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2, 2009

菩提道次第—一 海濤 輯

菩提道次第—一 海濤 輯
1.修行菩提道次第有兩大傳承,都是根源於佛陀釋迦牟尼的旨意。一個文殊菩薩傳承的「甚深智慧」,一個是彌勒傳承的「無上方便」,分別闡釋佛陀親自教導的義理。
2.也就是「大智度論」的兩大主題:性空,次第證悟。性空說由文殊師利菩薩發揚,次第證悟由彌勒菩薩發揚光大。
3.在教導菩提道次第時,老師必須動機純淨,要懷著使受教者真正受益的利他之心。受教者必須時時將老師的教誨證諸自己的思維,懷著使一切有情眾生獲益的利他心念,把一切功德迴向給他人。
4.學生受教「六加行」:
(1)清靜環境,把佛像、經書、佛塔——代表佛陀的身、語、意—— 依次安排妥當。
(2)奉上優美的供品(避免來路不當者)。
(3)以毘盧七支座威儀坐在舒適的靜坐墊上,調整心念皈依,啟發利他動機。
(4)觀想資糧田。
(5)做七支行與曼荼羅供養,包納所有滌盡不善與累積功德的一切必要本質。
(6)祈求上師加持。
5.要觀想上師當天講論的內容。按照上師的說明,觀想不可變成自覺在看外在的事物,而是將觀想整合在內心之中,與自己的心境呼應,直接導致意念改變而守戒律。
6.從一開始就要有堅定的決心,絕對不在觀想修行時有旁騖。
7.觀想修行是質比量重要的。
8.藏傳佛教的各大宗派都重視潛心冥思者對上師崇敬的修行。不論哪種修行,能以信仰和上師的信服力為基礎,就可以有大進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