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的功德—一 海濤 輯
1.皈依有二種型態——外在的皈依和內在的皈依。
2.佛、法、僧三寶是我們外在的皈依;自心本性則是我們內在的皈依。
3.我們可以觀想任何我們具有信心的佛菩薩,如: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度母、金剛薩埵、蓮花生大士……。我們可以將此皈依之對象(皈依境)觀想在我們的前方,並將之觀想為一切上師、本尊、智慧護法的總集。
4.當我們在向某位佛菩薩或上師祈請時,便能得到所有佛菩薩和上師的加持。因為諸佛菩薩、上師的體性本是無二無別的。
5.當我們認為佛、菩薩只有一位時,我們就只能得到一位佛、菩薩的加持;若能將他觀想為一切之總集,就能得到所有佛菩薩的加持。
6.我們也可將所觀的佛菩薩,觀想為二臂、四臂、六臂瑪哈嘎拉、智慧財神……等一切智慧護法的總集,我們便能得到一切智慧護法的加持。
7.皈依的動機:我們是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與覺證而發心成就佛道。若能以這樣的發心來求受皈依,不僅能使此生更善順,也會使來生更具福德、更接近佛道、也更容易得到成就。
8.我們若能虔誠祈請,便能得到佛的眷顧、加持。但也不要心存過多的希求,老想著皈依能得到什麼好處。
9.當我們明了皈依的功德和重點時,才能發起真誠的皈依心,也才能得到如實的加持。了知佛的功德,才能真正發起皈依之心。
10.佛的功德有三:
(1)遍知:正遍知,於一切時了知一切。佛已徹悟心性,自然能如實遍知一切。
(2)大悲:佛陀永遠在想各種方法來幫助眾生脫離輪迴、成就佛道。佛日夜眷顧每一位眾生,就如同母親朝夕眷顧著她的愛子一般。
(3)大力:佛具備身、語、意的功德力。
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