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法的導引—一 海濤 輯
1.在家人能從身或心的感官享受中得到四種快樂。有物權之樂、有財富之樂、無債務之樂和無過失之樂。
2.何謂有物權之樂?在家人通過自身的努力與血汗,正當合法地掙得財富,想到這一點時,他就覺得快樂和滿足。
3.何謂有財富之樂?在家人以正當、合法的途徑賺得財富,並用它來行善,想到這一點時,他就覺得快樂和滿足。
4.何謂無債務之樂?在家人不欠他人大、小債務,想到這一點時,他就覺得快樂和滿足。
5.何謂無過失之樂?聖潔的弟子,在身體、語言、思想上都清淨無過失,想到這一點時,他就覺得快樂和滿足。
6.有智慧、守紀律、善良、聰明、謙虛、不高傲,這種人獲得他人的尊敬。
7.清晨早起,蔑視怠惰、爭吵時刻能平心靜氣,德行圓滿、行事靈巧,這種人獲得他人的尊敬。
8.廣結朋友,珍惜友誼、善氣迎人、福澤共用,是個嚮導、哲人、益友,這種人獲得他人的尊敬。
9.慷慨解囊、言語溫文、積極行善、一視同仁,這種人獲得他人的尊敬。
10.從三件事情我們可以辨認出誰是智者。哪三樣?他能看清缺點;當看到缺點時,他會盡力糾正;當其他人承認缺點時,他會原諒那人。
11.與具有七種德行的人結交為友。哪七種?即能施捨難以施捨的東西、能做難做之事、能承擔難以承擔之事、能吐露自己的秘密、又能為你守密、在你遇難時並不捨棄你、在你失意時也不捨棄你。
12.本無過失者,與惡人為伍,會被人懷疑行惡,名譽也因此受損。一個人受朋友與領導者影響,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下,變得與他們一樣。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