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2, 2009

菩提心猶如如意寶—二 海濤 輯

菩提心猶如如意寶—二 海濤 輯
1.何謂解脫?即不受煩惱束縛。
2.真正的解脫是從內心去除所知障及煩惱障,是在心的本性(空性)當中去除的。因此去除二種障礙的「心的空性」稱為解脫的性質。
3.一般煩惱有六種:貪、瞋、癡、慢、疑、見。煩惱的力量雖然很強烈,但其本身性質並非我們意識的性質。我們的內心經常隨著善心的生起而偏善,隨著煩惱生起而偏向煩惱、惡業。因此,煩惱只是短暫,是可以斷除的。
4.為了斷除最細微的煩惱根本——無明,一定要證得證空現量(慧),為了得到這種慧,要持戒讓自己內心安住在空性那一點上,因此需要定的能力,戒定慧三學是如此安立。
5.第三步不只要斷除煩惱,而且要斷除一切的煩惱以及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也是大乘法要修行的步驟。
6.若某人令你三毒增長破壞你的聞思修,這是惡友要遠離。不是從內心捨棄他、不管他,而是不會被惡友三毒的行為所干擾。
7.《入行論》說:「菩提心如如意寶」,如意寶有許多功德,所以菩提心是很殊勝的。
8.菩提心的本質是善良,修習菩提心要有好的因才會生起,所生的果當然是好的果。
9.修習菩提心的人要有很寬厚的心量,還要具有智慧,是唯有謀求他人利益的心識,具有許多的殊勝。
10.菩提心讓我們時常保持內心的平衡,如同燈光太強或太弱,它都會控制能量使之柔和,由於內心平靜安穩,所以身心都愉快,不只自己快樂,他人也快樂,自己的家庭也快樂。
11.認識菩提心很容易,但是從內心生起菩提心卻很困難,要靠自己決定不移的信心堅持下去。只要有心,每個人都有智慧,運用智慧提起心力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到。
12.阿底峽尊者說:假使菩提心的修持是幾千劫、幾萬劫,也應該要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