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9, 2009

菩薩法之四無量心輯要—二 海濤 輯

菩薩法之四無量心輯要—二 海濤 輯
三者,菩薩遠離種種尋求,自已得渡生死海中諸惡雜類,故生歡喜。
四者,菩薩自已摧折久遠以來高慢之幢,故生歡喜。
五者,菩薩以智金剛,自已摧碎煩惱高峰細無塵末,故生歡喜。
六者,菩薩自得安隱,亦復令他悉得安隱故生歡喜。
七者,菩薩於其世間,貪愛執縛暗瞑所覆不得自在,長眠境中自能醒然睡眼明已,亦復令他悉能開覺,故生歡喜。
八者,菩薩自能解脫出離惡趣,亦復令他悉得解脫出離惡趣,故生歡喜。
九者,有情久處生死曠野險難之中,獨行無侶周旋往返,不知其道不識方所,菩薩自能超出遠離,而悉為他指導開示,故生歡喜。
十者,菩薩得近一切智城,故生歡喜。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善修喜行。
肆、捨無量
4.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善修捨行。何等為十?
一者,眼雖觀色而行捨行,亦不見眼識色境,若增若減若成 若壞。
二者,耳雖聽聲、三者鼻雖嗅香、四者舌雖了味、五者身雖覺觸、六者意雖知法而行捨行,亦復不見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諸塵,若增若減若成若壞。
七者,雖觀行苦而行捨行,亦不見行苦,若增若減若成若壞。
八者,雖觀苦苦而行捨行,亦不見苦苦,若增若減若成若壞。
九者,雖觀壞苦而行捨行,亦不見壞苦,若增若減若成若壞。
十者,觀所作已辦有情,菩薩於彼生歡喜心,乃起是念,我欲度彼,彼已自度,故修捨行。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善修捨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