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悲心—三 海濤 輯
1.如果我們現在忽視佛法,深陷在日常生活狹隘的俗務中,必然會被煩惱牽著鼻子走,不斷累積業債。
2.如果你真的希望在這一生中做點有價值的事,就把自己奉獻給佛法。
3.用信心和慈愛來替換惡念;用祈求來取代閒聊;用禮拜、經行繞塔來代替無意義的活動,就是在幫自己的忙。
4.在修行道上的第一階段,先將精力與決心放在自修上,而不要草率地去幫助他人,這點很重要。
5.經由見、修、行的修持,我們可以去除我執和煩惱,變得真正有能力去幫助他人。
6.不論我執何等頑強,要從中解脫並開展出慈悲心,是有可能的。
7.不論缺點多寡,它們不會永遠存在,你總是有可能轉化它們。
8.不管我們現在經歷了何種痛苦,都應該用它來喚醒悲心和愛心,以清除惡行與無明,並驅策我們在解脫道上繼續邁進。
9.人道精神和慈悲的心泉中,湧出了深富療癒力的解藥。
10.成就快樂幸福生活的主要方法,就是在每日的修行中訓練自己的心,以減弱心中負面的態度,增強心中正面的態度。
11.雖然人的心無色無形,並且有時是軟弱的,但是它能夠變得比鋼鐵還堅強。如果你從一開始就悲觀,是不可能成功的。
12.我們要精通全部廣大的佛法是很困難的,但若能找到一位具德上師,以正確的方法承事親近他,接受其見、修、行上的法教,並照著實修,必將證得佛法精義。
13.你不去找尋真正的善知識,而去依靠身心混亂的朋友,他們只會教你造作更多惡業。
14.末法時期,因為人們智力有限、缺乏決心,所以需要以精要的形式來修習佛法。
Thursday, February 19,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