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6, 2010

聰明過生活—二 海濤 輯

聰明過生活—二 海濤 輯
1.工作時,憶念給自己工作的人,觀想他們仁慈。這樣的思惟能避免自己在工作上產生如瞋恚、抱怨、計較等惡劣情緒。
2.無論你做什麼工作,都必須學習兩件事。首先是如何做好份內的工作;其次是憶念菩提心的發心,那麼無論從事任何工作,都將變成一切有情成佛的安樂因。
3.當你在閉關,服事善友或饒益有情上面遭逢困境,如果你堅持下去,你還是在確保人生會美好。道理何在呢?因為你所造的功德,總會帶來好的果報。
4.縱然你發現人生艱困,犧牲了大量舒適、享樂,內心可能沒有得到快樂或滿足,修行佛法必定會為你確保美好的未來。因為你所造的善業,果報將是來世樂,不僅僅一世,而是多生多世。
5.譬如說,你經年累月犧牲現世的大量舒適及享樂,以便過清淨的生活。假如你還沒有捨離貪心,內心會相當苦。因為你的心還沒有清除攀緣今生的貪心,還離不開俗慮,還沒有健康的心,便無法以修行或持戒為樂。但以佛法來看,那還是美好的人生。
6.不管你認為從外在的享樂找到多少快樂、多麼令你興奮,你還是要自問:這樣的快樂是基於佛法的觀點還是自己貪心的觀點?你應該分析自以為是快樂的經驗,而且必須考慮業報。真正快樂的人生必須具有良善的動機和善報,那才是快樂的人生。
7.長遠來說,你會獲得許多快樂、好的轉世,解脫乃至佛果。所以,即使感到修行困難,不能樂在其中,請勿喪失勇氣。
8.為了證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眾生,就要捨離不好的行為,而要努力造作善業。
9.心中有多少力量、多少恆心,就全部把它用到斷除貪欲上去。出離就是修善斷惡,這樣,才有辦法根除貪欲。

聰明過生活—一 海濤 輯

聰明過生活—一 海濤 輯
1.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我們何時修行佛法,就是以最好的方式在照顧自己。如果你要自私,應當聰明的自私。意思是:如果你要快樂,應當幫助、利益其他眾生,避免傷害他們。那才是確保自己的快樂、使人生成功的最佳辦法。
2.美好的人生和惡劣的人生差別何在?你可以依照佛法的智慧、對菩提道次第和業果的了解;也可以依照貪心、唯我獨尊及自我愛惜,去詮釋人生的好、壞。這兩種論釋自然是背道而馳。貪心認定的好、壞涵意,尤其和智慧詮釋的內涵南轅北轍,這正是困惑所在。
3.一般來說,世間人大都隨順貪心。對他們來說,美好的人生是以外在的發展來衡量的成功:積聚更多、更多的財富、朋友、子女等等,這些外在、看得見,象徵繁榮的東西。便是貪心最重視的事物。
4.從佛法的觀點來說,如果一生都在造善、不造惡,就是美好的人生。如果去年造的善業多於惡業,就是一個好年。
5.在二十四小時當中,如果積聚的善業能超過惡業,縱使精疲力盡、乃至修行得差點死掉,那一天的人生都是美好的。這是佛教定義的好、壞人生:善業和惡業相對的比例。
6.盡可能的以饒益其他有情之思、菩提心的動機,來度過一天當中的其餘時間。無論你為中心或公司、工廠而工作,盡可能的懷著饒益他人之思、菩提心的動機去做。
7.這樣一來,你的生命就毫不浪費。如果你懷著菩提心的動機而工作、睡覺、做每件事,無論你做什麼,全都變成法行。
8.上班時,思惟:我勢必要覺悟,以引導一切有情覺悟,所以我現在要工作服務一切眾生。如果你是為了養家而工作,那也相當於服務一切有情,如果你不養家,你仍需物質條件以便修學佛法,為了利益眾生而成佛。

趣入大乘之法 海濤 輯

趣入大乘之法 海濤 輯
1.佛告慈氏菩薩:有四種法,若如理修行者,即能安住大乘趣向勝道,所有善法而無壞失。何等為四?
一者、信法能向勝道。復何名信?謂有信故,而能隨順諸賢聖種,所不應作而悉不作。
二者、尊重能向勝道。以尊重故,於諸聖者所說妙法而能聽受,諦受法故,耳無外聽。
三者、無慢能向勝道。以無慢故,即能於彼一切賢聖恭信頂禮。
四者、精進能向勝道。以精進故,若身若心悉得輕安,所作善法皆能成辦。
2.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應當先發五種勝心。云何為五?
一者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
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
三者於諸有情起親友想,於險難中誓當救護;
四者常於有情起負債想;
五者恒懷慚愧何時償畢。能發如是五種心者,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慈氏!當知即是菩薩摩訶薩修大乘行發五種心。此五心中,
一者於諸有情起大悲心;
二者為諸有情求一切智——心無退轉此二心者,於大乘法精進修行;
三者一切有情皆我親友;
四者一切有情於我有恩,未有毫釐用相酬報;
五者一切有情皆我眷屬,我曾於彼起不善業,種種呵罵非理責罰,深心慚愧何時償畢——此之三心令諸菩薩勇猛不退,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發菩提心品》

認識業力—三 海濤 輯

認識業力—三 海濤 輯
1.意業為重。《中阿含經》上記載:有長苦行尼揵問世尊曰:「此(身口意)三業如是相似,施設何業為最重,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為身業?口業?為意業耶?」世尊答曰:「苦行!此三業如是相似,我施設意業為最重,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身業.口業則不然也。」
2.佛告居士:「於意云何?若使有人持利刀來,彼作是說:我於此那難陀內一切眾生,於一日中斫剉斬截.剝裂削割,作一肉聚,作一肉積。居士!於意云何?彼人寧能於此那難陀內一切眾生,於一日中斫剉斬截.剝裂削割,作一肉聚,作一肉積耶?」
3.優婆離居士答曰:「不也。所以者何?此那難陀內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是故彼人於此那難陀內一切眾生,必不能得於一日中斫剉斬截.剝裂削割,作一肉聚,作一肉積。瞿曇!彼人唐大煩勞。」
4.佛告居士:「於意云何?若有沙門.梵志來,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心得自在,彼作是說:我以發一瞋念,令此一切那難陀肉燒使成灰。居士!於意云何?彼沙門.梵志寧能令此一切那難陀肉燒成灰耶?」
5.優婆離居士答曰:「瞿曇!何但一那難陀,何但二.三.四。瞿曇!彼沙門.梵志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心得自在,若發一瞋念,能令一切國一切人民燒使成灰,況一那難陀耶!」
6.造不善業之因包括:貪、瞋、癡、自(自作)、他(教他作)、隨他轉、所愛味、怖畏、為損害、戲樂、法想(以為是合法)、邪見等十二因。
7.明白果報的業因,就要懂得去修殊勝的業因。佛告辯意:有五事得為尊貴,眾人所敬。
一、施惠普廣。二、禮敬三寶及眾長者。
三、忍辱無有瞋恚。四、柔和謙下。
五、博聞經戒。《辯意經》

認識業力—二 海濤 輯

認識業力—二 海濤 輯
1.「故意作業」又隨心念之強弱而果報有別。若故意作惡則有罪;若無惡念,則不一定會結罪。而同樣是作一件事,但是因為發心的不同,得到的果報有的是罪,有的是福。
2.如《成實論》云:「有(又)故則有罪,不故則無,諸業皆以心差別。故,有上、有下。若無故心,云何當有上、下?如醫與非醫俱生人苦,以心力故罪福差別;又如兒捉母乳則不得罪,以無染心故,若染心捉,則便有罪。當知罪福皆由心生。」
3.罪福不是由身或口的行為來判斷,主要是在心,以心念的善惡,或是有意無意來決定是罪、是福。如《成實論》云:「如有三人俱行繞塔:一為念佛功德,二為盜竊,三為清涼。雖身業是同,而有善、不善、無記差別當知在心。」可知罪福是由心而生差別!
4.影響業報的因素很多,其中以心念的影響最大、最複雜。以布施來講,一般會想到:如果「福田」肥沃的話,得到的「福德」會比較大。其實除了「福田」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心念」!心念的差別,有時候勝過於福田的大小。
5.如《大智度論》上云:「施物雖同,福德多少隨心優劣。如舍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即迴施狗而問舍利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義,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於一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為第一,不如佛施狗惡田得福極多。以是故,知大福從心生,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萬億倍,不及佛心。」
6.可知「福田」只是影響業報的其中一個因素而已,最主要的還在於「心念」!如果以清淨的善念,不求回報的發心,本著慈悲的胸懷、謙虛的態度,恭恭敬敬來布施,且布施之後不後悔,讓善念與歡喜心相續增長,持續不間斷地布施,這都會讓布施福德持續不斷地增廣!

認識業力—一 海濤 輯

認識業力—一 海濤 輯
1.經典裡曾描述一個眾生所累積的惡業的數量,說:「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2.「業」是動作、行為的意思。凡由意志力所發動的,都是業。由身口意的活動,能引發出一種動力;而這種動力,將會感得某種果報,這種潛在的能力,就是「業」。
3.《地藏經》云:「我觀是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
4.如果我們尚未解脫,也沒有任何證德,就應該在淨除罪業、累功積德上努力。
5.修行懺悔法門,可以對治我們現在造惡的習慣,也可以消除過去的惡業。
6.了解「業」的特質——現在的安樂是源自過去的善行,現在的苦痛是源自過去的惡行,這是業果的道理。
7.業有四種特質,這是世間的定理、定律。
一、一切苦樂皆業所感:善業會招感安樂的果報,惡業會招感痛苦的果報,絲亳不會有差錯。生命中任何一絲的痛苦或快樂,全部都是由自己的業所決定。
二、業增長廣大:我們造業之後,業會持續到成熟、結果。如果我們習慣做類似的善行或惡行,果報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三、未造業不會受報:不論是善業或惡業,只要是沒有造的,絕對不會感果。
四、已造之業不失壞:已經造的善惡業,絕對不會壞失,即使經過百劫,時間因緣成熟,果報就會降臨。
8.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雖然我們造的惡業一定會感果,但是藉由懺悔可以把罪業的力量減小,甚至是讓罪業不起作用,如同壞死的種子,即使埋在土中,澆水施肥,也不會成長結果。

聞法功德廣無邊—二 海濤 輯

聞法功德廣無邊—二 海濤 輯
1.佛法功德:
一、以聞可入法,聞法能除罪;三門得清淨,故聞為最勝。
二、聞可增智慧,若具有聞思;從中定生修,獲無上成就。
三、由聞知諸法、由聞遮眾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2.世尊云:隨時聞法有五功德,恒不失時(不錯失學習良機)。
一、未曾聞法便聞之;二、已聞便持;三、除去狐疑;
四、亦無邪見;五、解甚深之法。
3.正法,雖可以從經典去了解,但主要還是要從說法師去聽聞。所以為了要趣入正法,進求佛道,應親近善知識。
4.因此,佛說:「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預入聖流所必備的四大條件,可見親近善知識的重要。
5.怎樣才算是善知識?:
一、證德:三學修證——戒清淨成就,定成就,觀慧成就。
二、教德:深入經藏,成就多聞,能開示導引學眾,進修大乘正道。
三、達實性:實性是正法的別名,可由現證慧通達,或是從聞思教理得通達。
四、悲愍:有慈悲心,不是為了名聞利養,而是能清淨(為利益眾生)說法。
五、巧為說:成就辯才,能善巧方便地為眾說法。
6.然而末世善知識難逢,如於佛法的行解,有一分長處勝過自己,也應如法親近、學習。因此經上說:如有八分之一的功德,也可以親近。
7.修行要明心見性,開悟成佛,必須要完全依賴善知識的教導。
8.佛經上說:「究竟勝義禪波羅蜜,須以信心瞭解。」阿底峽尊者云:「吾人在未成菩提以前,當依止善知識,從聞、思、修得禪波羅蜜。倘現在無病而修,皆是善知識恩德所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