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所修法輯要—二 海濤 輯
8.又善男子!菩薩不生長壽天,若生其中,雖有無數諸佛出世,亦不值遇,利有情事不能成辦。是故菩薩生於欲界,此中有情值佛出世,愛樂親近而可化度。何以故?菩薩善具方便故。
9.又善男子!菩薩不生無佛世界,若生其中,即不見佛、不聞法、不供僧,是故菩薩生於三寶具足佛剎之中。何以故?由昔所修勝願具故。
10.又善男子!菩薩若聞諸可厭事,無有不生厭惡心者。何以故?菩薩纔聞是事,即起厭患之心,生厭患已發勤精進,修諸善法斷諸惡法。
11.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遠離八難。
貳、不忘失菩提心
1.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不忘失菩提心。何等為十?
一者遠離諂誑,二者正而無曲清淨潔白,遠離追求猶豫分別,
三者受持佛法,四者於法而不祕惜,
五者遠離法慳,六者不作障法因緣,
七者無不實語,
八者攝受大乘之法如說能行,於彼受持大乘人所起尊重心,
九者於彼受持大乘人所,為漸入大乘故起親近想,
十者深入大乘故,於說法人起師尊想。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不忘失菩提心。
參、不離善知識
1.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不離善知識。何等為十?
一者不離見佛或聞或念,二者不離聞法,三者不離供僧,
四者不離於諸佛菩薩,讚歎禮拜合掌恭敬或復頂禮,
五者不離於多聞人所聽受說法,六者不離聽受波羅蜜多法,
七者不離聽受菩提分法,八者不離聽受三解脫法,
九者不離聽受四梵行法,十者不離聽受一切智法。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不離善知識
Thursday, February 19,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