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修行要義—五 海濤 輯
1.應親近具信德的智者,他們多聞博學而且有智慧,若能遵循他們的善美言教,縱然身在遠方,也能獲得他們高貴的品質。
2.智者的責難猶遠愚人的讚美。
3.若與低劣的人為友,會墮落;若與自己相等的人為友,則無長進;若與聖者為友,可獲聖道,是故應親近聖者。
4.由於親近值得親近的惡人,很快地會習染到那個人的錯誤,猶如一把清淨的劍插入有毒的劍鞘中,也沾染了毒藥一般。
5.縱然一句有意義的法語,也能令有智慧的人修行有成;然而縱是整個的佛陀法教,亦無法令愚人開始修行。
6.智慧見能觀見凡人所看不見的,沒有智慧的見不能觀見真實;虛偽之見和智慧見是相分離的,正如同晝夜不會相遇一樣。
7.法施勝過一切布施,法喜勝過一切喜悅,忍力勝過一切力量,貪愛之終結超越一切安樂。
8.經由惠施,集聚廣大福德;善調自心的人不藏怨敵;眾德能消滅惡行;涅槃是煩惱的終結。
9.當內心的染污已去,結使不再纏縛其心時,善行、惡行皆已遠離,於諸惡道之轉生不再有恐懼。
10.行善之人得善報,行惡之人得惡報,凡人所行之一切皆會得到相應之果報,纖毫不差。
11.無有泥沼如欲望;無有惡友和怨恨;無有羅網如愚癡;無有河流如貪愛。
12.痛苦源於惡行,經由惡劣的轉生後,痛苦就來了;喜悅來自善行,經由良好的轉生後,喜悅就到來了。
13.不懷惡意,隨喜他人之樂,悲憫造惡有情,慈心普及一切,如此則無有怨恨。
14.視一切有情如親如友,悲憫造惡有情,深修於慈心,如此安樂增長。
15.若能慈心憫一人,便已獲得善本;若能慈憫一切有情,則獲聖賢之善德。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