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離輪迴的決心—一 海濤 輯
1.我們渴望與追求的就是離苦得樂。避苦求樂是人的天性,它的存在與正當性,不需要太多的理論來辯護。然而苦樂不會無端生起,當因緣具足的時候就來。
2.如果我們不想要痛苦,合理的步驟就是戒除不正當的行為,如此自然就不會得苦果。
3.煩惱痛苦不會單獨存在,它們是因緣聚合的結果,緣起法則對於我們了解煩惱的本質及其因果關係扮演了重要角色。
4.緣起法說明了果依因而生,因此,如果你不想要有果,就不要造因。
5.我們追求快樂,其實只要我們的心清淨,就可以得到恆久的自在與喜樂,這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切斷煩惱痛苦的源頭——根本無明,就可以了。
6.要想透過內觀獲得智慧的起用,禪定的訓練是絕對必要的。然而要想在禪定與內觀上有成,一個行者首先必須接受戒律的生活方式,亦即在道德上建立一個穩定的基礎。
7.當我們開始持戒,就已經為智慧的開展奠基,當我們開始習定,就已經為智慧的發露做準備。
8.由於澄心靜慮,我們也能夠透過禪觀而通達實相,這種內觀無我的透視能夠直接破除無明,根絕我們的錯誤知見以及因無明而起的許多妄見和煩惱情緒。
9.以能觀的智慧觀照我們生死輪迴的本質和習氣帶來的思想和行為,透過這種觀照,生起一種出離輪迴的決心。
10.微細的色法阻礙了我們以無漏的心境看清實相,卻因習氣而緊抓著俱生法執。因此,煩惱不僅僅是源於無明和執著這些外顯的因素,更源於這些微細而時時浮現的妄見。
11.事物在緣生時就已帶著緣滅的種子,任何事的產生是經由外在的因,它的存在是依靠外緣。
Thursday, February 19,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