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7, 2009

圓滿生命的目的—二 海濤 輯

圓滿生命的目的—二 海濤 輯
9.甚且,念死無常使我們在死亡之際,能抱著滿足、安樂的心死去。正如帕繃喀仁波切提到的三種修行人:上焉者,死的時候,極度喜樂,好像要返鄉或去郊遊。中焉者,懷著百分之百絕對的信心、歡喜心,必定會得到良好的轉世——人天身。下焉者,沒有慌亂、恐懼。這一切都得力於念死無常。
10.念死無常好像馬鞭。騎馬的時候,馬如果走錯路,你會用鞭子打牠,讓牠扭轉方向重新上路。同樣,念死無常好比打心的鞭子。每當煩惱萌生,只要記得念死無常,煩惱就不至於生起,心就可以不受煩惱的擺佈,不會跟著煩惱跑,而可以安住在佛法上面。
11.我們應該了解輪迴及輪迴的美事是如何地欺騙我們,它們是不可信賴的。因此,永遠憶念無常和死亡是如此必要。思惟無常和死亡,使生活變得非常有意義,而且能迅速有力地摧毀煩惱和習氣。它非常容易禪思,而且能減少煩惱。它使一個人起修佛法,持續修學,並圓滿成就。
12.你是一位修行人,所以你不必害怕死亡——這很平常,人出生後就必須死亡。就像植物生長而後死亡,這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美好的人生
1.務必明白美好的人生和惡劣的人生差別何在。你可以依照佛法的智慧、對菩提道次第和業果的了解去詮釋;也可以依照貪心、唯我獨尊及自我愛惜,去詮釋人生的好、壞。這兩種論釋自然是背道而馳。貪心認定的好、壞涵意,尤其和智慧詮釋的內涵南轅北轍。這正是困惑所在。
2.一般來說,世間人大都隨順貪心。對他們來說,美好的人生是以外在的發展來衡量的成功:積聚更多、更多的財富、朋友、子女等等,這些外在看得見,象徵繁榮的東西。依照貪心的認定,就是要過的最好的人生。其實這種營求的背後是什麼呢?
3.不管你認為從外在的享樂找到多少快樂、多麼令你興奮,你還是要自問:這樣的快樂是基於佛法的觀點還是貪心的觀點?你應該這樣分析自以為是快樂的經驗,而且你必須考慮業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