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與來世—一 海濤 輯
1.一切有情眾生皆有自業,以業為其果報,以業為其生因,以業為其親依,以業為其依怙。有情眾生的貴賤是由自業來加以劃分的。
2.因果規律解說了眾生之間的差異。若有眾生傷害生命,以打獵為生,雙手沾滿鮮血,從事殺傷之業,殘害有情,當他再獲人生時,因殺生之報,即受短命。
3.此世雖苦難,亦有樂可尋;雖存在實有,亦應覓非有;此世雖熱惱,亦有清涼池;雖三界如火,亦有涅槃得;此世雖惡濁,亦有至善境;雖實有生者,亦有無生地。
4.所有眾生皆珍惜自己的生命,沒有任何人有權力剝奪他人的生命。
5.若有眾生遠離殺戮,放下屠刀,慈悲一切眾生,再獲人生時,因戒殺之報,即得長壽。
6.若有眾生慣以拳頭、瓦塊、棍棒、刀劍傷害他人,再獲人生時,百病纏身,此乃損傷之報。
7.若有眾生無害人之習,再獲人生時,即得享受健康之樂,此乃無害之報。
8.若有眾生暴躁易怒,常被微不足道之言激怒而大發雷霆,瞋恚怨恨,再獲人生時,面目猙獰,此乃易怒之報。
9.若有眾生不躁不怒,不為陣陣詆毀聲惱怒,無惡意怨恨,再獲人生時,相貌莊嚴,此乃慈愛之報。
10.若有眾生嫉妒成性,看不慣他人的成功、榮譽和受到的尊敬,深藏嫉恨於心,再獲人生時,身體虛弱,此乃嫉妒之報。
11.若有眾生頑固不化,驕傲自大,不敬應敬之人,再獲人生時,生於低賤之家,此乃其貢高我慢,無恭敬心之報。
12.若有眾生心胸豁達,不嫉妒他人的獲取,隨喜他人所受的尊敬和榮譽,無嫉妒之心,再獲人生時,精力充沛,身強體壯,此乃非嫉妒之報。
Monday, February 16,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