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菩薩的慈悲觀—一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觀—一 海濤 輯
1.若見眾生受大苦惱,生於悲心,隨其己力而為除斷,願諸眾生悉令安隱。
2.菩薩因慈悲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菩提心修三十七品,因三十七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菩薩若施於怨憎者,慈因緣故;若施苦者,悲因緣故;若施有德者,喜因緣故;若施眷屬、兄弟、僮僕,捨因緣故。是名菩薩因智慧施。
4.修慈悲心,能壞欲界所有煩惱。
5.菩薩觀察受苦眾生,有百一十。為除是苦,修集大悲。
6.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在何處?當言住於大悲。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故名大悲。
7.菩薩修集是無量心,得現在樂,能令眾生遠離苦惱,得無量無上功德之聚,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菩薩摩訶薩先修慈心;為調眾生故,次說軟語,為破惡業故;見諸眾生受惡業者,心不怖畏,生救護故。
9.菩薩慈心為諸眾生壞惡心故,修集慈心;能利眾生,心無悔恨;常修集故,得現世樂。是故如來說慈功果,毒不能害刀不能傷,眠無惡夢,諸天擁護。捨此身已,得生初禪。
10.菩薩摩訶薩有五因緣,為諸眾生受大苦切,心無愁惱:
一者、有大勇健力故;二者、修集無愁故;
三者、懃善方便健精進故;四者、智慧力健故;
五者、專念修悲心故。
11.菩薩常以四事因緣名為大悲:
一者、諦觀眾生受苦因緣甚深難解;二者、無量世中修集;
三者、至心修集;四者、以至心故,為於眾生不惜身命。
以是四事因緣故,能為眾生勞謙忍苦,受於苦身。是故菩薩名淨大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