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2, 2009

菩提道次第—二 海濤 輯

菩提道次第—二 海濤 輯
1.上師弟子眼中應當就像大日佛(毘盧遮那佛)一般無二。
2.能仰賴一位會指引正道的人,是很重要的。一旦追隨了一位上師,就應該在思想和行為上恰當地聽從上師。
3.菩提道次第的教導乃是以佛陀親授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本源。
4.培養利他心、菩提心然後付諸行動的過程,即六圓融的修行——也就是菩提道次第的整個修行。
5.修習佛法的意思是要讓自己的意念守紀律,換言之,是意的訓練。
6.做為佛門弟子應走的正路乃是在心念上有正向的改變。能使人在艱困中更勇敢、得到撫慰、意念清靜的修持,才是真正的佛法修持。
7.利他的思想乃是人世間利益與幸福的真正源頭。
8.善心與利他的動機確實是真正的歡喜泉源,所以也是真正的如意寶石。
9.「菩提道次第」的修行法,是偉大的阿底峽尊者於十一世紀時所創。(阿底峽尊者法號吉祥燃燈智,阿底峽是梵語,意即「殊勝至尊」)
10.「菩提道次第」的修行法主要是呈現菩提道次第之美,這是按部就班,藉靜慮觀想訓練心識的修行法。
11.修持菩提道次第是全新的心靈之旅,是把遮蔽人格的層層迷障揭開。
12.這樣的啟發一旦帶動了為眾生謀福利的大乘慈悲心,就能達致無分別心的圓滿。達到完全證悟的人也能擺脫一切局限,把潛能發揮到極致,為一切眾生的福祉效力。
13.一切眾生都有從身心蘊聚而來的自我意識,自我天生就是欲求快樂而想要避免受苦的。是這種本能驅迫著我們把自己看得重於一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