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6, 2009

印光大師法語擷錄—二 海濤 輯

印光大師法語擷錄—二 海濤 輯
5.凡夫若無信願感佛,縱修其餘一切勝行,並持名勝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願最為要緊。
6.蕅益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鐵案也!能信得及,許汝西方有分。
三、示念佛方法
1.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
2.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
3.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某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
4.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5.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四、評修持各法
1.吾人心性,與佛同儔,祇因迷背,輪迴不休。如來慈憫,隨機說法,普令含識,就路還家。法門雖多,其要唯二,曰禪與淨,了脫最易。禪唯自力,淨兼佛力,二法相校,淨最契機。如人渡海,須仗舟船,速得到岸,身心坦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