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8, 2009

念佛法要—四 海濤 輯

念佛法要—四 海濤 輯
1.念佛之法,名一行三昧,若念散漫,三昧不成。
一、攝心念,於一切處,攝念不忘,縱念昏寐,亦繫念而寢, 不隔念,不異念故。
二、勇猛念,如好色人,聞淫女所在,高巖深澗,燐途鬼窟,必往不怯故。
三、深心念,如大海深廣,必窮其底,覺路遙遙,不竟不休故。
四、觀想念,念念中見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
五、息心念,息一切名心、宦心、慾心、世間心、貪戀心、貢高心、遮護心、人我是非心,念佛故。
六、悲啼念,每一想佛,身毛皆豎,五內若裂,如憶少背之慈母故。
七、發憤念,如落第孤寒,負才寂寞,每一念及,殆不欲生故。
八、一切念,見聞覺知,及毛孔骨髓,無一處不念佛故。
九、參究念,念佛一聲,便念此聲落處故。
十、實相念,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有無心念,不以非有無心念故,是為上品念佛門。若如是念者,現生必得見佛。
2.如來雖說八萬四千法門,唯有念佛一門是為他力,餘門修道總為自力。餘門修道,猶如陸地步行;念佛修道,猶如水路乘船,哩數極多,而復不同。念佛往生亦復如是,用功極少,早證菩提。念佛法門,由乘阿彌陀佛本願力故,速疾成佛,超過餘門百千萬倍。《念佛鏡》
3.帶業往生猶如大石置船——王問那先:「人生造惡,臨終念佛,得生佛國,我不信是語。」
那先答言:「如持大石置於船上,因得不沒;人雖本惡,因念佛故,不入泥犁;其小石沒者,如人作惡,不知念佛,便入泥犁中。」《那先比丘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