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9, 2009

斷欲證真—三 海濤 輯

斷欲證真—三 海濤 輯
七、《大薩遮尼乾子經》節錄
1.自妻不知足,好淫他人婦;是人無慚愧,受苦常無樂。
2.現在未來世,受苦及打縛;捨身生地獄,受苦常無樂。
八、《般泥洹經》節錄
1.好邪婬者,有五自妨:
一者,名聲不好;二者,王法所嫉;
三者,懷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獄;
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形。皆欲所致,能自滅心。
2.不邪婬者,有五增福:
一者,多人稱譽;二者,不畏縣官;
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生天上;
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是以當自患厭。
九、《大般涅槃經》節錄
1.菩薩雖不與女人和合,然見男女隨逐便生貪著,即名毀破淨戒。
2.眾生五識雖非一念,然是有漏,復是邪倒,增長諸漏為一切凡夫,取著於色乃至著識。
3.以著色故,則生貪心;生貪心故,為色繫縛,乃至為識之所繫縛。以繫縛故,則不得免於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
4.又云:若有菩薩自言戒淨,雖復不與女人和合,言語嘲調,聽其音聲。然見男子隨逐女時,或見女人隨逐男時,便生貪著。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為淨戒具足。
5.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觀愛別離苦?愛別離苦能為一切眾苦根本。如說偈言: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6.愛因緣故,則生憂苦。以憂苦故,則令眾生生於衰老。愛別離苦,所謂命終。善男子!以別離故,能生種種微細諸苦。
十、《戒德香經》節錄
1.不婬色者,不犯他妻,所在化生蓮花之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