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9, 2009

佛法的悲心—一 海濤 輯

佛法的悲心—一 海濤 輯
1.悲心在佛陀的法教中具有相當的核心地位,是因為一切深廣的菩薩道都是從悲心所生。悲心也是覺悟的本心。
2.正因如許崇高的願力,在賢劫千佛中,釋迦牟尼佛彷如一朵燦亮的白蓮。
3.當菩提心自佛陀心底生起的那一瞬間,他就捨棄了所有自私的念頭,只為他人的福祉著想。
4.佛陀在三大劫百次的轉世裡不斷累積善業,以堅定的決心和無盡才智,竭盡所能地幫助眾生。
5.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廣被一切眾生,從平民到國王,從聲聞、緣覺到所有的十地菩薩。
6.觀世音菩薩是諸佛的心子,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示現十地大菩薩之相。他是諸佛、諸佛淨土和此劫一切轉輪聖王化現的根基。
7.觀世音菩薩的名字猶如天界的無死瓊漿——甘露,一滴便足以慰解輪迴的劇苦。
8.六字大明咒非常容易念誦,也濃縮了所有佛教經典的要義。它是觀世音菩薩的心要。
9.三寶之名說起來極容易,卻擁有加持一切有情的無限力量,將其自輪迴中救拔出來。
10.僅是聽聞三寶之名,便種下了解脫的種子,來生必降生在有佛法傳布的地方,能夠踏上成佛之道。
11.三寶是無上皈依處,是所有佛法修持的基礎。我們應視佛為老師,法為道路,僧是道上的友伴。
12.在法身的層面上,佛心如虛空般遍知,如實了知每件事。
13.在報身的層面上,為了讓我們這樣的凡夫能理解佛法,佛身化現為釋迦牟尼佛。
14.領受教法時,我們的動機應該是真誠發願,願自身能如法實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