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釋疑 —二 海濤 輯
問四:我們如何培養對自己的耐心和慈悲?
回答:我們必須瞭解耐心和慈悲是為了眾生,而我們也是眾生,因此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如果我們對自己沒有耐心和慈悲,對自己的無明、妄想、愚昧、憤怒、貪婪沒有耐心和慈悲,我們也不可能以慈悲對待他人。
問五:如何以養育兒女為修行?當我的女兒出生後,我覺得沒有辦法按照計畫修行。人們一直說:「妳的孩子就是妳的修行。」我當然相信這是對的。但是,我沒有辦法找到教導我正式修行的禪修老師,您有什麼建議呢?
回答:我覺得似乎許多修行方法都可以用來照顧小孩。首先,活在當下,和孩子同在,真正體會這個孩子;還有布施、給予,不只是給予物質的東西(這或許是最不重要的事),而是給出妳的時間、注意力,並修忍辱。妳要付出苦心和奉獻,因為妳不能離開孩子,當孩子很吵鬧或妳想做其他的事情時,妳不能把他們像貓一樣放在門外,忘掉他們,妳全部時間裡都有他們,他們永遠跟妳在一起,即使他們不在,妳還想著他們。
當然,這其中有愛和慈悲,關心另一個生命超過關心自己。同時,不要執著,學習如何培養開放的空間,讓孩子能夠成為自主的個體,不要黏附在兒女的身上。妳在孩子身上可以做這許多、許多的修行。
問六:對於那些禪修會呼吸有困難的人,您有什麼建議?
回答:如果有人呼吸困難,可能更合適用其他方式的禪修,方法很多。大部分人很容易進入呼吸,但是對一些很緊張的人,即使沒有病也沒有瀕臨死亡,專注呼吸讓他們很浮動。在這種情況下,做其他種類的觀想或專注在其他東西上,像是光等等,會比較合適。
Friday, February 20,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