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8, 2009

以慈悲心行六度波羅蜜—二 海濤 輯

以慈悲心行六度波羅蜜—二 海濤 輯
四、以慈悲心行忍辱
1.「菩薩思惟,我今行悲,欲令眾生得樂。瞋為吞滅諸善、毒害一切。我當云何行此重罪,若有瞋恚自失樂利,云何能令眾生得樂。
2.復次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從悲而出,瞋為滅悲之毒,特不相宜。若懷悲本,何名菩薩,菩薩從何而出,以是之故應修忍辱。
3.菩薩摩訶薩,若為眾生所打罵時,作是思惟,緣我是身造作惡業,今自受報,云何於彼而生瞋恚。我亦不求是苦煩惱,今若不忍後復增多,不忍辱者是則名為苦煩惱因。
4.我所受身及諸煩惱,非眾生過自是我咎,若有惡事實不樂受,今若不忍便是自作,若自作者復當自受生死性苦,身若受苦云何不忍。
5.聲聞緣覺為自利益尚修忍辱,何況我今為欲利益一切眾生而當不忍,我若不忍不得具足菩薩禁戒,修八正道得無上道。」
《菩薩善戒經》
五、以慈悲心行精進
1.精進是菩薩行最重要的動力,不管追求佛道或度化眾生都要有精進不懈的精神。
2.「菩薩欲度脫生老病死,亦欲度脫眾生,常應精進一心不放逸。
3.菩薩知一切諸法皆空無所有,而不証涅槃,憐憫眾生集諸善法,是精進波羅蜜力。
4.菩薩一人獨無等侶,以精進福德力故,能破魔軍及結使賊得成佛道。
5.既得佛道,於一切諸法一相無相其實皆空,而為眾生說諸法種種名字,種種方便,度脫眾生生老病死苦。」
《大智度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