楚覺察這些念頭所引起的感受與反應,念頭只是進來然後就離開,心卻不會被這些喜惡情緒帶著跑。
2.覺知自己的心,對於所接觸的任何狀態不執著,可是也不逃避,而是去直接觀察。
3.痛苦煩惱都有它們的家,貪有它的家,煩惱、瞋恨也都有它們的家,你就是觀察它們,然後讓它慢慢回到它各自的家。這比喻是要告訴我們,對待煩惱不是去討論應不應該有煩惱,而是能夠清清楚楚的看著煩惱來了,讓煩惱自己回家去,始終保持「自己做主人」這般的清明。
4.由於定力和智慧的增強,也會進一步地支持與強化戒行。
5.戒、定、慧是互相關聯互為因果的,絕不只是單一命題,或者只是階梯式的次第。
6.修行的場所是我們的內心,而非任何其他的事物。
7.心的特性就是會去抓取對象,這種抓取是一種貪愛,有了貪愛,就會想進一步保持它、擁有它,於是就會對可能失去它、不能掌握它產生恐懼和焦慮。
8.我們長期順應著心的這個特性活著,在它的慣性思惟下運作而不自覺。我們大部分的時候是活在焦慮、不安與矛盾裡,這是由於我們順著我們的心要去追尋什麼、去抓取什麼的習慣性導致。
9.法的價值就是在看到心是無常的,心所抓取的對象也是無常的,沒有一個是永恆不變的。
10.如果有永恆不變的事,那是因為我們自己誇大性的期待,導致我們希望它永恆不變。
11.佛陀在幫助我們看到心的特質,期望我們不要被自己的想法所控制。
12.我們的心本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只要不隨著慣性反應進入一個慣性的制約歷程,我們在當下就可以滅苦。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二 海濤 輯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二 海濤 輯
1.戒、定、慧三者的核心在於智慧:他不是指開悟這個層次的智慧,而是指我們在面對人世這實存的經驗裡面,能夠去辨識什麼會導致痛苦,什麼會導致快樂的因果關係的智慧。
2.除非我們能如實的去觀察所有的因果相互的變化,我們不會發現自心是如何的被蒙蔽,又如何的自我欺騙。
3.但為什麼人們不想要脫離苦,原因在於我們根本就不想看苦。
4.因為我們不想看苦,所以不能認知苦,當然就不想脫離苦了。
5.知道苦的因果循環是讓我們願意修持戒律的根本動力。
6.戒律的目的,並不是要控制或形塑我們,而是要讓我們保持醒覺,在保持覺察力的增長上去持守這個戒律。
7.犯戒是非關道德的懲罰,而是顯示自己的正念還不夠強,才會犯戒。
8.持戒,是幫我們在提升內心的專注力與智慧的開發上,建築一道保護牆。
9.唯有對自我內在的有限性能有所覺察,我們才會意識到需要持戒,以保護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10.定——培養專注平靜的心。
11.追求內心的平靜,關鍵不在於要有很好的老師,也不在於一定要到特定的地方去,重要的是要懂得訓練自己的心。
12.訓練我們的心能夠找到合適的修行的場所,也就是所謂的「業處」。
13.培養專注力的目的是讓心能夠平靜和安定,之後才有能力進一步觀察覺知的心。
14.戒、定、慧相互關聯,互為因果。
15.在觀照自己的心時,不管是什麼念頭、感受,都得直接面對它們,去看這些痛苦或快樂是怎麼生起的,更要去觀這些痛苦或快樂生起的根源是什麼。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一 海濤 輯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一 海濤 輯
1.如果死亡在你裡面,那麼你可以逃到哪裡去呢?無論是否害怕,你都一樣會死;死亡是無法逃避的。
2.學佛並不能保證我們一輩子都在順境中,學佛只是讓我們能夠身在痛苦裡,心卻不被痛苦所掌控。
3.透過單純地接受自身的感受和情緒世界,學會面對這些逆境,並觀察我們怎麼面對它。
4.修行就在我們這個身體。修行不在於我們讀了什麼書,也不在於我們記得了什麼道理,而在於我們能夠觀察。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是如何為外界所引動,我們的心又是如何因這些引動而起了喜惡的反應。
5.往內去觀察我們自己是佛陀的方法,也是歷代禪修者共同秉持的方法。
6.以生病的身體為老師。
7.我們能做的只是培養我們的心,不讓它受外在的變化所遮蔽。
8.錯把五蘊的感受當成是主宰,其實那只是短暫的現象,可是我們大多沒有這層的觀察,很容易就被感受的假相所主宰。
9.生病的時候,讓生病的身體成為我們的老師,就可以引導我們邁入新的道路——讓心引領我們。
10.照顧我們的心,讓心不會因為身體的舒服與否,就跟著起舞。
11.心,也像一面反射鏡,整個世界都是我們心的投射,是我們決定了自己所感受的這個世界,而不是世界真的以我們所認為的面貌存在。
12.修行的道場就是我們的身心,在我們的六根裡、在我們接觸外境中去觀照。
13.我們必須在眼、耳、鼻、舌、身接觸外境的當下,去仔細覺察,心如何被這些外境對象引發出不同的反應,而這些反應又如何構成我們一連串的行為,以及一連串的喜惡分別的制約反應。

傾聽的修行—二 海濤 輯

傾聽的修行—二 海濤 輯
1.慈悲地傾聽與愛語可以幫助我們脫離痛苦的困境,這就是身為修行人所能展現的奇妙之處。
2.傾聽唯一的目的,就是讓對方盡情地抒發內心的痛苦。
3.慈悲地傾聽是非常深妙的修行,傾聽時沒有評價與責怪,你只是為了讓對方減輕痛苦。
4.傾聽時,必須非常專注,全心全意地傾聽,把整個自己——眼睛、耳朵、身體與心完全投入。
5.如果你只是假裝在聽,或未以百分之百的心傾聽,對方一定會有所感覺,而無法釋放痛苦。
6.如果你知道保持念念分明地呼吸,並能持續地將念頭專注在想幫助對方解除痛苦上,傾聽時自然就能保持慈悲心。
7.慈悲地傾聽,不評斷、不批評或分析,讓對方放心地說出自己的感覺,並且從這過程中獲得心靈的解脫。
8.我們傾聽是為了減輕或消除傾訴者的痛苦,而不是為了評判對方或同他爭論。
9.當對方傾吐感覺時,他可能很喜歡評斷是非或責怪、懲罰別人,他甚至可能是個尖酸刻薄、憤世嫉俗的人。但是由於你心懷慈悲,他的言語並不會影響你,更不會激起你的憤怒或不耐。
10.培養慈悲心是種很好的修行,因為慈悲是憤怒最好的良藥,沒有什麼比它更能治癒憤怒。
11.傾聽是解決問題的基礎,解決問題意味著把和平和幸福帶給家人、社會以及其他民族。
12.學習傾聽的藝術與使用「愛語」,可以幫助他人轉化憤怒與痛苦。
13.當我們內心安詳、快樂時,我們的安詳、快樂就會彌漫整個宇宙;同樣地,當我們內心充滿憎恨、憤怒時,它們也會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

傾聽的修行—一 海濤 輯

傾聽的修行—一 海濤 輯
1.全神貫注地諦聽,是一種讓對方感覺到你真的在聽他說話的傾聽。
2.在傾聽時能不斷地保持慈悲心,憤怒與不耐就無法生起,否則對方所說的話就可能激怒你,讓你生氣或痛苦。
3.傾聽他人的煩惱時,只要心懷慈悲,就能免於惱怒、生氣或失望。
4.你必須深信自己有能力保持內心的寧靜,訓練自己相信,佛的能量就在心中。
5.諦聽是開啟溝通之門的那把鑰匙;耐心是真愛的標記。
6.慈悲地諦聽的目的,不是要分析或驗證所發生的事,而是希望對方的心能獲得解脫。
7.當無法以慈悲心傾聽對方時,就不能假裝在聽,他一定會發現你內心也充滿痛苦的念頭,並未真正了解他(她)。
8.當你真正了解「傾聽」時,你就能以慈悲心諦聽,而傾聽的品質就是你修行的成果。
9.慈悲來自於快樂與了解,當有慈悲心與深刻的了解,你就安全了。
10.接觸他人的痛苦,不但可以滋養慈悲心,也能讓我們在幸福出現時,知道它就在那裡。
11.接觸人生的苦痛,正是我們要修行的功課,但每個人都無法超越自己的極限。
12.佛法永遠都在等著你,當你迷失在痛苦中時,幫助你重新看到生命積極的一面。
13.菩薩內心有無盡的喜悅,能將人們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14.困惑與無知讓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
15.以正念的生活方式來訓練自己,才有足夠的能力重建與伴侶或家人之間的溝通。
16.每個人都試著學習諦聽,以了解別人的痛苦。

菩薩忍辱心要—四 海濤 輯

菩薩忍辱心要—四 海濤 輯
1.貪恚所生,皆由嫉妒。諫惡以忍,諫怒以順。
2.若有眾生毀害於佛,如來不瞋;若有眾生以栴檀汁塗如來身,如來不喜。如來普於眾生怨、親等觀。
3.以如來慈悲力故,身心安樂。身心安樂故,發菩提心。以發菩提心故,於諸眾生得平等心。心平等故,不生瞋恚。心不瞋恚故,命終生天。《大方便佛報恩經》
◎附錄:巴利經典《降伏瞋恨經》
如今,在他的範圍裡,敵人傷害了你,為何在不屬於他的範圍之處,你又傷了自己的心?
你流著眼淚離開了親愛及幫助你的家人,那麼,為何不也捨棄你的敵人,那為你帶來傷害的瞋恨?
你所懷抱的瞋恨,正在咬壞你守護的一切美德之根,有誰是像你如此愚蠢的人?
別人造惡業,你為此而生氣,這是什麼道理?他所造的那種業,你是否也想學習?
如果他人想要激怒你,而以可憎之行刺激你,為何要苦惱地令瞋恨生起,而做正如他想要對你做之事?
如果你發怒,你或許能或許不能令他痛苦,但瞋恨所帶來的傷害,卻肯定當下已令你遭受痛楚。
如果被瞋恨蒙蔽的敵人,正走在趣向惡道之路,你是否想要通過發怒,隨後跟著他們的腳步?
如果因為你的生氣,敵人得以傷害你,你即應當放下瞋怒,何必毫無理由地受苦?
既然諸法只能維持一剎那的時間,那些造了可憎之行的諸蘊早已滅盡,而如今你又是向什麼生氣?
如果另一者並不存在,想傷人之人又傷得了誰?你的存在是傷害之因,如是,你為何還生他的氣?

菩薩忍辱心要—三 海濤 輯

菩薩忍辱心要—三 海濤 輯
1.菩薩摩訶薩住於慈忍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者、火不能燒;二者、刀不能割;
三者、毒不能中;四者、水不能漂;
五者、為非人護;六者、得身相莊嚴;
七者、閉諸惡道;八者、隨其所樂生於梵天;
九者、晝夜常安;十者、其身不離喜樂。《月燈三昧經》
2.菩薩教誡世人,使得功德,瞋恚不生。《須真天子經》
3.汝今當知菩薩教法難可修習。何以故?菩薩於諸眾生不生瞋害心故。
4.若於眾生起瞋害心者,則為違背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中現在說法諸佛.如來!
5.菩薩摩訶薩由初發心,被精進甲,於一切眾生不為瞋等之所搖動。
6.若於眾生起愛欲、瞋、癡之心,或與惛沈、貢高、惡作相應,則為欺誑一切諸佛!《大寶積經.不動如來會》
7.常修忍力,以自莊嚴;常應正見,離諸邪見。
8.云何出家菩薩住阿練兒處,修習滿於忍波羅蜜?於諸眾生無瞋恚心,忍一切智。
9.菩薩摩訶薩忍一切苦,不捨眾生。《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
10.應以忍成熟者,若彼有情罵詈、毀辱、誹謗、擾亂,以無恚心及利益心最上忍力,乃至顏色亦不變異,隨順彼意而成熟之,令彼有情安住正法。是名忍波羅蜜。《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
11.云何比丘不如犬逐塊?若有比丘為人所罵而不報罵,打、害、瞋、毀亦不報毀,但自內觀,求伏其心,作如是念:「罵者為誰?受者為誰?打者、害者、毀者、瞋者亦復為誰?」是名比丘不如犬逐塊。《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
12.世間明慧者,應發菩提心;常思一切智,恒近善知識;住堪忍愛樂,依止阿練若;猶如師子王,遠離諸驚怖。《大乘四法經》

菩薩忍辱心要—二 海濤 輯

菩薩忍辱心要—二 海濤 輯
1.時無憂比丘謂離憂曰:「汝以何行欲先作佛?」離憂答言:「我發心為一一眾生,於萬億劫受地獄苦而心無悔,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以如是堅固莊嚴,又以堪忍柔和之心。假使有人從東方來,持諸糞火、屎尿毒瓶,擊我頭上,我於爾時不生瞋恨,不惡眼視亦不呵罵,但作是念:『我今行忍,為求佛法,生佛智慧,欲令此人得滅度故。若我瞋恨與彼何異?我是行人,彼非行者。我不應起非行者業。行者之業我所應起,所謂自斷瞋恨,亦斷無量眾生瞋恨而為說法。』我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如是莊嚴。」《華手經》
2.有四法能得法忍。云何為四?
一者、多修勝解;二者、無有退轉;
三者、資糧圓滿;四者、精勤無倦。《大寶積經•授幻師跋陀羅記會》
3.有四法不捨眾生。云何為四?
一者、不捨弘願;二者、忍於疲苦;
三者、不惜身命;四者、恒修四攝。《大寶積經•授幻師跋陀羅記會》
4.佛以忍辱力,捨離於違諍;不求人過惡,到於忍彼岸。《大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
5.忍有二種: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飢、渴、寒、熱、苦、樂,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瞋、癡等,悉能忍之;能忍難忍,難作能作,名出世忍。
6.若欲修忍,是人應當先破憍慢、瞋心、癡心,不觀我及我所相。
7.生忍因緣有五事:一者、惡來不報;二者、觀無常想;三者、修於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斷除瞋恚。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當知是人能修忍辱。
8.若人軟言,淨身、口業,和顏悅色,先意問訊,能觀一切苦樂因緣,當知是人能修忍辱。《優婆塞戒經》
9.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發菩提心經論》

菩薩忍辱心要—一 海濤 輯

菩薩忍辱心要—一 海濤 輯
1.菩薩見於十二功德事,故勤進修行尸波羅蜜,是戒迴向於一切智。
一、我當得解結使縛,我當關於惡道門。 
二、我當思量勝妙事,我當護戒牛愛尾。
三、我當如佛所教住,我當慧者所稱讚。
四、我當護持常不離,我當有住戒功德。
五、我當身口得無作,我當行意無作法。
六、我當善護身口意,我當不復行惡道。
七、若不放逸善逝讚,是諸一切善業本。
八、我當常住於是處,捨離一切諸放逸。
九、我當行尸波羅蜜,我當成就於佛法。
十、我當淨於如來戒,是一切戒勝無上。
十一、不悕望求此功德,若菩提薩求勝道。
十二、護戒猶如氂牛尾,當得一切功德利。《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2.(佛告文殊師利:)「菩薩念於是十三行,修行於忍。何等十三?
一、一切行空,修行於忍;二、不得我故,修行於忍;
三、不得眾生,修行於忍;四、不偏自他,修行於忍;
五、究竟無瞋,修行於忍;六、覆蔽結使,修行於忍;
七、永斷貪、瞋,修行於忍;八、成就相好,修行於忍;
九、欲生梵世,修行於忍;十、離他逼切,修行於忍;
十一、欲得盡智、無生智故,修行於忍;
十二、欲降諸魔,修行於忍;
十三、欲知見如來無量身故,修行於忍。
以是忍辱,悉用迴向於一切智。善男子!是名菩薩見十三行修行於忍。」《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3.若人欲來殺己,己亦不瞋;欲來謗己,己亦不瞋;欲來譖己,己亦不瞋;欲來笑己,己亦不瞋;欲來壞己使不事佛法,己亦不瞋。但當慈心正意罪滅福生,邪不入正,萬惡消爛。《堅意經》
4.修忍之人,一切愛敬;不忍之人,眾所憎惡。《大方便佛報恩經》

精進波羅蜜—四 海濤 輯

精進波羅蜜—四 海濤 輯
1.《大品般若經》之精進與六度波羅蜜
一、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布施,時不令身心懈怠,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檀那波羅蜜。
二、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始終具足清淨持戒,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尸羅波羅蜜。
三、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修行忍辱,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羼提波羅蜜。
四、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攝心離欲入諸禪定,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禪那波羅蜜。
五、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不取一切諸法相,於不取相亦不著,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般若波羅蜜。
如是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攝諸波羅蜜。
2.菩薩摩訶薩成就三法,於是淨智力中能勤修集。何等三?一者,欲;二者,精進;三者,不放逸。
3.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三法,能於是具足一切功德淨智力中能勤修集。何以故?欲、精進、不放逸,皆是一切法根本。
4.菩薩摩訶薩得是淨智力,能疾得一切智,亦名精進不退者,亦名不退法者,亦以此功德疾得增長,亦於一切法中疾得淨智力。《持世經》
5.菩薩摩訶薩住十種法,名不放逸。何者為十?
一者護持眾戒;二者遠離愚癡,淨菩提心;
三者心樂質直,離諸諂誑;四者勤修善根,無有退轉;
五者恒善思惟,自所發心;六者不樂親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
七者修諸善業而不願求世間果報;八者永離二乘,行菩薩道;
九者樂修眾善,令不斷絕;十者恒善觀察自相續力。佛子!若諸菩薩行此十法,是則名為住不放逸。《大方廣佛華嚴經.明法品》

精進波羅蜜—三 海濤 輯

精進波羅蜜—三 海濤 輯
1.《智海請問經》云:「懈怠的人是不能成就布施乃至般若的。懈怠者是不能利益眾生的,對他們來說菩提是極為遙遠的。」
2.精進之功德:一個人如果能行布施和持戒等波羅蜜,但不能精進,那就表示他是一個懈怠的人。懈怠的人是不能夠成辦善事、利益眾生和成就菩提的。
3.三業中,意業力大:
一、如佛說「施設意業為最重,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身業口業則不然」。《中阿含經》
二、如佛說「意大身口小」,「身三口四,皆繫意釘。意不念者,身不能獨行」。《佛說興起行經》
三、「意業為重」。《成實論》
4.「身精進」與「心精進」的比較:
一、約三業說:身、口精進為「身精進」,意精進為「心精進」。
二、約階位說:得「無生法忍」之前為「身精進」;「無生法忍」之後為「心精進」。
5.表解如下:
身精進 心精進
行布施、持戒 忍辱、禪定、智慧
外事懃修 內自專精
麤 細
為福德 為智慧
初發心乃至得無生忍前,未捨肉生身
得無生忍已乃至成佛,得法性身
功德未足時種三福因緣:善心、大悲心、大方便 能自變化作諸珍寶美食以施眾生
成辦一切善法,不惜身命 求一切禪定智慧,心不懈惓
如本生經中,菩薩諸行,種種因緣相 於諸善法修行,信樂不生疑悔而不懈怠,求法無厭
少精進 大精進

精進波羅蜜—二 海濤 輯

精進波羅蜜—二 海濤 輯
◎《大智度論》之精進法語
1.菩薩知一切諸法皆空無所有而不證涅槃,憐愍眾生,集諸善法,是精進波羅蜜力。
2.有二種精進:一、動相身心勤行;二、滅一切戲論故身心不動。菩薩雖勤行動精進,亦不離不動精進,不動精進不離般若波羅蜜。
3.行般若菩薩,身心清淨得不動精進,觀動精進如幻如夢。得不動精進故,不入涅槃,是名精進波羅蜜。
4.問曰:一切善法中懃,何以不名精進波羅蜜;而獨名菩薩精進為波羅蜜?答曰:波羅蜜,名到彼岸。世間人及聲聞、辟支佛不能具足行諸精進,是故不名為波羅蜜。是人無大慈大悲,棄捨眾生,不求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及無礙解脫、無量身、無量光明、無量音聲、無量持戒禪定智慧。以是故,是人精進不名波羅蜜。
5.為佛道精進名為波羅蜜,諸餘善法中精進,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
6.以精進力為首,行五波羅蜜,是時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
7.菩薩精進,大慈大悲為首,修行一切善法。
8.菩薩精進,以實相智慧為首,行六波羅蜜。
9.菩薩觀眾生,因無明、愛等煩惱而流轉三界五道,菩薩欲斷除眾生五道中苦,興發大悲增益精進。
10.菩薩精進,世世勤修六波羅蜜,能生能辦種種善法。
11.菩薩精進,身心一等而無分別,雖知一切精進皆是虛妄,而常成就不退,是名菩薩真實精進。
12.毘梨耶,此云精進。精進有二:心精進,身精進。如以身心為實在性的,即有所愛染,顧惜,一切替身心的安逸打算,即不能精進。菩薩了達身心的空無自性,所以不染著身心,能行精進波羅蜜。《大乘起信論講記》

精進波羅蜜—一 海濤 輯

精進波羅蜜—一 海濤 輯
1.精進的利益:
一、精進能得一切今世後世道德利益。
二、菩薩欲自度、度人,欲度一切,當勤精進。
三、精進是一切善法根本,能出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精進能為菩薩伴侶,破魔殺賊,乃至成佛。
五、菩薩為荷負眾生,受一切苦而心不懈,當勤精進。
六、精進能成辦一切眾事,總一切法。
七、精進是成就菩提善因。
2.菩薩精進,應作三思惟:一、若我不作,不得果報。二、若我不自作,不從他來。三、若我作者,終不失。
3.佛陀雖得無上菩提,猶精進不息:
一、釋迦牟尼佛成佛前,行菩薩道時勇猛精進。
二、成佛時,願生於五濁惡世利益無量眾生。
三、至涅槃時猶精進不息。
4.精進的體性簡單地說,就是對善法之不斷的嚮往和努力。精進之體性既是對善法之嚮往和努力,亦是懈怠之對治。
5.大乘的精進度是無限的精進,不是聲聞乘的急求自了。
6.大乘的精進是持之以恒,而不是不自量力的急進。
7.菩薩精進,不見身,不見心,身無所作,心無所念,是名菩薩真實精進。
8.釋迦與彌勒等諸菩薩同時發心,因釋迦菩薩精進力故,超越九劫,速成佛。
9.一個人如果具有精進,成就無上菩提就不困難了,因為有精進的地方,就一定有菩提。
10.精進之果報者,可以從究竟之果報和暫時之果報兩方面來說。前者是指得證究竟無上菩提。後者是說:即使在生死輪迴中時,能行精進波羅蜜多,也能獲得世間的最後快樂。

四攝法詳解—二 海濤 輯

四攝法詳解—二 海濤 輯
9.所言法施若為往返求聽法者,如佛正教不亂宣說。言愛語者,以微妙音開示正法。言利行者,謂以衣服、飲食、床敷、醫藥及餘隨用什物眾具。於求法者及說法者,但有匱乏即便給施。言同事者,常起深心無間說法。
10.言法施者,由是菩薩了知法施諸施中上,常行法施。言愛語者,謂所演說利益之事。言利行者,演暢其義,不依於文。言同事者,欲令圓滿一切佛法,常為眾生如應敷化。
11.言布施者,所謂檀那波羅蜜多。言愛語者,所謂尸羅波羅蜜多,及以羼底波羅蜜多。言利行者,所謂毘利耶波羅蜜多。言同事者,所謂靜慮波羅蜜多及般若波羅蜜多。
12.言布施者,謂初發心一切菩薩。言愛語者,謂已發行一切菩薩。言利行者,謂不退轉一切菩薩。言同事者,所謂繫屬一生諸大菩薩。
13.言布施者,為欲堅固菩提根本。言愛語者,為欲成就菩提萌芽。言利行者,為欲開發菩提妙花。言同事者,為欲成熟菩提勝果。
14.如是童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四種攝法。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大菩提故,以如是等四攝之法處於長夜,攝受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隨攝法轉。童子!如是攝法無量無邊,皆說名為菩提之道。」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大寶積經•菩薩藏會》
15.菩薩成就智慧,破壞無明,莊嚴菩提,以四攝法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修行智慧,以知法界故受身安樂,是名自利;能發眾生世間之事及出世事,是名利他。能壞煩惱、智慧二障,是名大果,是名知恩,是名報恩。菩薩智慧四事不可思議。《大方便佛報恩經》
16.一布施攝:謂大士以財法二種,攝化眾生,令彼生親愛心,依附受道也。二愛語攝:謂大士以善言慰喻眾生,令彼樂聞善言,生親愛心,依附受道也。三利行攝:謂大士以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令彼生親愛心,依附受道也。四同事攝:謂大士觀眾生根性,隨其所樂,即分形示現,同其所作,令彼利益,因生親愛心,依附受道也。《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下略疏卷四

四攝法詳解—一 海濤 輯

四攝法詳解—一 海濤 輯
1.爾時彼佛復告精進行童子:「云何菩薩摩訶薩隨攝法轉?童子當知!菩薩摩訶薩具足如來四攝之法。由是法故,菩薩摩訶薩恒處長夜攝諸眾生。何等為四?所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名為四種攝法。
2.童子!云何名為如是攝法?
一、所言施者,具有二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是為布施。
二、言愛語者,謂於一切諸來求乞或樂聞法,菩薩悉能愛語慰喻。
三、言利行者,謂能滿足若自、若他所有意樂。
四、言同事者,隨己所有智及功德為他演說,攝受建立一切眾生,令其安住若智、若法。
3.復次童子!言布施者,於來乞求諸眾生所,心意清淨。言愛語者,於來乞求諸眾生所,善言安慰。言利行者,隨諸眾生所有義利,皆令成熟。言同事者,於來乞求諸眾生所,行平等心,成其義利。
4.言布施者,謂諸菩薩發意行捨。言愛語者,方便無斷。言利行者,深心無悔。言同事者,迴向大乘。
5.言布施者,謂隨慈心而行於捨。言愛語者,常不捨離歡喜之心。言利行者,成就大悲心,恒欣樂利眾生事。言同事者,修捨平等,無有高下,心恒迴向一切智智。
6.言布施者,如法求財,常思行捨,拯濟貧乏。言愛語者,既施財已重復安處,令住法義。言利行者,自利利他,平等攝受。言同事者,為欲利益諸眾生故,究竟發起一切智心。
7.言布施者,一切所有內外諸法,悉皆捨離。言愛語者,於一切法功德、智慧無所祕惜。言利行者,棄捨自利,專務利他。言同事者,總攝財物,如置掌中,隨緣惠施,情無憂慼。
8.言法施者,如所聞法廣為他說。言愛語者,以無染心分別開示。言利行者,謂為於他授誦經典,乃至說法無有厭倦。言同事者,以不捨離一切智心,安置含生於正法所。

Friday, February 27, 2009

修行叮嚀語—四 海濤 輯

修行叮嚀語—四 海濤 輯
1.我們往往把自己囚禁在自我愛惜的牢獄中。愛惜其他有情,猶如一把將我們釋放出來的鎖匙。我們馬上會感受到解脫的自由。
2.像身體,只不過是一些穢物的容器,相信它是潔淨的,這是另一種幻想的牢獄。有許多種錯誤的概念和見解,我們陷於這類牢獄當中。這些牢獄從無始以來就存在——無始的牢獄。
3.現在,你已經值遇了佛法,如果你禪修,尤其是菩提道次第,你便能讓自己從這所有牢獄中解脫。
4.外界的人認為只有犯人才會進牢獄,但卻渾然不知道自己正陷於所有其他無始以來就存在的牢獄。這是根本的苦,使他們身陷苦趣。外在的牢獄跟那些內在的牢獄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5.只要能最迅速帶來證悟,並為眾生帶來最大的利益,那就是最有力的法門。並不一定需要閉目端坐幾個小時。
6.如果你做得到,就做能夠帶來最大利益者,不然就做中等利益者,再不然就做利益最少者。這並不需要太多技巧,善巧有賴智慧。
7.修行的基石有二:善心與依止上師、善友的心。這兩者之中,依止善友是關鍵。缺乏這一點,通常連菩提心也不會生起,一切都封鎖了。
8.即使你為上師或其他人工作而漏掉了自己的功課及禪修也無需後悔,因為做這些祈願文原是為了其他眾生,為了帶領他們達致證悟。如果是因為你懶惰,那就變成一大損失。不然的話,並無損失可言。
9.一個人能夠帶給所有眾生現世的舒適、安樂、享受,固然不錯;不過,更重要的是,促使其他眾生造下究竟的安樂因,滅除整個輪迴苦——生、老、病、死等。促使眾生獲得無比的安樂,究竟、恆久的安樂,遠比帶給眾生現世安樂重要得多。
10.無論我們為自己迴向什麼,也應同樣迴向給一切有情,因為一切有情都跟我們一樣,只想獲得安樂,不想受苦。通常我們還會迴向功德祈請佛法常住世,如果實現的話,眾生的安樂自然就會來。沒有實現的話,安樂就不會來。

修行叮嚀語—三 海濤 輯

修行叮嚀語—三 海濤 輯
1.文殊菩薩諭示宗喀巴大師離開寺院,隱居起來,專修菩提心,視上師為佛,禪修菩提道,淨障集資。因為不在這些上面下功夫,即使你修一百年,也悟不了道。
2.光是想要進步,無濟於事。必須造下(相應的)因,其中之一便是累積功德。
3.一天中享受的任何一種五官享受:衣服、音樂、美景…等,都思惟將它們供養給心輪中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藉由這種方式,不斷地供養佛,可累積功德,亦可藉此減少對五官享受的執著,而能以平靜的心來受用。
4.上床時思惟自己將修睡眠瑜伽,以便利益一切眾生而覺悟成佛。以吉祥臥姿躺下,此為佛陀圓寂時所躺臥的姿勢,並回想一切眾生的仁慈和痛苦、懷著對一切眾生的慈心入睡。
5.觀想釋迦牟尼佛在枕頭上,佛陀發出柔和的光進入你的身體,你則以他的腿為枕,虔誠地憶念佛陀的智慧、功德入睡。
6.獻曼達涉及在心理上獻上整個宇宙:所有的星球及世界、所有的受用物,特別是自己非常貪執的對象,這一切都供養給資糧田。
7.藉由獻曼達,在今生及來世,你會具足修行所需要的一切順緣。透過觀想在曼達上空布滿你需要的一切東西,然後供養出去,你便造下獲得這一切東西的因。
8.因為獻曼達有大果報,應當盡自己能力所及,供養最好的東西。如果你有足夠的錢供應自己生活的舒適品,卻用低劣的東西供養三寶及上師,你的供養唯一的果報是減損自己的功德。
9.你應該將你最主要的心力用於最能利益眾生的事情上。你可以透過禪思菩提道次第來判斷利益為何。沒有道次第,就沒有辦法判斷什麼是對眾生最有利益的,或能為你自己帶來迅速成就的。
10.沒有修學佛法、沒有任何證量的平常人,包括國王和總統,事實上是住在監獄裡:家庭責任的監獄,沒有獨自修行的自由;自我中心的我愛執監獄;忌妒心和慾望的監獄;瞋恨心的監獄。

修行叮嚀語—二 海濤 輯

修行叮嚀語—二 海濤 輯
1.倘若你年復一年地修持,心中卻什麼也沒發生,那麼你必須檢查一下,你是否遺漏了哪一位你結下法緣的上師而沒有依止他?如果你因為不喜歡他而漏掉了這樣的一個人,不去修依止上師,那就是你修持上的錯誤。
2.也要檢查一下,你是否對某位上師造了什麼沈重的惡業,邪見或其他的過失,沒有淨業或發露?如果你做了什麼干擾聖心的事而沒有淨業或發露,那麼就會引生障礙:無論你修了多少,什麼也不會發生。
3.如果長久修行卻什麼事也沒有發生,內心沒有一點變化,沒有任何證悟,我們的心還是老樣子,甚至更糟!這是因為沒有在菩提道次第中和在菩提道次第的每一步驟上,老實地修心。
4.如果你依循上師的教導並承事上師,這就含括了一切——從禮拜到獻曼達,到金剛薩埵法門。所有這一切前行都包括在依循並圓滿上師的教誡、承事上師這項行為之中。
5.首先要考慮的是圓滿上師的心願或依上師的教誡而行。薩迦班智達說,承事上師、遵循上師的教誡,並圓滿上師的願一秒鐘,你累積的功德即等同一千劫修持布施你的頭或肢節、身體給其他有情,然後再布施那些捨身的功德。
6.修行能否得到本尊的幫助,就好像你到醫院就醫能否得到醫師的幫助一樣,取決於你的業。要遇到正確的醫生,你需要功德。能否得到本尊的幫助,和這個醫生與病人的例子是一樣的。它依業而起作用。你多迅速獲得助益等等,取決於你的功德。
7.修持淨業和積聚功德,並不一定是指修持金剛薩埵、禮拜或獻曼達,也不必然是傳統的前行法門。當你以強烈的慈悲心為其他有情工作並忍受艱辛時,那就已是難以置信、極具威力的淨業。
8.把家和辦公室當作修行。這是很棒的修行,很大的挑戰。在你到辦公室前先思惟:我將要去實修佛法:三主要道、六波羅蜜。辦公室是修行密乘的地方——把每個人看成本尊。每件事的體性都散發出大樂!沒有任何事是煩人或混亂的。

修行叮嚀語—一 海濤 輯

修行叮嚀語—一 海濤 輯
1.如果可以雇一個人為我們修行佛法的話,我們與無量眾生早就都成佛了,根本不必費心修任何一個法。因為無量諸佛中的任一尊佛,對一切有情都有充份的悲心,會為我們成辦一切。
2.如果你修行,一切諸佛菩薩都會與你同在,環繞著你,支持你;在你死亡的時候,所有聖眾都會與你同在。
3.修學佛法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調伏自心,並獲得自身的成就;另一個原因是利他,為了能深入而廣泛地向他人清晰闡釋佛法。佛法若能學得越多,就越能利益有情。你能給他們更有深度、令人滿意的解釋。
4.迴向的時候先觀空。這樣迴向空性,可以把功德保護起來,往後當沉重的瞋心生起的時候,才不會被完全摧毀。
5.迴向功德有兩個要點,可以讓功德源源享用不完。
第一個要點是,雖然你自己累積的功德很小,但迴向的時候,可以迴向你及一切諸佛、菩薩、眾生三世所累積的功德,以增廣迴向的功德及力量。
第二個要點就是要把這麼大的功德迴向成就圓滿正等正覺,其功德會讓你源源享用不盡,直到成佛。
6.不管如何,每天起碼念誦一遍菩提道次第頌,非常要緊。這樣,每天都會在內心留下整個成佛之道的印象。每天都更接近實證整個菩提道次第,也就是,每天都更趨近佛果,同時每天更接近引導所有眾生脫離一切苦難、帶領他們成佛的境地。
7.每天修持依止上師,然後禪修菩提道次第,從暇滿人身到業果。在此基礎之上,如果你修持密續,就做本尊儀軌的禪修。但是主要的心力應該放在菩提道次第。如果你將主要的心力放在菩提道次第、菩提心和空正見上,會獲得非常卓越的密續成就。
8.然後,視你有哪些粗重的煩惱,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相關的技巧和對治法。如果你的心比較沒耐性,如果瞋心非常容易生起,那麼你就必須加修安忍。

用菩提心過生活—三 海濤 輯

用菩提心過生活—三 海濤 輯
1.有時,儘管你用功修習,心卻沒有變化。即使花了多年的時光,心還是一樣。這不應該讓你灰心或憂鬱。修習佛法,或許有感到十分艱澀的時候,那時就要想到自己是為了其他眾生修學的。有困難的話,不要覺得挫折,而應該想到菩薩自願、歡歡喜喜地作最辛苦的事。
2.憶念著菩薩這種勇敢的態度,自己不僅不起退心,反而要非常高興,不管多難,還是要繼續努力。
3.所有眾生都跟你無別,都是想離苦得樂的眾生,而人生真正的意義,在於消除眾生的痛苦,並將安樂帶給他們。身為佛弟子,你要明白——你活著做一個人,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有情。
4.眾生都想離苦得樂。要能讓有情遠離一切痛苦,獲得一切安樂,非得成就遍知的心不可。因此,勉勵自己:我要證得一切種智,要證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有情,就這樣生起菩提心。
5.即使眾生無數,痛苦無量,但由於努力的付出,還是可以影響到我們所接觸的眾生。我們希望能讓所有眾生都脫離痛苦,獲得圓滿安樂。所以任務再大,也不應該會嚇倒我們,反而是激發我們更加精進。
6.遇到任何災難或命難緣時,要馬上生起菩提心,就算你真的因為地震、空難等災難而死了,也一定能夠往生善趣,無需害怕,因為菩提心是最大的保護。
7.用菩提心的發心來過你的日常生活。無論你在做什麼,把你全部的心力放在這上面。這樣一來,你的生命不會浪費掉,而且會變得充滿喜樂,之後也了無遺憾。這樣,你往生時,就能臉上帶著微笑、心中帶著微笑。
8.即使你不懂菩提道次第,也不知如何修習它,甚至不想先用出離生死的心來實修菩提心,那你日常生活上的一切都要用慈心來作。
9.用菩提心過日子,用菩提心工作,用菩提心面對死亡,用菩提心修行,用菩提心來享受生命,當困難臨頭時,要用菩提心去經歷它!

用菩提心過生活—二 海濤 輯

用菩提心過生活—二 海濤 輯
1.我們每天都必須修持菩提心的態度。人們看不見你的心,只看得到你身、語、行為中顯現出來的態度。時時注意你的態度,守護它如同你是警察、保鑣,或照顧小孩的女傭,或者你是上師而你的心是你的弟子。
2.修持佛法,尤其如果你是受菩薩戒的,就得每天將生命奉獻給其他眾生。你發了願晝夜為了眾生而活,而不是為了自己活,並且還特別受了戒,要為眾生吃飯、穿衣、睡覺等等。
3.無論利益眾生是多麼艱苦,要花上幾劫,菩薩都因為有機會忍受這些困難而非常歡喜。早上一起來,就要發心:不管多難,都要為眾生修持佛法。
4.如果一個人還沒有實踐行菩提心,就必須時時憶念菩提心,並自我檢視行為的動機是自私的?還是利他的?如果是前者,就要立刻轉化為利益他人的行為。久而久之,當你安住在行菩提心時,自然而然一天二十四小時,時刻都只生起利益他人的念頭。
5.如果你貪著虛假的「我」時,問題就隨之而來。當貪著那個「我」時,你說:「我要快樂」,然後你就忘了其他有情,而且不覺得其他有情也要快樂。
6.我們往往把「我」放在心上,其實我們應當把有情放在心上才對。我們所做的一切,應當都是為了放在我們心上的這一切寶貴的有情。
7.從早晨起床、漱洗、穿衣、上班、吃、喝、說話,直到晚上上床睡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不管正在經驗安樂、成功或困境,我們都要代表放在心上的寶貴有情去經驗這一切。
8.你愈能夠把生命奉獻在利益眾生,就愈能夠在生命中得到愈多的喜樂,以及內心的滿足、平安。所以,如果有人要尋求安樂的人生,最好的方法是以愛惜其他眾生的菩提心行生活。
9.一天二十四小時,所作所為都應出自菩提心,不是為了自己作的,而是為了眾生。靜坐等等所有的行為都應該出自菩提心,要儘可能讓每個行為成為愛惜自我心的對治。

用菩提心過生活—一 海濤 輯

用菩提心過生活—一 海濤 輯
1.每天早晨一醒來,必須思惟:
一、我的人生目的就在於令所有眾生離苦得樂,尤其是得到究竟的安樂。要強烈地感覺這是我的責任,若我對一切眾生具有慈悲心,就不能傷害任一眾生,他們就不再因我而受苦,這一切全操之在我。
二、我必須對所有眾生的安樂負起責任、持守菩提心,因為這是眾生安樂、成功、得到無上正覺的根本。
三、無始以來,我所遭遇的一切問題、失敗、不如意、修行不能成就等等,都來自於自我中心的愛執,因此直接或間接傷害了其他眾生。
四、只要自我愛執還存在,就無處容納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不能證悟,得一切種智;欠缺一切種智,就無法依每一眾生的根性,以善巧方便度化所有眾生。
2.穿衣服的時候,思惟:我的人生意義在於服務所有眾生,帶給他們安樂,為此,我必須保護身體,所以要穿著衣服。
3.飲食的時候,思惟:人生的意義在利益眾生,飲食是為了延續生命,以服務眾生。
4.睡眠之前,思惟: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是我的責任,為了善盡這份責任,必須維持生命,保持健康,而睡眠猶如藥品,可以治療身心疲勞。
5.雖然生活忙碌,沒有時間修行其他法門,但只要把全部心力放在菩提心的修持上,無論遭遇多少障礙、困難,從菩提心就可以生起無窮的利益,帶來現世及來世的安樂,是成就利他事業、引導一切眾生成就圓滿佛果最殊勝的因。
6.總之,所有的日常生活各種活動——食、衣、住、行、工作、休息,都以利益一切眾生為出發點,怨親平等;即使是每一呼吸都不是為了自己。
7.這樣逐步把愛惜自己的心轉變為最純淨的菩提心,愛惜其他眾生,每一件事情都會變成非常有意義的菩薩行。

圓滿生命的目的—三 海濤 輯

圓滿生命的目的—三 海濤 輯
4.從佛法的觀點來說,如果一生都在造善、不造惡,就是美好的人生。如果去年造的善業多於惡業,就是一個好年。在二十四小時當中,如果積聚的善業能超過惡業,縱使精疲力盡、乃至修行得差點死掉,那一天的人生是美好的。這是一般定義的好、壞人生:善業和惡業相對的比例。
5.譬如說,你經年累月,犧牲現世的大量舒適及享樂,以便過清淨的生活。假如你還沒有捨離貪心,內心會相當苦。因為你的心還沒有清除攀緣今生的貪心,還離不開俗慮,還沒有健康的心,無法以修行或持戒為樂。
6.在我看來,那還是美好的人生。當你在閉關,服事善友或饒益有情上面遭逢困境,如果你堅持下去,你還是在確保人生會美好。道理何在呢?因為你所造的功德,總會帶來好的果報。真正快樂的人生必須具有良善的動機和善報,那才是快樂的人生。
7.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我們何時修行佛法,就是以最好的方式在照顧自己。正如達賴喇嘛尊者經常說的,如果你要自私,應當聰明地自私。意思是說,如果你要快樂,應當服事其他眾生、利益其他眾生,避免傷害他們。那才是確保自己的快樂、使人生成功的最佳辦法。
8.如果我們照顧他人,為他人的安樂工作,自然就是在照顧我們自己。努力使別人快樂是愛自己的最佳方法。同樣地,如果我們傷害他人,也就傷害了自己。
9.傷害他人無法帶給我們現在及未來的寧靜、安樂,只會有悲慘和不幸。帶給他人安樂是帶給自己安樂的最佳方法,它會自然隨之而來,它會順便發生。做帶給他人安樂之事,對我們的心有正面的影響。
10.縱然你發現人生艱困,犧牲了大量舒適、享樂,內心可能還沒有得到快樂或滿足,但修行佛法必定會為你確保美好的未來。因為你所造的善業,果報將是來世樂,不僅僅一世,而是多生多世。長遠來說,你會獲得許多快樂、好的轉世、解脫乃至佛果。所以,即使你感到修行困難,不能樂在其中,也請勿喪失勇氣。

圓滿生命的目的—二 海濤 輯

圓滿生命的目的—二 海濤 輯
9.甚且,念死無常使我們在死亡之際,能抱著滿足、安樂的心死去。正如帕繃喀仁波切提到的三種修行人:上焉者,死的時候,極度喜樂,好像要返鄉或去郊遊。中焉者,懷著百分之百絕對的信心、歡喜心,必定會得到良好的轉世——人天身。下焉者,沒有慌亂、恐懼。這一切都得力於念死無常。
10.念死無常好像馬鞭。騎馬的時候,馬如果走錯路,你會用鞭子打牠,讓牠扭轉方向重新上路。同樣,念死無常好比打心的鞭子。每當煩惱萌生,只要記得念死無常,煩惱就不至於生起,心就可以不受煩惱的擺佈,不會跟著煩惱跑,而可以安住在佛法上面。
11.我們應該了解輪迴及輪迴的美事是如何地欺騙我們,它們是不可信賴的。因此,永遠憶念無常和死亡是如此必要。思惟無常和死亡,使生活變得非常有意義,而且能迅速有力地摧毀煩惱和習氣。它非常容易禪思,而且能減少煩惱。它使一個人起修佛法,持續修學,並圓滿成就。
12.你是一位修行人,所以你不必害怕死亡——這很平常,人出生後就必須死亡。就像植物生長而後死亡,這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美好的人生
1.務必明白美好的人生和惡劣的人生差別何在。你可以依照佛法的智慧、對菩提道次第和業果的了解去詮釋;也可以依照貪心、唯我獨尊及自我愛惜,去詮釋人生的好、壞。這兩種論釋自然是背道而馳。貪心認定的好、壞涵意,尤其和智慧詮釋的內涵南轅北轍。這正是困惑所在。
2.一般來說,世間人大都隨順貪心。對他們來說,美好的人生是以外在的發展來衡量的成功:積聚更多、更多的財富、朋友、子女等等,這些外在看得見,象徵繁榮的東西。依照貪心的認定,就是要過的最好的人生。其實這種營求的背後是什麼呢?
3.不管你認為從外在的享樂找到多少快樂、多麼令你興奮,你還是要自問:這樣的快樂是基於佛法的觀點還是貪心的觀點?你應該這樣分析自以為是快樂的經驗,而且你必須考慮業報。

圓滿生命的目的—一 海濤 輯

圓滿生命的目的—一 海濤 輯
◎無常
1.思惟無常和死亡本身不算什麼,但如果是為死後隨之而來的事而思惟,就很重要。只要有惡業,死後就會墮入無比痛苦的惡趣,而這是可以馬上阻止的。
2.藉由憶念無常、死亡、業和受苦的惡趣,趨使我們的心去修學因應之道:佛法。很快的,心就能為死亡做好準備;很快的,它將淨除使人落入惡道的沈重惡業。
3.通常人們只以世間的想法生活,特別是貪著,執著此生。他們將整個人生、整個暇滿人身以及所受的教育,只用來造更多墮入惡趣的因。這正是每日生活中發生的事。
4.終其一生,人們的所作就像飛蛾撲火,完全是幻覺、完全受欺騙,不知道火焰將焚燒自己,和外在顯現的樣子完全不同。即使牠們被焚燒,當牠們仍然有力氣飛舞的時候,仍將繼續飛向火焰。
5.我們所做的全部都是在造業,以使輪迴越來越長久。我們贊助輪迴苦,作出奉獻,使它越來越長。然後,當然會遭受三惡道的苦,難以逃脫。這和捕象的方式相同:一隻母象被當作誘餌,公象就因欲望而瘋狂,結果被困在籠子裡。一開始的期望是快樂,但最後得到的卻是另一回事,這實在是駭人的事。
6.是什麼使人生空空洞洞?雖然修行菩提道,所修的道卻沒有形成成佛的肇因;雖然修行佛法,卻沒有形成自我解脫之道;或者甚至沒有辦法修行佛法。基本上,這都是由於貪執現世、世俗法的惡念在作祟,而貪執今生的惡念,也是不念死無常使然。
7.念死無常,使人修行佛法,擷取今生的菁華,以便來世安樂、解脫乃至成佛。
8.禪思死、無常、惡趣苦、因果業報非常要緊。禪思這些道次第,使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心,馬上規過向善,轉變自己的心態和行為,幫助我們開始修行,持續不斷,乃至達成三大意義:來世安樂、解脫、成佛。這都肇自憶念無常和死亡。也是由於念死無常,我們才能夠約束煩惱。

佛法的思維—四 海濤 輯

佛法的思維—四 海濤 輯
1.照料你的戒,要像園丁照顧他的花木一樣。不要去執著大或小、重要或不重要。有些人想走捷徑,所以他們說:「忘掉定吧!我們要直接入觀;忘掉戒吧!我們從定開始。」我們對於執著有這麼多的理由。
2.遵循戒律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遵守老師給予我們的規矩。第二層次的產生是:我們本身去遵守他們。但是,對於那最高層次的人而言——聖者,是不需要去想戒律和對錯的。
3.聖者這種真正的戒德,是來自從內心認知四聖諦和所做所為都是發自這種理解(如實了知四聖諦)所得來的。
4.如果有人給你一條又香又甜的香蕉,可是,卻是有毒的,你會去吃它嗎?不會,那麼,當佛陀告訴我們感官的快樂是有「毒」的時,我們為何還去「吃」它呢?
5.有些人對修行起了無聊厭煩和疲憊的心,所以懈怠了。他們似乎無法將「法」牢記於心。然而,如果你罵他們的話,他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有些人可能在他們有生之年都會記得,而且絕不會忘記。
6.可是,說到佛陀的教導,他告訴我們要自制、要收攝、要精進不斷修行,他們為何一直把這些事情給忘了呢?為何人們不能把這些事情謹記於心呢?
7.佛陀教導我們要放下那些本質非永恆的事物。如果你放下一切事物表相的執著,你將會看見真理;如果不是的話,就看不到;事物就如此。當智慧在你的內心甦醒時,不論你往哪兒看,都會看見真理。
8.一顆「空心」的意思並不是說裏面空無一物,而是指空掉惡的,但卻充滿智慧。
9.大多數人們的快樂都是仰賴事物符合他們的喜好。他們要世上每一個人只說令人喜悅的事。你是這樣尋求快樂的嗎?要世上每個人都只說喜悅的事有可能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你何時才找得到快樂呢?

佛法的思維—三 海濤 輯

佛法的思維—三 海濤 輯
1.理論和實踐——前者認識草藥的名稱,後者則親自去尋找它、利用它。
2.有人說,佛陀教法很正確,但卻不可能在社會裏實踐。他們說:「我還年輕,所以沒機會去修行,可時,當我年老時,我會去修行的。」但你會說:「我還年輕,所以沒時間吃飯;但當我年老時,我再去吃飯嗎?」
3.戒、定和慧共同形成了佛教修行的核心。戒,使身體和言語保持清淨,而身體則是心的住所,因此,修行是具有戒之道、定之道和慧之道的,就如同一塊木頭分成三段一樣,但實際上卻是同樣的木頭。
4.如果我們要拋掉身體和言語來修行,是沒辦法的。我們必須和身體及言語一道修行。因此,事實上,戒、定和慧是個一起運作的和諧共同體。
5.小心、仔細地觀察我的戒。戒,就是慚愧心。我們所感到疑惑的,就不該去做或說,這就是戒。所謂清淨,就是超越一切的疑惑。
6.戒,是在我們內心裡增長的「法」的父母,它也提供了心一個正確的培養和導引。
7.修行有兩種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以戒德、戒律的增長構成基礎,目的是為了將快樂與和諧帶入人們中。
第二個層次是以解脫心為唯一目標法的修習。這種解脫是智慧與慈悲的根源,也是佛陀教法的真實動機。明瞭這兩種層次才是真正的修行基礎。
8.戒,是和諧世間的基礎,使人們可以真正地活得像人一樣,而不像動物。增長戒德是在於我們的修行之心。遵守戒律,長養慈悲以及去尊敬一切的生命。
9.對你的行為和言語保持正念,利用戒德使你的生活樸實和清淨。以戒做為你所為一切的基礎,如此一來,你的心就會變得慈悲、清明和寧靜。在這種環境下,禪坐會很容易成長。

佛法的思維—二 海濤 輯

佛法的思維—二 海濤 輯
1.只有一部書值得一讀,那就是——心。
2.心原本是平靜的,一離開這個平靜,焦慮和煩惱便會立即生起。如果我們能徹見、了知這個煩惱,那麼心便能再次回復平靜。
3.世間正處於一個熾熱的狀態,隨著這熾熱的世界,心從喜歡變為不喜歡。假使我們能夠學習使心平靜下來,這將是對世間最大的貢獻。
4.假如你的心是愉悅的,那麼你在任何地方都是快樂的。當智慧在你的內心中覺醒時,不論你看哪裏,都會見到真理。
5.如果你厭惡一個地方,你就會厭惡每一個地方。問題並不在外在的處所,而是在你裏面的地方。
6.佛陀說,無論他人有多善良或多邪惡,都只管衡量自己,而別去評論他人。佛陀僅是指點出方法,他說:「真理就是如此(法爾如是)。」當下,我們的心是否也是如此?
7.有些人和自己的煩惱挑戰,而且也征服了它們,這就叫作「向內挑戰」。那些向外征戰的人,手持槍彈射殺他人,征服了別人後,又被人征服;征服他人是世間法。
8.在「法」的修習裡,我們不須去征服他人,相反地,卻要去征服我們自己的心,耐心地對治我們所有的情緒。
9.任何人都可以建一棟磚瓦、木造的房子,可是,佛陀告訴我們,這種房子並非我們真正的歸宿,它只是世俗的家,會追隨世間的法則。我們真正的歸宿,就是內心的平靜。
10.問:什麼是平靜?答:什麼是煩惱?平靜就是煩惱止息。
11.平靜是在我們內心裡的煩惱和痛苦中找到的,而不是在森林或山頂,更不是經由老師的傳授。在你經歷到苦的地方,一樣可以從苦中找到自在(解脫)。試圖逃避苦,實際上是在朝向苦。
12.如果你放下一點點,就會擁有些微平靜;如果你放下的很多,就會擁有很多平靜;如果你完全放下,你就會擁有完整的平靜。
13.尋找平靜就如同尋找一隻有鬍鬚的烏龜,你是找不到的。但是,當你的心成熟時,平靜自然會來找你。

佛法的思維—一 海濤 輯

佛法的思維—一 海濤 輯
1.佛法如何教示正確的生活方式呢?它告訴我們如何生活。「法」有許多示現的方式——在石頭、在樹木,甚至就在你面前。
2.法是一種非語言文字的教導。因此,靜下你的心來,學習如何觀察,你會發現,此時此地,一切的佛法一直顯現著,而你,何時、何地才要開始觀察呢?
3.首先,你會以你的思想來理解「法」。如果你開始瞭解「法」,就會去實踐「法」;如果你實踐「法」,就會開始見到「法」;而當你見到「法」時,你就是「法」了;而且,你已擁有佛陀的喜悅。
4.「法」必須藉由內觀自己的心而得,然後徹見哪些是真實的,而哪些不是;哪些是平衡的,而哪些不是。
5.「法」並非遙不可及,它一直與我們同在。「法」不是關乎天上的天使或諸如此類的事,它是關乎我們的,關乎當下我們在做什麼。
6.觀照你自己,有時快樂,有時痛苦,有時舒服,有時疼痛……,這就是「法」。你看到了嗎?要明瞭這個「法」,你必須去閱讀自己的經驗。
7.佛陀要我們去接觸「法」,可是,人們卻只接觸到文字——書籍和經典。這只是接觸到「關於」法的,而不是接觸到我們的偉大導師所教的「真實」的法。
8.往自己以外看,是比較和分別,這樣是找不到快樂的。如果你花時間去尋求一個完美的人或完美的老師也一樣找不到平靜。佛陀告訴我們去看「法」——真理,而不是去看別人。
9.如果你心存正念的話,一切都會是「法」的。當我們看到動物在逃避危險時,我們會瞭解其實牠們跟我們一樣!也懂得逃避痛苦,尋求快樂。牠們也會恐懼,牠們對死亡的恐懼就跟我們一樣。
10.一旦我們如實來看時,我們會瞭解,其實所有的生物跟我們並無兩樣。我們同是生、老、病和死的朋友。

甘露法語選輯—八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八 海濤 輯
7.我們無數次獲得人身,然後去世。我們得到過的一一人身,所有的骸骨堆積起來的話,會遍滿虛空,毫無間隙。這是數數捨身之苦。
8.「崇高,終必墮落;積聚,終必消散;會合,終必別離;生,終必死。」在輪迴中,享盡高位,必定墮落。不管積聚多少財富,最後必定是消散殆盡。和親友等人會合,最後難免要別離。不管喜不喜歡,事情必然這麼發生,因為這是輪迴的本質。這是數數高下之苦。
9.一個人出生的時候,獨自來投生;死時,也孤伶伶地走,沒有人會陪伴自己墮地獄,無人會來聞問。不管有幾十億個朋友,到時候一個都帶不走。在地獄受苦,沒有人會來分擔。這是無友伴之苦。
10.不管身處何處,它都是苦的地方;無論有什麼愉快的事物,不過是苦的饗宴;無論有什麼伴侶,也只不過是苦的伴侶。禪思過輪迴的過患之後,應該下結論:輪迴的一切,本質是苦,沒有什麼值得執取,也沒有什麼好瞋恨。
11.執著自己的身體、環境、財產,沒有任何利益。我們最重的病就是不知足。享樂的目的在獲得滿足,但我們越是跟著欲望跑、追求生死裡的快樂,就越不能獲得滿足,而在輪迴裡長期受著種種苦。後果只是如此而已。
12.苦是輪迴唯一的本質,絲毫不值得執取。因此,務必儘量利用這個人身,為解脫輪迴作準備。即使今生達不到解脫輪迴、涅槃的境界,起碼要盡力修行道次第,儘量預作準備,趨近解脫的境地。
13.問題只是我們看不到過去世,我們不記得。假設能記得所有過去世、所有經歷的痛苦,那麼一剎那不解脫,就會讓你受不了。確實是這樣子。沒有解脫,你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連一剎那都無法忍受還繼續留在生死中。
14.所以,在臨命終、邁向死亡的時候,任何東西都沒有一點點幫助,只有佛法可以幫助我們。

甘露法語選輯—七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七 海濤 輯
4.為了出離你本身的輪迴,首先你要覺得超然於此生。只有超然於此生,才能清淨地修持佛法。
5.為了證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眾生,就要捨離不好的行為,而要造作善業。心中有多少力量、多少恆心,就全部把它用到斷除貪著上去。出離是修善斷惡。這樣,就有辦法根除貪欲。
6.請考察一下禽獸的心。禽獸會想:「我要得到快樂,不要受寒、饑餓。」如果你也只是那樣想,就和禽獸無異。因此,你務必要萃取人身精華,切莫貪戀此生。
◎輪迴
1.無始輪迴以來,直到現在,我們不斷地經歷輪迴苦,連一秒鐘都沒有中斷過。在滅盡業和煩惱,斬斷輪迴相續之前,我們還會一直受輪迴苦。
2.輪迴,意思是有漏,漏的意思是煩惱。如果一個人有煩惱,就會再度在輪迴中轉生,從輪迴落入輪迴,尤其是墮入惡趣,這是煩惱的作用。
3.身心和合的諸蘊,是業和煩惱的染污種子所造成的,本質是苦,成為未來輪迴的肇因。輪迴是一直轉動、循環的現象。諸蘊的輪迴,沒有開端,無始相續,這是輪迴的基本苦。
4.在輪迴中,財產、人際關係始終不定,尤其是人際關係,友、敵、陌生人,一直在變化。這是數數不定之苦。
5.在輪迴中,沒有任何新鮮的享樂,或是新鮮的苦難、問題,是以前沒有經歷過的。無始以來,所有輪迴的一切受用、享樂,每個人都經歷過無數次。這是不滿足之苦。
6.《菩提道次第》中說,累世母親不可計數,今生獲得這個人身,看起來很潔淨,我們非常愛惜它。原先它是沿自父親的精子及母親的卵、血。再往上推,得自父親的精子,又是來自父親的父親……,卵、血也一樣,推溯起來,是得自母親的母親……。不妨把這個身體,觀想成馬桶或化糞池,裝滿臭味強烈的糞尿排泄物,裡面爬滿了蟲。這是數數受身之苦。

甘露法語選輯—六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六 海濤 輯
3.我們每日生活中,為了保護自己不遭受痛苦而做的那些日常事務:吃、喝、穿衣、工作,全部都是暫時的方法,沒有一樣是能夠徹底止息苦的究竟方法。
4.幾千年來,苦難的增長遠大於和平。這清楚地顯示,外在的、物質的發展不是究竟的解決問題之道,因為它們並未影響到這些問題的肇因。
5.痛苦的真正原因並非外緣。如果你瞭解這一點,就瞭解了佛法的精華。為什麼外在的方法無法減少一切苦難及其肇因呢?因為苦難的因不在外緣,而在內心、在每一位眾生心中。因此,我們無法藉由跑到地底下或飛到月球上去,來逃避身或心的苦難。
6.佛法,梵文「達磨」,意思是指引或救護我們的心免於痛苦,是能消除一切苦及苦因的內在方法。佛法能完全止息所有身體及心理的苦難,永不復發。這是任何暫時的方法都比不上的。
7.無論你修學佛法多久,你都將永遠受益。你的身、語、意將變得更清淨,而且永遠不會危害你的身心。
8.佛法是不可思議的保護,保護自己不受生死苦。一個差一點從山崖摔下的人,你可以用繩索來救他。佛法就是不讓眾生墜入惡趣苦的繩索。個人的善業(佛法)保護他不被真正的苦與苦因所害。
◎出離心
1.為了實證慈悲心,從而能夠實證菩提心,你需要實證出離心的前行。出離心是欲解脫自己遠離自身輪迴的決心,你必須實證輪迴的體性根本就是苦。
2.你要了解自己的輪迴是一把猛烈燃燒的火,你人在其中,剎那也不想再停留。你必須對輪迴生起強烈的厭離心,乃至日夜自然生起想要遠離的心願,猶如囚犯日夜想著要被釋放。囚犯連一分一秒也不會覺得牢獄有吸引力。這也是你對自身的輪迴該有的覺受。
3.你應該覺得輪迴的吸引力等同一個響尾蛇坑,一個你完全不想去的地方,而如果你人在其中,也不會想多待一分一秒。這是你對輪迴應有的感受。這就是出離心。

甘露法語選輯—五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五 海濤 輯
◎一切都由動機決定
1.修行與否,不在於行為的方式:諸如禪修、祈請、誦經,而是決定於行為的緣由、動機。
2.我們每日廿四小時的所有行為,每一項都可以變成成佛的因、解脫的因、來世安樂的因,或投生於三惡趣的因。這完全取決於我們的發心。你的動機決定那項行為是否變成法行、安樂因,或惡業、苦因。
3.貪著今生的動機,具有干擾內心的負面影響,讓心不得安寧。所以,這種動機與行為本身均歸類為不善行。它們之所以是不善行,是因為果報是苦。
4.如果一天廿四小時,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以菩提心為動機,就累積了無量功德。每一項行為都變成不只是你自己成佛的因、安樂的因,也是其他每位有情安樂的因。
5.我們的痛苦與安樂都來自我們的行為,而這些業又要看發的是什麼心、持的是什麼態度。所以,修行要以發心為首。
6.最好的發心是要為眾生成佛的念頭,接著是想出離生死的念頭,最低限度的清淨發心,則指追求來生安樂的心。行為必須有其中一個動機,才算佛法,行為的果報才能得安樂。
7.龍樹菩薩說過,因貪、瞋、癡所造作的業是不善的,一切痛苦都來自它,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中受苦的眾生都來自它;而所有因無貪、無瞋、無癡而造作的行為是善的,人間、天界、淨土等善趣的眾生則都來自它。
◎為何要修持佛法
1.我們為何要修持佛法?因為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不想遇到苦、難題,反而只想獲得安樂。但安樂不是來自外面。安樂的主因(善的種子)在於我們自己的心:我們正面、善良、利他、容忍、出離的心;少欲知足、不貪、不瞋、不癡的心。
2.透過修持佛法這一項單獨的行為,數百千萬種不同的苦及其肇因都可以全部被摧滅。

甘露法語選輯—四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四 海濤 輯
15.日常生活的一切,就是這樣剎那剎那地由自己的念頭、自己假立的名言來造作。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瞭解,一切都來自於自己的心。因此,要生活上隨時遠離痛苦、享有安樂、內心平靜,就得多學習貼上正面的標籤。
16.不管遇到多大的災難——事業上的挫敗、身體上的疾病、人際關係的困擾——都要儘可能思惟這些問題的好處,思考它如何利益我們的心。
◎歸依發心
1.我們平時唱誦趨皈依、發菩提心的偈頌,包含了佛陀教法的心要。前兩句是說:「我趨皈依佛法眾中尊,直至圓滿證得菩提果。」所謂趨皈依,是指由心深處信任、依止佛、法、僧。
2.因為依託佛陀、達摩、僧伽,你就是一個佛教徒。真正趨皈依佛、法、僧,是學習佛、法、僧的榜樣。你心裡下定要成佛成法的決心,要讓佛法在自己的心相續生起。
3.皈依最大的利益就是提醒我們不忘方向。我們皈了依,便表示我們已開始修行佛法。
4.趨皈依佛、法、僧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把自己看成較差,始終都不想成佛;第二個是發心要成佛,要讓佛法在自己的心相續生起而趨皈依佛、法、僧。這種方式意義較深,也需要較大的勇氣。那都完全看個人的程度。
5.接著生起菩提心。後兩句:「惟願以此布施等功德,成就佛道以饒益眾生!」很清楚地說明,修持佛法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是要為了饒益一切有情而證得佛果。
6.這種態度非常殊勝、高尚,大家都應該以它為目標。有了那麼一個菩提心,是所有微妙功德的根本。
7.當你念誦這個偈頌趨皈依佛、法、僧,並生起菩提心,就應該把所造的一切善業都迴向,願一切眾生獲得利益。這樣的話,一切善業都變成為饒益一切有情而證佛果的因,思惟時,內心要產生強烈的感受。

甘露法語選輯—三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三 海濤 輯
6.行為如不如法,在於發心、動機。只有從發心,一個人才能夠判斷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是否如法。
7.就如同捏手中的麵糰般,你必定可以隨心所欲地扭轉自己的心。你可以這樣地修心、轉念。
8.沒有心,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產生的看法,也都不存在。沒有心,就沒有佛果、地獄、涅槃、生死、輪迴。沒有心,什麼都不存在。這意思是說,一切都來自心。
9.讓我們內心不安、不平、忿恨等等的因素,是因為生活上在剛碰到事情時,我們就為其貼上了負面的標籤,假立名言「糟」,進而相信自己安立的標籤,而最後就看到不好的、負面的、不想要的相,讓自己變得不開心、憂鬱、氣憤,甚至去自殺。男女關係常有這種例子。
10.我們認為由外在而來的安樂,實際上來自我們內在、來自我們自心之中;我們所遇見的問題也一樣。事實上,沒有任何東西只來自外在,每件事都取決於你怎麼想。雖然它或許看來像是從你的心之外而來,但那些只是問題生起的助緣。
11.所以不管是什麼問題,最初的謬誤就在於將自己的心安上負面的標籤。根本的問題就在此——我們不把事情看成好的,不會假立名言說:「這不錯!」
12.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分析自己心的造作,看清楚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行為,為什麼會對我們產生傷害?那通常是由自己的煩惱所引發的問題,而不是自己慈心、悲心、利他心、了悟主體、客體、行為實相的智慧所帶來的問題。
13.所以當別人做出傷害我們的行為,其實都只是存在於我們自己的心裡。能體會到這一點,是生活上一切安樂的來源——別人傷害到「我」的根本真相,完全在於自己負面的想法。
14.一天二十四個小時,看看我們對對象生起怎麼樣的想法——貼上的標籤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依據這個看到好的或者壞的相,便確立了對象的好壞,因而產生負面痛苦或正面安樂的覺受。

甘露法語選輯—二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二 海濤 輯
11.要轉化每一件事為有利的情境,而能封鎖所有的問題,整個關鍵便在於你依隨哪一種心:依隨煩惱或佛法、自我或菩提心、貪執或自由的心,一切由你決定!
12.人生真正的快樂,始於愛惜其他眾生。大悲觀音達賴喇嘛尊者常說,珍愛他人是珍愛自己的最佳方式。實際上,我們越為他人奉獻自己,自己的安樂就越能迅速、容易地生起。這是安樂的自然發展歷程。
13.要得到快樂、要照顧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行佛法。不修行佛法,便沒有快樂。無論何時修行佛法,都是在累積善業。業是確定的,善業一定會帶來快樂,不僅是現在樂,還有未來多生多世樂。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佛法,就是真正用最好的方式在照顧自己、真正愛自己。
◎心的秘密
1.偉大的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提到: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心的秘密,雖然不想受苦,卻往往忙著造苦因,無意義地漂泊生死。 因此要看守自己的心,善加防護。
2.苦樂都肇自於自己的心,不假外求。自心既是樂因,也是苦本。得樂、息苦,都必須在自心之內下功夫。
3.同樣的行為,某種想法會使它成為佛法,是樂因;換一種想法,則會成為世俗法、不善,是苦因。整個秘密在於存心。心念使得行為和佛法相應,成為善業、樂因。同樣的,心念也能使行為和佛法不相應,成為不善業、苦因。
4.心就像一個小嬰孩,需要我們注意與照顧,一會兒的閃失就會為小孩帶來危險。心一有危險,就意味著你的生活有了危險。因為你的生活會被無明控制而陷在業力當中,不斷輪迴下去。
5.無論是最苦的地獄,或是至高無上的成佛之樂,一個人所經歷的每件事,苦與樂,完全肇自自己的心,都是自己的思想創造出來的。因此,行為如不如法,不是依據外表的樣子,也不是按照傳統看來在修行的行為模式。

甘露法語選輯—一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一 海濤 輯
◎愛自己
1.愛自己,並不違背大乘佛教的內涵。大乘佛教並不認為一個人不應該愛自己。捨離自我與珍愛他人,和愛自己並不相違。事實上,修持大乘法、菩提心,就是愛自己、照顧自己的最好方法。
2.一個人應該愛自己,給自己自由,然而,這是什麼意思?在佛教中,特別是大乘佛教,愛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揪出所有問題的根源,它就在你心中:自我、自我愛惜的心。
3.如果一個人捨下珍愛「自我」的心態,他所經歷的情況就變得無關緊要,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
4.一分鐘前有那麼一個陰鬱、像座山一般嚴重的問題;但當你放下那個使你覺得「我要自殺,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我沒辦法改變」的問題,那一刻起,問題就消失了。
5.如果你深愛的那個人仍舊不愛你、不善待你、對你很壞——情況依舊——但是當你捨下自我,就不再當它是問題了。
6.如果你放下生命中各種問題的根源——那個在你心裡老是像個嬰孩般哭鬧著:「我不快樂,我不快樂,我不快樂。」的「我」,就會找到安樂和滿足。
7.無論你學了多少佛法,只要心永遠在哭鬧著:「我不快樂!」這「我」就成為人生的焦點。愛自己的意義,就會變成愛執取;變成貪執世間八法這邪思的奴僕。
8.如果你對愛自己的定義是隨順貪執的意欲而行,就會淪為它的奴僕。貪執成為上師,你聽從並依循它所有的教言,自然永遠不會滿足、不會快樂。
9.即使一個人什麼學問都沒有,但如果他的心已解脫了情緒化的思緒,他的心中便會擁有非常深邃的寧靜。因為他放下了自我中心的想法,不再把它捧得像嬰孩、像珍寶,所以沒有寂寞或消沈的問題。
10.像這樣放下的人,便開啟了成佛之門,也開啟了個人及每位有情的安樂之門。

忍辱第一功—二 海濤 輯

忍辱第一功—二 海濤 輯
1.《私呵三昧經》云:「佛言:忍有六事得一切智。何等為六?
一、得身力,二、得口力,
三、得意力,四、得神足力,
五、得道力,六、得慧力。」
2.《六度集經》云:「復有四種忍辱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於求法時忍他惡罵,
二、於求法時不避飢渴、寒熱、風雨,
三、於求法時隨順和尚、阿闍梨行,
四、於求法時能忍空、無相、無願。」
3.《菩薩藏經》云:「夫忿恚者,速能損害百千大劫所集善根。若諸善根為瞋害已,復當經於百千大劫,方始勤苦修行聖道。若如是者,阿耨菩提極難可得。是故我當被忍辱鎧,以堅固力,摧忿恚軍。
4.舍利子!我今為汝廣說其事。我念過去為大仙人,名修行處。時有惡魔,化作五百健罵丈夫,常尋逐我,興諸惡罵。晝夜去來,行住坐臥,僧坊靜室,聚落俗家,若在街巷、若空閑處,隨我坐立,是諸化魔以麁惡言,毀罵訶責。滿五百年,未曾休廢。
5.舍利子!我自憶昔五百歲中,為諸魔羅之所訶毀,未曾於彼起微恨心,常興慈救而用觀察。」
6.見人之過,口不得言。己身有惡,則應發露。
7.聞人之過,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得言。
8.布施不望彼報。若得人惠,毫髮以上,皆當咒願,慚愧奉受。
9.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10.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
1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知內、外之教,其本均同。雖形有黑白,然立行無殊。若乖斯旨,便同鄙俗,何依內外?
12.佛為眾生說法,斷除無明暗惑。猶若良醫,隨疾授藥。是名內教。天道無親,唯仁是興。是名外教。

忍辱第一功—一 海濤 輯

忍辱第一功—一 海濤 輯
1.《成實論》云:「惡口罵辱,小人不堪,如石雨鳥。惡口罵詈,大人堪受,如華雨象。
2.行者常觀前人本末因緣,或於過去為我父母,養育我身,不避罪福,未曾報恩,何須起瞋!或為兄弟、妻子、眷屬;或是聖人,昔為善友;凡情不識,何須加毀!」
3.《攝大乘論》云:「由觀五義,以除瞋恚:
一、觀一切眾生,不問於我有恩。
二、觀一切眾生恆念念滅,何人能損?何人被損?
三、觀唯法無眾生,有何能損及所損?
四、觀一切眾生皆自受苦,云何復欲加之以苦?
五、觀一切眾生皆是我子,云何於中欲生損害?由此五觀,故能滅瞋。」
4.《報恩經》云:「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為此苦,而發於惡心。」
5.《成實論》云:「行慈心者,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不喪。」
6.《遺教經》云:「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7.如《大寶積經》云:「忍辱有十事:
一、不觀於我及我所相,二、不念種姓,
三、破除憍慢,四、惡來不報,
五、觀無常想,六、修於慈悲,
七、心不放逸,八、捨於飢渴、苦樂等事,
九、斷除瞋恚,十、修習智慧。若人能成如是十事,當知是人能修於忍。」
8.《月燈三昧經》云:「佛言:若有菩薩住於慈忍,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火不能燒,二、刀不能割,三、毒不能中,四、水不能漂,
五、為非人所護,六、得身相莊嚴,七、閉諸惡道,
八、隨其所樂生於梵天,九、晝夜常安,十、其身不離喜樂。」

《出家功德經》—四 海濤 輯

《出家功德經》—四 海濤 輯
是以智慧之人知出家者,應當成就如是善法,不應破壞善法因緣,獲如是罪。謂毀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門正見因緣者,終不能得見涅槃城,所生常盲。
若復有人滿百劫中,餘方出家,修持淨戒;若復有人於此閻浮提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須臾清淨出家,於十六分彼百劫出家持戒,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若有顛倒,婬姊妹女。不應婬處,強生慳嫉。此中罪報,不可計限。若有一人能正思惟,有出家心,欲捨諸惡。若復有人破壞此人出家因緣,不令願滿。是罪因緣增長於前,復倍百劫。」
爾時阿難復白佛言:「世尊!此鞞羅羨那所種善根生尊貴處,當受福樂。為過去世亦有善行,為但齊今一日一夜出家功德,受爾許福?」
佛告阿難:「汝不應觀過去因緣!於此一日一夜清淨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間之樂。最後人中生福樂家。壯年已過,諸根熟時,畏於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
佛告阿難:「我今說喻,汝當善聽!譬四天下:東弗婆提、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欝單越,滿中阿羅漢,若稻麻叢林。若有一人,滿百歲中,盡心供養此諸羅漢衣服、飲食、病瘦醫藥、房舍、臥具,乃至涅槃後,若起塔廟,種種珍寶、花香、瓔珞、幡蓋、伎樂、懸諸寶鈴、掃灑香水、以諸偈頌讚歎、供養,所得功德;若有人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是因緣,善男子當應出家,修持淨戒。諸善男子!諸須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應留難出家因緣,應勤方便勸作令成。」
時諸大眾聞佛所說,莫不厭世,出家持戒,有得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者,有種辟支佛善根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皆大歡喜,頂戴奉行。

《出家功德經》—三 海濤 輯

《出家功德經》—三 海濤 輯
佛告阿難:「若復有人破壞他人出家因緣,即為劫奪無盡善財人福藏,壞三十七助菩提法、涅槃之因。設有欲壞出家因緣者,應善觀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緣此罪業墮地獄中,常盲無目,受極處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餓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惡苦,久乃得脫。
若生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於百歲常問是義,我百歲以無盡智說是罪報,亦不可盡。於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終不記此人當有得脫時。所以者何?皆由毀出家故。
或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緣故,受無量罪,由障出家故。或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緣故。受無量罪,由障出家故。
於此清淨智慧鏡中,為於解脫諸善法故。若見出家,修持淨戒,趣解脫處,破他出家,為作留難;以是因緣故,生便常盲,不見涅槃,由毀出家故。
常觀癡等十二因緣,出家應得解脫。以毀破他智慧眼故,破出家緣,覆慧眼故,從生至生,常盲無目,不見三界,緣障出家故。
出家應見五陰、二十我見,人趣正道。破出家因,壞正見故,所生常盲,不見正道。
出家應見一切法聚、善法住處,應觀諸佛清淨法身。以破出家善因緣故,所生常盲,不能覩見佛法身。
以因出家應具沙門形貌,及與持戒清淨福田,種佛道因。破出家故,於善法中斷一切望;由是罪緣,生生常盲,由毀出家故。
出家應善觀察一切身心,皆苦、無常、無我、不淨。破他出家,為作留難,則破此眼;破此眼故,不見四道、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趣涅槃城;是罪緣故,所生常盲,乃至不見空、無相、無作清淨善法,向涅槃城。

《出家功德經》—二 海濤 輯

《出家功德經》—二 海濤 輯
五百歲已,命終轉生三十三天,為帝釋子,具受五欲、極天之樂、天妙婇女,恣意千歲。壽盡,生焰天,為焰天王子,自恣受天色、聲、香、味、觸,快心欲樂。
受天二千歲已,命終生於兜率天王子,恣心受於五欲快樂,目視相欲,心自厭足,常談法語,解脫智慧,壽天中壽。
滿四千歲已,命終往生自在天上,為天王子,受種種五欲妙樂,於婇女中化應恣意八千歲。八千歲已,命終生他化自在天,為天王子。
此第六天,其中欲樂下五天中所不能及。生此中已,受最妙樂,眾樂之藏。受此樂時,心極迷醉,具足受於諸妙勝樂萬六千歲。如是受樂,於六欲天往來七反。
此鞞羅羨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饑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壯年已過,諸根熟時,畏惡生、老、病、死患故,厭世出家。剃除鬚髮故,身披法服,勤修精進,持四威儀,常行正念,觀於五陰苦、空、無我,解法因緣,成辟支佛,名毘流帝。於是時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於善根,令諸群生種於三乘解脫因緣。」
爾時阿難叉手白佛言:「世尊!若當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任其所須,得幾所福?若復有人毀破他人出家因緣,受何罪報?唯願世尊具盡告示!」
佛告阿難:「汝若具滿於百歲中問我此事,我以無盡智慧,除飲食時,滿百歲中,廣為汝說此人功德,猶不能盡。是人恒生天上、人中,常為國王,受天、人樂。若有於此沙門法中使人出家,若復營佐出家因緣,於生死中常受快樂。我滿百歲說其福德,不可窮盡。是故阿難!汝滿百歲盡壽問我,我至涅槃說此功德,亦不能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