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四 海濤 輯
1.般若修持法:「心」與「智慧」之修持方法。
2.《極無住續》云:「若能常食彼,無整相續食,此人能滿足,一切宗派義,諸愚蒙不見,依語言名句,內外一切法,皆是自心也。」
3.(密宗修法)生起次第中,觀佛身及持誦真言等,若有般若才是完整的。如《喜金剛續》云:「無有能修與所修,無佛亦無有真言,遠離一切戲論中,佛與真言皆安立,五方五佛即在斯。」
4.《桑結襄經》云:「塑像與影像,何能生瑜伽,勤修菩提心,方能成真佛。」
5.薩惹哈云:「讀經即是此,持經亦是此,修觀亦是此,心中若執法,則乖般若教,以有相之見,不能見般若。」
6.《梵王勝心請問經》云:「不加思想即布施,不依名言即持戒,不予細究即忍辱,不取不舍即精進,不貪不著即禪定,無有分別即般若。」
7.《城藏經》云:「智者若觀空性法,不依不住諸世間,亦不住於諸有中,此即清淨持戒行。」
8.《甘露秘重續》云:「香花等供養,非真正上供,若能調自心,是為最上供。」
9.般若攝於一切行為中:
一、火供(護摩)亦可攝於般若中。《秘密甘露王續》云:「作火供法者,為得成就故,為息妄念故,燒柴焚物等,何得名火供。」
二、禮拜亦攝於般若波羅蜜中。《虛空寶》經云:「譬如將水灌入水,或以酥油注酥油,自見自明智之時,此見即是真禮拜。」
三、若具足般若,供養亦在其中。《父母謁見經》云:「若能依止空性法,於如來境生雀躍,此是能仁最勝供,無有較此更勝者。」
四、若具足般若,懺悔罪業亦在其中。《清淨業經》云:「若欲行懺悔,應以正直心,觀察實相義,善觀真如理,是最勝懺悔。」
五、守護戒律及三昧耶,亦可攝於般若之中。《天子請問經》云:「戒與非戒二俱無貪亦無著相,是名涅槃之我是極清淨戒也。」
六、般若亦攝供物食事等法行。《秘密甘露王續》云:「食事供物等,種種供養行,皆歸於心性,內外一切法,莫不攝於心。」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