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密碼—二 海濤 輯
1.慈悲並非治療者與受創者之間的上下對待,那是一份平等的關係。我們必須對自己的黑暗面有所認識,才能與別人的陰暗面相處。
2.為自己的福報發歡喜心,關鍵在於充分融入生活的瑣事裡,時時維持著心靈的覺知。
3.四無量心——友愛、慈悲、喜樂及平等,會從有限發展成無限,在心剛要硬化成固執的觀點時,盡全力將它軟化下來。如果能軟化自己的心,內心所有的屏障就會倒塌下來。
4.安於當下,可以培養出友愛、慈悲、喜樂及平等這四無量心。眼前的這一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即使你只對一個眾生有愛心,也是很好的起點。
5.苦與樂本是形影相隨的,它們都是值得歡慶,也是極為平常的事。
6.生是痛苦而歡愉,死是痛苦而歡愉。一切事物的結束,正是另一件事的開始,所以,痛苦並非一種懲罰;快樂也不是一種獎賞。
7.當我們正在嫉妒、嫌惡、輕蔑或痛恨自己的時刻,如果還記得修心,便是有些成就了。
8.在修持菩提心的時候,你所感受到的那股法喜、那份敞開心胸和放下自我的喜悅感,也成了你和別人連結的一種方式。
9.我們最想躲開的事,往往是覺醒菩提心的關鍵所在。這些生猛的情緒瑕疵,正是勇士菩薩獲得智慧和慈悲的資糧。
10.菩提心有時被比喻成破碎之心的傷口,它使我們和所有曾經愛過的人緊緊相繫。這份真摯的哀傷可以使我們體認到大悲心。
11.當我們狂妄自負時,菩提心能使我們謙卑素樸;當我們嚴厲無情時,菩提心會柔軟我們的心;當我們昏瞶時,菩提心能覺醒我們,並穿透我們的冷漠與無情。
Monday, February 16,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