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3, 2009

四種修行為上法—二 海濤 輯

四種修行為上法—二 海濤 輯
3.另一種對治方式是觀世音菩薩的六字真言咒。只要想起這個咒語,就能帶來覺醒。六字真言咒的六個種子字,相對應於觀世音菩薩六度的成就,也是六種成就的化身。聽到這個咒,眾生就能從六道輪迴中解脫;想到這個咒,就能成就六度。
4.六字真言咒的利益之廣大,如果能夠用土地來當紙張,所有的樹當做筆,所有的海洋當作墨水,諸佛本身來談論它,也無法說盡它的好處。
5.禪修空性或念誦六字真言咒,都屬於正行的對治。佛陀曾在《妙法蓮華經》中說,如果一個人能夠正確念誦六字真言咒,連寄生在此人體內的寄生蟲都會往生觀世音淨土。
6.四種力量俱在,才算正確地修持懺悔。噶當派大師曾說,負面行為只有一個好處:它們可以透過懺悔而清淨。
7.如果我們擁有五種力量,菩提心自然會在心中生起。這五種力量是:決心的力量、嫻熟的力量、善因的力量、懺悔的力量,以及願望的力量。
一、決心力:舉例來說,我們下定決心在這個月,或在這一年,或直到死亡,或直到證悟,絕不放棄菩提心;即使被他人傷害,也不會屈服於瞋恨。我們必須不斷強化這個堅定的決心。
二、嫻熟力:在開始,禪修是困難的。但如果我們堅持下去,它會愈來愈容易。
三、善因力:此即積聚功德。
四、懺悔力:經由仔細思考,我們可以看到此生經歷的一切痛苦和煩惱,都是我執創造的災難。我執是萬惡之因。當它生起時,即使是一剎那,也應當立刻加以對治。
五、願望力:每當我們完成一些善行時,應當祈願:「從現在直到覺醒,願我永不放棄兩種菩提心。不論我遭遇任何衝突煩惱,願我能夠把它們當做修道上的踏腳石。」

四種修行為上法—一 海濤 輯

四種修行為上法—一 海濤 輯
1.有四種修行為上法,能將困境帶到道上,立刻開始修行。一、積聚資糧,二、清淨障礙,三、供養邪魔,四、供養護法。
一、積聚資糧:承受痛苦時,我們自然希望不要受苦。如果不想受苦,而想要健康安好,我們應該念誦藥師佛的名號,供養諸佛菩薩。這一切都是健康與快樂的因。
二、清淨障礙:當我們受苦時,要把不舒適視為一種徵兆,提醒我們真正要避免任何痛苦(包括任何微小的痛苦)的方式就是諸惡莫作。
三、供養邪魔:供養食子給邪靈時,應該非常誠意地說:「當您傷害我時,我修持忍辱,因此您在幫助我修持菩提心,我很感激。請用您偉大的力量,讓所有眾生的痛苦都來到我身上。」如果我們缺乏這樣的勇氣,可以單純地供養食子,心中充滿愛與慈悲地說:「現在及未來,我會努力幫助您們,請勿妨礙我修持佛法。」
四、供養護法:向大黑天和吉祥天女等護法供養食子時,請求他們協助自己順利地修持菩提心,如此一來,我們能夠像關愛父母和孩子般關愛眾生。讓我們祈請,願我們能夠脫離對敵人的瞋恨,戰勝我執的迷妄。祈請他們遣除修道上引起衝突的因,讓順緣生起。
2.在清淨負面行為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四種力量。
第一種、是懺悔的力量,對所有過去犯下的惡行,感到強烈的悔意。
第二種、是決心進步的力量。
第三種、是支持的力量。如果沒有懺悔的對象,懺悔是無法成立的。把完全沒有分別心,離於身、語、意惡行的三寶視為支持對象。當我們皈依三寶之後,在三寶面前發菩提心,是清淨自己的最佳方式。
第四種、是對治的力量。禪修空性是其中一種對治,因為即使是負面行為,其本質也是空的,並非具有實質存在的獨立個體。

覺醒的勇氣─四 海濤 輯

覺醒的勇氣─四 海濤 輯
1.佛法是普世良方,可以應用於任何困境。
2.快樂與痛苦的經驗,皆是正面與負面行為的結果。要盡量屏棄惡行,培養善德。
3.佛陀法教的精髓,即是要清楚了解什麼是應做的行為,什麼是應屏棄的行為。
4.菩提心是獲致覺醒的不敗法門。它有兩個面向:相對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
5.相對菩提心是運用凡夫心意來修持,比較容易培養。儘管如此,相對菩提心帶來的利益是無量的,因為只要珍貴的菩提心在心中生起,我們就永遠不會墮入輪迴惡趣。
6.如果對無常有所領悟,我們就能修持殊勝的法教。如果我們仍然認為,一切都將如常,我們就會像在臨終病榻上,卻仍然繼續談論生意的富人!
7.當面對任何情況時你了解到,心不以任何「東西」的姿態存在,你應該安住在那個覺受之中,不要為它貼上標籤或下定義。
8.我們要記得,任何「念頭」或「對治」——即使是空性的念頭——在本質上都是空的,不具有實質的存在。
9.我們要如何安住於空性之中,如何離於所有的心智活動?首先要認清,當我們想到「我」這個念頭時,其實不具任何真實性。
10.雖然如此,我們仍然覺得,有一個真實的、實在的東西叫做「我」。這個「我」由一個具有五種感官、八種識的身體支撐。
11.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外在事件似乎是在「那裡」發生,但事實上,它們是在「這裡」、在「內在」發生;它們是心造作出來的。
12.當死亡來臨,我們的心會進入中陰,身體被遺留在後,語言則完全不存在。我們的心無法帶走此生所累積的財富,父母親友也無法隨行。我們將隻身一人,背負所從事的一切善行與惡行。
13.有一種說法認為,禪修後,一切現象,自己和他人,宇宙和所有眾生,皆顯現如幻。我們對這個說法必須要有正確的了解。

覺醒的勇氣─三 海濤 輯

覺醒的勇氣─三 海濤 輯
1.對於我們虧欠很多的人,我們應當在心中生起大愛,願他們得到快樂;在心中生起大悲,願他們從痛苦中解脫。
2.當我們為了眾生的利益而付出自己的快樂和善行時,我們應該忽視自身的利益,甚至為了眾生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我們必須努力創造一種環境,讓如母眾生能夠在當下享受快樂,並修持佛法。我們應該祈願他們迅速證悟,並隨喜他們的進展。
3.我們應該用最深的信心,祈願引起病痛的作惡眾生,也能從痛苦中解脫,迅速獲致證悟。我們應該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不論我們從事了什麼善行,乃至於獲得財富或長壽,甚至於成佛,都是為了利益他人。
4.恆學三要點
一、持之以恆的修心:我們要無悔地付出自己的快樂,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及功德布施給他人。我們應該用喜悅的心情,承擔他人的悲傷和困境。我們要努力讓他人從痛苦中解脫,尤其是傷害我們的人;我們要誠懇、毫不遲疑地獻出自己的快樂,不論多寡。
二、勿過度戲劇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言論應當合乎真正修持佛法的方式。此外,我們應該避免在他人面前從事一些行為,讓他人認為我們是受戒的人,因而從中得到好處。我們也要避免從事一些行為,讓他人認為我們已從我執中解脫。
三、勿持雙重標準:要同樣禮遇窮者和權者。去除所有偏見,避免對親戚的執著,以及對敵人的憎恨。對窮人及地位卑下的人要特別尊重。不要偏頗!要以同樣的愛與慈悲對待一切眾生。
5.如果俱足三種根本條件,應該感到欣喜,因為我們擁有一切修持佛法的條件。這就像在爬坡時有一匹好馬,路途就不會太困難。同時,我們要祈願所有眾生皆能同樣幸運。
6.修心要低調,不應炫耀,不能用修心來引人注意或創造聲譽。它是我執和煩惱的內在對治。我們要讓自己的心成熟,不需讓他人知道。

覺醒的勇氣─二 海濤 輯

覺醒的勇氣─二 海濤 輯
1.釋迦牟尼佛曾說,就獲致證悟而言,以慈悲服務有情眾生,等同於供養諸佛的價值,因此,慷慨對待他人,讓他人從痛苦中解脫,走向解脫之道,和供養諸佛的利益是一樣的。
2.或許我們會認為,供養寺廟,或在佛像面前擺出供品是更好的方法。事實上,諸佛完全離於自我珍愛,因此,我們愈能幫助眾生,諸佛就愈快樂。
3.事實上,眾生是我們積聚功德的最佳機會。
4.我執從來就不具基礎。雖然根本沒有任何可以執著的,但我們仍執著於「我」。我們執著它,珍愛它,為了它傷害別人,累積惡業,讓我們日後在輪迴的下三道中承受更多痛苦。
5.國家有難時,侍衛會日夜保護國王,晚上不睡覺,白天不鬆懈。同樣的,為了趕走我執這個搗蛋鬼,我們應該在它出現時,立刻用空性來對治。
6.把我執視為敵人。當它不再存在時,我們就不可能關心自己超過別人。當這種感受生起時,讓我們思一切眾生之大慈。
7.我們應該感謝所有眾生,因為我們必須仰賴眾生來獲得證悟。我們要用相同的愛與慈悲來對待敵人,如同對待朋友一般。這是最重要的,因為對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的愛與慈悲是自然生起的。
8.我們應該用相同的敬意來對待佛與眾生。在皈依之後,不論修持什麼儀軌,我們都必須生起菩提心;從那一刻開始,眾生就成為我們修行的支柱。
9.如果我們被狗咬,或被他人攻擊,我們不應該做出憤怒的反應,反而要盡可能地幫助對方。即使我們幫不了他,也不能放棄幫助他的願望。
10.概括來說,我們要懷有強烈的慈悲心,想像所有眾生的痛苦融入自身,同時把過去、現在、未來的身體、財富和善行回贈給他們。如果看到眾生得到快樂,善行增長,我們都應隨喜。

覺醒的勇氣─一 海濤 輯

覺醒的勇氣─一 海濤 輯
1.菩薩為利益眾生而尋求證悟。他們的道路是利他的道路。在這個道路上,心要接受訓練,超越平常所熟悉的凡夫自私行為和煩惱,漸漸學習將他人變成內心最主要的關懷焦點。這種利他態度,是佛陀大乘法教的根本及核心。
2.所有想要成就無上覺醒(即證悟)的人,都應該努力修持相對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
3.簡而言之,大乘的深廣兩個面向,全包含在兩種菩提心的修持中:相對菩提心(世俗諦)和究竟菩提心(勝義諦)。
4.相對菩提心是依著一般的概念心來修持,就算是初學者,只要向內在檢視,用正確的方式修持,就可能圓滿成就。
5.當相對菩提心圓滿成就之後,究竟菩提心,也就是內觀的智慧、無我的了悟,就會自行生起。此即噶舉派的大手印,寧瑪派的大圓滿。
6.究竟菩提心也不是在一開始就可以做到,所以我們必須從相對菩提心開始修持。
7.相對菩提心有兩個面向:空性與慈悲。如果修持慈悲的根基穩固,就不會岔入聲聞乘和緣覺乘的道路;如果能仰賴空性的見地,就不會在三界輪迴中流轉。
8.缺乏慈悲的空性禪修,不是大乘的道路;修持慈悲,而缺乏對空性的了悟,也不是大乘的道路。空性和慈悲必須兼具。
9.如果我們無法修習這些法教,聽聞法教本身不會讓我們從輪迴中解脫,面對生老病死的困境時,也不會有任何幫助。我們生病時,如果不遵照醫師的處方,即使醫師隨伺在側,痛苦也不會消失。
10.人身非常難得。我們應下定決心修持佛法,不要把生命耗費在無意義的活動上。
11.能終身修持佛法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能的話,起碼要好好皈依,因為皈依是佛法的精髓,同時可以關閉墮入下三道之門。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五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五 海濤 輯
十三、無二想故,當知是忍;十四、識業報故,當知是忍;
十五、莊嚴身故,當知是忍;十六、口演淨言故,當知是忍;
十七、心清淨故,當知是忍;十八、心堅牢故,當知是忍;
十九、言語自在故,當知是忍;二十、不憶想故,當知是忍;
二十一、善分別心故,當知是忍;二十二、護他心故,當知是忍;
二十三、修梵世行故,當知是忍;二十四、受人、天報故,當知是忍;
二十五、身相勝故,當知是忍;二十六、具妙梵音故,當知是忍;
二十七、除諸過患故,當知是忍;二十八、斷諸荒穢故,當知是忍;
二十九、斷一切不善根故,當知是忍;
三十、殺諸結賊故,當知是忍;
三十一、於惱害眾生得超越故,當知是忍;
三十二、具足一切佛法故,當知是忍。
◎是名菩薩三十二事修行忍辱而不可盡。
3.何故名曰菩薩淨心?
一、其淨心者能斷慳惜,亦化他人令斷慳惜;
二、其淨心者能斷破戒,亦化他人令斷破戒;
三、其淨心者能斷瞋恚,亦化他人令斷瞋恚;
四、其淨心者能斷懈怠,亦化他人令斷懈怠;
五、其淨心者能斷亂心,亦化他人令斷亂心;
六、其淨心者能斷愚癡,亦化他人令斷愚癡。
◎淨心如是能斷一切諸不善法,安諸眾生於善法中,是故名曰菩薩淨心。
4.菩薩何以具足成就六波羅蜜?
一、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波羅蜜,
二、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尸波羅蜜,
三、若觀色盡即是具足羼提波羅蜜,
四、若見色寂滅即是具足毘梨耶波羅蜜,
五、若不行色相即是具足禪波羅蜜,
六、若不戲論色相即是具足般若波羅蜜。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四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四 海濤 輯
1.云何為菩薩之忍?
一、若見罵者默受不報,善知音聲如響相故;
二、見有呵責默而受之,善知身相如影像相故;
三、見有瞋者心不懷恨,善知心法如幻相故;
四、忿不報忿,心清淨故;
五、聞有稱名心不生愛,不自高故;
六、聞不稱名,心不生礙功德具足故;
七、若遇榮利不生喜悅,善自調故;
八、若遇衰耗不生罣礙,心寂滅故;
九、見有稱者心不驚動,善知分別故;
十、見有毀者心不縮沒,其心廣大故;
十一、見有譏者其心不下,善安住故;
十二、見有譽者其心不高,不傾動故;
十三、時若遇樂事心不歡逸,觀有為法無常相故;
十四、若遇苦事心不疲惱,為眾生故;
十五、世法不染,不依止故;
十六、忍受諸苦見危逼者,以身代故;
十七、忍節節支解,具足覺支故;
十八、眾苦加身悉能堪受,具佛身相故;
十九、忍他過患,善作業力故;
二十、示現燒熱修諸苦行,伏外道故;
二十一、現入諸道,出過釋、梵、護世諸天故。
2.菩薩具三十二事,修行忍辱亦不可盡。何等三十二?
一、斷諸結故,當知是忍;二:不生害故,當知是忍;
三、無有纏故,當知是忍;四、無有惱故,當知是忍;
五、無覆蔽故,當知是忍;六、無有瞋故,當知是忍;
七、無忿諍故,當知是忍;八、無鬪訟故,當知是忍;
九、於諸塵界心不異故,當知是忍;十、護自他故,當知是忍;
十一、順菩提心故,當知是忍;十二、善思惟故,當知是忍;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二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二 海濤 輯
1.菩薩摩訶薩修行大悲亦不可盡。何以故?
一、如人命根即以出息入息為本,菩薩如是修學大乘,以大悲為本;
二、如轉輪聖王,以輪寶為本,菩薩如是修一切智以大悲為本;
三、如大長者唯有一子,愍愛情重,菩薩大悲亦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
四、如是大悲我已行已,如是大悲作己利已,
五、如是大悲不假他事,如是大悲己心所作出不諂曲,
六、如是大悲所作畢竟出正決定,如是大悲種性所作出於直道,
七、如是大悲心無邪曲出生正直,如是大悲無有憍慢出眾生境,
八、如是大悲捐捨己身出如來身,如是大悲不貪壽命出不作惡,
九、如是大悲擁護眾生出於菩提,如是大悲護真實法出心清淨,
十、如是大悲見諸窮厄出拔濟事,如是大悲本誓堅固出不動心,
十一、如是大悲不欺己身、人、天、賢聖出不虛誑,
十二、如是大悲其行清淨出於善業,如是大悲自捨己樂出與他樂,
十三、如是大悲不與他苦出不焦熱,如是大悲能令眾生捨於重擔出堅精進,
十四、如是大悲有忍勢力出護無力,如是大悲不厭可污出瞻病者,
十五、如是大悲得法自在出教化鈍根,如是大悲覆自功德出顯他功業,
十六、如是大悲出離諸苦,如是大悲出求無漏樂,
十七、如是大悲出捨所愛物,如是大悲出作眾善業無所嬈惱,
十八、如是大悲出善持禁不捨毀戒,如是大悲出教化眾生,
十九、如是大悲出不惜身命,如是大悲出捨自支節,
二十、如是大悲出生他善根,如是大悲出自利益善根,
二十一、如是大悲出無味諸禪,如是大悲出不厭欲界,
二十二、如是大慈(悲)出於觀慧,如是大悲出不污善根,
二十三、如是大悲出諸眾生如所願成,如是大悲出有為無為,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三 海濤 輯
二十四、如是大悲出不證無為,如是大悲出知眾生性同無為而能教化,
二十五、如是大悲出護毀戒者,如是大悲出讚歎佛戒。
二十六、如是大乘諸悲出於大悲,以是因緣故名大悲。
◎謂大悲者,必定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諸助道法,為得自然無師智慧,營他眾生所作事業,精勤專著如修己務,以是因緣故名大悲。是名菩薩修行大悲而不可盡。
1.菩薩所懷慈心,等如虛空;大悲堅固,拯濟眾生;常行喜心,令彼同歡;所有捨心,善滅憎愛。
2.菩薩摩訶薩有四行無盡。何等為四?
一、菩薩心行無盡,二、法施無盡,
三、教化無盡,四、善根無盡。是為菩薩四行無盡。
3.菩薩於餘菩薩常行誘導,以柔軟語而演教誨。樂在空處,修行善法;離諸利養,不惜身命。
4.菩薩無有邪念,心寂滅故;言無邪諂,攝口過故。不以邪業而求利益。
5.菩薩其心少欲,常知足故;心調柔和,無垢穢故;迴在生死,具善根故;能忍諸苦,為眾生故。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大方等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
6.佛告海慧菩薩:若修行菩薩具智慧故,聞他惡口、罵詈、毀辱,不堪聞說,菩薩乃能安忍受故,行願圓滿成就,波羅蜜定不離大乘,則能成就口惱忍辱。
7.海慧!當知:如是發起菩提心寶,既能發起忍辱波羅蜜,復能不退精進波羅蜜,圓滿二行,則是菩薩忍辱意惱。
8.復次修行菩薩有四種相應善行。何者為四?
一者、精進修習六波羅蜜;二者、以大悲心成熟眾生;
三者、堅持功德成就圓滿;四者、無量劫時守護三界,亦無疲倦,積集一切功德資糧。若修行菩薩能成如是四種功德,則為決定菩薩行業。《海慧菩薩所說經》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一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與忍辱—一 海濤 輯
◎《大方等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法語選輯
1.爾時無盡意菩薩復語:舍利弗!菩薩修慈亦不可盡。何以故?菩薩之慈無量無邊,是修慈者無有齊限等眾生界,菩薩修慈發心普覆。舍利弗!譬如虛空無不普覆,是菩薩慈亦復如是,一切眾生無不覆者。
2.舍利弗!如眾生界無量無邊不可窮盡,菩薩修慈亦復如是,菩薩慈心悉能遍覆如是眾生。
3.是虛空性尚可得盡,菩薩慈心不可盡也!若有菩薩聞作是說不生驚怖,當知是人得無盡慈。
4.菩薩的慈悲:
一、是慈能自擁護己身,是慈亦能利益他人,
二、是慈無諍,是慈能斷一切瞋恚荒穢繫縛,
三、是慈不見一切眾生破戒之過,是慈無熱身心受樂,
四、是慈遠離一切惱害,是慈能離一切怖畏,
五、是慈能順眾聖人道,是慈能令瞋者歡喜,
六、是慈能勝一切鬪諍,是慈能生利養稱歎,
七、是慈莊嚴釋梵威德,是慈常為智人所讚,
八、是慈常護凡夫愚人,是慈常能隨順梵道,
九、是慈長養一切功德,是慈過諸無作功德,
十、是慈悉能莊嚴相好,是慈能離下劣鈍根,
十一、是慈能開天人涅槃諸善正道,是慈能離三惡、八難,
十二、是慈正向持戒之門,是慈能護諸犯禁者,
十三、是慈定伴離魔結伴,是慈常與歡喜同止,
十四、是慈善為心之所使,是慈堅持威儀戒法,
十五、是慈善香慚愧塗身,是慈能除煩惱臭氣。
5.夫修慈者,悉能擁護一切眾生,能捨己樂與他眾生,聲聞修慈齊為己身,菩薩之慈悉為一切無量眾生。
6.夫修慈者能度諸流,慈所及處有緣眾生、又緣於法、又無所緣:緣眾生者初發心也;緣法緣者已習行也;緣無緣者得深法忍也。是名菩薩修行大慈而不可盡。

持咒功德略說—三 海濤 輯

持咒功德略說—三 海濤 輯
二、或書咒語於帽內,戴於頭上;或書咒佩於身上及衣中;或書於幡上,風吹幡動,其幡所指方向與被風所吹眾生;或書於鐘、鼓、鈴、鐸、螺、鈸等出聲物上;或有人誦咒聞其聲音者,一切眾生均得消滅無量罪業,將來均得成佛。
三、或書寫咒語置於山上、水中;或在江河沐浴時誦咒;或天雨時仰空誦咒;或颳風時風中誦咒;或對太陽誦咒;或對火光誦咒;或誦咒超度亡人,一切地水空眾生,凡得沾法味者,均消滅無量罪業,將來均得成佛。
四、一切眾生縱有五無間罪之罪、諸佛不懺之業,一沾真言法味,罪業悉皆消滅,來世生諸佛國,何況親持誦者?且誦咒之人所出言語,或善或惡,一切天龍八部聞之,均為清淨法音。至於誦咒者如求子,求壽,求福,求財,求避免地水火風空等一切災厄,求菩提,以及一切所求,無不如願;一切災難,無不消滅。唯在行者深信誠求,不得於密咒功德生疑心,為最要緊。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問答選錄)
13.諸佛的真言咒語具有不可思議力量。如來即是以自性功德加持世間文字、聲音,使成真言也。譬如,以咒語加持力書寫梵字於紙上,即可產生殊勝妙用,如:消災、解厄、鎮宅等作用。
14.每一個咒語其實都是佛菩薩的語音,即所謂的梵音,如同《普門品》所言:「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佛菩薩因為身心全部清淨,所以發出的音聲也是清淨之音,如果我們不斷地重複這些清淨之音,則我們的身心也會隨之而清淨。
15.持咒除了能讓身心清淨外,最重要的是,咒語是「正念」,持咒能停止妄念。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不論持咒、持名、靜坐、觀想等,其實都是以正念相續,一念代替萬念,目的都是不要與妄念相應。故不斷地持咒,就是不斷地離開妄念,只要離開妄念,就離開了有為生滅。
16.一切陀羅尼法門,是正念相續的修持,只要擇一而行,都能夠到達止息妄念的境界;皆可以了生死、出三界。

持咒功德略說—二 海濤 輯

持咒功德略說—二 海濤 輯
8.在一般情況下,持咒與持名是同樣效用的。如果我們得到了某部本尊法的灌頂,受持了此本尊的真言,則宜主修這句真言。在這情況下,在從師處受持學得的咒句有著歷代祖師的殊勝加持,變得具有特別的力量與意義,所以比較容易達到成就。
9.在某些經中,佛陀開示弟子持某本尊咒的利益及方法,在這些情況下,持咒及依照傳承儀軌去修誦是最有效的修持。在另一些經中,佛陀開示弟子稱念某本尊的洪名,故此,稱念佛名便有特別的意義了。
10.持咒的時候,如果能依據最準確的梵文咒音誦持,自然是最好不過的。如果不能的話,只要能依自己師長的教授發音而至心誦持,則也是可以的。在準確發音及信心這二者之間抉擇,信心絕對是較發音正確來得更為重要。修持的人,不論是修咒或持號,如果對師長的教授及修持的法門有所懷疑,則不易得到甚麼成就。
11.諾那活佛曾說:念佛或持咒,均有無量不可思議功德。眾生從無量劫來身、口、意所作之業障,就有如一件很污穢之衣服。念佛持咒或供養禮拜懺悔等事,是用肥皂或石鹼洗淨衣上之污垢一樣,祗要天天勤洗,自能洗淨。故念佛持咒之功德,就是洗淨身、口、意之三業。久而久之,三業清淨,便自成佛。
12.諸佛密咒均具足無量無邊功德,十方諸佛皆從陀羅尼所生;若無真言,終不能成無上正覺。諸佛密法,為佛佛相傳之秘密心印,其功德唯佛得知,非因位菩薩所可解證。真言境界,因地菩薩尚非其境,凡夫安能知其功德之大小?茲將諸佛密咒功德,約略言之如下:   
一、或書寫咒語置於佛像中、塔中、鈴杵中,或書於幢上、堂殿上、門戶上、素紙竹帛牆壁上、木板上,凡有眾生得目睹者,或身手觸著咒語者,或在咒語之影中過者,或咒語上所積塵土被風刮落於身上者,均得消滅無量罪業,將來均得成佛。

持咒功德略說—一 海濤 輯

持咒功德略說—一 海濤 輯
1.密咒的真言唸誦,主要在藉佛咒與十方諸佛如來本心達到感應得到加持。佛所傳的佛咒,就是佛的真實語、真言、秘密之心,以咒來通應佛心,現起身心莊嚴。我念佛咒,我即是佛,佛我身語意交融不二,圓滿一切佛性功德。
2.諸佛如來菩薩,金剛護法,都有一或多密咒之心,此心咒有如無線電的頻率,在相互溝通時的密碼,這個頻率調對了,就能相通,通達佛心,菩提心量,覺佛菩薩之修行功德。
3.《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解釋密咒時云:「梵語幔達,譯為救識或救意之義,立名密咒,即是識為智慧,救為方便故,此二雙運者,或此安樂速時能救護意識者,總之是一種殊勝方便名為密咒。」
4.各個儀軌中都有不同的降魔咒、驅魔咒、止魔咒等,密法中還有諸佛菩薩變化成金剛橛、馬頭金剛、大威德金剛等憤怒本尊護持行者。即使沒有很高的等持,僅僅是作觀想、念心咒,依憑心咒的巨大加持力也能遣除邪魔的撓亂。
5.佛在顯宗中也講述了密咒不可思議的功德││《首楞嚴經》云:「若不持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處事。」又云:「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戴身、一切諸魔所不能動。」因此欲成就者,持咒無疑十分重要。《觀音密藏經》云:「若有受持神咒者,凡有所作,必得成就,唯必深信,不得生疑。」《光明經》云:「十地菩薩,尚以咒護持,何況凡夫?」
6.《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介紹了密咒具有四種成立的特點,即法界本性、有法自性、如來加持、無欺無礙之能力,故不能意譯,無垢光尊者也說密咒不能翻譯。
(《密宗斷惑論》索達吉堪布 著)
7.有些聖者曾發下一些不共的宏誓,願稱其名者得到福樂,例如阿彌陀佛便發了這一種大願。故此,稱念彌陀名號的人特別能得到加持。

菩提心的力量 海濤 輯

菩提心的力量 海濤 輯
1.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根本,自他利樂之源泉,滅除一切煩惱痛苦的甘露,到達無餘涅槃彼岸之橋樑。
2.要想享受種種快樂者,亦莫捨棄菩提心。若欲滅除種種痛苦災難,以及除卻眾生的不安,當恆常莫捨菩提心。
3.憶念菩提心的種種功德,對菩提心特別珍惜,這是一種護持菩提心的方便。
4.要想使眾生在所生處常得愛樂諸善法,應當常常謙虛恭敬而發菩提心。
5.發菩提心有種種功德,如《入行論》云:「滅死勝甘露,即此菩提心;除貧無盡藏,即此菩提心;療疾最勝藥,亦此菩提心。彼為泊世途,眾生休憩樹;復是出苦橋,度眾離惡趣。彼是除惱熱,東升心明月;復是璀璨日,能驅無知霾。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
6.菩提心可令眾生在輪迴途中得到休息,能令眾生遠離惡趣,能令眾生去除熱惱,能令眾生遣除無明,所以說菩提心是由聞思修慧之棒攪拌正法的鮮乳,從而得到的精妙醍醐。
7.令菩提心堅固之方法是積累福慧資糧。
8.為了利益眾生,依靠一切發心及行為的善巧方便,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來遣除與饒益有情相違的不善業及種子,如此能斷的善心謂饒益有情戒。
9.菩提心是諸行所依,不失壞菩提心並令增長,不僅為趣入戒法等行持的根本,也是遮止損害有情的最殊勝方便。
10.一個人即便具足布施與持戒的功德,如果不能忍辱,就容易生起瞋恨,一旦生起了瞋恨,那麼過去由布施和持戒所積聚的善根在一剎那間都會毀壞。
11.一個人一旦有了瞋恨心,怒火就會常常在心中燃起,表面就會不斷地憤怒怨恨,這樣,不但自己喪失了快樂,還會時常傷害到朋友和眷屬,給予他們種種的煩惱和痛苦。

善行的功德—三 海濤 輯

善行的功德—三 海濤 輯
1.「迴向功德」就像是給功德一個最安全的存放位置,保障世世不會受到任何損害,如果我們好好修行,不但有增值的空間,將來還可以提領,而且一定會兌現!
2.不用金錢的布施:佛說:「施捨金錢、物質,只是布施方法中的一種。即使不用錢,也可以給人七種布施:
一、和顏施、二、言施、三、心施、四、眼施、
五、身施、六、座施、七、察施。
3.佛陀善巧說了七種不需要金錢、物質就可以布施的方法,歸納這七法可以得知:
一、我們應捨棄、杜絕任何出於自我愛惜、慳吝的心態和行為;
二、相反的,我們所有的動機、發心都是為了眾生的利益,
三、我們只要以善心、善語、善行對待一切有情,就是布施。
4.施捨金錢、物質,只是布施方法中的一種。即使已經有了財物,我們也不要忘記「佛的七施」——還有許多需要去做的布施!
5.一個人如果不行布施,他是絕對不能作利他之事業的,因此也就決定不能成佛。相反的,如果能行布施,則生生世世可以永斷惡鬼趣,永離諸貧窮,能斷諸煩惱,享用不盡,受諸快樂。
6.龍樹大師的寶鬘論指出了我們可以植入心中、最令人嚮往、擁有的銘印:
一、布施是給予你所擁有的事物;二、持戒是善待他人;
三、忍辱是放下瞋怒;四、精進是增長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悅;
五、禪定是全神貫注,遠離邪念;六、智慧判斷何謂真理;
七、慈悲是一種融合了對眾生之愛的高度智識。
7.七種美好品德:一個具備這七種美好品質、並且臻至完美之人,將獲得如梵天所擁有的不可思議的智慧。
一、布施帶來財富;二、美好的世界來自持戒;
三、忍辱帶來美好;四、卓越的成就來自精進;
五、禪定帶來寧靜;六、自由來自智慧;
七、慈悲成就我們所有的願望。

善行的功德—二 海濤 輯

善行的功德—二 海濤 輯
1.《如是語經》說我們的善行果報會帶來幸福與安寧,所以功德是幸福、如意、喜樂、愉悅的同義詞。功德是福樂,修行善巧方便是帶給自己福樂的泉源。
2.善行的功德與布施的力量能趨向喜樂,正是那種善巧的喜樂,構成了定力與明辨的基礎。所以禪修者不能入定的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們未累積足夠的功德。
3.功德是帶來輪迴之中善果的善業。功德引生世間利益,譬如良好的重生、財富、美貌、成功等等,它也是出世利益的助緣。
4.善業功德有三種利益:
一、功德能趨吉避凶;
二、功德在命終時能帶來安寧;並決定眾生來世生人、天善趣。
三、功德的不斷累積,是可以燃燒煩惱的薪火。
5.瞋心和邪見會使過去所做的善業功德毀於一旦,甚至延遲證果達好幾劫之久。如何保存我們的功德?——就是迴向,不論做了什麼善業或善行,在迴向時不只可以將功德迴向給自己,還要迴向給一切眾生。
6.例如我們布施、抄經後,將這些善業功德給它一個明確的目標、方向,如:願一切眾生都能遇善知識、修學佛法、成就佛果等等的菩提願。
7.這樣迴向的功德是既廣又深:廣是指此迴向的對象遍及一切眾生,所以這功德無法被破壞;深是指迴向功德不僅是要使眾生能短暫地得到解脫,而且要使眾生能證悟佛果為止。
8.在修行或行善後,如果做了這樣的迴向,那任何煩惱也都無法破壞所積聚的福德,因為功德已迴向給一切有情了。如果沒有迴向,福德就有可能被破壞,但若已正確迴向,就一點也不會被破壞。
9.以要使眾生解脫的目標去迴向福德,那任何的煩惱及障礙就無法影響到所積聚的福德,因為它具有既深又廣的功德。

善行的功德—一 海濤 輯

善行的功德—一 海濤 輯
1.在經典裡,常常把佛法分成三個部分來理解,那就是戒、定、慧,合稱為三學。持戒為首要,然後修定,才能發慧。
2.持戒能自護、護他,戒除不好的言語、行為、心態,不僅可以避免製造惡業,還可以利益他人、利益自己。
3.持戒是修行的基礎,想修持正法都必須由持戒開始。為了根除昏暗迷惑的習氣,須先消滅心之污染,而持戒便是第一個步驟。無論是出家眾或在家眾,都以持戒為第一步驟,沒有例外。
4.持戒與三慧的關係:《大般若經》提到菩薩為了「引發聞、思、修」必須先「淨修身、語、意戒」,意思是說為了使學習(聞、思、修)能自利、利他,一定要持戒。
5.多聞的重要性:
一、《長阿含經》佛說:「若比丘有信、有戒,而不多聞,則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則梵行具足。」
二、《長老偈》云:「多聞增知識,知識增智慧;由智見真諦,諦使人美善。」
三、多聞思是功德財,多聞思能增長善根,這是佛、菩薩一致強調的,而且是「多」——廣泛且深入的學習。
6.佛陀不斷強調布施與持戒的重要性。在修行道上,我們應當培育、開展自己施捨與戒德的心,時時自問:「今天,我做了什麼功德事?」
7.許多人都想修行功德,到處找功德,但卻不見有多少人找戒惡之道。他們這麼想要功德,卻不知道戒惡就是行善的開始,就是功德。
8.佛教的功德是棄絕惡行。當我們戒惡時,就不再繼續造業了。沒有苦時,就有平靜。平靜的心是清潔的心,無瞋、清明。所以佛說:心清淨,是世上最高的功德。
9.善行有許多形式,不過簡單講有兩類:
一、作為因的功德,也就是我們得做的善行;
二、作為果的功德,也就是來自我們善行的福報。

大悲寶藏—三 海濤 輯

大悲寶藏—三 海濤 輯
1.我們每天都必須修持菩提心的態度。人們看不見你的心,只看得到你身、語行為中顯現出來的態度。
2.要時時注意自己的態度和心念,守護它如同你是警察,或照顧小孩的女傭,像保鑣,或者你是上師而你的心是你的弟子。
3.修持佛法,尤其如果你是受菩薩戒的,就得每天將生命奉獻給其他眾生。你發了願晝夜為了眾生而活,而不是為了自己活,並且還特別受了戒,要為眾生吃飯、穿衣、睡覺等等。
4.無論利益眾生是多麼艱苦,要花上幾劫,菩薩都因為有機會忍受這些困難而非常歡喜。
5.早上一起來,就要發心:不管多難,都要為眾生修持佛法。而且也要努力生起菩提心,好讓自己為他而用功。
6.觀想:我只是一個人,僅僅一人。就算我墮入地獄,也沒有理由感到沮喪。就算我脫離了一切苦,也沒有理由感到興奮。所有其他有情的數量是數不盡的,就像我一樣,他們都想要安樂,不想要受苦。
7.當你貪著虛假的「我」時,問題就隨之而來。當貪著那個「我」時,你說:「我要快樂」,然後你便忘了其他有情,而且不覺得其他有情也要快樂。
8.如果一個人還沒有實踐行菩提心,就必須時時憶念菩提心,自我檢視行為的動機是自私的?還是利他的?如果是前者,就要立刻轉化為利益他人的行為。久而久之,當你安住在行菩提心時,自然而然一天二十四小時,時刻都只生起利益他人的念頭。
9.我們往往把我放在心上,其實我們應當把有情放在心上才對。我們所做的一切,應當都是為了放在我們心上的這一切寶貴的有情。
10.從早晨起床、漱洗、穿衣、上班、吃、喝、說話,直到晚上上床睡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不管正在經驗安樂、成功或困境,我們都要代表放在心上的寶貴有情去經驗這一切。

大悲寶藏—二 海濤 輯

大悲寶藏—二 海濤 輯
1.宗喀巴大師曾經說,菩提心就像樹的主幹,有了菩提心才能生出枝葉花果。
2.每天早晨一醒來,必須思惟:我的人生目的就在於令所有眾生離苦得樂,尤其是得到究竟的安樂。
3.要強烈地感覺這是我的責任,若我對一切眾生具有慈悲心,就不能傷害任一眾生,他們就不再因我而受苦,這一切全操之在我。
4.我必須對所有眾生的安樂負起責任,持守菩提心,因為這是眾生安樂、成功、得到無上正覺的根本。
5.無始以來,我所遭遇的一切問題、失敗、不如意、修行不能成就等等,都來自於自我中心的愛執,因此直接或間接傷害了其他眾生。
6.只要自我愛執還存在,就無處容納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不能證悟,得一切種智;欠缺一切種智,就無法依每一眾生的根性,以善巧方便度化所有眾生。
7.穿衣服的時候,思惟:我的人生意義在於服務所有眾生,帶給他們安樂,為此,我必須保護身體,所以要穿著衣服。飲食的時候,思惟人生的意義在利益眾生,飲食是為了延續生命,以服務眾生。
8.睡眠之前,思惟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是自己的責任,為了善盡這份責任,必須維持生命,保持健康,而睡眠猶如藥品,可以治療身心疲勞。
9.總之,所有的日常生活各種活動——食、衣、住、行、工作、休息,都以利益一切眾生為出發點,怨親平等;即使是每一呼吸都不是為了自己。
10.這樣逐步把愛惜自己的心轉變為最純淨的菩提心,愛惜其他眾生,每一件事情都會變成非常有意義的菩薩行。
11.觀想:如果我能經歷無量其他有情的所有苦,那會多美好!

大悲寶藏—一 海濤 輯

大悲寶藏—一 海濤 輯
1.在這麼多的修行法門之中,究竟什麼對盡虛空一切眾生最有益呢?那就是修習菩提心!時時持守菩提心,發利他願,愛惜其他眾生。
2.菩提心是菩薩行六度的主要原動力,也是得到智慧和方便的基礎,因此菩薩都以珍貴的菩提心當做主要的修行法門,宗喀巴大師也是如此,同時也勸請佛教的修行者這麼做。
3.在修習菩提心之前,必須先修平等心和大慈悲心。亦即,觀一切眾生平等,不管是喜歡我或討厭我的人,都不要生起貪愛或厭惡的分別心,經過這樣的觀修,會覺得與所有眾生都很親近,有如朋友般關愛他們,而生起慈悲心。
4.接著可以修二種發展菩提心的方法。其一是自他相換法。思惟所有眾生都和自己一樣希求快樂,不喜受苦,所以我沒有任何理由特別愛惜自己,而不愛惜別人。既然自己深知輪迴之苦猶如身處火中而希求解脫,所以同樣也無法忍受其他眾生受輪迴之苦,而想救拔他們解脫輪迴,這是菩提心的根本。
5.另一種是七支因果觀修法。首先觀一切眾生都如同我們的母親,憶念他們的恩惠,生起大慈、大悲心,進而發起一份殊勝的利他心,堅定地以引導一切眾生得到安樂,尤其是證得無上正覺的究竟樂為自己的責任,亦即生起為了利他而欲證佛果的菩提心。
6.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菩提心,是修學佛法最好的方式。佛法是為了解決我們的問題,讓我們遠離苦及苦因,並且造樂因。如果內心不守護菩提心,所做所為就不可能變成佛法,心中就沒有歸依處。
7.反之,雖然生活忙碌,沒有時間修行其他法門,只要把全部心力放在菩提心的修持上,無論遭遇多少障礙、困難,從菩提心就可以生起無窮的利益,帶來現世及來世的安樂,這是成就利他事業、引導一切眾生成就圓滿佛果最殊勝的因。

歸依與發心 海濤 輯

歸依與發心 海濤 輯
1.我們平時唱誦趨歸依、發菩提心的偈頌,其中即包含了佛陀教法的心要。前兩句是說:「我趨歸依佛法眾中尊,直至圓滿證得菩提果。」
2.所謂趨歸依,是指由心深處信任、依止佛、法、僧。因為依託佛陀、達摩、僧伽,你就是一個佛教徒。真正趨歸依佛、法、僧,是學習佛、法、僧的榜樣。你心裡下一個決心要成佛成法,要讓佛法在自己的心相續生起。
3.趨歸依佛、法、僧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把自己看成較差,始終都不想成佛;第二個是發心要成佛,要讓佛法在自己的心相續生起而趨歸依佛、法、僧。這種方式意義較深,也需要較大的勇氣。這些端看個人的程度。
4.接著生起菩提心。後兩句:「惟願以此布施等功德,成就佛道以饒益眾生!」很清楚地說明,修持佛法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是要為了饒益一切有情而證得佛果。
5.當你念誦這個偈頌趨歸依佛、法、僧,並生起菩提心,就應該把所造的一切善業都迴向,願一切眾生獲得利益。這樣的話,一切善業都變成為饒益一切有情而證佛果的因,思惟時,內心要產生強烈的感受。
6.歸依的動機:我們是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與覺證而發心成就佛道。若能以這樣的發心來求受歸依,不僅能使此生更善順,也會使來生更具福德、更接近佛道、也更容易得到成就。
7.我們若能虔誠祈請,便能得到佛的眷顧、加持。但也不要心存過多的希求,老想著歸依能得到什麼好處。
8.當我們明了歸依的功德和重點,才能發起真誠的歸依心,也才能得到如實的加持。了知佛的功德,才能真正發起歸依之心。
9.在我們虔誠祈請三寶或生起信心的那一刻,便已造作了善業,善業的力量會使我們得到加持。愈是具足信心、虔敬的祈請,得到的加持也愈大。

正念的修行—二 海濤 輯

正念的修行—二 海濤 輯
1.當人生順利,心滿意足時,我們會傾向修行;當我們餓了,沒有東西吃,就會失去修行的興趣。這是因為我們對法教缺乏完整的信心。
2.修行要全心投入,讓自己完全浸潤在修心之中:有時禪修空性,有時生起出離心,有時對眾生發慈悲心。透過仔細的探索和檢視,我們會更下定決心,愈來愈努力去修持修心的法門。
3.如果幫助他人,或有機會修行,我們不應當期待他人的感謝、稱讚或給予好名聲。
4.成就佛法的三個主因是:一、遇見合格的上師;二、透過他的開示,培養正確的動機;三、具備必要的資糧。
5.如果我們能夠終身修持兩種菩提心,在座上和座下皆正確禪修;如果我們能將心與禪觀融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就不會是凡夫的經驗。
6.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結晶,能夠聽聞菩提心是多麼幸運。宣說菩提心的上師,則是胸懷無比仁慈的聖者,因為菩提心本身是無比的偉大。
7.殊勝的菩提心帶來所有利益。透過它,我們能夠結集身、語、意一切正面的行為,讓我們的心與法教合而為一,為自己及他人爭取輪迴之苦與涅槃的一切快樂。
8.精進修心,不久之後就能夠為眾生及自己成就豐富的福祉。只要練習修心,我們就會得到很大的利益。這是一個殊勝的教導,菩薩一切法教的精要,而且一再被讚嘆。
9.修心的一般效果,就是讓修行者從希望和恐懼中解脫出來。要修持自他交換而不求回報。
10.俗話說:「出自自私動機的善行,如同有毒的食物。」有毒的食物可能看起來美味可口,但它會迅速致人於死。如果善行被我執滲透,而被視為具有實存性,那麼善行就會變成毒藥。我們要屏棄一切自私。

正念的修行—一 海濤 輯

正念的修行—一 海濤 輯
1.談正念的修行中包含了去除的修行,以及「斷念」的修行。正念的修行非常難。我們要在煩惱生起的那一剎那,立即察覺。
2.剛開始,我們很難保持足夠的覺察力,來認清煩惱的生起。然而,當負面情緒生起,我們要分辨它們是貪、瞋或癡。即使我們能加以辨識,也不容易用對治來去除它們。
3.我們會發現,情緒只不過是一些不具實質的念頭,本質是空的:無來處,無去處,無停留處。當我們有能力去除煩惱之後,接著就是困難的「斷念」修行。
4.身、語、意要永遠從事正面的行為。而當我們做出正面行為時,身、語、意要一體行動。不要攻擊別人的弱點,或做出令他人受苦的事情。同樣的,不要念誦會傷害非人的破壞性咒語。
5.修心不能有分別心,不要挑選對象,要針對一切,不論對象是否有生命。任何念頭的生起,都應該成為修行的道路,而不是修心的障礙。
6.對於無法逃避的困難,我們應當經常禪修。
7.當我們擁有足夠的衣食,健康良好,擁有一切所需,無憂無慮時,我們不應執著,也不該依賴這些好處。
8.反過來說,當我們無法享有這種條件,一切不如意時,我們應當利用這種情況來激勵自己的勇氣,把困境當做菩薩道路。
9.商人來到了遍佈珠寶的島嶼,卻空手而返,他會無顏見人。對我們而言,也是如此。我們要善用現在修行的順緣。如果能夠讓真實的菩提心生起,就算我們貧困、無名也沒有關係。
10.對佛法而言,修行重於傳授和討論。佛法要真的去「修」!就算念誦百萬咒語、從事各種善行,但如果心是散漫的,就不會有任何利益。如此一來,法教對我們無益,菩提心也沒有機會增長。在所有修行之上,要勤修菩提心。
11.對治情緒比離家修行要重要。如果我們離家修行,卻有著更強烈的貪、瞋、癡,那麼我們的行為對修行而言,是有害而無益的。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善用對治。

慈悲的生活—二 海濤 輯

慈悲的生活—二 海濤 輯
1.如果一天廿四小時,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以菩提心為動機,就累積了無量功德。每一項行為都變成不只是你自己成佛的因、安樂的因,也是其他每位有情安樂的因。
2.我們眾生的痛苦與安樂都來自我們的行為,而這些業又要看發的是什麼心、持的是什麼態度。所以,修行要以發心為首。
3.最好的發心是要為眾生成佛的念頭,接著是想出離生死的念頭,最低限度的清淨發心,則指追求來生安樂的心。行為必須有其中一個動機,才算佛法,行為的果報才得安樂。
4.龍樹菩薩說過,因貪、瞋、癡所造作的業是不善的,一切痛苦都來自它,地獄、餓鬼道、畜生道中受苦的眾生都來自它;而所有因無貪、無瞋、無癡而造作的行為是善的,人間、天界、淨土等善趣的眾生則都來自它。
5.我們為何要修持佛法?因為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不想遇到苦、難題,反而只想獲得安樂。但安樂不是來自外面。安樂的主因(善的種子)在於我們自己的心:我們正面、善良、利他、容忍、出離的心、少欲知足、不貪不瞋不癡的心。
6.痛苦的真正原因並非外緣。如果你瞭解這一點,就瞭解了佛法的精華。
7.佛法,梵文「達磨」,意思是指引或救護我們的心免於痛苦,是能消除一切苦及苦因的內在方法。它能完全止息所有身體及心理的苦難,永不復發。這是任何暫時的方法都比不上的。
8.透過修持佛法這一項單獨的行為,數百千萬種不同的苦及其肇因都可以全部被摧滅。無論你修學佛法多久,你永遠受益。你的身、語、意會變得更清淨,而且永遠不會危害你的身心。
9.佛法是不可思議的保護,保護自己不受生死苦。一個差一點從山崖摔下的人,你可以用繩索來救他。佛法就是不讓眾生墜入惡趣苦的繩索。
10.個人的善業(佛法)能保護他不被真正的苦與苦因所害

慈悲的生活—一 海濤 輯

慈悲的生活—一 海濤 輯
1.我們認為由外在而來的安樂,實際上來自我們內在、來自我們自心。沒有任何東西只來自外在,每件事都取決於你怎麼想。雖然它或許顯得是從你的心之外而來,那只是問題生起的助緣。
2.讓我們內心不安、忿恨等因素,是因為在剛碰到事情時,我們就貼上負面的標籤,進而相信自己安立的標籤,而最後就看到不好的、負面的,讓自己變得不開心、憂鬱、甚至去自殺。
3.日常生活上可以這樣分析我們心的造作:看清楚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行為,為什麼會對我們產生傷害?那是由自己的煩惱引發的問題,而不是自己慈心、悲心、利他心所帶來的問題。
4.所以當別人做出傷害我們的行為,完全都是由我們自己心裡去認知的。能體會到這一點,是生活上一切安樂的來源,看清讓別人傷害到自己的根本,完全在於自己負面的想法。
5.日常生活的一切,就是這樣剎那剎那由自己的念頭、自己假立的名言來造作。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瞭解,一切都來自於自己的心。因此,要生活上隨時遠離痛苦、享有安樂、內心平靜,就得平時學習貼正面的標籤。
6.不管遇到多大的災難——事業上的挫敗、身體上的疾病、人際關係的困擾——要儘可能思惟這些問題的好處,思考它如何利益我們的心。
7.我們每日廿四小時的所有行為,每一項都可以變成成佛的因、解脫的因、來世安樂的因,或投生於三惡趣的因。這完全取決於我們的發心。
8.你的動機能決定行為是否變成法行、安樂因,或惡業、苦因。
9.修行與否,不在於行為的方式:諸如禪修、祈請、誦經,而是決定於行為的緣由、動機。
10.貪著今生的動機,具有干擾內心的負面影響,讓心不得安寧。所以,這種動機與行為本身均歸類為不善行。它們之所以是不善行,是因為果報是苦。

慈悲之眼—二 海濤 輯

慈悲之眼—二 海濤 輯
1.愛的相反,也就是仇恨,是最具毀滅性的心態。一旦仇恨佔了上風,我們就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也無法思及慈悲。
2.由於利他慈心是直接對治仇恨的解藥,因此我們愈發展慈心,想要傷害其他眾生的慾望將愈來愈衰減,最後消失無蹤。
3.遵循佛教的修行法門,你首先認清自己想要獲得快樂的渴望,接著把這種渴望推及於你所愛的人,最後擴展到所有的人、朋友、陌生人和敵人。
4.藉由讓我們的心習慣於利他慈心,我們可以逐漸地消除仇恨,因為慈心與仇恨這兩種心態可以互生,卻無法同時存在。
5.我們愈發展慈悲心,那麼仇恨在我們心理範圍內的生存空間將會愈來愈少。
6.先學習認識對治每一種負面情緒的解藥,再去發展培養這些對治解藥。這些心靈的對治解藥,如同抗生素是治療身體的藥物。
7.在佛教之中,如果某個行為是以製造痛苦為意圖,那麼這個行為在本質上是不善的;如果是為了給他人帶來真正的安樂,那麼這個行為在本質上就是良善的。
8.具有慈悲與智慧的人,因為其明智而善良的心念,其行為將自然而然地合乎倫理道德,合乎法的生活。
9.為了利益他人而行動的自發意願,乃是慈悲的一個面向。
10.想要了解我們心胸寬大還是心胸狹窄?先想想我們是考量全局還是考量片面?我們的目光是短淺還是遠大?我們的動機發心是否充滿真正的慈悲?我們的慈悲是否只限於家人、朋友和那些親密的人?這些我們都需要去思考。
11.要能夠真正地利益他人所需採取的第一個步驟,即是透過修心和轉化你的心來讓自己臻至圓滿。
12.寂天大師說:「世間所有的喜悅,來自希望他人快樂。世間所有的痛苦,來自希望自己歡樂。」

慈悲之眼—一 海濤 輯

慈悲之眼—一 海濤 輯
1.真正的快樂源自根本的良善,也就是全心全意希望每個人去尋找生命的意義。這是一種遍在的愛,一顆善良的心永不改變的質樸天真。
2.不論外在的環境是什麼,在內心深處,我們總是擁有慈心、悲心和內在寧靜的潛能。我們應該嘗試去認清和體驗這總是存在於我們心中的潛能。
3.如果我們忽視其他人的快樂,那麼即使我們表面上顯露出所有快樂的樣子,我們也永遠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
4.我們想要獲得快樂的渴望,和任何其他人想要獲得快樂的渴望一樣正當合理。
5.為了要愛其他人,我們必須學習去愛自己。
6.認清自己想要獲得安樂的願望,即是對他人的痛苦生起真誠同情心的第一步。了解這一點是重要的:讓其他人快樂,就是讓自己快樂。
7.因為當自私自利的快樂成為人生的唯一目標時,這樣的人生將會變得毫無意義。
8.當我們只顧自己的時候,我們是脆弱的,容易受到迷惑、軟弱和焦慮的折磨。但是當我們對其他人的痛苦生起強烈的同情感時,我們的軟弱就被勇氣取代,抑鬱被愛取代,狹窄封閉則被取代為對同遭所有人的坦誠開放。
9.我們的慈悲愈來愈增長,讓我們欣然去舒緩他人的痛苦,同時不再那麼看重自己的痛苦。
10.無私的愛是人性的最高展現;這個人性並未受到自我的摧殘、障蔽和扭曲。
11.無私的愛開啟一扇內在的門,使妄自尊大和恐懼失去效用。它讓我們歡喜地布施,感恩地領受。
12.我們要儘快培養利他慈心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

善行是快樂的因─二 海濤 輯

善行是快樂的因─二 海濤 輯
1.如果我們照顧、奉養父母,但只給予食物、衣著,甚至整個國家的財富等物質,這只能為他們提供一時的利益。
2.相對之下,如果我們能夠介紹他們認識佛法,讓他們領悟六道輪迴的痛苦,進而開始修行,例如禪修觀世音的法門,才算真正成功地幫助他們,也為他們的來世奠下基礎。
3.一切痛苦都是惡行的結果,而善行是快樂的因。停留在阿賴耶識的負面行為的種子,如同向有錢人借錢的借據。即使經過多年,當債主拿出借據,欠債者就不得不還債。
4.佛陀開示八萬四千種不同法門,每一個都是為了降伏我執。這是佛陀授予法教的唯一理由。如果這些法教無法對治我執,所有的修行都是無用的。
5.噶當派大師因著修心的成就,不論遭遇什麼困難,永遠都能夠看到事情的光明面。這種心態會帶來力量,讓我們下定決心,藉由修心的善德,我們有能力把任何困境帶到修行的道路上。
6.如果能有信心如此做,表示我們對修心愈來愈嫻熟,而且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能夠快樂。同時,我們必須承擔他人的痛苦,並經歷這些痛苦。
7.如果修心之後,反而變得驕慢炫耀,就如同岡波巴大師所說:沒有正確修持佛法,會讓我們墮入下三道。
8.對於他人,我們要把自己當做最卑微的僕人,永遠處於最低的位置。要真正非常努力地學習謙虛,不去考慮自己。
9.一切修行只有一個動機。即是利他的動機;一切困境只有一個對治,即是不斷修持自他交換。
10.如果我們能夠享受快樂、財產和影響力而不起驕慢,我們將了解,這些事物不過是幻象、不具實質的夢,有朝一日都將消逝。
11.我們應該告訴自己:我要把我最滿意的事物、最美好的財富供養上師和三寶。願他們欣喜地接受,並加持我,讓我在修行道上沒有障礙。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場美夢,但願一切眾生能夠享受如我這般的快樂,甚至於更多的快樂。

善行是快樂的因─一 海濤 輯

善行是快樂的因─一 海濤 輯
1.我們的佛性和諸佛的佛性完全相同,沒有差別。正因為如來藏,諸佛能利益眾生;也因為它,眾生能夠覺醒。
2.從勝義諦的觀點來看,現象沒有實體。如果我們去分析,我們什麼也找不到。這「找不到」,即是無生的法身。
3.雖然萬事萬物在本質上是空的,但這種空不是空間的虛無,或一個空的器皿。快樂、痛苦、各種情緒和認知持續不斷地出現,如同反映在心中的影像。如明鏡般顯現的現象,稱之為化身。
4.一顆種子,如果沒有種到土裡,就不會結果。同樣的,既然無生,也就沒有止滅。超越起源,也就是超越終止。這種永無終止的面向,就是所謂的報身。
5.如果在過去沒有出生,在未來沒有止滅,那麼在當下就不可能有持續存在的事物,因為「存在」必須有開始的結束。
6.雖然心是現象生起的地方,但心的本質是空的,而心超越起源,於是超越終止。以上這三身的不可分割性,稱之為自性身。
7.每一個行為必定會有其後果。我們可以透過懺悔來清淨這些行為,或直接承受業果。總之,它們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這也就是「苦諦」(苦的真理)和「集諦」(苦因的真理)。
8.「苦」是我們實際經歷的傷害,例如地獄道的寒熱,餓鬼道的饑渴等等。「集」是苦的種子,就像銀行家的借據,若不是現在,就是在未來造成影響。
9.我們應當時常祈請:「願我能夠承擔所有眾生因三毒而產生的障礙。願所有眾生能夠生活在善德之中,每天實踐善行,從貪、瞋、癡三毒中解脫出來。」如果我們常常如此思惟,將獲得極大的利益。
10.如果我們知道如何把障礙帶入修行之道,那麼不論面對多少困難和衝突,它們只會讓我們的修行更清楚,而不會成為道路的障礙。對一個領受過修心法教的菩薩,所有的災難都可能化為修行道上的順緣。

修心三要 海濤 輯

修心三要 海濤 輯
◎勤修三不可退減:即虔誠、熱忱和菩提心。
1.對上師的虔誠心,是大乘一切功德的泉源。如果釋迦牟尼佛本人現前,而我們缺乏虔誠心,就無法看到他的功德,也無法領受他的加持。
2.如果能夠對上師生起圓滿的信心和虔誠心,把上師的一切事業視為正面的,那麼就算上師不是無上覺醒者,自己心中也會生起了悟的智慧。如同常啼菩薩,透過對上師的虔誠而成就了空性。因此絕不能讓自己的虔誠心退減。
3.修心是大乘法教的精華。它是從法教的牛奶中提煉出來的奶油。在佛陀開示的八萬四千法門中,如果我們能夠修持菩提心,就已足夠。事實上,菩提心如同不可缺乏的藥丸,我們不能沒有它。
4.菩提心的法教是多麼殊勝!只要能夠在心中體驗一點點,都不得了。一剎那的負面念頭,將使我們承受無數輪迴的苦。反過來說,一剎那的菩提心,可以摧毀無數劫以來,一切惡行的果報。一念的菩提心,能夠聚集一切功德和淨行。
5.出自這種動機的任何行為,都是如同海洋般廣大的大乘事業。我們應當用欣喜和熱忱的態度修持菩提心,這種熱忱永不能退減。
6.讓自己習慣於菩提心,如同保持花園整潔般,不讓雜草、昆蟲氾濫。讓我們一起來修持菩提心,結合大乘和聲聞乘的功德,使我們變成可以漸漸裝滿稻穀的容器,或漸漸滴滿水的水皿。
7.無論我們是在修持聲聞乘或菩薩道的法門,或密咒乘的生起次第或圓滿次第,一切作為都應成為菩提心誓言的支柱。就算在修行密咒乘,也應保證並肯定我們的菩薩戒。
8.我們所做的一切包括聽聞、思索及禪修,都應被視為修心的助力。如果能運用菩提心,把一切納入修心的道路,我們可以培養出不可思議的正面心態。用這個對治方法,可以改變一直以來所生起的負面情緒。用這種方式,讓菩提心做為我們經常的朋友。

《十德六度品》輯要—三 海濤 輯

《十德六度品》輯要—三 海濤 輯
14.佛語龍王:「人不嫉妒,得五威神。何等五?
一、身、口、意明,諸根具足;
二、得極財富而以自恣;
三、降伏諸怨,樂於飲食、美味生活之業;
四、福德巍巍,為諸國王所見恭敬,而蒙覆蓋;
五、如己所有微妙之寶,致差特家功德宿本,不嫉他財。因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成等世尊,三界所奉。」
15.佛語龍王:「人不瞋恚,得八心歡喜法。何等為八?
一、無害樂諦,滅除瞋恚;二、樂於誠實,心不樂諍;
二、心樂質直,安祥而和;四、等於聖賢,常懷慈心;
五、愍傷具足,見人安悅;六、端正殊好,眾人所敬;
七、生於梵天,不以為難;八、心以方便,哀和之故。是為八。因是八德本,志願無上正真道意,得為如來.至真.等正覺觀無厭者。」
16.佛語龍王:「人不邪見得十德法。何等十?
一、志性真實,得人善友;二、信善惡之報;
三、若已沒命,不傷犯人;四、念行佛道,心無有異;
五、不事天神,志懷質樸;六、捨於諛諂神咒之術;
七、與諸天、人以為朋友,不與地獄、餓鬼、畜生而作伴侶;
八、與眾特異功德,巍巍聖道為上;
九、離於邪見,離於貪身,離於惡見;
十、都無罣礙,於聖平等,須臾之間生天上、人間。是為十德法,已離邪見得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近得諸佛道法,速逮神通,成為如來。」
17.龍王白佛:「何謂菩薩得至超異?」
18.世尊曰:「菩薩有十事得至超異。何等十?
一、常念歡悅;二、心性清淨;三、善權方便;四、堅強精進;
五、觀察人物,行無極哀;六、修德無厭,博聞不惓;
七、奉無放逸;八、念於道場;九、令得佛慧;十、不捨道心。是為十事,菩薩所行得至超異。」以上整理自《佛說海龍王經》

《十德六度品》輯要—二 海濤 輯

《十德六度品》輯要—二 海濤 輯
9.佛語龍王:「人不犯邪婬,得四明智所歎之德。何等四?
一、攝護諸根;二、離諸調戲;
三、一切世間悉共稱歎;四、已離邪婬,無敢輕眄其妻室者。以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得大人相馬陰之藏。」
10.佛語龍王:「人不妄語,諸天、世人以八法歎。何謂八?
一、得面清淨;
二、語言中當一切世人所見任信;
三、自成其證,天人所敬;
四、心懷至誠而無邪想,心意清淨而無諛諂;
五、多所歡悅,無患厭者;
六、能受禁誨,無有麁言;
七、生天上、人間;八獨見任信,無有疑者。以至誠言善德之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因此所行常得至誠。」
11.佛語龍王:「人不兩舌,得五不別離。何等五?
一、身不別離,無散亂者;二、眷屬不散,不傲他人;
三、得信無壞,見於緣報;四、他無壞法,以行為要;
五、得親友和,用無欺故。以是德本,求最正覺,得成如來眷屬無亂。一切眾魔及與怨敵,終不能壞如來眷屬。」
12.佛語龍王:「人不惡口,得八清淨言辭之報,壽終之後得生天上。何等八?
一、所說如諦;二、所言柔軟;三、所言如應;
四、所言和順;五、所言能受;六、所言光曜;
七、所言眾人莫不承樂;八、所言眾所不譏。因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得成如來音聲超梵。」
13.佛語龍王:「人不綺語,得三正行。何等為三?
一、常為眾明諸等敬愛;二、心常專一,入于至誠;
三、不以多言,於天上、人間常得大尊,不為雜碎。以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為佛所授決,得成如來所言無異。」

《十德六度品》輯要—一 海濤 輯

《十德六度品》輯要—一 海濤 輯
1.佛語龍王:「仁所嚴淨,皆因福成。諸釋、梵、天、龍、鬼、神、香音神、無善神、鳳凰神、山神、甜柔神,所有莊嚴皆因福生。
2.今此大海若干種身,善惡大小、廣狹好醜、強羸細微皆自從心而已獲之為若干貌,悉身、口、意之所作為。是故龍王!自護身行,救濟罪福,當作是學。
3.汝等以護身行救濟罪福,奉行諸善,得成佛道,滅棄邪見,不住有常、無常之見,當求眾祐,已殖供養。因供養故,當為諸天、世人所敬!」
4.佛語龍王:「菩薩有一法,皆斷一切惡趣眾難。何等為一?專察妙法。云何正諦?入於法樂,多觀善法,不聽諸惡眾邪之想。已斷惡法,奉行眾善。在在所生與佛、菩薩賢善性俱。」
5.佛言:「何等善事已立德根天、人之安,不為聲聞、緣覺之本?立道本者,志無上正真道。何謂立本?謂行十事。何謂十?身不殺、盜、婬,口不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不嫉、恚、癡,是謂立本。」
6.佛語龍王:「人不殺生得十善寂法。何謂十?
一、常施安隱於一切人;二、常樂慈心;三、斷瞋恨心;
四、所生之處常無疾病;五、常種長命;六、為非人所護;
七、臥安寤歡;八、未曾惡夢;九、不懷怨結;十、不畏惡趣。
7.壽終之後得生安處。人不殺生得斯寂法,以不殺生善本之德,願志無上正真之道。若成佛時而得自在於壽命也。」
8.佛告龍王:「人不盜竊得五信法。何等五?
一、得大富;
二、無有縣官、水火、盜賊、怨家、惡子能竊取者;
三、眾所愛敬;
四、到處寂然,所至無難,患畏永除,以不取之福志存慧施;
五、殖眾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以依如來無見之慧成最正覺,使立神通。」

覺悟本具之佛性—二 海濤 輯

覺悟本具之佛性—二 海濤 輯
1.釋迦牟尼佛已於二千多年前示寂,我們依然可透過自己的虔誠心、信心和修行得到他的加持,因為究竟證悟的佛性——法身或金剛總持的證悟本質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2.太陽即使被烏雲遮住,也不意味太陽會就此失去光輝,它始終照耀著。同樣的,即使佛陀示寂距今已有很長的時間,但只要我們深具虔誠和信心,精進修持,也會感受到他的加持。
3.佛弟子修行菩提道並獲得證悟,便是真正的加持。
4.木材可以燃燒,但也要有起火的因素才行,它自己是不會燃燒起來的。雖然一切眾生都本具如金剛總持證悟的佛性,其中包括我們自己,但我們還需因緣使它成熟,才能了悟。
5.佛性,又稱為成佛的種子,是一種一切眾生都能圓滿證悟的潛能。
6.思惟佛陀的話語,或許只是讓我們能以概念為基礎,略微瞥見空性。我們或許不相信自己眼中所見,但是了悟的種子已經播下去了,這能逐漸鬆動我們自以為是的堅實感。這是智慧的開端,是心能真正看清事物真貌的開端。
7.除非我們達到與佛相同程度的了悟,否則只要我們執著於事物常住的概念,就無法達到如佛陀的境界,雖然我們本具與如來相同的佛性。
8.我們無法認清「我執」是敵人,是所有痛苦的根源。凡夫對「我」的執著,才是解脫和覺醒的真正障礙。
9.了解實相之真貌的心,正猶如一道雷射光,銳利而又充滿力量,僅僅憑藉這智慧之光,便能讓我們從存在的幻相中解脫。
10.智慧之光讓人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並照亮讓眾人得以解脫的道路,使人們從黑暗與痛苦的迷惑中清醒過來。
11.當我們能夠關心他人,一如關心自己;能夠忽略自己,一如忽略他人時,我們將覺醒。即使我們必須停留在六道輪迴之中,我們也能夠遠離悲苦。

覺悟本具之佛性—一 海濤 輯

覺悟本具之佛性—一 海濤 輯
1.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解脫世間的痛苦,而達究竟的喜樂。
2.修行是否能達開悟,要視行者的心態而定。如果我們的心態是不淨的,就會像食物中摻了毒藥一樣。
3.當我們在修持或聽聞佛法時,必須培養想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心態,這不僅是短暫的做法而已,最終還要幫助六道眾生解脫痛苦。這就是正確的心態。
4.同樣一個由上師教導的修行法門,也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出現,這完全是依學習的弟子所持的心態而定。
5.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心態,才能獲得修行的圓滿成就?那就是培養利益他人的心態。
6.為何眾生由無始至今一直受著永無休止的苦痛?這是由於他們的動機都是自私的,只追求個人的利益、幸福和享樂。
7.希望究竟解脫眾生的利他心態,就是覺悟的心,或稱菩提心。
8.菩提心猶如照耀在高山上的陽光般,籠罩著我們;而內心生起愛與慈悲,則是我們在面對任何處境時最自然的回應。
9.擁有勇士菩薩般偉大的發心,我們才得以產生菩提心。菩提心是人類最美好的心,能鼓起勇氣依菩提心而活著,則是最偉大的發心,正是這份發心引領人走向覺悟。
10.了解痛苦的真貌後,我們便不再懼怕,並能產生勇氣,真正地把愛擴及到他人身上。這並非我們自認為比他人更優越,而是因為了解人人皆生而平等的道理。
11.生起菩提心是一片喜悅無垠的大海,我們迫不及待期望那股浪潮再度捲起。如果我們是這世間唯一能生起愛與慈悲的人,那麼便應懷抱無畏的歡喜和愉悅來生起它們——直到生命結束。
12.每個人都有能力帶著這份廣大的發心,與自己的心結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力量所在,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讓心開放、柔軟、慈悲,以超越封閉的惡性循環,讓人生更開闊寬廣。
13.思惟自己已擁有的,能擴大我們的心量而不偏狹。

學習擁抱憤怒—四 海濤 輯

學習擁抱憤怒—四 海濤 輯
1.當我們擁抱憤怒,好好照料我們的怒氣時,我們就能放鬆;好好檢視我們的怒氣,就能看清楚許多事情。首先,我們會發覺,我們內在怒氣的種子滋生茁長,是我們憂擾的主因。如果我們認清這個事實,我們會知道,我們氣的那個對象是次要的,而不是我們生氣的真正原因。
2.生氣時,會覺得是某個人所引起的,他/她成為你指責的目標。如果再好好想想,會發覺,自己內在怒氣的種子,才是你怒火攻心的主要原因。
3.其實生氣大多是自找的,但我們卻老是想要說些什麼或者做些什麼來教訓別人,以為這樣就會少生點氣。
4.如果房子失火了,最要緊的是立即滅火,而不是先去抓縱火嫌疑犯。如果先去追嫌疑犯,你一邊追,你的房子就會一邊燒得精光││你應該先去滅火!
5.同理,生氣時,如果你一直拉著別人吵,想要好好教訓他,你就是那個房子快要被燒光了,還在追縱火者的人。
6.我們生氣時,必須承認怒氣來了,而且需要我們去照料。此時我們在氣頭上,最好什麼都不要說、不要做,立即回歸自我,引進自覺的能量,來接納、認知、照顧好我們的怒氣。
7.在氣頭上時,不管你說什麼或做什麼,只會壞了彼此的感情。因此,別在氣頭上做任何事或說任何話。
8.一般用打枕頭或大叫等紓解憤怒的人,其實是在演練怒氣。生氣時打枕頭來發洩是很危險的習慣,像是在做攻擊訓練。智者之道是激勵自覺的能量,怒氣一來就大方接納之。
9.有的時候,我們為恨意、怒氣、恐懼的能量所充斥。當下我們會忘記了,我們內在也可能湧現其他不同的能量。如果我們知道怎麼做,就能找回識見、愛、希望的能量,來接納恐懼、絕望、怒氣的能量。
10.沒有恐懼是極致的喜樂。你的識見如果讓你無所恐懼,你就是自由的人。

學習擁抱憤怒—三 海濤 輯

學習擁抱憤怒—三 海濤 輯
1.怒氣如同我們的器官,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生氣時必須回歸自我,善待我們的怒氣。我們不能說:「怒氣,走開吧,我不要你。」好比你胃痛時,你不會說:「胃,走開吧,我不要你。」不,你會照顧胃的。同樣的道理,我們也應該好好照顧我們的怒氣。
2.母親擁抱孩子時,她的能量貫穿孩子全身,使孩子得到撫慰。當怒氣襲來,這就是你必須學習的地方。你必須放下所有手邊的工作,因為最重要的事是回歸自我,好好照顧你的孩子,也就是你的怒氣。沒有什麼比好好照顧你的孩子更要緊的了。
3.接納你的怒氣,吸氣、呼氣,這樣就行了。你的孩子會馬上安靜下來。
4.一開始,你可能不了解你的憤怒是怎麼回事,不明白怒氣所從何來。然而如果你的「自覺」接納之,一切會逐漸清晰。
5.「自覺」代表有心,能掌握情況。這是關鍵的活能量。「自覺」的能量如同大哥大姐,它會守護懷裡的小弟小妹,細心照料受苦的孩子,也就是我們的怒氣、絕望、妒忌。
6.當憤怒時,坐下來均衡呼吸,或者行走靜心。坐禪、行禪都能引發「自覺」的能量,接納你的怒氣。十幾二十分鐘之後,你的怒氣將敞開門戶,你一下子就看清了它是怎麼回事。
7.學著看清楚你的怒氣是怎麼回事。有兩個步驟,首先是接納與認知:「親愛的怒氣,你來了,我會好好接待你。」再來是細細檢驗,看看怒氣究竟是從何而來。
8.不論你在開車、走路、煮飯還是洗衣服,都要自覺接納你的怒氣。如此,你就有機會認清你之所以生氣的緣由。
9.自覺呼吸,自覺於戶外行走,是接納怒氣的好方法。
10.所有的心理現象,包括憤怒、妒忌、絕望等等,都會懾服於自覺的力量,如同草木都懾服於陽光。開發自覺的能量,為你的身體和意識療傷。

學習擁抱憤怒—二 海濤 輯

學習擁抱憤怒—二 海濤 輯
1.無論我們是父親、母親、小孩、夥伴還是朋友,都必須學習好好檢視自己的認知。
2.我們的身體無法延續,我們的情緒無法延續,我們的認知無法延續。我們的怒氣、悲傷、愛、憎恨、意識也都無法延續。
3.怒氣和愛都是有機可變的本質。恨可以轉化為愛,不幸的是,愛也常常轉而為恨。
4.許多人起初愛得轟轟烈烈,少了對方就要活不下去。然而,一不小心,短暫時間內愛就轉為恨,見到對方只覺得可怕可厭,不可能再一起生活,只有分離一途。愛轉為恨時,曾經的美好,如今只留垃圾。
5.當心裡堆放恐懼、絕望、憎恨等垃圾時,別驚慌。要當個有條理的園丁、做事不打馬虎眼的行動者,眼前狀況不過是:「我知道心裡有垃圾,但垃圾會變成養料,愛將重新滋長。」
6.即使生氣,即使懷恨在心,不代表沒有愛與接納的能力。即使有了暫時的雜訊,愛仍無時不在。
7.即使憤恨挫折,即使世界一片灰暗,我們仍然有愛,我們還是有能力去溝通、寬恕、關懷。
8.要相信這一點││怒氣只是我們的一小部分,憂苦也只是我們的一小部分。要知道!我們一直有能力去愛、理解、體恤,無時不然。
9.長期收藏怒氣很不健康。我常常告訴朋友說:「別悶著生氣一天以上。」
10.我們是行動家,是料理怒氣的能手。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怒氣,勤加練習,直到掌握怒氣的根源、了解怒氣如何運作。
11.接納你的怒氣,因為你明白,因為你知道,你能好好照料它們,並將這些怒氣轉化為正面能量。
12.怒氣像是不安啼哭的小孩,這孩子渴望能被母親擁入懷中。你就是母親,請擁抱你的孩子。

學習擁抱憤怒—一 海濤 輯

學習擁抱憤怒—一 海濤 輯
1.我們憂苦,是因為我們內心深植怒氣的種子。
2.怒氣來時,別壓抑,好好接待、擁抱它。
3.怒氣只是我們的一小部分,憂苦也只是我們的一小部分。
4.你為什麼那麼容易生氣?是不是怒氣的因子根深柢固?
5.你如果容易生氣,可能是因為你長年灌溉內心怒氣的種子,而且默許,其至樂於灌溉。
6.許多人處境相同,但不會像你那樣生氣。他們耳聽與你無異,眼見與你皆同,卻都能保持冷靜,不落情緒。
7.即使是沒有生氣的尋常日子,也有怒氣之源。如果我們照顧好自己的一切,不偏不倚,負面能量就抬不起頭。削弱了負面元素,我們就不會隨之動盪。
8.想要讓生活產生深刻的轉化,必須檢視我們的飲食習慣和消費方式,別再消費那些毒害我們、麻痺我們的東西,如此我們才能擁有力量,呈現最好的自己,不再受制於怒氣和挫折。
9.佛陀不曾要我們壓抑怒氣。他教我們回歸自我,善待怒氣。
10.看看那些生氣的人,他們緊繃的內心讓人害怕,因為那是不定時炸彈。
11.生氣時,請照照鏡子。你生氣時不太好看,不太可愛。你臉上數百條肌肉繃得緊緊的,一張臉彷彿炸彈即將爆開。
12.你看到自己的臉像炸彈即將爆炸時,就得採取措施。你心裡知道怎麼讓自己好看一點。不需要化妝品,只要平靜呼吸,會心微笑,如此重複一兩次,你就會好看多了。
13.照照鏡子,冷靜吸氣,微笑呼氣,你會鬆一口氣。在自己生氣的時候,看看自己,會很有用的。那是一記警鐘。
14.怒氣總是不離錯亂、誤解;怒氣的根源無非誤解和錯判。
15.你也許受制於錯誤的認知而發怒。你聽到的、看到的也許讓你產生誤會;你也許誤解了某些話,某些作為。

業報觀輯要—四 海濤 輯

業報觀輯要—四 海濤 輯
1.《子王所問經》訶欲義偈云:
說是著欲者,如蠅見瘡血,亦如豬犬等,奔臭肉不淨。
無知樂女人,奔馳亦如是,愚童不明了,舌舐於穢惡。
如癡樂女人,具足諸黑闇,現住魔境界,死當墮惡道。
又若廁中蟲,著味生樂想,猶如畫屎瓶,莊嚴觀外相。
2.《地藏經》云:「若依我教而出家者,是器、非器不應惱害,即是毀犯三世諸佛,得大過咎,焚滅善根,墮無間獄。」
3.《虛空藏經》云:「乃至樂行十不善業,捨於善法,如是一切悉為魔事。」
◎《信力財入印經》中作是說:「
1.若復有人於十方一切世界諸眾生等起瞋恚縛,墮黑暗處。若於菩薩所遠住其前,屈伸臂頃起瞋恚心,是罪過前阿僧祇數。
2.設若有人以殑伽沙等諸佛塔廟,悉皆焚毀。若於信解大乘菩薩摩訶薩起瞋恚心,加諸罵辱或增誹謗,是罪過前阿僧祇數。
3.所以者何?從諸菩薩出生諸佛.世尊故。從彼諸佛有塔廟故,生諸利樂及諸天等。
4.若輕毀諸菩薩者,即是輕毀諸如來故。
5.若有恭敬諸菩薩者,即是恭敬諸如來故。
6.欲求最上供養者,應當供養諸菩薩等,即是供養諸如來等。
7.假使十方一切世界諸有情類,皆被挑目至滿一劫,復有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有情起慈愍心,令眼平復還滿一劫。
8.若復有人於信解大乘菩薩所,以清淨心而往瞻覲,過前福報無量阿僧祇數。
9.假使有人能令十方一切牢獄繫閉眾生皆得脫已,復受轉輪聖王妙樂或梵天樂。
10.若復有人於信解大乘菩薩所,以清淨心瞻覲讚歎,過前福報無量阿僧祇數。」

業報觀輯要—三 海濤 輯

業報觀輯要—三 海濤 輯
3.偈云:女為罪根本,能壞諸財利;若人樂女色,云何獲妙樂?此世及他世,女失第一失;遠離女色者,身獲安隱樂。
4.妄語業:有大力琰魔羅卒,執彼罪人,以刀劈口,鈐出其舌。此妄語報,惡業力故,舌廣五百踰繕那量。舌相出時,琰魔羅卒即共敷置熱鐵地上,自業所造百千鐵犁,犁頭焰然世所希有,極大力牛周遍往來,而耕其舌涎血流溢,耕已復入。彼地獄人吐聲號哭,受大苦惱,經無量百千歲難堪難忍。
5.兩舌報:舌出三百踰繕那,彼琰魔羅卒,持熾焰刀,斷取其舌,狐、狼、野干隨處食之,受極痛苦,吐聲號哭。斷已復生,過於前說。
6.惡口報:琰魔羅卒執彼罪人,以刀劈口,斷取其舌,由彼飢渴求索飲食,令自食舌及飲自血。惡業力故,斷已復生,踠轉于地,吐聲號哭,目精旋動,受極痛苦。琰魔羅卒訶責教誡:「由自所作,誰復代汝?」
7.綺語報:琰魔羅卒以刀劈口,灌赤洋銅,涌沸熾然,先燒其舌,次燒咽喉,次燒其心,次燒其腸,次燒熟藏,燒熟藏已,從下而出。琰魔羅卒說伽陀曰:「前後非聯屬,無義不相應,常不誦佛經,不樂真實語。彼既非是舌,何異於肉臠?」
8.慳貪報;彼地獄人自業所造,望見地邑滿中珍寶,他人守護,彼地獄人由無始來癡惡業故,謂言已有,貪不善業樂行多作,於地獄果起顛倒見。如是見已,為多貪取,手執利刀,世所希有,疾趣彼物。餘地獄人亦執利刀,迭相戰掠,乃至食噉,身肉俱盡,唯有骨在,吐聲號哭。
9.瞋恚果:以瞋業故,師子、蛇、虎住其人前,生大怖畏,處處馳走,不善業故何能得脫。為彼執已,先食其頭,乃至兩腋,蛇吐牙毒,競螫噉之;虎食其背,火燒兩足;琰魔羅卒遠刺射之。如是廣大。
10.略說邪見果:謂地獄中雨鋒利劍,及金剛、雹雨、諸石等,斬截破壞,復有十一火聚,謂飢渴火從口中出,周匝焚燒。

業報觀輯要—二 海濤 輯

業報觀輯要—二 海濤 輯
1.《寂靜決定神變經》云:「於菩薩所起慳嫉時,以是因緣應知即是求三種怖。何等為三?謂墮地獄怖、及生盲怖、邊地難怖。
2.若得為人,語不誠實而樂誹謗,惡口憤恚,嬈惱於人,後復於此身壞命終,墮大地獄,生無足身,受諸苦惱。宛轉五百踰繕那量,為諸小蟲咂食其肉。
3.又若起不調柔、逼惱菩薩者,是人於畜生道尚為難得,墮大地獄,經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於彼死已,為大毒蛇,慘惡可畏,飢渴所逼,造眾惡業,設得飲食而無飽足。」
4.《障礙出家經》亦作是說:「若人成就四大舍法,在所生處獲如是難:謂生盲、愚、啞或旃陀羅,樂多毀謗,無諸妙樂,常為奴僕,或作女人、扇茶、半擇迦等,駝、驢、豬、狗及毒蛇報。何等為四?此大舍者:
一、為過去諸佛作增上力,令諸眾生發出離心、出家心、聖道心,為作障礙,是名第一。
二、樂貪財賄及貪子息,不信業報,謂言於眾富樂自在,男女妻妾有出家者,為作留難,是名第二。
三、誹謗正法。四、害沙門、婆羅門等。」
◎《正法念處經》
1.不與取報:如是惡作業行,於地獄中有大資具,如旋火輪。由癡惡業,見有珠寶、衣服、財物種類若干,以癡業故,於熾焰中奔捉彼物。自業所造,琰魔羅卒執利刀劍,詣鐵網中,劈割、燒然一切肢分,唯有骨在。由無始來不捨財利,受斯苦報。
2.造欲邪行:由業所造,見有女人,如先所覩。彼既見已,無始時來貪火發生,即便奔趣彼女人者。自業所造,皆鐵所成,為彼執已,齧其唇吻,食其身分,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食已復生,生已復食。彼人如是貪火所燒,受極痛苦,難堪難忍。如是欲火所燒,於彼女人不念苦惱。彼女人者皆鐵所成,堅若金剛,身火洞然,執彼罪人,如摧沙繭,一切身分熾然散滅。散已復生,過於前說。

業報觀輯要—一 海濤 輯

業報觀輯要—一 海濤 輯
1.《寂靜決定神變經》云供養福報:「若人護法及說法者,即是遠離一切惡道。獲天帝釋及梵世主、夜摩兜率自在天等,後生人中為轉輪聖王、長者、居士,具大財寶,念慧相應,安隱無畏。」
2.《觀音經》云:「發正覺心者善利一切眾生故。若唯右繞佛塔,我猶說此功德廣大。汝諸佛子!若人不愛諸天,遠離善人,是地獄境界。」
3.《護國經》云:「謂於佛、法、僧寶不生信解,亦不信解學杜多行,亦不信解罪福等事。住是過失門者,由此死已,設生人中,受癡冥報,後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
4.《虛空藏經》云:「有五根本罪。若犯此者,焚滅一切宿種善根,趣向惡道墮他勝處,遠離一切天、人等樂。何等為五?
一、取佛塔物、四方僧物,自作教他。是名第一根本罪。
二、若謗聲聞乘法、緣覺乘法,謗大乘法,隱蔽留難。是名第二根本罪。
三、若依我法而出家者,剃除鬚髮,被袈裟服,於學、無學、持戒、毀戒,脫其袈裟,逼令還俗,或加捶打,獄囚繫閉,或斷命根。是名第三根本罪。
四、殺害父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以惡心故出佛身血,隨作一事是五無間業。是名第四根本罪。
五、若謗無因果,不畏他世,自行十不善業道,或轉教多人,身自堅住,教他堅住十不善業道。是名第五根本罪。若樂破壞國邑、聚落、舍宅、人民,是名根本等罪。」
5.《最上授所問經》云:「菩薩於已眷屬當起三想,何等為三?
一、謂暫同戲樂,不共他世;
二、唯同飲食,然於業報不共領納;
三、唯同快樂,不共苦惱。乃至此復三種:謂破戒想、破定想、破慧想。復有三種:謂賊想、冤想、地獄卒想。」

解脫道之基——皈依 海濤 輯

解脫道之基——皈依 海濤 輯
1.一個人想要修行解脫道,卻不以皈依做基礎,就像把好的種子灑在水泥地,或其他無法生長的地上一樣。
2.若無皈依便不可稱為佛教徒,而若無發心便不可能成就佛道。所以皈依和發心可說是一體的。
3.當我們談「皈依」時,聽起來好像是我們求護於外,其實我們所皈依者是內在的,是佛、法、僧的內在本質。
4.皈依有其外在的物件,例如,佛是二千五百年前成覺者釋迦牟尼,法是我們渴望奉行的釋迦牟尼之教,僧是在修行之道上指引我們和陪伴我們的法師或長者。
5.然而,內在的、真正的皈依物件是佛,不僅是指那已修行成正覺的佛,也指那人人具備,令我們皆能如釋迦牟尼一樣成佛的種子——佛性。
6.我們有時說「皈依」,有時說「禮敬」;實則皈依不只是禮敬,因為皈依的意思是積極利用那能把我們內在的、應現的佛性完全釋放出來的機會。
7.受皈依戒並非只是念誦皈依文。誠心誠意受皈依戒時,我們所得的不僅是形式上的戒,也是皈依的真諦,此時皈依者有一種誓志修道的感覺和自信,都會在我們內心產生出來,這就是三皈依的戒體。
8.當行者對三皈依生起深切的渴盼和信心時,對眾生的慈悲便會由他心中自然生起。
9.皈依時,我們要觀想自己和一切眾生直到證得佛果前,都要皈依三寶。
10.倘若我們信賴三寶、慈悲眾生,並且深切了解此生均屬虛幻,無一能長存的話,那麼受皈依者就已領受到三寶的加持了。
11.已受皈依戒,已正式發誓求大解脫,我們就必須保持對完成此誓的信心。誠心發誓,自會有行動隨之。如法受三皈依,必定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守護。

心靈筆記簿—二 海濤 輯

心靈筆記簿—二 海濤 輯
1.何謂與善人結交?即經常跟隨、結交、接觸那些秉持正念、有德行、有學識、有智慧的人,向他們求教、和他為伍、真誠對待他們、敬佩他們、和他們團結在一起。
2.一個人如果由於恭敬、尊崇佛法而變得平易近人,其言行也因而變得友善慈悲,我便稱他為修行者。
3.任何事的原動力,都是出於人心的取捨及意向,只要有心,即使只是一個念頭,也必有其影響的功能。如能善用心念,則念念趨向成功。
4.為了個人的利益,應當少欲知足,安自己的心;為了眾生的福利,要盡心盡力安他人的心。
5.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論是權勢、名利、眷屬等等,都不要患得患失,就能活得開心與自在。
6.有兩種人是可貴的。一種是能主動助人者,另一種是受了恩惠能感激者。
7.對於自己的布施,我們應如此冥想:「布施對於我是一種收穫。處在眾多吝嗇之人中,我卻能慷慨解囊、樂於分享、樂於助人、樂於布施。這是多麼幸福的事!」
8.要得到快樂、要照顧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行佛法。不修行佛法,便沒有快樂。
9.無論何時修行佛法,都是在累積善業。業是確定的,善業一定會帶來快樂,不僅是現在樂,還有未來多生、多世樂。
10.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佛法,就是真正用最好的方式在照顧自己、真正愛自己。
11.眾生的痛苦與安樂都來自我們的行為,而這些業又要看我們發的是什麼心、持的是什麼態度。所以,修行要以發心為首。
12.最好的發心是要為眾生成佛的念頭,接著是想出離生死的念頭;最低限度的清淨發心,是指追求來生安樂的心。

心靈筆記簿—一 海濤 輯

心靈筆記簿—一 海濤 輯
1.修習慈愛、增長慈愛、擴大慈愛、使慈愛成為一切的媒介物與基礎、堅持保有慈心、使慈愛成為習慣、使慈愛鞏固。
2.要尋求身心的平安,要先讓自己的內心無愧、無懼。
3.有益於眾人的事必須做,有益於眾人的話必須說;有害於眾人的事不要做,有害於眾人的話不要說。
4.一個人應如何關注自己與他人的利益呢?他應先克制自己的貪、瞋、癡,然後鼓勵他人效仿。
5.少生煩惱、廣結善緣、多修福報,是淨化人生不變的原則。
6.人若有所不滿,苦惱便隨之而來,使你不論行走、站立、坐著或躺著,都不會感到快樂或喜悅;人若能知足,不論你在行走、站立、坐著或躺著,都會感到快樂與喜悅。
7.要時時把握現在,處處活在當下,盡量避免造罪,努力種植善因,這是最基本的修行。
8.放棄了對世間世事的欲望,一個人的心念就不會被欲望所束縛,因而被淨化了。
9.放棄瞋惡念,一個人就會洋溢著慈愛與悲憫,就會為眾生謀福利,因而淨化了瞋恨與敵意。
10.放棄懶散,一個人就會見到光明、心念專注、理解透徹,因而淨化了懶散與怠惰。
11.放棄過多的憂愁和揣測,一個人就能保持內心平靜,因而淨化了不安與憂慮之心。
12.放棄猜忌和懷疑,一個人就會度過懷疑的階段,對於善行不再猶疑不決,因而淨化了疑惑之心。
13.如果能培育與發展慈心、悲心、喜心、捨心,便能得到極大的果報與利益。
14.以慈愛戰勝瞋恨,以善好戰勝罪惡,以慷慨戰勝吝嗇,以真實戰勝虛妄。

大乘菩薩學要—五 海濤 輯

大乘菩薩學要—五 海濤 輯
1.佛言:「譬如世間若王、王臣欲餉一切城邑人民,集已棄捨,若飲若食不為辦設。於諸人民則為虛誑,而於飲食少不可得,高聲呵責,忿恚而出。
2.是菩薩亦復如是:於諸眾生未度者令度,不應但修捷語利辯,乃至而不勤修多聞、積集諸善菩提分法,彼菩薩者則為虛誑諸天、世人。如先佛說,是聖所呵厭,於智、大智、無上勝智俱極難得。
3.是故當知:菩薩不應但以語言虛誑一切天、人世間。復次或有人來勸請說法、施作義利時,彼菩薩隨言為說,乃至棄捨己身修菩薩行,不復虛誑一切眾生。當如是知!」《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4.《阿閦如來本願授決經》云:「彼阿閦如來往昔為菩薩時,作如是說:『若我生生世世不出家者,是則虛誑一切諸佛.如來。』如是菩薩於阿閦如來亦應隨學。
5.又諸菩薩摩訶薩生生出家,或諸如來出世,或不出世,畢竟捨家出家,亦如是學。所以者何?若謂菩薩捨家出家是為最上,乃至男女眷屬不生愛著,如我生時無諸過失。」
6.時文殊師利語寂音天子言:「菩薩具足此五無間,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何等為五?
一、菩薩深固作意,求無上道,發心不墮聲聞、緣覺之地,是初無間發心;
二、自捨一切所有,於慳吝心而不共住,是二無間;
三、我應救度一切眾生,於中不起懈退之心,是三無間;
四、了一切法非空、非有,無生無滅,於中不墮諸見,是四無間;
五、於諸法智和合一相,如是發心中無所住,由無所住於一切智悉無所得,是五無間。」《文殊清淨律》
7.《虛空藏經》云:「名、聞、利、養,是諸罪本。」
8.善男子!有四法障礙大乘。何等為四?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癡。四者,不樂求法。《大集經》

大乘菩薩學要—四 海濤 輯

大乘菩薩學要—四 海濤 輯
1.佛言:「菩薩樂欲發生淨信,意願利他,行住坐臥、若夢覺時、若飲食時、而常具足隨念作意、觀察諸佛、菩薩、聲聞、緣覺、諸異生身等,積集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善根,應隨喜者而自現前隨喜,乃至遍虛空界遍涅槃界亦自隨喜。
2.又復隨喜一切諸佛、菩薩、緣覺及聲聞眾供養事業,平等迴向一切眾生,乃至令諸眾生得一切智智,普皆圓滿諸佛善法,日日三時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求菩提正行,亦獲圓滿。
3.由發菩提心故,善根業報經無量數,常生天上,於諸天中作天帝釋,或生人間,為人中王。發菩提心者,救度一切眾生故,解脫一切眾生故,安隱一切眾生故,究竟令諸眾生至涅槃故,得生無量無數諸善根故。」《善諫經》
4.《十地經》說︰「設犯欲邪行戒,惑染輕微,由樂菩提心故。
5.說菩薩別解脫戒成就四法,謂是菩薩於修習中得真實語。
6.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志樂精進,勤求善法,習諸議論,堅持禁戒,於菩薩學具足修習。
7.由親近於他如是戒學,或時違越輕毀師尊,極慚愧故起大怖懼。彼復受用尊重愛樂,圓成如是平等戒法,是菩薩於諸佛.如來現前戒學發生樂欲正行,應別授學。
8.彼或無有善知識者,向十方現在佛、菩薩前專念作觀,隨力稱量已,堅持是戒,勿復欺誑十方一切佛、菩薩眾及彼世間諸天、人等。」
9.《地藏十輪經》云:「如是十善業道,佛所證果。若不真實守護一善業道,乃至臨命終時,而自稱言:『我是真實行大乘者,我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是人是極虛詐,是大妄語,對十方界佛.世尊前誑惑世間,說空、斷見,誘誑、愚癡,身壞命終,墮諸惡趣。」
10.如是不堅身,愚者心所樂,何常壽命中,剎那如幻夢。造諸惡業故,罪報常隨逐,由是無明因,死多墮惡道。《月燈三昧經》

大乘菩薩學要—三 海濤 輯

大乘菩薩學要—三 海濤 輯
1.《寶雲經》說:「善男子!菩薩於菩薩學堅持淨戒,如是尋伺。若不於菩薩別解脫戒中,我云何能得成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又何不於如來大乘諸經法中所詮菩薩行、所集菩薩學,我當如是廣大修習!」是故一心勤修如佛經中所說菩薩學義。
2.《法集經》云:菩薩應當尊重實諦。何以故?善男子!以集實諦名為法集。善男子!云何名實諦?若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棄捨身命不捨是心,不捨諸眾生故,是名菩薩實諦。
3.若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復於後時棄捨是心,及捨諸眾生者,是菩薩為大妄語,實可呵厭!
4.《十法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體性發菩提心時,得值如來及聲聞眾教化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最初喜樂發菩提心相。
5.若聞說菩提及菩提心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名第二喜樂發菩提心相。
6.若彼眾生無歸無救見是二種住大悲心,乃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名第三喜樂發菩提心相。
7.若見如來眾相圓滿即生敬愛,乃至是名第四發菩提心相。」
8.《賢劫經》云:「昔星宿王如來於施音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牧牛人,以耽步羅葉施彼佛故。
9.無量名稱如來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織毯師,以上妙衣施彼佛故。
10.焰光如來於無量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住城邑中,以草燈炬施彼佛故。
11.難勝如來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採樵者,以少齒木施彼佛故。
12.功德幢如來於妙吉祥稱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攻醫師,以一菴摩羅果施彼佛故。」

大乘菩薩學要—二 海濤 輯

大乘菩薩學要—二 海濤 輯
1.《寶篋經》說菩薩義云:「佛告文殊師利:『譬如迦陵頻伽鳥鶵,未出卵時,已能作於美妙音聲。文殊師利!是菩薩亦復如是:雖未斷我見,不出三界,處無明殼,已能作於諸佛妙音,所謂空、無相、無願、解脫等音。』」
2.佛告文殊師利:「云何名羊車行菩薩?譬如有人欲過五佛剎微塵數世界,是人乘彼羊車,隨路而去,過久遠世,行百踰繕那,遇大風輪。以是緣故,卻退八萬踰繕那。後是人於彼世界乘是羊車,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能越一世界不?」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
3.佛言:「若大乘者發菩提心已,不應受持、讀誦聲聞乘教,或與諸聲聞共住,修習於聲聞乘,或自深心為他所教於如是乘,乃至悟解,得彼智慧。以是緣故,於無上道即便退失。是菩薩於菩提心所得慧根、慧眼,彼悉破壞。文殊師利!我說是名羊車行菩薩。」《入定不定印經》
4.若菩薩愛樂大乘,信解空性,於信解行而獲圓滿。此聖言量唯信解行菩薩見如是事。《大乘集菩薩學論》
5.阿闍世王白佛言:「世尊!彼菩提心當云何發?」佛言:「大王!謂深心不退。」
王言:「世尊!云何信心不退?」佛言:「謂能發起大悲。」
王言:「世尊!云何能發大悲?」佛言:「謂於諸眾生不起厭捨之心。」
王言:「世尊!云何於諸眾生得無厭捨?」佛言:「謂若不著己樂,得無厭捨。」《如來祕密經》
6.《慈氏解脫經》云:「善男子!譬如有寶,名曰金剛,能斷一切貧窮苦故。善男子!此一切智心(發菩提心)亦復如是:能斷一切輪迴苦故。」
7.《無量門陀羅尼經》說:「云何眾生得鬪諍因?謂計執財利而為根本,應當棄捨。若離貪愛,即得是陀羅尼。」

大乘菩薩學要—一 海濤 輯

大乘菩薩學要—一 海濤 輯
1.如來敕阿難言:「於信法中如其了知,應當奉行!」《大善誘經》
2.菩薩行是信者,於剎那頃得信根堅固,即菩提心堅固,而能攝受一切福報。《大乘集菩薩學論》
3.爾時星賀那太子白佛言:「世尊!云何令諸眾生在所生處常得愛樂攝受諸法?」佛言:「欲解脫諸眾生者,常生謙敬,發菩提心,是則名為常得愛樂攝受諸法。」《師子王所問經》
4.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能長眾生白淨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地,一切世間所依持故;
菩提心者猶如慈父,訓導守護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如毘沙門,能斷一切貧窮苦故;
菩提心者如摩尼珠,成就一切諸義利故。
菩提心者猶如賢缾,圓滿一切善希求故;
菩提心者如獨鈷杵,畢竟能摧煩惱冤故。
菩提心者猶如正法,能斷深心諸作意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劍,能斷一切煩惱首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斧,能伐一切諸苦樹故;
菩提心者猶如兵杖,防禦一切極苦難故;
菩提心者猶如鉤竿,於輪迴海拔眾生故;
菩提心者如大風輪,能疾飄偃一切障礙雲霧草故。
菩提心者猶如叢林,積集菩薩諸行願故;
菩提心者如佛塔廟,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所尊重故。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殊勝功德。」《華嚴經》
5.菩提心者,此有二種:一者、願菩提心,二者、住菩提心。復有眾生於眾生界願證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眾生住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華嚴經》
6.雖起身見如須彌山,若能發起大菩提心,則生佛法矣!《維摩詰所說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