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0, 2009

佛法釋疑 —三 海濤 輯

佛法釋疑 —三 海濤 輯
問七:如果發怒了,該如何平靜自己的心?
回答:有幾種方法,傳統方式是做慈悲心的觀想。這個概念是,我們將一種心情和它相反的心情交換。所以,如果我們對某人發怒,坐下來培養對他的慈悲心。
開始時,我們先培養對自己的慈悲心,然後,當那種溫暖的、那種能夠接納憤怒的感覺在心中生起時,你就把這種感覺給予他人。
憤怒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情緒,因為我們通常希望將它驅除。所以,它和欲望以及執著不同,大部分的人如果能夠實現自己的欲望,都會很喜歡有欲望。
憤怒會傷害我們,受傷的通常不是我們發怒的對象,而是我們自己,所以我們不喜歡它,因為它使我們覺得不舒服,所以希望驅除它。這樣也很好,並沒有說它不好,但是我們的動機是來自於不喜歡它。
問八:憤怒和自我是什麼關係?
回答:憤怒是自我的偉大擁護者之一,它同時也會讓自我覺得偉大和可怕。當憤怒在心中生起時,我們應該意識它、認識它,如果可能,不要認同它,不要想這是「我的」憤怒,只要認識它其實是一種心理狀態。
然後,如果可能,把它丟下。如果我們看得非常清楚,在真正看見的那個剎那,它會自然而然地轉化,然而這需要非常敏銳的觀慧。
還有一些對治憤怒的方法,就是提醒自己,對方會這麼做是有其因緣的。如果我們考慮他們的背景、教育、想法及動機,就能看清他們為什麼這樣做。然後,我們會更清楚憤怒來自哪裡,並瞭解到憤怒不是適當的反應,或許還有更適當的方式,一種比憤怒更好的反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