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孝親觀輯要—三 海濤 輯
1.佛語寶積:「未來眾生具五因緣,得聞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何謂為五?
一者:慈心不殺,具佛禁戒,威儀不缺。
二者:孝養父母,行世十善。
三者:身心安寂,繫念不亂。
四者:聞方等經,心不驚疑,不沒不退。
五者:信佛不滅,於第一義心如流水,念念不絕。」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2.佛告比丘:「堅持七行,必得帝釋。何以故?昔者帝釋為人之時,發初履行,孝順父母;供養尊長;所言柔軟;斷於兩舌;好施無慳;恆修實語,終不欺誑;不起瞋恚;設生嫌恨,尋思滅之。」《雜阿含經》
3.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聞智慧,修學世法,供養父母師長有德,修奢摩他、毗婆舍那,讀誦書寫十二部經,復能遠離貪恚癡等,名為菩提勤行精進。如是悉名為正精進。《優婆塞戒經》
4.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孝養父母,衣服飲食,房舍臥具,乃至身肉骨髓。其事如是,以此因緣,自致成佛。
5.佛告首迦:「眾生惱亂父母,令心憂惱,得多病報。供養自己父母及諸病人,得少病報。」《業報差別經》
6.於父母所無愛敬心,得醜陋報;愛敬父母尊長,得端正報。於己父母及賢聖所,無心奉侍,得少威勢報;於己父母及賢聖所,恭敬奉迎,得大威勢報。《業報差別經》
7.不知敬父,不知敬母,得下族姓報;善知敬父,善知敬母,得上族姓報。於父母所,滅撤生業,得少資生報;於父母所,供養生業,得多資生報。《業報差別經》
8.是諸眾生所作十惡之無間業,誹謗三寶,不孝父母,及沙門婆羅門,輕慢尊長,應墮地獄餓鬼畜生。《會部金光明經》
Thursday, February 19,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