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14, 2009

《諸佛要集經》節要—四 海濤 輯

《諸佛要集經》節要—四 海濤 輯
1.第十菩薩則當名之如來至真。若入此住處其地者,乃謂諸佛之道地,也號佛要集;又佛要集等於文字所說,亦等入於文字所說室門。何謂文字所說室門?一切諸法悉為室門,以何謂室門,令當來法無所生故。
2.菩薩行於諸文字解無瘡病,不為文字之所繫著,分別諸法所由次第,逮得聖慧音聲所由,假使菩薩入此文字空印門跡,若聞若受,執念懷抱,為他人說,心不墮落,則能蠲除二十眾結:
一、其志強而不怯弱。 二、意念常存不為恍惚。
三、能獨步無所忌難。 四、其心堅強不懷羸劣。
五、志在羞恥慚愧不逮。 六、意能覺了靡不通達。
七、智慧巍巍莫不蒙曜。 八、辯才之辭,無一滯礙。
九、必致總持,所聞悉持,未曾忘失。
十、除諸疑網無有猶豫。 十一、通達,不懷沉呤。
十二、所在遊居在於眾人,不懷增減。
十三、言辭柔和,無不稽首。
十四、若聞麤言,不以憂慼。
十五、性不卒暴而常安詳。
十六、所住明了,分別音響。
十七、了五陰品,四大諸入,報應因緣。
十八、剖判諸法,靡不通達,曉了諸法,知人心念而為說法。
十九、知處非處,限與無限,曉了智慧,明解善權,隨時開化。
二十、識別進退,出入之事,威儀禮節,解了羞恥,執堅牢劍所可遊入,興發無上正真之道。
3.說是文字室印之門,若聞若受奉持諷誦適得聞之,致十功勳:
一世世所生不受女人身。 二棄捐眾難,八不閑處。
三所在遊居常得閑暇不懷匆匆。
四常值佛世,適見世尊,便生悅豫。
五其心亘然,供養大聖。 六如來見心,為說經典。
七聞其所說,輒則奉行。 八尋便逮得立不退轉。
九曉了空慧,逮無從生。 十疾成無上正真之道,是佛要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