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慈忍是最美好的心—二 海濤 輯

慈忍是最美好的心—二 海濤 輯
1.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完全由看不見的因緣業力所決定。
2.當我們受制於煩惱妄念時,便會失掉自主性,因為我們幾乎會不自覺地造了業。
3.倘若我們受煩惱業所控制,不應任憑它就此這樣下去,我們必須好好懺悔,小心提高警覺,停止自己在身心方面繼續犯錯。
4.小心翼翼和警覺心可以讓我們不生煩惱妄念。當我們持續增長警覺的力量,小心謹慎以對時,內在的微細煩惱便會止息。
5.當我們一再反覆淨除自己的煩惱時,煩惱的力量便會逐漸消除。
6.若想避免不墮惡道,常常思惟死亡與無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7.煩惱是我們真正的敵人,因為大家都希望獲得快樂,遠離痛苦,但煩惱正是帶領我們步入痛苦的始作俑者。
8.只要我們不再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時,便會開始重視別人的福祉。
9.當我們開始思惟因緣法的本質時,便會了解別人與我們的幸福之間的關係,也才會重視別人的快樂。
10.證悟之心的本質是在努力修行消業除苦,當你能夠認知障礙我們證入涅槃和解脫的煩惱本質時,便能消除無明所留下的最後一絲痕跡。
11.由於我們的無明是暫時和無常的,所以我們可以淨除它,而它所留下的痕跡也是暫時性的,所以它也同樣可以被消除掉。
12.由無明所留下的最後痕跡會阻礙我們證悟成佛。
13.菩提證悟心有兩種層次,一是希望能利益眾生,另一則是希望能證悟成佛。
14.希望能圓滿眾生願望的發心乃是一切成佛之因。
15.菩提心的修行正是大乘教法的精髓。倘若我們能獲此精要,那麼所有一切其他的修行將更具效益與利益。
16.為求解脫,證悟空性的智慧乃為其唯一之道。要想證悟成佛,除了生起菩提心外,沒有其他第二條道路可走。
17.若想獲得長久的快樂,我們可能必須忍受暫時的艱苦。
18.做為一個人,我們應該善用自己的智慧,讓自己和別人心中都能生起快樂。
19.一個摒棄造惡,不生惡心的人才能算是真正在修持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