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2, 2009

菩提心猶如如意寶—一 海濤 輯

菩提心猶如如意寶—一 海濤 輯
1.每個人根基、思想、信仰不同,所以需要許多的宗教配合眾生,使更多的眾生得到幫助。但為了使個人信仰的信心更強烈、更深入,自己要認識自己宗教的真諦。
2.佛法講一切法是緣起,因為緣起依因果而產生,因為依因果而產生所以取名為諸法。
3.佛陀的聖教心要是「性空緣起」的道理,為什麼我們對於真實的性空緣起不能了知?無論任何法皆依因緣而生,所以性空,除此之外沒有更稀有的教誨,因此最善巧珍貴的教誨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4.佛教徒認為佛法最殊勝的原因,並非佛像殊勝,而是佛陀所講的教理是否有道理?是否有思惟的空間?而且是無量無邊,浩瀚無比。我們的善心可否透過修行、串習而成為究竟?這些都是需要透過許多道理去思惟。
5.假如認為佛法有道理,而且確認佛法最殊勝。如此去瞭解這些修行課程的內涵,才會對佛陀有更深的敬信心,皈依的心量才會更強烈、更堅固的生起。
6.佛陀未證悟之前本是凡夫,也是依因緣而生,不是無始以來就有佛陀的自性。剛開始也是與我們一樣,慢慢經過串習修行的磨練,一步步往上走,漸漸使道功德增長,最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7.心經有「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意思就是「前進再前進、到彼岸去、到涅槃的彼岸去、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彼岸。」
8.我們從凡夫到成佛的心境有許多不同的層次,因此無法一步登天,必須慢慢地修行才能增長,所以說前進再前進才能到彼岸。
9.人身非常珍貴,為使自己對修法產生更強的信仰及欲求,使道的欲求心增長,需思惟此珍貴的人身。
10.灰心消極是無法修行,因此要深信自己有能力,然後瞭解什麼是該思惟的,才能走入修行的道次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