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 2009

慈悲孝親—六 海濤 輯

慈悲孝親—六 海濤 輯
1.文殊師利白佛言:云何如來說父母恩大,不可不報;又言師僧之恩,不可稱量。其誰為最?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於膝下,莫以報生長與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從師學,開發知見,次恩大也。夫出家者,捨於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師之力也。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次之耳。《舍利弗問經》
2.菩薩世世喜燃燈於佛寺,及師父母前。菩薩世世隨時熟果及好香華,持上佛比丘僧師父母。
3.菩薩世世事師父母,若見臥睡不數驚覺,若欲使覺,當持音樂。若持好語,誦經往覺之。菩薩世世有奇異美飯食終不獨食。
4.若師父母有飯食,不滅損而食之。菩薩世世持善意視佛,見怨家,見父母,心正等無有異。《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5.施三種人,果報無盡:一病人、二父母、三如來。《大般涅槃經》
6.是諸眾生所作十惡,五無間業,誹謗三寶,不孝父母及沙門婆羅門,輕慢尊長,應墮地獄餓鬼畜生。《合部金光明經》
7.佛告諸比丘: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閻羅王五使經》
8.眾生恩者,即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9.普賢菩薩告德藏菩薩言:佛子若欲證得此三昧者,先應修福,集諸善根,謂常供養佛法僧眾,及以父母,所有一切貧窮苦惱,無救無歸,可悲愍者,攝取不捨。乃至身肉,無所悋惜。何以故?
10.供養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諸眾生皆獲安樂。
11.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聞智慧,修學世法,供養父母師長有德,修舍摩他毘婆舍那,讀誦書寫十二部經,復能遠離貪恚癡等,名為菩提勤行精進。如是悉名為正精進。《優婆塞戒經》

慈悲孝親—五 海濤 輯

慈悲孝親—五 海濤 輯
1.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於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世間之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徵復速於彼。《觀佛三昧海經》
2.如來為一切父母故,常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象馬、七寶、輩輿、車乘、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給與。勤修精進、戒、施、多聞、禪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萬行,不休不息,心無疲倦。為孝養父母,知恩報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方便佛報恩經》
3.父母、眾僧,宜應讚歎軟語,常念其恩。眾僧者,出三界之福田;父母者,三界內最勝福田。何以故?眾僧之中,有四雙、八輩、十二賢士,供之得福,進可成道。父母者,十月懷抱,推乾去濕,乳哺長大,教誨技藝,隨時將養。及其出家,修得解脫,度生死海,自利兼利一切眾生。
4.眾生知恩欲報德者,爾時菩薩令修善,不須世間財利酬報。報之大者,當供養父母,乃至持戒。求報恩者,令其行善,是名菩薩報恩巧方便。菩薩為主於父母尊重,種種方便勤修善法,隨時供養,知恩報恩。《菩薩地持經》
5.飯諸賢聖,不如孝事其親。孝者,盡真心,無外私。佛告諸比丘:吾世世奉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六度集經》
6.佛言:若人於父母所,作少供養,獲福無量,少作不順,罪亦無量。《雜寶藏經》
7.佛告諸比丘言:有八種人,應決定施,不復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雜寶藏經》
8.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當以孝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說盂蘭盆經》
9.使我疾成無上正真道者,皆由孝德也。《睒子經》

慈悲孝親—四 海濤 輯

慈悲孝親—四 海濤 輯
1.有四種恩,甚為難報。何等為四?一者母,二者父,三者如來,四者說法法師。若有供養此四種人,得無量福。現在為人之所讚歎,於未來世能得菩提。《正法念處經》
2.於師僧父母,心為卑下,用少功力,獲大深法。隨所記念,法入心耳。若貢高我慢,不伏師僧父母,當知是人已被魔鉤之所鉤著。《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3.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云何為五?《增壹阿含經》
一者,當轉法輪;二者,當度父母;
三者,無信之人,立於信地;四者,未發菩薩意,使發菩薩心;
五者,當授將來佛決。若如來出現世時,當為此五事。
4.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賢愚經》
5.世尊往昔為四事故,捨離生命:
一者,為破眾生諸煩惱故;二者,為令眾生受安樂故;
三者,為自除壞貪著身故;四者,為報父母生養恩故。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6.菩薩摩訶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諸師上座長老。於無量劫常為眾生而行布施,堅持禁戒,修習忍辱,勤行精進、禪定、智慧,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身。《大般涅槃經》
7.欲生彼國(西方極樂國土)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觀無量壽佛經》
8.佛告阿難:「父母、眾僧,是一切眾生二種福田。所謂人、天、泥洹、解脫、妙果,因之得成。」《大方便佛報恩經》

慈悲孝親—三 海濤 輯

慈悲孝親—三 海濤 輯
1.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
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
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長阿含經》
2.若父母無信心者,令住正信;若無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慳者,令行惠施;無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於父母處,勸喻策勵,令安住者,方曰報恩!《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3.子事父母有五事:念思惟報家事,唯修債負,唯解勑戒,唯從供養,唯歡父母。《善生子經》
4.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更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5.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6.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如來聖眾甚清淨,行直不曲,常和合法。
7.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8.烏答摩納至佛問訊而作是言:瞿曇,我如法乞財,供養父母,又以正理使得樂處,正理供給,得大福不?佛言:如是供養實得大福。佛言:摩納,不限汝也。一切如法乞財,又以正理供養父母,正理使樂,正理供給,獲無量福。《雜阿含經》
9.受優婆塞戒,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應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餘一分,藏積俟用。《優婆塞戒經》
10.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

慈悲孝親—二 海濤 輯

慈悲孝親—二 海濤 輯
1.佛問諸沙門,親之生子,懷抱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既生之後,推燥臥溼,精誠之至,血化為乳,摩拭澡浴,衣食教詔,禮賂師友,奉貢君長,子顏和悅,親亦欣豫,子設慘戚,親心焦枯。出門愛念,入則存之。心懷惕惕,懼其不善。親恩如此,當何以報。《孝子經》
2.父母生養,劬勞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長養教誨,艱憂備盡,冀其成立,才藝過人;又望出家,度脫生死,以是恩念,昊天難報。《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經》
3.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中阿含經》
4.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梵網經》
5.善之極者,莫大於孝;惡之大者,其唯害親乎!《佛說未生冤經》
6.若以種種飲食及諸珍寶種種供養,非報父母恩;若能引噵令向正法,乃名報恩。《不思議光經》
7.佛言:唯有道德,可以久保。吾前世時,亦更為人償債,奴婢兒子父母,不可稱數,皆有一時之緣,難可免脫,至今得道。現我父母,皆先世道德之緣,不由償債,父母世世放捨,使我學道,累劫精進,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一墮失人種,累劫不復。《佛說分別經》
8.供養父母、和尚、尊師及世間中曾致饒益賴其恩者,應念倍增報恩、供養。何以故?以知恩者,雖在生死,不壞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斷滅,作諸惡業。故諸如來稱讚知恩,毀背恩者。《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9.奇哉!我母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身;既生之後,推乾去濕,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我當報恩,色養侍衛,隨順供養。《大般涅槃經》
10.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其壽量曾無暫捨,供給衣食,病緣醫藥,種種所須,猶未能報父母深恩。《本事經》

慈悲孝親—一 海濤 輯

慈悲孝親—一 海濤 輯
1.世間之恩有其四種: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王恩;四者,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2.(佛)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在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五分律》
3.爾時世尊告諸比五:「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屎尿,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增壹阿含經》
4.能令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三自歸,朝奉而暮終者,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佛說孝子經》
5.在家及出家者,皆以孝行而為其先。 《菩薩本生鬘論》
6.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末羅王經》
7.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神也。《四十二章經》
8.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大集經》
9.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毀戒,勸令住戒;父母慳貪,勸令住捨。《大寶積經.三律儀會》
10.慈父悲母長養恩,一切男女皆安樂;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於一劫,說悲母恩不能盡;我今略說於少分,猶如蚊虻飲大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11.父母視子有五事:一當念令去惡就善,二當教計書疏,三當教持經戒,四當早與娶婦,五家中所有當給與之。《六方禮經》
12.若欲供養諸賢聖及佛,但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中。《雜寶藏經》

菩薩修行須知–二 海濤 輯

菩薩修行須知–二 海濤 輯
1.凡夫的財產、身體、生命都是極度不堅的,但在《本事經》中提供了三堅法,能轉變世間三種不堅而成三堅的方法:
一、不堅財貿易堅財:意指一切世間財物,體非堅固,聚散無常,不可久保;如能持以布施梵行清淨之人,追求無上安樂涅槃,或求當來天人樂果,便成堅固之財。
二、不堅身貿易堅身:意指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危脆不實,體非堅固,生滅無常,不可久存;如能持守五戒,清淨無染,修習菩提無上之道,證金剛不壞之身,成堅固之身。
三、不堅命貿易堅命:意指人所受之命雖壽夭不齊,皆同夢幻,體非堅固,倏忽無常,不可久保;若能了知四諦,修習正法,超越生死,以續常住不朽之慧命,便成堅固之命。
2.菩薩當知九種會障礙善道、妨害修善的因緣
一、已惱害我。二、現惱害我。
三、當惱害我。四、過去憎我善友。
五、現在憎我善友。六、未來憎我善友。
七、過去愛我怨家。八、現在愛我怨家。
九、未來愛我怨家。《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3.學習菩薩具有的二十種力,用以摧破眾生的貪、瞋、痴三毒。
一、因力:過去的宿善力。二、緣力:現在的善智識。
三、意力:思惟的力量。四、願力:由思惟生起菩提心。
五、方便力:加行方便。六、常力:加行方便無間修行。
七、善力:修習善法。八、定力:堅定之力。
九、慧力:智慧之力。十、多聞力:多聞經法。
十一、施力:布施。十二、戒力:持戒。
十三、忍力:忍受一切污辱。十四、精進力:精益求精。
十五、禪定力:如實禪定。十六、智慧力:般若力。
十七、正念力:正知正見力。十八、正觀力:正當的觀想力。
十九、諸通明之力:通達明曉力。二十、如法洞伏眾生力:依法普度眾生。《無量壽經》

菩薩修行須知–一 海濤 輯

菩薩修行須知–一 海濤 輯
1.菩薩所修十種念處 
一、身念處:觀身不淨,所有身中從我所起諸不善法,一切遠離。
二、受念處:觀諸受實苦,在受上不生染愛,不起任何瞋恚。
三、心念處:觀心常執顛倒之相而調伏它。
四、法念處:如實勤奮觀察各種不善法的過患,而斷除它。
五、境界念處:觀諸順意、不順意的境界均非實有,不生貪著,不起瞋恚。
六、阿蘭若念處:如理如法而修無諍行及寂靜行。
七、都邑聚落念處:入都邑聚落時,行菩薩行,遠離歡樂場所。
八、名聞利養念處:但為施主之福田,受名聞利益之事,於其所受不貪著,不計執,與一切有情共之,而資養諸苦惱者。
九、如來學問念處:對於一切如來成正覺的學問,生清淨心,勤勇修學。
十、斷諸煩惱念處:完全明白生起各種煩惱、雜染等的因緣而遠離它。《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2.菩薩應努力學習的精進法門
一、被甲精進:是指在最初發勇猛強烈之誓願心,如先著盔甲而後見賊,不怖種種難行,修諸勝行。
二、加行精進:是指在生起堅固勇悍之方便,以策勵其心,決定勇行。
三、無下精進:是指不自輕蔑,也不畏懼,能更生勇勵而無怯下之心。
四、無根精進:是指能忍受酷寒炎熱等苦。
五、無足精進:是指在下劣之善無厭足,欣求最上之勝功德。
六、攝善精進:攝取接受一切的善法,努力修行。
七、利樂精進:抱持利樂一切眾生之心願,竭力踐行,而心不疲勞。(以上七種精進整理自《成唯識論》、《菩薩戒經》)

修行當明辨善惡知識 海濤 輯

修行當明辨善惡知識 海濤 輯
1.善知識亦有四輩:
一者、外如怨家,內有厚意;
二者、於人前直諫,於外說人善;
三者、病瘦、縣官為其征彸憂解之;
四者、見人貪賤不棄捐,常念求方便欲富之。
2.惡知識有四輩:
一者、內有怨心,外強為知識;
二者、於人前好言語,背後說言惡;
三者、有急時,於人前愁苦,背後歡喜;
四者、外如親厚,內興怨謀。
3.善知識亦有四輩:
一者、見人貧窮,卒乏令治生;二者、不與人諍計挍;
三者、日往消息之;四者、坐起當相念。
4.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難諫曉教之作善,故與惡者相隨;
二者、教之莫與喜酒人為伴,故與嗜酒人相隨;
三者、教之自守,益更多事;
四者、教之與賢者為友,故與博掩子為厚。
5.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為吏所捕,將歸藏匿之,於後解決之;
二者、有病瘦,將歸養視之;
三者、知識死亡,棺斂視之;
四者、知識已死,復念其家。
6.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欲鬪止之;二者、欲隨惡知識諫止之;
三者、不欲治生,勸令治生;四者、不喜經道,教令信喜之。
7.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倩使之不肯行;
三者、見人有急時避人走;四者、見人死亡棄不視。
8.佛言:擇其善者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三 海濤 輯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三 海濤 輯
31.住家者無定住處,出家者有定住處;住家者不能作依,出家者能作依;
32.住家者多瞋恚,出家者多慈悲;住家者有重擔,出家者捨重擔;
33.住家者有罪過,出家者無罪過;住家者有過患,出家者無過患;
34.住家者有苦難,出家者無苦難;住家者流轉生死,出家者有齊限;
35.住家者有穢污,出家者無穢污;住家者有慢,出家者無慢;
36.住家者以財物為寶,出家者以功德為寶;住家者多災疫,出家者離災疫;
37.住家者常有退,出家者常增長;住家者易可得,出家者難可得;
38.住家者可作,出家者不可作;住家者隨流,出家者逆流;
39.住家者是煩惱海,出家者是舟航;住家者是此岸,出家者是彼岸;
40.住家者纏所縛,出家者離纏縛;住家者作怨家,出家者滅怨家;
41.住家者國王所教誡,出家者佛法所教誡;住家者有犯罪,出家者無犯罪;
42.住家者是苦生,出家者是樂生;住家者是淺,出家者是深;
43.住家者伴易得,出家者伴難得;住家者婦為伴,出家者定為伴;
44.住家者是罾網,出家者破罾網;住家者傷害為勝,出家者攝受為勝;
45.住家者持魔王幢幡,出家者持佛幢幡;住家者是此住,出家者彼住;
46.住家者增長煩惱,出家者出離煩惱;住家者如刺林,出家者出刺林。
◎文殊師利!若我毀訾住家,讚嘆出家,言滿虛空說猶無盡。文殊師利!此謂住家過患、出家功德。」《文殊師利問經》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二 海濤 輯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二 海濤 輯
14.住家者無法用,出家者有法用;住家者多悔吝,出家者無悔吝;
15.住家者三乘毀訾,出家者三乘稱嘆;住家者不知足,出家者常知足;
16.住家者魔王愛念,出家者令魔恐怖;住家者多放逸,出家者無放逸;
17.住家者是輕蔑處,出家者非輕蔑處;住家者為人僕使,出家者為僕使主;
18.住家者是生死邊,出家者是涅槃邊;住家者是墜墮處,出家者無墜墮處;
19.住家者是黑闇,出家者是光明;住家者縱諸根,出家者攝諸根;
20.住家者長憍慢,出家者滅憍慢;住家者是低下處,出家者是清高處;
21.住家者多事務,出家者無所作;住家者少果報,出家者多果報;
22.住家者多諂曲,出家者心質直;住家者常有憂,出家者常懷喜;
23.住家者如刺入身,出家者無有刺;住家者是疾病處,出家者無疾病;
24.住家者是衰老法,出家者是少壯法;住家者為放逸死,出家者為慧命;
25.住家者是欺誑法,出家者是真實法;住家者多所作,出家者少所作;
26.住家者多飲毒,出家者飲醍醐;住家者多散亂,出家者無散亂;
27.住家者是流轉處,出家者非流轉處;住家者如毒藥,出家者如甘露;
28.住家者愛別離,出家者無別離;住家者多愚癡,出家者深智慧;
29.住家者樂塵穢法,出家者樂清淨法;住家者失內思惟,出家者得內思惟;
30.住家者無歸依,出家者有歸依;住家者無尊勝,出家者有尊勝;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一 海濤 輯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一 海濤 輯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一切諸功德不與出家心等;何以故?
1.住家無量過患故,出家無量功德故;住家者有障礙,出家者無障礙;
2.住家者攝受諸垢,出家者離諸垢;住家者行諸惡,出家者離諸惡;
3.住家者是塵垢處,出家者除塵垢處;住家者溺欲淤泥,出家者離欲淤泥;
4.住家者隨愚人法,出家者遠愚人法;住家者不得正命,出家者得正命;
5.住家者多怨家,出家者無怨家;住家者多苦,出家者少苦;
6.住家者是憂悲惱處,出家者歡喜處;住家者是惡趣梯,出家者是解脫道;
7.住家者是結縛處,出家者是解脫處;住家者有怖畏,出家者無怖畏;
8.住家者是傷害處,出家者非傷害處;住家者有熱惱,出家者無熱惱;
9.住家者有貪利苦,出家者無貪利苦;住家者是憒鬧處,出家者是寂靜處;
10.住家者是慳吝處,出家者非慳吝處;住家者是下賤處,出家者是高勝處;
11.住家者為煩惱所燒,出家者滅煩惱火;住家者常為他,出家者常為自;
12.住家者小心行,出家者大心行;住家者以苦為樂,出家者出離為樂;
13.住家者增長蕀刺,出家者能滅蕀刺;住家者成就小法,出家者成就大法;

因緣果報–四 海濤 輯

因緣果報–四 海濤 輯
1.懈墮有六失:
一者、富樂不肯作務;二者、貧窮不肯勤修;
三者、寒時不肯勤修;四者、熱時不肯勤修;
五者、時早不肯勤修;六者、時晚不肯勤修。《長阿含經》
2.佛言:「人於世間不孝父母,不敬長老,見他人有孝父母、敬事長老者,常瞋恚之,不喜作善,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常得惡夢;二者、為人所憎;
三者、惡名聞;四者、入太山地獄中,考治數千萬歲;
五者、從地獄中來出,生為人弊性不媚,為眾人所憎。今見有不媚急性,為眾人所憎者,皆從故世宿命不孝父母、不敬長老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憍慢!可孝順、敬事長老。」
3.佛言:「人於世間孝順父母,敬事長老,恭執謙卑,先跪後起,後言先止,常教惡人為善,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為人所敬愛;二者、人皆道其善;
三者、自意歡喜;四者、得上天,為諸天所敬愛;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眾人所媚愛。今見有善心孝順,為眾人所媚愛者,皆是故世宿命孝順、敬事長老所致。如是分明,可作孝順事於長老!」
4.佛言:「人於世間和心不瞋恚,見賢者敬之,愚者忍之,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為人所稱譽;二者、人見之皆歡喜;
三者、身自安隱亦潤澤好;四者、得上天,天上端正淨潔;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人善性,端正姝好。今見有好人萬人之選,皆故世宿命和心善性忍辱所致也。不瞋恚如是分明,慎莫瞋恚於人!」《分別善惡所起經》
5.(佛告尸迦羅越):有六事錢財日耗減。《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一者、喜飲酒;二者、喜博掩;
三者、喜早臥晚起;四者、喜請客,亦欲令人請之;
五者、喜與惡知識相隨;六者、憍慢輕人。犯上頭四惡,復行是六事,妨其善行,亦不得憂治生,錢財日耗減。

因緣果報–三 海濤 輯

因緣果報–三 海濤 輯
1.偷盜罪之果報:一、貧窮;二、不得自在。
2.飲酒十過:
一、顏色惡;二、少力;三、眼視不明;
四、現瞋恚相;五、壞田業資生法;六、增致疾病;
七、益鬪訟;八、惡名流布;九、智慧減少;
十、生壞命終,墮三惡道。《四分律》
3.飲酒有六種過失:
一者、失財;二者、生病;
三者、鬪諍;四者、惡名流布;
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長阿含經》
4.佛言:人於世間不飲酒醉,從不醉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傳言上事,進見長吏,語言不謬誤,亦仕宦如意;
二者、家事修治,常有餘財;
三者、假借求利疾得,亦為人所敬愛;
四者、得上天,亦為諸天所尊重;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潔白自喜。黠慧曉事,皆從故世宿命不飲酒所致。慎莫飲酒!《分別善惡所起經》
5.放蕩之人會受六種過失,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一、不自護身;二、不護財貨;
三、不護子孫;四、常自驚懼;
五、諸苦惡法常自纏身;六、喜生虛妄。
6.賭博有六失:云何為六?
一者、財產日耗;二者、雖勝生怨;
三者、智者所責;四者、人不敬信;
五者、為人疎外;六者、生盜竊心。
7.惡友相得復有六失:
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處;三者、誘他家人;
四者、圖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者、好發他過。《長阿含經》

因緣果報–二 海濤 輯

因緣果報–二 海濤 輯
1.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享天人福報:
一、慈心;二、賢良;三、貞潔;
四、誠信;五、不飲酒。《辯意長者子所問經》
2.諸惡莫作——人行十惡事,感十惡報。
一、殺生果報:在人中受短命、多病二種果報。
二、偷盜果報:在人中受貧窮、共財不自在二種果報。
三、邪婬果報:在人中得妻不貞良、不得隨意眷屬二種果報。
四、妄語果報:在人中得多被誹謗、為他人所誑二種果報。
五、兩舌果報:在人中得眷屬乖離、親族弊惡二種果報。
六、惡口果報:在人中得常聞惡聲、言多諍訟二種果報。
七、綺語果報:在人中得言無人受、語不明了二種果報。
八、貪欲果報:在人中得心不知足、多欲無厭二種果報。
九、瞋恚果報:在人中得常被他人求其長短、恒被於他之所惱害二種果報。
十、邪見果報:在人中得生邪見家、其心諂曲二種果報。
3.消除貪欲的三種心念
一、離想:又稱離欲想。行者於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中,以正智慧觀想,就可遠離各種煩惱。
二、斷想:行者欲得無漏清淨無煩惱道,先斷絕各種煩惱之因。
三、盡想:又稱滅想,入涅槃時,欲滅五受(受為感覺意,五受即愛受、喜受、苦受、樂受、捨受)之眾,而不復相續,貪心則可消除。《大智度論》
4.火災、刀災、血災這三途,配對於三毒——貪瞋痴:
一、火途對瞋忿:眾生若無慈悲心,常懷瞋忿,則將感生地獄道,常為鑊湯爐炭等熱苦所逼。
二、刀途對慳貪:眾生若無惠施心,常懷慳貪,則將感生餓鬼道,常受刀杖驅逼等苦。
三、血途對愚痴:眾生若無智慧,愚痴不了,則將感生畜生道,強者伏弱,互相吞噉,飲血食肉。《大明三藏法數》

因緣果報–一 海濤 輯

因緣果報–一 海濤 輯
1.人所作善惡,有四神知之:
一者、地神知之;二者、天神知之;
三者、旁人知之;四者、自意知之。
2.惡有父母:癡為惡父,愛為惡母。善亦有父母:三十七品經為善父,六波羅蜜為善母。復有父母:佛為父,法為母。隨佛語,案法行,是為父母行。
3.不當於福中作罪,寧於罪中作福。人在學處不行道、誦經,是為於福中作罪;人得病瘦、縣官、水火、亡錢財不憂,是為罪中作福。不當於福中作罪,燒香、散花、乘車訶作是取是侯,是為福中作罪。
4.「施」與「受」中的智慧
一、施與惡人物,後當與惡人為因緣,是為受惱。
二、施與善人物,是為福相從。
三、亦不當受惡人物,後與相逢,是為惱得惱。
四、寧受善人物,施與善人物,不當受惡人物,施與惡人。
五、寧與惡人物,不受善人物;寧受善人物,不受惡人物。
5.人得惡意當斷,得善亦當斷。惡意者,地獄、畜生、餓鬼;善意者,天上、人中。一切當斷。
6.墮龍中有四因緣:
一者、多布施;二者、多瞋恚;
三者、輕易人;四者、自貢高坐。是為四事作龍。上頭一得福,後三事得龍身。
7.人在生有四事:
一者、有善計,善相隨;二者、有惡計,惡相隨;
三者、有善計,惡相隨;四者、有惡計,善相隨。
8.人所有所念,意亦滅,身亦滅,所見因緣亦滅。後世行受殃福者,譬如種果,今年已熟墮地,後年復有果。罪譬如樹,意因緣譬如果。 (本頁講義內容整理自《罵意經》)

出家功德殊勝行—四 海濤 輯

出家功德殊勝行—四 海濤 輯
1.如世尊說:能出家者,獲五種利益。云何為五?
一者,出家功德,是我自利,不共他有,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二者,自知我是卑下之人,被他驅使,既出家後受人供養、禮拜、稱讚,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三者,從此命終,當生天上,離三惡道,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四者,由捨俗故,出離生死,當得安穩無上涅槃,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五者,常為諸佛及聲聞眾、諸勝上人之所讚歎,是故智者應求出家。《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2.若一日一夜出家,除六十劫生死重罪。《分別功德經》
3.若復有人於閻浮提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須臾清淨出家,利益無量。若復有人破他出家,為作留難,即為劫奪無量善財,當受惡果。《出家功德經》
4.出家之益難以言宣,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無量無邊,勝明千人之眼,又勝救千人之目。《彌沙塞羯磨本》
5.出家修道具諸功德,乃至成就三明、滅諸闇冥、生大智明。所以者何?斯由精勤、樂獨閑居、專念不忘之所得也。《長阿含經》
6.出家人以修多羅為水,洗結使之垢,能滅除生死之苦,為涅槃之因,以毘尼為足,踐淨戒之地,阿毘曇為目,視世善惡,恣意遊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義故,放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勝。《賢愚經》
7.若復有人,歸佛出家,功德有十。云何為十?
一、遠離妻室;二、染欲不貪;
三、愛樂寂靜;四、諸佛歡喜;
五、遠離邪魔;六、近佛聽法;
七、遠離三惡;八、諸天愛敬;
九、命終生天;十、速證圓寂。如是十種功德,歸佛出家獲如斯報。《分別善惡報應經》

出家功德殊勝行—三 海濤 輯

出家功德殊勝行—三 海濤 輯
1.出家菩薩得二十種廣大善利,是即圓滿彼一切智無上勝利。何等為二十?
一者、棄捨王之所有富貴受用,得無我、我所大利;
二者、樂出家已,而能出離煩惱大利;
三者、被服袈裟,得心無雜染大利;
四者、於其聖種生歡喜已,即能圓具長養大利;
五者、修行頭陀功德,斷除多欲,得離染大利;
六者、戒蘊清淨已,生天、人中,得斯大利;
七者、不捨菩提心,得圓滿六波羅蜜多大利;
八者、居寂靜處,得離憒鬧大利;
九者、心無愛著,得思惟法樂大利;
十者、修習禪支,得心調暢大利;
十一者、勤求多聞,得大慧大利;
十二者、離諸慢故,得大智大利;
十三者、少求少事故,得決擇聖法大利;
十四者、於一切眾生心平等故,得大慈大利;
十五者、起解脫一切眾生心故,得大悲大利;
十六者、不惜身命故,得護持正法大利;
十七者、心輕安故,得神通大利;
十八者、常念佛故,得解脫一切苦大利;
十九者、常所伺察深固法故,得無生法忍大利;
二十者、積集一切勝功德故,速成一切智大利;
此如是等二十種法,是即出家功德勝利。《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2.爾時維摩詰長者告諸童子言:「汝等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常修梵行,是則出家功德。」《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3.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墮三惡。《大緣經》

出家功德殊勝行—二 海濤 輯

出家功德殊勝行—二 海濤 輯
1.爾時世尊,讚歎出家功德因緣,其福甚多,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無量。布施之報,十世受福,六天人中,往返十到,猶故不如放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為勝。《賢愚經》
2.所謂出家之利益者,以其破煩惱、斷無明、得無生忍、出生死苦,是則天上、人間之最勝,而父母、宗族被其澤也。不然,則雖富積千箱、貴師七帝,何利益之有?《比丘受戒錄》
3.若使有人為出家者,作諸留難,令不從志,其罪甚重。如夜黑闇,無所覩見。是人罪報亦復如是:入深地獄,黑闇無目。《賢愚經》
4.雖能施於二種人目,此人唯各獲一世利。又肉眼性,性有敗壞。聽人出家,若自出家,展轉示導眾生永劫無上慧眼。慧眼之性,歷劫無壞。何以故?福報人天之中,恣意受樂,無窮無盡,畢成佛道。《賢愚經》
5.所以者何?由出家法,滅魔眷屬,增益佛種,摧滅惡法,長養善法,滅除罪垢,興無上福業。是故佛說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賢愚經》
6.一日出家修梵行,滅二十劫惡道苦。《彌沙塞羯磨本》
7.菩薩摩訶薩以十事故,示現出家。何等為十?所謂:
一、為厭居家故,示現出家;為著家眾生令捨離故,示現出家;
二、為隨順信樂聖人道故,示現出家;為宣揚讚歎出家功德故,示現出家;
三、為顯永離二邊見故,示現出家;為令眾生離欲樂、我樂故,示現出家;
四、為先現出三界相故,示現出家;為現自在不屬他故,示現出家;
五、為顯當得如來十力、無畏法故,示現出家;最後菩薩法應爾故,示現出家。是為十。菩薩以此調伏眾生。《華嚴經‧離世間品》

出家功德殊勝行—一 海濤 輯

出家功德殊勝行—一 海濤 輯
1.爾時世尊告諸長者:「善哉,善哉!汝等發心,樂欲出家。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萬劫不墮惡趣;常生善處,受勝妙樂;遇善知識,永不退轉;得值諸佛,受菩提記;坐金剛座,成正覺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2.佛言:「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饑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出家功德經》
3.佛告阿難:「於此一日一夜清淨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間之樂。最後人中,生福樂家。」《出家功德經》
4.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無量。譬四天下滿中羅漢,百歲供養,不如有人為涅槃故,一日一夜出家受戒功德無邊。《出家功德經》
5.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鴈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深。《大智度論》
6.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離六百六千六十歲三塗苦,乃至醉中剃髮,戲裡披衣,一曏時間,當期道果。何況割慈捨愛,具足正因,成菩薩僧,福何邊際!《萬善同歸集》
7.如百盲人,有一明醫,能治其目,一時明見。又有百人,罪應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此二人福,雖復無量,猶亦不如聽人出家及自出家其福弘大。《賢愚經》
8.布施之報,福有限極。出家之福,無量無邊。又持戒果報,五通神仙,受天福報,極至梵世。於佛法中出家果報不可思議,乃至涅槃,福故不盡。《賢愚經》
9.假使有人,起七寶塔,高至三十三天,所得功德,不如出家。何以故?七寶塔者,貪惡愚人,能壞破故。出家之法,無有毀壞。欲求善法,除佛法已,更無勝故。《賢愚經》

精典筆記選輯—六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六 海濤 輯
一、《佛治身經》
1.己身如得教,則教他不難,欲教他人,先須自教
二、《月燈三昧經》
1.布施乃破慳貪之前陣、入正道之初門。
三、《大智度論》
1.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2.佛法貴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縱寡聞,亦先入道。
3.佛國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就,須要願力,如牛雖力能挽車,須要御者,能有所至。
四、《八大人覺經》
1.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五、《佛說千佛因緣經》
1.施為妙聚,受報無窮,諸天世人,因施得立。是故智者,應行修施。
六、《四十二章經》
1.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
2.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證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3.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4.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七、《地藏經》
1.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2.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

精典筆記選輯—五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五 海濤 輯
一、《大方便佛報恩經》
1.父母眾僧,是一切眾生二種福田,所謂人天泥洹解脫妙果,因之得成。眾僧者,出三界之福田;父母者,三界內最勝福田。
二、《妙法蓮華經》
1.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
2.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三、《大寶積經》
1.寧受智毀罵,不受愚稱讚
2.諸佛如來大悲常轉,何以故?諸佛如來不捨一切眾生故。
四、《大日經》
1.佛法以菩提心為正因,以大慈悲為根本。
五、《優婆塞戒經》
1.慈心即是一切安樂之因緣
六、《長阿含經》
1.布施者得福,慈心者無怨,為善者銷惡,離欲者無惱。
七、《雜寶藏經》
1.於父母所,少作不善,獲大苦報;少作供養,得福無量。當作是學,應勤盡心,奉養父母。
八、《菩薩睒子經》
1.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學。濟神離苦,後得無為,皆由慈孝學道所致。
九、《正法念處經》
1.聽法功德,出生死中,最為第一。
2.甚多言語者,他人畏之,兩舌為其第一。離兩舌人,於現在世,受善果報;知識、親友、兄弟、妻子、奴婢等親和,皆悉堅固,人無能壞。
3.放逸之過,為一切過中最最上。

精典筆記選輯—四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四 海濤 輯
一、《涅槃經》
1.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
2.夫食肉者,斷大慈種。
3.菩薩摩訶薩有四依法亦不可盡。何等為四?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法不依人。
4.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壽命雖無量,要必有終盡。
5.夫盛必有衰,合會有別離,壯年不久停,盛色病所侵,命為死所吞,無有法常住,諸王得自在,勢力無等雙,一切皆遷滅,壽命亦如是。
6.若不護持禁戒,云何當得見於佛性?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金剛經》
1.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2.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4.信心清淨,即生實相。
5.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6.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7.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8.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精典筆記選輯—三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三 海濤 輯
一、《楞嚴經》
1.食肉者,所求功德悉不成就。
2.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3.一切世間諸修學人,若不持戒,出三界者,無有是處。
4.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5.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姪,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6.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7.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8.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次決定清淨明誨。
9.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二、《楞伽經》
1.食肉與殺同罪
2.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生死中,輪迴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愛、侍使,易生而受鳥獸等身,云何於中殺之而食。
三、《金光明經》
1.放諸生命,病得除癒,眾難解脫。
2.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
四、《無常經》
1.假使妙高山,劫盡皆散壞。大海深無底,亦復有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精典筆記選輯—二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二 海濤 輯
一、《華嚴經》
1.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
2.菩提心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礎,為行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根本。故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3.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
4.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
5.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牲、餓鬼道中。三惡道受苦若畢,轉生人道,還得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6.信為道源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滅除一切諸疑義,示現開發無上道。
二、《梵網經》
1.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
2.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
3.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4.菩薩應生佛性孝順慈悲心,常助人一切人生福生樂。
5.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
6.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三、《觀音經》
1.菩提心者:大覺心是、平等心是、普遍心是。
四、《阿含經》
1.若無世間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患;一切憂苦消滅盡,猶如蓮華不著水。

精典筆記選輯—一 海濤 輯

精典筆記選輯—一 海濤 輯
一、《華嚴經》
1.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
2.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3.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今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4.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二、《大集經》
1.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2.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3.世若無佛,若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三、《佛遺教經》
1.常當慚愧,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
2.有愧之人,則有善法;無愧者,與禽獸無相異也。
四、《心地觀經》
1.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依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3.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墜,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世間之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微復速於彼,一切如來、金剛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護。
4.世間所高莫過山岳,悲母之恩逾於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光,悲母之恩亦過於彼。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四 海濤 輯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四 海濤 輯
1.佛語寶積:未來眾生具五因緣,得聞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何謂為五?《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一者,慈心不殺,具佛禁戒,威儀不缺。
二者,孝養父母,行世十善。
三者,身心安寂,繫念不亂。
四者,聞方等經,心不驚疑,不沒不退。
五者,信佛不滅,於第一義心如流水,念念不絕。
2.若優婆塞受持戒訖,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優婆塞戒經》
3.眾生恩者,既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4.普賢菩薩告德藏菩薩言:佛子若欲證得此三昧者,先應修福,集諸善根,謂常供養佛法僧眾,及以父母,所有一切貧窮苦惱,無救無歸,可悲愍者,攝取不捨。乃至身肉,無可吝惜。何以故?
5.供養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諸眾生皆獲安樂。
6.供養法者增長智慧,證法自在,能正了知諸法實性。供養僧者,增長無量福智資糧,致成佛道。
7.供養父母和尚尊師,及世間中曾致饒益,賴其恩者,應念倍增報恩供養。何以故?以知恩者,雖在生死,不壞善根;不知恩者,善報斷滅,作諸惡業。故諸如來稱讚知恩,毀背恩者。《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8.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聞智慧,修學世法,供養父母師長有德,修奢摩他毗婆舍那,讀誦書寫十二部經,復能遠離貪恚癡等,名為菩提勤行精進。如是悉名為正精進。《優婆塞戒經》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三 海濤 輯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三 海濤 輯
1.菩薩摩訶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諸師上座長老。於無量劫常為眾生而行布施,堅持禁戒,修習忍辱,勤行精進,禪定智慧,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身。《大般涅槃經》
2.如來以正遍知宣說真實之言,為一切父母故,常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象馬七寶、輩輿車乘,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給與,勸修精進戒施、多聞、禪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萬行,不休不息,心無疲倦。為孝養父母,知恩報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方便佛報恩經》
3.佛告比丘:堅持七行,必得帝釋。何以故?昔者帝釋為人之時,發初履行,孝順父母;供養尊長;所言柔軟;斷於兩舌;好施無慳;恆修實語,終不欺誑;不起瞋恚;設生嫌恨,尋思滅之。《雜阿含經》
4.佛告辯意:復有五事行,死入地獄億劫乃出。何謂為五?
一者,不信有佛法眾而行誹謗,輕毀聖道。
二者,破壞佛寺尊廟。
三者,四輩轉相毀謗,不信殃罪,無敬順意。
四者,反逆,無有上下,君臣父子不相順從。
五者,當來有欲為道者,已得為道,便不受師教而自貢高,輕慢誹師。《佛說辯意長者子所問經》
5.是諸眾生所作十惡之無間業,誹謗三寶,不孝父母,及沙門婆羅門,輕慢尊長,應墮地獄餓鬼畜生。《會部金光明經》
6.佛告諸比丘: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閻羅王五使經》
7.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賢愚因緣經》
8.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集經》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二 海濤 輯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二 海濤 輯
1.菩薩為供養佛法僧及父母兄弟,得畜財物。為起寺舍造像,為布施,若有此因緣,得受金銀財物,無有罪過。《文殊師利問經》
2.天聞地神云乎:我負大地,一切所有,及須彌山之重亦不厭。然我於三種人恆有厭心:一者懷叛逆心,欲謀害人王者,二者棄親恩,不孝父母者,三者撥無因果,破法輪僧,障修善者也。如是人,一念間亦不欲任持之。《華嚴經》
3.佛告阿難:若有眾生殺父害母,罵辱六親,作是罪者,命終之時,揮霍之間,譬如壯士屈伸臂頃,直落阿鼻大地獄中。化閻羅王大聲告敕: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無道。汝今生處,名阿鼻地獄。作是語已,即滅不現。爾時,獄卒復驅罪人,從於下鬲,乃至上鬲,經歷八萬四千鬲中,捸身而過,至鐵網際,一日一夜,爾乃周遍。阿鼻地獄一日一夜,此閻浮提日月歲數,六十小劫。如是壽命,盡一大劫。具五逆者,其人受罪,足滿五劫。《觀佛三昧海經》
4.佛告阿難:若有父母妻子不放此人至於道場者,此人應向父母等前,燒種種香,長跪合掌。應作是言:我今欲至道場,哀愍聽許。亦應種種諫曉,隨宜說法。亦應三請,若不聽者,此人應於舍宅,默自思惟,誦持經典。《大方等陀羅尼經》
5.世間父母極親愛,眾生慢心不尊重;欲今摧伏我慢幢,是故出家為救護。《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6.菩薩世世喜燃燈於佛寺,及師父母前。菩薩世世隨時熟果及好香華,持上佛比丘僧師父母。
7.菩薩世世事師父母,若見臥睡不數驚覺,若欲使覺,當持音樂。若持好語,誦經往覺之。菩薩世世有奇異美飯食終不獨食。
8.若師父母有飯食,不滅損而食之。菩薩世世持善意視佛,見怨家,見父母,心正等無異。《佛說菩薩行五十緣經》
9.佛言:非但今日讚歎慈孝,於無量劫,亦常讚歎。《雜寶藏經》
10.施三種人,果報無盡:一病人、二父母、三如來。《大般涅槃經》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一 海濤 輯

知恩報恩.奉養孝親—一 海濤 輯
1.(佛)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飲食,床座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屎尿,猶不能得報恩。
2.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增一阿含經》
3.眾生知恩欲報德者,爾時菩薩令修善,不須世間財利酬報。報之大者,當供養父母,乃至持戒。求報恩者,令其行善,是名菩薩報恩巧方便。菩薩為主於父母尊重,種種方便勤修善法,隨時供養,知恩報恩。《菩薩地持經》
4.飯諸賢聖,不如孝事其親。孝者,盡直心,無外私。佛告諸比丘:吾世世奉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六度集經》
5.佛言:若人於父母所,作少供養,獲福無量,少作不順,罪亦無量。《雜寶藏經》
6.佛告諸比丘言:有八種人,應決定施,不復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雜寶藏經》
7.文殊師利白佛言:云何如來說父母恩大,不可不報;又言師僧之恩,不可稱量。其誰為最?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於膝下,莫以報生邀與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從師學,開發知見,次恩大也。夫出家者,捨於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師之力也。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次之耳。《舍利弗問經》
8.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說盂蘭盆經》
9.使我疾成無上正真道者,皆由孝德也。《孝子經》

孝親與報恩—四 海濤 輯

孝親與報恩—四 海濤 輯
1.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更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2.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3.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安隱處。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
4.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如來聖眾甚清淨,行直不曲,常和合法。
5.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悲。《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6.烏答摩納至佛問訊而作是言:曇雲,若眾生如法乞財,供養父母,又以正理使得樂處,正理供給當得福不?佛言:如是供養實得大福。佛言:摩納,不限汝也。一切如法乞財,又以正理供養父母,正理使樂,正理供給,獲無量福。《雜阿含經》
7.受優婆塞戒,先學世書。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應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餘一分,藏積俟用。《優婆塞戒經》
8.有四種恩,甚為難報。何等為四?一者父,二者母,三者如來,四者說法法師。若有供養此四種人,得無量福。現在為人之所讚歎,於未來世能得菩提。《正法念處經》
9.於師僧父母,心為卑下,用少功力,獲大深法。隨所記念,法入心耳。若貢高我慢,不伏師僧父母,當知是人已被魔鉤之所鉤著。《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孝親與報恩—三 海濤 輯

孝親與報恩—三 海濤 輯
1.佛言:唯有道德,可以久保。吾前世時,亦更為人償債,奴婢男子父母,不可稱數,皆有一時之緣,難可脫免,至今得道。現我父母,皆先世道德之緣,不由償債,父母世世放捨,使我學道,累功精進,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亦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一墮失人種,累劫不復。《分別經》
2.知恩者,雖在生死,善根不壞;不知恩者,善根斷滅,是故,諸佛稱讚知恩報德者。《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3.善男子!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心地觀經》
4.奇哉!我母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身;既生之後,推乾去溼,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我當報恩,色養侍衛,隨順供養。《南大般涅槃經》
5.夫為人子者,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所為,正業不斷。《長阿含經》
6.子事父母,當有五事:一當念治生,二早起令奴婢於時作飯時,三不增父母憂,四當念父母恩,五父母有疾病,當恐懼求醫治之。《六方禮經》
7.若父母無信,令起信心;若無戒,令住禁戒;若性慳,使行惠施;若無智慧,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方得曰報恩。《毘那耶律》
8.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事壽量而不暫捨,供給衣食醫藥,種種所需,猶未能報父母之深恩。《本事經》
9.子視父母有五事:一念家事,二修負債,三解誡,四為供養,五令父母歡。《善生子經》

孝親與報恩—二 海濤 輯

孝親與報恩—二 海濤 輯
1.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孝親最神也。《四十二章經》
2.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毀戒,勸令住戒;父母慳貪,勸令住捨。《大寶積經•三律儀會》
3.佛告王舍城內之妙德長者,勇猛長者,善法長者等言,長者!我今說妙義,欲利益未知未來世之恩德者,世間出世間之恩有四種: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王恩,四者三寶恩,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負荷。《心地觀經》
4.依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心地觀經》
5.父母視子有五事:一令去惡就善,二教以書疏,三令持經戒,四使娶婦,五家中所有給與。《六方禮經》
6.佛問諸沙門,親之生子,懷抱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既生之後,推乾臥溼,精誠之至,血化為乳,摩飾澡浴,衣食教詔,禮賂師友,重貢君長,子顏和悅,親亦欣豫,子設慘戚,親心焦枯。出門愛念,入則存之。心懷惕惕,懼其不善。親恩如此,當何以報。《孝子經》
7.父母生養,劬勞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長養教誨,艱憂備盡,冀其成立,才藝過人;又望出家,度脫生死,以是恩念,昊天難報。《最勝佛頂尊勝陀羅尼淨除業障經》
8.佛問彌勒:閻浮提兒生墮地乃至三歲,母之懷抱,為飲幾乳?彌勒答曰:飲乳一百八十斛,除母腹中所食血分。《中陰經》
9.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中阿含經》
10.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梵網經》
11.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忍辱經》
12.飲食及寶,未足能報父母恩,引導令向正法,便為報二親。《不思議光經》

孝親與報恩—一 海濤 輯

孝親與報恩—一 海濤 輯
1.爾時世尊夜後分時聞野狐鳴,是夜過已,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於夜後分聞野狐鳴不?」比丘白佛:「如是,世尊!」佛告比丘:「彼野狐者,疥瘡所困,是故鳴喚。若能有人為彼野狐治疥瘡者,野狐必當知恩報恩。而今有一愚癡之人,無有知恩報恩。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知恩報恩,其有小恩尚報,終不忘失,況復大恩!」《雜阿含經》
2.世間之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3.(佛)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在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五分律》
4.爾時世尊告諸比五:「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屎尿,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增一阿含經》
5.能令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自三歸,朝奉而暮終者,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道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三慧經》
6.若欲供養諸賢聖及佛,但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中。《雜寶藏經》
7.在家及出家者,皆以孝行而為其先。 《菩薩本生鬘論》
8.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梵網經》
9.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末羅王經》
10.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上之神也。《四十二章經》
11.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集經》

淨宗講義輯要—四 海濤 輯

淨宗講義輯要—四 海濤 輯
1.雖然身心不起惡造業,不憑念佛者,難生極樂;即使逆謗闡提,乘願力者,往生無疑。不依罪業之有無,唯在本願之信不信。
2.念佛在於「信心」二字,有此信心,即時得往生之身分(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已入極樂之聖眾。
3.《佛說鐵城泥犁經》云:「人於世間,身作惡,口言惡,心念惡;常好烹煞,祠祀鬼神者,身死當入泥犁中。」
4.《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言:「聞說淨土法門,心生悲喜,身毛為豎,淚即出者。」
5.法然上人云:「高聲念佛,感悅徹髓,落淚千行。」
6.蓮池大師謂:「喜悲交集,感極呼號,聲震三千大千世界。」
7.龍樹菩薩之《易行品》曰:「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8.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9.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10.若人種善根,疑者華不開,信心清淨者,華開則見佛。
11.《般舟讚》云:「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12.《往生禮讚》云:「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
13.《法事讚》云:「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14.源信大師《往生要集》云:「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我亦在彼,攝取之中,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護我。」
15.《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云:「人身行惡,口言惡,心念惡;謗訕賢聖,見邪行邪;其人壽終,便墮惡道,入泥犁中。」

淨宗講義輯要—三 海濤 輯

淨宗講義輯要—三 海濤 輯
1.《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著;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2.成佛雖難,求往生易得;仰佛本願力以為強緣,故雖凡夫,亦得往生報土。
3.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4.《菩提心經》云:「食不妨菩提,心能妨菩提。」
5.《法事讚》云:「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小解證三明,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6.往生正業,稱名為要。凡夫出離要道,無如「淨土」一門,「念佛」一行。
7.謂其「機」則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心;論其「行」則十聲一聲,任何嬰兒亦可稱之;言其「信」則又一念十念,任何愚者,亦可發之。
8.本願原為「十方眾生」之故,任何機皆不漏,任何人皆不捨。
9.「十方眾生」中,有智無智,有罪無罪,凡夫聖人,持戒破戒,若男若女,若老若少,乃至三寶滅盡時之機,皆包含也。
10.但遇本願,得聞「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若不生者」之誓故,阿彌陀佛以遍照光明,攝取不捨。
11.就罪重障深,心昏識寡,更應仰佛本願。其故者:彌陀本誓:「本為凡夫,非為聖人」也。應仰應信。
12.宿緣最難有。罪惡重障凡夫之出離,特不依彌陀難思願力,何得契!
13.雖斯惡業強身,若念佛者,不違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因願之誓約,決定來迎也。

淨宗講義輯要—二 海濤 輯

淨宗講義輯要—二 海濤 輯
1.末法萬年後,餘行悉滅時,釋迦如來以慈悲特留念佛。
2.《無量壽經》下卷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3.以念佛為多善根,以諸行為小善根。
4.善導和尚云:「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七日七夜心無間,長時起行倍皆然,臨終聖眾持華現,身心踴躍坐金蓮。」
5.十方諸佛等,護念念佛行者。
6.釋尊以彌陀名號,慇懃付囑舍利弗。(如:《阿彌陀經》)
7.《往生禮讚》云:「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8.《觀無量壽經》云:「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9.《觀無量壽經》云:「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持無量壽佛名」。釋迦如來唯以名號付囑阿難尊者。
10.念佛行者,必當具足三心。《往生禮讚》云:「入欲生彼國土者,如《觀經》說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讚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三業,必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迴願往生,故名迴向發願心。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11.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

淨宗講義輯要—一 海濤 輯

淨宗講義輯要—一 海濤 輯
1.彌陀大悲,徹底哀愍,能令一切眾生,常蒙護念,心生希望。
2.佛願雖無人不救,為與信心者同在。
3.如來大悲於苦者,心偏憐念長沒眾生。
4.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5.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
6.諸佛大慈,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7.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8.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危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9.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陸,乘船則樂。」
10.善導和尚云:「世尊出世本意,唯說念佛往生。」
11.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12.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名為正行。
13.彌陀如來唯以名號為往生本願。
14.《無量壽經》下卷云:「佛語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15.善導和尚《禮讚》云:「其有得聞彼彌陀佛名號,歡喜至一念,皆當得生彼。」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四 海濤 輯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四 海濤 輯
1.知識的累積事實上只是記憶的增加,並不是觀察。
2.佛教對我們的心理活動有豐富的細微描述,知道這些描述只是記憶,並不是真的知道,唯有透過自己的觀察去體會到這些細微變化,才是真的有了智慧。
3.我們能夠觀察自己所產生的痛苦與快樂,而且是持續不斷地觀察,這持續不斷地觀察以及自我的誠實面對是一種精進。
4.「放下」——不執著我們任何的思考與感覺,只是單純地觀察自己身心世界的活動,而不執著那就是我的身心世界,甚至連想它就是這樣的概念都不要生起。
5.當我們把修行變成一個熟悉的習慣時,心會比較平靜,身體的負荷也會比較低,接著就有餘力去觀察內心的種種想法是如何生滅,並能隨時提醒自己放下、不執著。
6.讓我們不住任何執著,只活在當下、活在覺知的觀照裡。
7.苦並非絕對的真理,只是一種暫時的經驗。心可以超越它,獲得解脫。
8.佛教的一個重要世界觀,是顛撲不破的因果法則——每項行為都有一個同等與反向的作用力。
9.佛陀深入實相本質的智慧,讓他了解到這個道德的宇宙: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然即是如此運作。
10.無論是現世受報,或未來世受報,符合因的果報必然會出現。
11.心是一切事物的先導:以惡心思考與行動,憂愁必將隨之而至,就像車轍跟在牛車後面一樣;以善心思考與行動,快樂亦必隨之而至,如影隨形,永不分離。
12.一旦我們放下錯誤的執著,實相就會呈現出來。由於實相難以言傳,因此最適合也最不讓人誤會的方式,就是留白,別愈描愈黑——這就是「否定方式」的本質。
13.一切心靈提昇都得依賴正見與純淨的行為。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三 海濤 輯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三 海濤 輯
1.在觀的過程中,不管念頭是什麼,覺知的心若是清淨,就可以清楚覺察這些念頭所引起的感受與反應,念頭只是進來然後就離開,心卻不會被這些喜惡情緒帶著跑。
2.覺知自己的心,對於所接觸的任何狀態不執著,可是也不逃避,而是去直接觀察。
3.痛苦煩惱都有它們的家,貪有它的家,煩惱、瞋恨也都有它們的家,你就是觀察它們,然後讓它慢慢回到它各自的家。這比喻是要告訴我們,對待煩惱不是去討論應不應該有煩惱,而是能夠清清楚楚的看著煩惱來了,讓煩惱自己回家去,始終保持「自己做主人」這般的清明。
4.由於定力和智慧的增強,也會進一步地支持與強化戒行。
5.戒、定、慧是互相關聯互為因果的,絕不只是單一命題,或者只是階梯式的次第。
6.修行的場所是我們的內心,而非任何其他的事物。
7.心的特性就是會去抓取對象,這種抓取是一種貪愛,有了貪愛,就會想進一步保持它、擁有它,於是就會對可能失去它、不能掌握它產生恐懼和焦慮。
8.我們長期順應著心的這個特性活著,在它的慣性思惟下運作而不自覺。我們大部分的時候是活在焦慮、不安與矛盾裡,這是由於我們順著我們的心要去追尋什麼、去抓取什麼的習慣性導致。
9.法的價值就是在看到心是無常的,心所抓取的對象也是無常的,沒有一個是永恆不變的。
10.如果有永恆不變的事,那是因為我們自己誇大性的期待,導致我們希望它永恆不變。
11.佛陀在幫助我們看到心的特質,期望我們不要被自己的想法所控制。
12.我們的心本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只要不隨著慣性反應進入一個慣性的制約歷程,我們在當下就可以滅苦。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二 海濤 輯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二 海濤 輯
1.戒、定、慧三者的核心在於智慧:他不是指開悟這個層次的智慧,而是指我們在面對人世這實存的經驗裡面,能夠去辨識什麼會導致痛苦,什麼會導致快樂的因果關係的智慧。
2.除非我們能如實的去觀察所有的因果相互的變化,我們不會發現自心是如何的被蒙蔽,又如何的自我欺騙。
3.但為什麼人們不想要脫離苦,原因在於我們根本就不想看苦。
4.因為我們不想看苦,所以不能認知苦,當然就不想脫離苦了。
5.知道苦的因果循環是讓我們願意修持戒律的根本動力。
6.戒律的目的,並不是要控制或形塑我們,而是要讓我們保持醒覺,在保持覺察力的增長上去持守這個戒律。
7.犯戒是非關道德的懲罰,而是顯示自己的正念還不夠強,才會犯戒。
8.持戒,是幫我們在提升內心的專注力與智慧的開發上,建築一道保護牆。
9.唯有對自我內在的有限性能有所覺察,我們才會意識到需要持戒,以保護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10.定——培養專注平靜的心。
11.追求內心的平靜,關鍵不在於要有很好的老師,也不在於一定要到特定的地方去,重要的是要懂得訓練自己的心。
12.訓練我們的心能夠找到合適的修行的場所,也就是所謂的「業處」。
13.培養專注力的目的是讓心能夠平靜和安定,之後才有能力進一步觀察覺知的心。
14.戒、定、慧相互關聯,互為因果。
15.在觀照自己的心時,不管是什麼念頭、感受,都得直接面對它們,去看這些痛苦或快樂是怎麼生起的,更要去觀這些痛苦或快樂生起的根源是什麼。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一 海濤 輯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輯要—一 海濤 輯
1.如果死亡在你裡面,那麼你可以逃到哪裡去呢?無論是否害怕,你都一樣會死;死亡是無法逃避的。
2.學佛並不能保證我們一輩子都在順境中,學佛只是讓我們能夠身在痛苦裡,心卻不被痛苦所掌控。
3.透過單純地接受自身的感受和情緒世界,學會面對這些逆境,並觀察我們怎麼面對它。
4.修行就在我們這個身體。修行不在於我們讀了什麼書,也不在於我們記得了什麼道理,而在於我們能夠觀察。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是如何為外界所引動,我們的心又是如何因這些引動而起了喜惡的反應。
5.往內去觀察我們自己是佛陀的方法,也是歷代禪修者共同秉持的方法。
6.以生病的身體為老師。
7.我們能做的只是培養我們的心,不讓它受外在的變化所遮蔽。
8.錯把五蘊的感受當成是主宰,其實那只是短暫的現象,可是我們大多沒有這層的觀察,很容易就被感受的假相所主宰。
9.生病的時候,讓生病的身體成為我們的老師,就可以引導我們邁入新的道路——讓心引領我們。
10.照顧我們的心,讓心不會因為身體的舒服與否,就跟著起舞。
11.心,也像一面反射鏡,整個世界都是我們心的投射,是我們決定了自己所感受的這個世界,而不是世界真的以我們所認為的面貌存在。
12.修行的道場就是我們的身心,在我們的六根裡、在我們接觸外境中去觀照。
13.我們必須在眼、耳、鼻、舌、身接觸外境的當下,去仔細覺察,心如何被這些外境對象引發出不同的反應,而這些反應又如何構成我們一連串的行為,以及一連串的喜惡分別的制約反應。

傾聽的修行—二 海濤 輯

傾聽的修行—二 海濤 輯
1.慈悲地傾聽與愛語可以幫助我們脫離痛苦的困境,這就是身為修行人所能展現的奇妙之處。
2.傾聽唯一的目的,就是讓對方盡情地抒發內心的痛苦。
3.慈悲地傾聽是非常深妙的修行,傾聽時沒有評價與責怪,你只是為了讓對方減輕痛苦。
4.傾聽時,必須非常專注,全心全意地傾聽,把整個自己——眼睛、耳朵、身體與心完全投入。
5.如果你只是假裝在聽,或未以百分之百的心傾聽,對方一定會有所感覺,而無法釋放痛苦。
6.如果你知道保持念念分明地呼吸,並能持續地將念頭專注在想幫助對方解除痛苦上,傾聽時自然就能保持慈悲心。
7.慈悲地傾聽,不評斷、不批評或分析,讓對方放心地說出自己的感覺,並且從這過程中獲得心靈的解脫。
8.我們傾聽是為了減輕或消除傾訴者的痛苦,而不是為了評判對方或同他爭論。
9.當對方傾吐感覺時,他可能很喜歡評斷是非或責怪、懲罰別人,他甚至可能是個尖酸刻薄、憤世嫉俗的人。但是由於你心懷慈悲,他的言語並不會影響你,更不會激起你的憤怒或不耐。
10.培養慈悲心是種很好的修行,因為慈悲是憤怒最好的良藥,沒有什麼比它更能治癒憤怒。
11.傾聽是解決問題的基礎,解決問題意味著把和平和幸福帶給家人、社會以及其他民族。
12.學習傾聽的藝術與使用「愛語」,可以幫助他人轉化憤怒與痛苦。
13.當我們內心安詳、快樂時,我們的安詳、快樂就會彌漫整個宇宙;同樣地,當我們內心充滿憎恨、憤怒時,它們也會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

傾聽的修行—一 海濤 輯

傾聽的修行—一 海濤 輯
1.全神貫注地諦聽,是一種讓對方感覺到你真的在聽他說話的傾聽。
2.在傾聽時能不斷地保持慈悲心,憤怒與不耐就無法生起,否則對方所說的話就可能激怒你,讓你生氣或痛苦。
3.傾聽他人的煩惱時,只要心懷慈悲,就能免於惱怒、生氣或失望。
4.你必須深信自己有能力保持內心的寧靜,訓練自己相信,佛的能量就在心中。
5.諦聽是開啟溝通之門的那把鑰匙;耐心是真愛的標記。
6.慈悲地諦聽的目的,不是要分析或驗證所發生的事,而是希望對方的心能獲得解脫。
7.當無法以慈悲心傾聽對方時,就不能假裝在聽,他一定會發現你內心也充滿痛苦的念頭,並未真正了解他(她)。
8.當你真正了解「傾聽」時,你就能以慈悲心諦聽,而傾聽的品質就是你修行的成果。
9.慈悲來自於快樂與了解,當有慈悲心與深刻的了解,你就安全了。
10.接觸他人的痛苦,不但可以滋養慈悲心,也能讓我們在幸福出現時,知道它就在那裡。
11.接觸人生的苦痛,正是我們要修行的功課,但每個人都無法超越自己的極限。
12.佛法永遠都在等著你,當你迷失在痛苦中時,幫助你重新看到生命積極的一面。
13.菩薩內心有無盡的喜悅,能將人們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14.困惑與無知讓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
15.以正念的生活方式來訓練自己,才有足夠的能力重建與伴侶或家人之間的溝通。
16.每個人都試著學習諦聽,以了解別人的痛苦。

菩薩忍辱心要—四 海濤 輯

菩薩忍辱心要—四 海濤 輯
1.貪恚所生,皆由嫉妒。諫惡以忍,諫怒以順。
2.若有眾生毀害於佛,如來不瞋;若有眾生以栴檀汁塗如來身,如來不喜。如來普於眾生怨、親等觀。
3.以如來慈悲力故,身心安樂。身心安樂故,發菩提心。以發菩提心故,於諸眾生得平等心。心平等故,不生瞋恚。心不瞋恚故,命終生天。《大方便佛報恩經》
◎附錄:巴利經典《降伏瞋恨經》
如今,在他的範圍裡,敵人傷害了你,為何在不屬於他的範圍之處,你又傷了自己的心?
你流著眼淚離開了親愛及幫助你的家人,那麼,為何不也捨棄你的敵人,那為你帶來傷害的瞋恨?
你所懷抱的瞋恨,正在咬壞你守護的一切美德之根,有誰是像你如此愚蠢的人?
別人造惡業,你為此而生氣,這是什麼道理?他所造的那種業,你是否也想學習?
如果他人想要激怒你,而以可憎之行刺激你,為何要苦惱地令瞋恨生起,而做正如他想要對你做之事?
如果你發怒,你或許能或許不能令他痛苦,但瞋恨所帶來的傷害,卻肯定當下已令你遭受痛楚。
如果被瞋恨蒙蔽的敵人,正走在趣向惡道之路,你是否想要通過發怒,隨後跟著他們的腳步?
如果因為你的生氣,敵人得以傷害你,你即應當放下瞋怒,何必毫無理由地受苦?
既然諸法只能維持一剎那的時間,那些造了可憎之行的諸蘊早已滅盡,而如今你又是向什麼生氣?
如果另一者並不存在,想傷人之人又傷得了誰?你的存在是傷害之因,如是,你為何還生他的氣?

菩薩忍辱心要—三 海濤 輯

菩薩忍辱心要—三 海濤 輯
1.菩薩摩訶薩住於慈忍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者、火不能燒;二者、刀不能割;
三者、毒不能中;四者、水不能漂;
五者、為非人護;六者、得身相莊嚴;
七者、閉諸惡道;八者、隨其所樂生於梵天;
九者、晝夜常安;十者、其身不離喜樂。《月燈三昧經》
2.菩薩教誡世人,使得功德,瞋恚不生。《須真天子經》
3.汝今當知菩薩教法難可修習。何以故?菩薩於諸眾生不生瞋害心故。
4.若於眾生起瞋害心者,則為違背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中現在說法諸佛.如來!
5.菩薩摩訶薩由初發心,被精進甲,於一切眾生不為瞋等之所搖動。
6.若於眾生起愛欲、瞋、癡之心,或與惛沈、貢高、惡作相應,則為欺誑一切諸佛!《大寶積經.不動如來會》
7.常修忍力,以自莊嚴;常應正見,離諸邪見。
8.云何出家菩薩住阿練兒處,修習滿於忍波羅蜜?於諸眾生無瞋恚心,忍一切智。
9.菩薩摩訶薩忍一切苦,不捨眾生。《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
10.應以忍成熟者,若彼有情罵詈、毀辱、誹謗、擾亂,以無恚心及利益心最上忍力,乃至顏色亦不變異,隨順彼意而成熟之,令彼有情安住正法。是名忍波羅蜜。《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
11.云何比丘不如犬逐塊?若有比丘為人所罵而不報罵,打、害、瞋、毀亦不報毀,但自內觀,求伏其心,作如是念:「罵者為誰?受者為誰?打者、害者、毀者、瞋者亦復為誰?」是名比丘不如犬逐塊。《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
12.世間明慧者,應發菩提心;常思一切智,恒近善知識;住堪忍愛樂,依止阿練若;猶如師子王,遠離諸驚怖。《大乘四法經》

菩薩忍辱心要—二 海濤 輯

菩薩忍辱心要—二 海濤 輯
1.時無憂比丘謂離憂曰:「汝以何行欲先作佛?」離憂答言:「我發心為一一眾生,於萬億劫受地獄苦而心無悔,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以如是堅固莊嚴,又以堪忍柔和之心。假使有人從東方來,持諸糞火、屎尿毒瓶,擊我頭上,我於爾時不生瞋恨,不惡眼視亦不呵罵,但作是念:『我今行忍,為求佛法,生佛智慧,欲令此人得滅度故。若我瞋恨與彼何異?我是行人,彼非行者。我不應起非行者業。行者之業我所應起,所謂自斷瞋恨,亦斷無量眾生瞋恨而為說法。』我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如是莊嚴。」《華手經》
2.有四法能得法忍。云何為四?
一者、多修勝解;二者、無有退轉;
三者、資糧圓滿;四者、精勤無倦。《大寶積經•授幻師跋陀羅記會》
3.有四法不捨眾生。云何為四?
一者、不捨弘願;二者、忍於疲苦;
三者、不惜身命;四者、恒修四攝。《大寶積經•授幻師跋陀羅記會》
4.佛以忍辱力,捨離於違諍;不求人過惡,到於忍彼岸。《大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
5.忍有二種: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飢、渴、寒、熱、苦、樂,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瞋、癡等,悉能忍之;能忍難忍,難作能作,名出世忍。
6.若欲修忍,是人應當先破憍慢、瞋心、癡心,不觀我及我所相。
7.生忍因緣有五事:一者、惡來不報;二者、觀無常想;三者、修於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斷除瞋恚。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當知是人能修忍辱。
8.若人軟言,淨身、口業,和顏悅色,先意問訊,能觀一切苦樂因緣,當知是人能修忍辱。《優婆塞戒經》
9.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發菩提心經論》

菩薩忍辱心要—一 海濤 輯

菩薩忍辱心要—一 海濤 輯
1.菩薩見於十二功德事,故勤進修行尸波羅蜜,是戒迴向於一切智。
一、我當得解結使縛,我當關於惡道門。 
二、我當思量勝妙事,我當護戒牛愛尾。
三、我當如佛所教住,我當慧者所稱讚。
四、我當護持常不離,我當有住戒功德。
五、我當身口得無作,我當行意無作法。
六、我當善護身口意,我當不復行惡道。
七、若不放逸善逝讚,是諸一切善業本。
八、我當常住於是處,捨離一切諸放逸。
九、我當行尸波羅蜜,我當成就於佛法。
十、我當淨於如來戒,是一切戒勝無上。
十一、不悕望求此功德,若菩提薩求勝道。
十二、護戒猶如氂牛尾,當得一切功德利。《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2.(佛告文殊師利:)「菩薩念於是十三行,修行於忍。何等十三?
一、一切行空,修行於忍;二、不得我故,修行於忍;
三、不得眾生,修行於忍;四、不偏自他,修行於忍;
五、究竟無瞋,修行於忍;六、覆蔽結使,修行於忍;
七、永斷貪、瞋,修行於忍;八、成就相好,修行於忍;
九、欲生梵世,修行於忍;十、離他逼切,修行於忍;
十一、欲得盡智、無生智故,修行於忍;
十二、欲降諸魔,修行於忍;
十三、欲知見如來無量身故,修行於忍。
以是忍辱,悉用迴向於一切智。善男子!是名菩薩見十三行修行於忍。」《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3.若人欲來殺己,己亦不瞋;欲來謗己,己亦不瞋;欲來譖己,己亦不瞋;欲來笑己,己亦不瞋;欲來壞己使不事佛法,己亦不瞋。但當慈心正意罪滅福生,邪不入正,萬惡消爛。《堅意經》
4.修忍之人,一切愛敬;不忍之人,眾所憎惡。《大方便佛報恩經》

精進波羅蜜—四 海濤 輯

精進波羅蜜—四 海濤 輯
1.《大品般若經》之精進與六度波羅蜜
一、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布施,時不令身心懈怠,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檀那波羅蜜。
二、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始終具足清淨持戒,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尸羅波羅蜜。
三、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修行忍辱,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羼提波羅蜜。
四、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攝心離欲入諸禪定,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禪那波羅蜜。
五、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不取一切諸法相,於不取相亦不著,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般若波羅蜜。
如是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攝諸波羅蜜。
2.菩薩摩訶薩成就三法,於是淨智力中能勤修集。何等三?一者,欲;二者,精進;三者,不放逸。
3.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三法,能於是具足一切功德淨智力中能勤修集。何以故?欲、精進、不放逸,皆是一切法根本。
4.菩薩摩訶薩得是淨智力,能疾得一切智,亦名精進不退者,亦名不退法者,亦以此功德疾得增長,亦於一切法中疾得淨智力。《持世經》
5.菩薩摩訶薩住十種法,名不放逸。何者為十?
一者護持眾戒;二者遠離愚癡,淨菩提心;
三者心樂質直,離諸諂誑;四者勤修善根,無有退轉;
五者恒善思惟,自所發心;六者不樂親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
七者修諸善業而不願求世間果報;八者永離二乘,行菩薩道;
九者樂修眾善,令不斷絕;十者恒善觀察自相續力。佛子!若諸菩薩行此十法,是則名為住不放逸。《大方廣佛華嚴經.明法品》

精進波羅蜜—三 海濤 輯

精進波羅蜜—三 海濤 輯
1.《智海請問經》云:「懈怠的人是不能成就布施乃至般若的。懈怠者是不能利益眾生的,對他們來說菩提是極為遙遠的。」
2.精進之功德:一個人如果能行布施和持戒等波羅蜜,但不能精進,那就表示他是一個懈怠的人。懈怠的人是不能夠成辦善事、利益眾生和成就菩提的。
3.三業中,意業力大:
一、如佛說「施設意業為最重,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身業口業則不然」。《中阿含經》
二、如佛說「意大身口小」,「身三口四,皆繫意釘。意不念者,身不能獨行」。《佛說興起行經》
三、「意業為重」。《成實論》
4.「身精進」與「心精進」的比較:
一、約三業說:身、口精進為「身精進」,意精進為「心精進」。
二、約階位說:得「無生法忍」之前為「身精進」;「無生法忍」之後為「心精進」。
5.表解如下:
身精進 心精進
行布施、持戒 忍辱、禪定、智慧
外事懃修 內自專精
麤 細
為福德 為智慧
初發心乃至得無生忍前,未捨肉生身
得無生忍已乃至成佛,得法性身
功德未足時種三福因緣:善心、大悲心、大方便 能自變化作諸珍寶美食以施眾生
成辦一切善法,不惜身命 求一切禪定智慧,心不懈惓
如本生經中,菩薩諸行,種種因緣相 於諸善法修行,信樂不生疑悔而不懈怠,求法無厭
少精進 大精進

精進波羅蜜—二 海濤 輯

精進波羅蜜—二 海濤 輯
◎《大智度論》之精進法語
1.菩薩知一切諸法皆空無所有而不證涅槃,憐愍眾生,集諸善法,是精進波羅蜜力。
2.有二種精進:一、動相身心勤行;二、滅一切戲論故身心不動。菩薩雖勤行動精進,亦不離不動精進,不動精進不離般若波羅蜜。
3.行般若菩薩,身心清淨得不動精進,觀動精進如幻如夢。得不動精進故,不入涅槃,是名精進波羅蜜。
4.問曰:一切善法中懃,何以不名精進波羅蜜;而獨名菩薩精進為波羅蜜?答曰:波羅蜜,名到彼岸。世間人及聲聞、辟支佛不能具足行諸精進,是故不名為波羅蜜。是人無大慈大悲,棄捨眾生,不求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及無礙解脫、無量身、無量光明、無量音聲、無量持戒禪定智慧。以是故,是人精進不名波羅蜜。
5.為佛道精進名為波羅蜜,諸餘善法中精進,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
6.以精進力為首,行五波羅蜜,是時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
7.菩薩精進,大慈大悲為首,修行一切善法。
8.菩薩精進,以實相智慧為首,行六波羅蜜。
9.菩薩觀眾生,因無明、愛等煩惱而流轉三界五道,菩薩欲斷除眾生五道中苦,興發大悲增益精進。
10.菩薩精進,世世勤修六波羅蜜,能生能辦種種善法。
11.菩薩精進,身心一等而無分別,雖知一切精進皆是虛妄,而常成就不退,是名菩薩真實精進。
12.毘梨耶,此云精進。精進有二:心精進,身精進。如以身心為實在性的,即有所愛染,顧惜,一切替身心的安逸打算,即不能精進。菩薩了達身心的空無自性,所以不染著身心,能行精進波羅蜜。《大乘起信論講記》

精進波羅蜜—一 海濤 輯

精進波羅蜜—一 海濤 輯
1.精進的利益:
一、精進能得一切今世後世道德利益。
二、菩薩欲自度、度人,欲度一切,當勤精進。
三、精進是一切善法根本,能出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精進能為菩薩伴侶,破魔殺賊,乃至成佛。
五、菩薩為荷負眾生,受一切苦而心不懈,當勤精進。
六、精進能成辦一切眾事,總一切法。
七、精進是成就菩提善因。
2.菩薩精進,應作三思惟:一、若我不作,不得果報。二、若我不自作,不從他來。三、若我作者,終不失。
3.佛陀雖得無上菩提,猶精進不息:
一、釋迦牟尼佛成佛前,行菩薩道時勇猛精進。
二、成佛時,願生於五濁惡世利益無量眾生。
三、至涅槃時猶精進不息。
4.精進的體性簡單地說,就是對善法之不斷的嚮往和努力。精進之體性既是對善法之嚮往和努力,亦是懈怠之對治。
5.大乘的精進度是無限的精進,不是聲聞乘的急求自了。
6.大乘的精進是持之以恒,而不是不自量力的急進。
7.菩薩精進,不見身,不見心,身無所作,心無所念,是名菩薩真實精進。
8.釋迦與彌勒等諸菩薩同時發心,因釋迦菩薩精進力故,超越九劫,速成佛。
9.一個人如果具有精進,成就無上菩提就不困難了,因為有精進的地方,就一定有菩提。
10.精進之果報者,可以從究竟之果報和暫時之果報兩方面來說。前者是指得證究竟無上菩提。後者是說:即使在生死輪迴中時,能行精進波羅蜜多,也能獲得世間的最後快樂。

四攝法詳解—二 海濤 輯

四攝法詳解—二 海濤 輯
9.所言法施若為往返求聽法者,如佛正教不亂宣說。言愛語者,以微妙音開示正法。言利行者,謂以衣服、飲食、床敷、醫藥及餘隨用什物眾具。於求法者及說法者,但有匱乏即便給施。言同事者,常起深心無間說法。
10.言法施者,由是菩薩了知法施諸施中上,常行法施。言愛語者,謂所演說利益之事。言利行者,演暢其義,不依於文。言同事者,欲令圓滿一切佛法,常為眾生如應敷化。
11.言布施者,所謂檀那波羅蜜多。言愛語者,所謂尸羅波羅蜜多,及以羼底波羅蜜多。言利行者,所謂毘利耶波羅蜜多。言同事者,所謂靜慮波羅蜜多及般若波羅蜜多。
12.言布施者,謂初發心一切菩薩。言愛語者,謂已發行一切菩薩。言利行者,謂不退轉一切菩薩。言同事者,所謂繫屬一生諸大菩薩。
13.言布施者,為欲堅固菩提根本。言愛語者,為欲成就菩提萌芽。言利行者,為欲開發菩提妙花。言同事者,為欲成熟菩提勝果。
14.如是童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四種攝法。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大菩提故,以如是等四攝之法處於長夜,攝受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隨攝法轉。童子!如是攝法無量無邊,皆說名為菩提之道。」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大寶積經•菩薩藏會》
15.菩薩成就智慧,破壞無明,莊嚴菩提,以四攝法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修行智慧,以知法界故受身安樂,是名自利;能發眾生世間之事及出世事,是名利他。能壞煩惱、智慧二障,是名大果,是名知恩,是名報恩。菩薩智慧四事不可思議。《大方便佛報恩經》
16.一布施攝:謂大士以財法二種,攝化眾生,令彼生親愛心,依附受道也。二愛語攝:謂大士以善言慰喻眾生,令彼樂聞善言,生親愛心,依附受道也。三利行攝:謂大士以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令彼生親愛心,依附受道也。四同事攝:謂大士觀眾生根性,隨其所樂,即分形示現,同其所作,令彼利益,因生親愛心,依附受道也。《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下略疏卷四

四攝法詳解—一 海濤 輯

四攝法詳解—一 海濤 輯
1.爾時彼佛復告精進行童子:「云何菩薩摩訶薩隨攝法轉?童子當知!菩薩摩訶薩具足如來四攝之法。由是法故,菩薩摩訶薩恒處長夜攝諸眾生。何等為四?所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名為四種攝法。
2.童子!云何名為如是攝法?
一、所言施者,具有二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是為布施。
二、言愛語者,謂於一切諸來求乞或樂聞法,菩薩悉能愛語慰喻。
三、言利行者,謂能滿足若自、若他所有意樂。
四、言同事者,隨己所有智及功德為他演說,攝受建立一切眾生,令其安住若智、若法。
3.復次童子!言布施者,於來乞求諸眾生所,心意清淨。言愛語者,於來乞求諸眾生所,善言安慰。言利行者,隨諸眾生所有義利,皆令成熟。言同事者,於來乞求諸眾生所,行平等心,成其義利。
4.言布施者,謂諸菩薩發意行捨。言愛語者,方便無斷。言利行者,深心無悔。言同事者,迴向大乘。
5.言布施者,謂隨慈心而行於捨。言愛語者,常不捨離歡喜之心。言利行者,成就大悲心,恒欣樂利眾生事。言同事者,修捨平等,無有高下,心恒迴向一切智智。
6.言布施者,如法求財,常思行捨,拯濟貧乏。言愛語者,既施財已重復安處,令住法義。言利行者,自利利他,平等攝受。言同事者,為欲利益諸眾生故,究竟發起一切智心。
7.言布施者,一切所有內外諸法,悉皆捨離。言愛語者,於一切法功德、智慧無所祕惜。言利行者,棄捨自利,專務利他。言同事者,總攝財物,如置掌中,隨緣惠施,情無憂慼。
8.言法施者,如所聞法廣為他說。言愛語者,以無染心分別開示。言利行者,謂為於他授誦經典,乃至說法無有厭倦。言同事者,以不捨離一切智心,安置含生於正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