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二 海濤 輯
1.修般若之果報可分兩種:一是究竟的果報,二是暫時的果報。究竟的果報指獲證無上菩提。《般若七百頌》云:「文殊!若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當速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暫時的果報則是能夠產生一切善樂之適意福果。《聖集頌》云:「佛陀及佛子,聲聞並緣覺,天及王人等,並一切眾生,所享諸快樂,及一切福報,皆由勝般若,波羅蜜多生!」
3.雖然一切法本來就是自性空離一切戲論的,但眾生的境界中,卻顯現了萬千的事物,因而經受種種的痛苦。因此仍舊必須要對般若有瞭解和修持才行。
4.智慧(般若)之體性
一、徹底地抉擇諸法是名智慧(或般若)。
二、「通達一切法無生者,即是般若波羅蜜多也。」《般若七百頌》
三、「通達諸法自性空,即是般若殊勝行。」《聖集頌》
四、如果能消盡一切執有、執無之念想,那個離心意、超言說的境界就是所謂的涅槃了。如經云:「消盡執有執無心,即是解脫大涅槃。」《聖梵天請問經》
五、「般涅槃者,一切諸相盡悉泯滅,一切轉動悉皆超離也。」《入菩薩行論》
六、《妙法蓮華經》云:「迦葉!真實了知一切法平等性者,即涅槃也。」因此,涅槃乃是一種心意動念之止息,遠離一切生滅取捨等相者也。
七、《中觀》偈頌云:「不取亦不捨,不斷亦不常,不生亦不滅,涅槃者如是。」涅槃是離生、滅、取、捨等相故,無所作、無所造、無所轉。
八、智慧或了達自心等言詞皆是指妄念斷絕時,才能了悟自之真相,才是智慧。《調攝請問經》云:「般若波羅蜜者,非任何法可能言,遠離一切名句者也。」
5.《般若七百頌》云:「於任何法不取、不持、不捨,才是般若波羅蜜多之修觀方法。於任何法皆不住,才是般若波羅蜜之修觀的方法,於任何法皆無想、無緣,才是般若波羅蜜多之修觀方法!」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