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6, 2010

聰明過生活—二 海濤 輯

聰明過生活—二 海濤 輯
1.工作時,憶念給自己工作的人,觀想他們仁慈。這樣的思惟能避免自己在工作上產生如瞋恚、抱怨、計較等惡劣情緒。
2.無論你做什麼工作,都必須學習兩件事。首先是如何做好份內的工作;其次是憶念菩提心的發心,那麼無論從事任何工作,都將變成一切有情成佛的安樂因。
3.當你在閉關,服事善友或饒益有情上面遭逢困境,如果你堅持下去,你還是在確保人生會美好。道理何在呢?因為你所造的功德,總會帶來好的果報。
4.縱然你發現人生艱困,犧牲了大量舒適、享樂,內心可能沒有得到快樂或滿足,修行佛法必定會為你確保美好的未來。因為你所造的善業,果報將是來世樂,不僅僅一世,而是多生多世。
5.譬如說,你經年累月犧牲現世的大量舒適及享樂,以便過清淨的生活。假如你還沒有捨離貪心,內心會相當苦。因為你的心還沒有清除攀緣今生的貪心,還離不開俗慮,還沒有健康的心,便無法以修行或持戒為樂。但以佛法來看,那還是美好的人生。
6.不管你認為從外在的享樂找到多少快樂、多麼令你興奮,你還是要自問:這樣的快樂是基於佛法的觀點還是自己貪心的觀點?你應該分析自以為是快樂的經驗,而且必須考慮業報。真正快樂的人生必須具有良善的動機和善報,那才是快樂的人生。
7.長遠來說,你會獲得許多快樂、好的轉世,解脫乃至佛果。所以,即使感到修行困難,不能樂在其中,請勿喪失勇氣。
8.為了證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眾生,就要捨離不好的行為,而要努力造作善業。
9.心中有多少力量、多少恆心,就全部把它用到斷除貪欲上去。出離就是修善斷惡,這樣,才有辦法根除貪欲。

聰明過生活—一 海濤 輯

聰明過生活—一 海濤 輯
1.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我們何時修行佛法,就是以最好的方式在照顧自己。如果你要自私,應當聰明的自私。意思是:如果你要快樂,應當幫助、利益其他眾生,避免傷害他們。那才是確保自己的快樂、使人生成功的最佳辦法。
2.美好的人生和惡劣的人生差別何在?你可以依照佛法的智慧、對菩提道次第和業果的了解;也可以依照貪心、唯我獨尊及自我愛惜,去詮釋人生的好、壞。這兩種論釋自然是背道而馳。貪心認定的好、壞涵意,尤其和智慧詮釋的內涵南轅北轍,這正是困惑所在。
3.一般來說,世間人大都隨順貪心。對他們來說,美好的人生是以外在的發展來衡量的成功:積聚更多、更多的財富、朋友、子女等等,這些外在、看得見,象徵繁榮的東西。便是貪心最重視的事物。
4.從佛法的觀點來說,如果一生都在造善、不造惡,就是美好的人生。如果去年造的善業多於惡業,就是一個好年。
5.在二十四小時當中,如果積聚的善業能超過惡業,縱使精疲力盡、乃至修行得差點死掉,那一天的人生都是美好的。這是佛教定義的好、壞人生:善業和惡業相對的比例。
6.盡可能的以饒益其他有情之思、菩提心的動機,來度過一天當中的其餘時間。無論你為中心或公司、工廠而工作,盡可能的懷著饒益他人之思、菩提心的動機去做。
7.這樣一來,你的生命就毫不浪費。如果你懷著菩提心的動機而工作、睡覺、做每件事,無論你做什麼,全都變成法行。
8.上班時,思惟:我勢必要覺悟,以引導一切有情覺悟,所以我現在要工作服務一切眾生。如果你是為了養家而工作,那也相當於服務一切有情,如果你不養家,你仍需物質條件以便修學佛法,為了利益眾生而成佛。

趣入大乘之法 海濤 輯

趣入大乘之法 海濤 輯
1.佛告慈氏菩薩:有四種法,若如理修行者,即能安住大乘趣向勝道,所有善法而無壞失。何等為四?
一者、信法能向勝道。復何名信?謂有信故,而能隨順諸賢聖種,所不應作而悉不作。
二者、尊重能向勝道。以尊重故,於諸聖者所說妙法而能聽受,諦受法故,耳無外聽。
三者、無慢能向勝道。以無慢故,即能於彼一切賢聖恭信頂禮。
四者、精進能向勝道。以精進故,若身若心悉得輕安,所作善法皆能成辦。
2.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應當先發五種勝心。云何為五?
一者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
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
三者於諸有情起親友想,於險難中誓當救護;
四者常於有情起負債想;
五者恒懷慚愧何時償畢。能發如是五種心者,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慈氏!當知即是菩薩摩訶薩修大乘行發五種心。此五心中,
一者於諸有情起大悲心;
二者為諸有情求一切智——心無退轉此二心者,於大乘法精進修行;
三者一切有情皆我親友;
四者一切有情於我有恩,未有毫釐用相酬報;
五者一切有情皆我眷屬,我曾於彼起不善業,種種呵罵非理責罰,深心慚愧何時償畢——此之三心令諸菩薩勇猛不退,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發菩提心品》

認識業力—三 海濤 輯

認識業力—三 海濤 輯
1.意業為重。《中阿含經》上記載:有長苦行尼揵問世尊曰:「此(身口意)三業如是相似,施設何業為最重,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為身業?口業?為意業耶?」世尊答曰:「苦行!此三業如是相似,我施設意業為最重,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身業.口業則不然也。」
2.佛告居士:「於意云何?若使有人持利刀來,彼作是說:我於此那難陀內一切眾生,於一日中斫剉斬截.剝裂削割,作一肉聚,作一肉積。居士!於意云何?彼人寧能於此那難陀內一切眾生,於一日中斫剉斬截.剝裂削割,作一肉聚,作一肉積耶?」
3.優婆離居士答曰:「不也。所以者何?此那難陀內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是故彼人於此那難陀內一切眾生,必不能得於一日中斫剉斬截.剝裂削割,作一肉聚,作一肉積。瞿曇!彼人唐大煩勞。」
4.佛告居士:「於意云何?若有沙門.梵志來,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心得自在,彼作是說:我以發一瞋念,令此一切那難陀肉燒使成灰。居士!於意云何?彼沙門.梵志寧能令此一切那難陀肉燒成灰耶?」
5.優婆離居士答曰:「瞿曇!何但一那難陀,何但二.三.四。瞿曇!彼沙門.梵志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心得自在,若發一瞋念,能令一切國一切人民燒使成灰,況一那難陀耶!」
6.造不善業之因包括:貪、瞋、癡、自(自作)、他(教他作)、隨他轉、所愛味、怖畏、為損害、戲樂、法想(以為是合法)、邪見等十二因。
7.明白果報的業因,就要懂得去修殊勝的業因。佛告辯意:有五事得為尊貴,眾人所敬。
一、施惠普廣。二、禮敬三寶及眾長者。
三、忍辱無有瞋恚。四、柔和謙下。
五、博聞經戒。《辯意經》

認識業力—二 海濤 輯

認識業力—二 海濤 輯
1.「故意作業」又隨心念之強弱而果報有別。若故意作惡則有罪;若無惡念,則不一定會結罪。而同樣是作一件事,但是因為發心的不同,得到的果報有的是罪,有的是福。
2.如《成實論》云:「有(又)故則有罪,不故則無,諸業皆以心差別。故,有上、有下。若無故心,云何當有上、下?如醫與非醫俱生人苦,以心力故罪福差別;又如兒捉母乳則不得罪,以無染心故,若染心捉,則便有罪。當知罪福皆由心生。」
3.罪福不是由身或口的行為來判斷,主要是在心,以心念的善惡,或是有意無意來決定是罪、是福。如《成實論》云:「如有三人俱行繞塔:一為念佛功德,二為盜竊,三為清涼。雖身業是同,而有善、不善、無記差別當知在心。」可知罪福是由心而生差別!
4.影響業報的因素很多,其中以心念的影響最大、最複雜。以布施來講,一般會想到:如果「福田」肥沃的話,得到的「福德」會比較大。其實除了「福田」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心念」!心念的差別,有時候勝過於福田的大小。
5.如《大智度論》上云:「施物雖同,福德多少隨心優劣。如舍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即迴施狗而問舍利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義,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於一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為第一,不如佛施狗惡田得福極多。以是故,知大福從心生,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萬億倍,不及佛心。」
6.可知「福田」只是影響業報的其中一個因素而已,最主要的還在於「心念」!如果以清淨的善念,不求回報的發心,本著慈悲的胸懷、謙虛的態度,恭恭敬敬來布施,且布施之後不後悔,讓善念與歡喜心相續增長,持續不間斷地布施,這都會讓布施福德持續不斷地增廣!

認識業力—一 海濤 輯

認識業力—一 海濤 輯
1.經典裡曾描述一個眾生所累積的惡業的數量,說:「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2.「業」是動作、行為的意思。凡由意志力所發動的,都是業。由身口意的活動,能引發出一種動力;而這種動力,將會感得某種果報,這種潛在的能力,就是「業」。
3.《地藏經》云:「我觀是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
4.如果我們尚未解脫,也沒有任何證德,就應該在淨除罪業、累功積德上努力。
5.修行懺悔法門,可以對治我們現在造惡的習慣,也可以消除過去的惡業。
6.了解「業」的特質——現在的安樂是源自過去的善行,現在的苦痛是源自過去的惡行,這是業果的道理。
7.業有四種特質,這是世間的定理、定律。
一、一切苦樂皆業所感:善業會招感安樂的果報,惡業會招感痛苦的果報,絲亳不會有差錯。生命中任何一絲的痛苦或快樂,全部都是由自己的業所決定。
二、業增長廣大:我們造業之後,業會持續到成熟、結果。如果我們習慣做類似的善行或惡行,果報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三、未造業不會受報:不論是善業或惡業,只要是沒有造的,絕對不會感果。
四、已造之業不失壞:已經造的善惡業,絕對不會壞失,即使經過百劫,時間因緣成熟,果報就會降臨。
8.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雖然我們造的惡業一定會感果,但是藉由懺悔可以把罪業的力量減小,甚至是讓罪業不起作用,如同壞死的種子,即使埋在土中,澆水施肥,也不會成長結果。

聞法功德廣無邊—二 海濤 輯

聞法功德廣無邊—二 海濤 輯
1.佛法功德:
一、以聞可入法,聞法能除罪;三門得清淨,故聞為最勝。
二、聞可增智慧,若具有聞思;從中定生修,獲無上成就。
三、由聞知諸法、由聞遮眾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2.世尊云:隨時聞法有五功德,恒不失時(不錯失學習良機)。
一、未曾聞法便聞之;二、已聞便持;三、除去狐疑;
四、亦無邪見;五、解甚深之法。
3.正法,雖可以從經典去了解,但主要還是要從說法師去聽聞。所以為了要趣入正法,進求佛道,應親近善知識。
4.因此,佛說:「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預入聖流所必備的四大條件,可見親近善知識的重要。
5.怎樣才算是善知識?:
一、證德:三學修證——戒清淨成就,定成就,觀慧成就。
二、教德:深入經藏,成就多聞,能開示導引學眾,進修大乘正道。
三、達實性:實性是正法的別名,可由現證慧通達,或是從聞思教理得通達。
四、悲愍:有慈悲心,不是為了名聞利養,而是能清淨(為利益眾生)說法。
五、巧為說:成就辯才,能善巧方便地為眾說法。
6.然而末世善知識難逢,如於佛法的行解,有一分長處勝過自己,也應如法親近、學習。因此經上說:如有八分之一的功德,也可以親近。
7.修行要明心見性,開悟成佛,必須要完全依賴善知識的教導。
8.佛經上說:「究竟勝義禪波羅蜜,須以信心瞭解。」阿底峽尊者云:「吾人在未成菩提以前,當依止善知識,從聞、思、修得禪波羅蜜。倘現在無病而修,皆是善知識恩德所加持。」

聞法功德廣無邊—一 海濤 輯

聞法功德廣無邊—一 海濤 輯
1.古德言:「人身雖得,諸根雖具,然而良師難遇,佛法難聞。」所以一旦有機會親詣師長,學習佛法,必須先確立聽聞正法的心態。
2.於聽法之前,內心應立五德:
一、未曾聞法今始得聞;二、已曾聞法還令通利;
三、斷我疑心;四、正我所見;五、增長淨心。這是聽法前的準備。(出《毘尼母經》)
3.若已獲人身,聞法行放逸;後當生惱悔,如商人失財。若人聞我說,識暇及無暇;是故應勤心,正修於梵行。《佛說八無暇有暇經》
4.暇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入菩薩行論》
5.經上說:人的憶念和梵行、勤勇這三件事,不但非三惡道所及,還勝過諸天。所以,人身雖有種種苦痛、不如意事,但還是很難得的。
6.人為眾生中最可寶貴的,成賢成聖,成佛作祖,都需具有人身。如諸天命終,餘天就說:「願得生於安樂趣中。」天人所仰望的樂土,就是人間。
7.人身是諸天所仰望的樂土,我們生而為人,更不可自怨自卑,空過此生。行者應自惕勵:「今生壽命短暫,不知無常死亡何時到來!」因此聽聞正法時,須立即修持。
8.《犍椎經》(《聲鳴經》) 中說:「為示講法時,擊鼓敲犍椎,聞聲獲解脫,何況去聽聞?」僅僅聽到傳法前的螺鼓聲也已在相續中播下了解脫的種子。
9.佛在經中說:「阿難!二人可積大福德。為何?即一者以恭敬心講法,一者以恭敬心聽聞。」《極樂願文大疏》
10.佛法中一切功德,都由聞法而來。「聞法」可由三處聞:一、從佛聞法;二、從佛弟子聞法;三、從經典聞法。

愛與快樂的源泉—四 海濤 輯

愛與快樂的源泉—四 海濤 輯
1.對佛教行者來說,目標就是要培養這種真正的悲心,即希望另外一個人(其實是世間一切有情)安康的真切心願。
2.無論他人貌美或平凡、友善或狠毒,他最終跟我們一樣是人,都想要快樂,不要受苦。並且,他們去除苦痛,獲得快樂的權利也跟我們一樣。
3.當你體會到,一切有情在求安樂的渴望和獲得安樂的權利上都是平等的,你自然就會感覺到同理心,及跟他們的緊密契合。
4.讓你的心習慣於這種全面的利他精神,就可以培養出對他人的責任感,你會想要主動幫助他們克服難關。這種心願並不是選擇性的,它平等適用於一切有情。
5.只要眾生跟你一樣,會經歷到快樂與痛苦,就沒理由去做分別,或因為他們的負面行為而改變對他們的關懷。
6.只要有耐心和時間,我們就有能力培養出普世的悲心。
7.我們的自我中心、分別並執著「我」的堅實感覺,根本上是會阻礙悲心的,要消除這種我執,我們才能體驗到真正的悲心。
8.人類終究是一體的,這個小小的星球就是我們唯一的家。要保護我們這個家,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強烈體會到全面的利他精神與悲心。
9.唯有慈悲心才能去除人類彼此欺騙與苛待的自私動機。如果有真誠和開放的心,自然會自重、自信而無需恐懼他人。
10.我們對愛都有相同的需求,在此共通的基礎上,要感受隨處相遇的每個人,都是我們的兄弟姊妹。
11.真正的改變首先就要由個人的心理開始,接著再試著對人類做出貢獻。利他行不僅是宗教上的理想,也是全體人類不可或缺的需求。
12.慈愛與悲心是普世的宗教。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每個人都需要人的慈愛與悲心,因為悲心給我們內在的力量、希望和心的寧靜。因此,人人都需要悲心。

愛與快樂的源泉—三 海濤 輯

愛與快樂的源泉—三 海濤 輯
1.我們可以對他人的苦難培養出真正的同理心,以及想要幫他們去除苦痛的決心。結果,我們自己的平靜和內在力量也因此而增強了。
2.我們要如何養成悲心呢?如果光只是相信悲心很重要、想想悲心多美好是不夠的!我們要下功夫去培養它;我們要運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物,來轉化我們的心念與行為。
3.我們要清楚瞭解所謂的悲心是什麼意思。許多種悲憫的情感,混雜了慾望和執著。比方說,父母對子女的愛通常與他們自身情感上的需求有很強的關聯,所以這就不是完全的悲心。
4.對親密朋友的關懷,我們通常也會稱為悲心的表現,但這常常也是執著。即使是在婚姻裡,夫妻間的愛(特別是相識之初,彼此還未深入瞭解對方的性格時),相較於真正的慈愛,更是依賴執著。
5.婚姻只能維持短暫的時間,是因為缺乏悲心。這類婚姻是由心理投射與期望而來的情感執著所產生的,一旦心理的投射改變了,執著也就跟著消失了。
6.我們的慾望可以強烈到縱使心上人有許多過失,還是顯得完美無瑕。而且我們還會因為執著而誇大了微不足道的正面特質。發生這種情況正表示我們的愛,動機是出於個人的需求,而不是對他人的真心關懷。
7.不帶執著的悲心是可能的。所以我們需要明確區分出悲心和執著的差異。
8.真正的悲心不是情緒上的反應,而是基於理性的堅定付出。由於這種堅固的基礎,對他人真正有悲心的態度,就算別人負面相向也不會因而改變。
9.真正悲心的基礎不在於我們自身的投射和期望,而在於他人的需求:無論他人是敵是友,只要他希求寧靜與安樂、想克服苦難,我們就能據此培養起對他們問題的真心關懷。

愛與快樂的源泉—二 海濤 輯

愛與快樂的源泉—二 海濤 輯
1.對一位菩薩而言,要圓滿六度的修行,與眾生互助合作,仁慈地對待他們極為重要。
2.仁慈和善心構成了我們今生的成就、在修行道上的進步,以及我們最期盼的無上正覺成就之根本基礎。
3.悲心和善心不只在修道之初很重要,而是在初、中、後都重要。
4.我們不只需要悲心和慈心才能生存下去,它們也是生命中的成就最究竟的來源。
5.自私的思惟方式不只傷害他人,也阻礙了我們想要的安樂。
6.我們要擁有真正的快樂,就需要有平靜的心,而心的平靜只能從有悲心的態度生起。
7.我相信持續的訓練可以讓我們的心成長。正面的態度、念頭和觀點都可以被強化,而負面的部分可以減少。
8.慈悲可說是正面的心念與感覺,能產生希望、勇氣、決心和內在力量等等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9.在佛教的傳統中,慈和悲被視為一體的兩面。悲心是希望眾生免於苦痛的心願,慈愛則是希望眾生獲得快樂。
10.慈悲乃是一種用來包容我們平常所不能忍的巧妙方法。是一種能和藹、溫柔地對待一切我們所不喜歡的那種能力。
11.我們的「心」是很奇怪的。有時候非常頑固,非常排斥改變。不過,透過不斷的禪修努力和如理思惟的鍛鍊,我們的心有時又可以相當誠實、有彈性。
12.要改變心之前,我們必須瞭解,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會遇到問題,遇到阻礙我們達成目標的事。
13.要時常想到:並不是只有我們在受苦,而是每個人都會受苦,這種務實的觀點會強化我們克服問題的決心和能力。
14.想到別人的痛苦,對他們感到悲憫,我們自己的苦就變得可以處理了。的確,藉由這種態度,每個新的障礙都可以視為另一個提昇自心、深化悲心的寶貴機會。

愛與快樂的源泉—一 海濤 輯

愛與快樂的源泉—一 海濤 輯
1.生命的目的何在?我相信我們生命的目標是快樂。
2.生而為人,我們都有潛力成為快樂有悲心的人,也有潛力變得痛苦不堪並傷害他人。
3.沒有任何物質體(無論多漂亮或多珍貴),能讓我們感覺到被愛。我們需要更深刻的東西,這就是——慈悲。
4.有了慈悲心,一切我們所能支配的物質利益,可以非常有建設性,還能產生美好的結果。
5.欠缺了慈悲,物質享受的利益並不能讓我們感到滿足,也無法產生任何內心的寧靜或安樂,甚至可能會製造額外的問題。
6.人類價值是悲心、關懷和奉獻。無論信仰什麼宗教、無論有沒有信仰,少了這些就無法快樂。
7.為了在內心、家庭、團體中製造愉快的氛圍,我們必需瞭解愉快氛圍的根本泉源在個人,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善心、人性、悲心、慈愛。
8.悲心不僅對心智有益,也有助於身體健康。根據當代醫學和修行者的經驗,內心平靜與身體健康有直接的關聯。
9.生氣、激憤令我們容易生病。相反的,如果內心平靜,沈浸於善念,身體自然不容易受疾病折磨。
10.承事其他有情眾生,自己的私利和願望也都會順道圓滿。
11.宗喀巴大師指出,「修行者花越多心思,做越多以圓滿其他人的福祉為方向和主旨的事行,他自己所渴望的成就或證悟,毋需額外的努力,就會如副產品般產生。」
12.具有悲心的菩薩們,某方面而言,是「智慧的自私者」,而凡夫則是「愚蠢的自私者」。一般人只想到自己,忽略他人,結果就是我們永遠不快樂,度過痛苦的時光。
13.修學佛法的目標之一是令未來世能有更好的轉世,這目標只能透過避免傷害他人的行為來達成。
14.修習佛法有無數法門,但是利他心和善心是根本。

慈悲巨流—三 海濤 輯

慈悲巨流—三 海濤 輯
1.在早晨,你的第一個念頭應該是:承諾在一天當中,竭盡所能地去幫助其他眾生,為一切眾生帶來究竟之安樂。在傍晚,把你在白天積聚的功德迴向給一切有情眾生。如果有任何人曾經試著傷害你,那麼立下願望,希望他們離於所有的瞋恨和惡意,願他們所有良善的願望都得以實現。
2.對傷害你的人生起慈悲,是清淨障蔽、離於瞋恨、發展正面本質的有效方式。
3.用你的心去承擔傷害你的人的所有痛苦,然後懷著大悲,把你的快樂送給那個人。
4.不論某個人即將對你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即使要斬下你的頭顱或帶來其他可怕的痛苦——你要記得這是你過去行為的結果。在某個前世,你必定對其他人做了相同的事情。
5.偉大的菩薩永遠不會對任何傷害他的人生起瞋恨的念頭。相反的,那個人的福祉是他主要的關注。
6.為了得到證悟,修習安忍是很基本的功夫。敵人是利他思想中最偉大的老師。下定決心,不管是誰和你作對,你都不會生氣,反而會在內心充滿感激,這就是修習安忍。
7.不要用報復的念頭綑綁自己,釋放那些讓你受委屈的人!我們要為他們祈福,願他們也獲得安樂。
8.如果無法馬上原諒那些欺負你的人,必須對自己有耐心。思惟一下對敵人報復、念仇的惡果,也思惟一下對敵人原諒、念恩的功德。每寬恕一點點,你的心就會釋放一些束縛,多讓一點位置給慈悲心。
9.耐心與寬容的產物則是饒恕;當你真正能做到耐心與寬容時,饒恕之心自然就會出現了。每寬恕一次,你心中的慈悲就更多了一些。
10.開放的心靈能為自己開啟一扇大門,每當我們開啟或關閉自己的心靈時,那扇通往慈愛的門也會隨之開啟或關閉。

慈悲巨流—二 海濤 輯

慈悲巨流—二 海濤 輯
1.在修習菩提心之前,我們必須先修平等心和大慈悲心:觀一切眾生平等,不管是喜歡我或討厭我的人,都不要生起貪愛或厭惡的分別心。
2.經過這樣的觀修,會覺得與所有眾生都是一體,有如自己般關愛他們,而生起慈悲心。同時也必須思惟所有眾生都和自己一樣希求快樂,不喜受苦,所以我沒有任何理由特別愛惜自己,而不愛惜別人。
3.我們要發願,我們要盡未來際幫助一切眾生,希望他們的心永遠充滿喜樂。
4.就如同我們觀想佛陀在我們頭頂之上,我們也要以一切有情眾生為觀修的對象,彷彿把他們背負在我們的頭上一般,並且祈願能夠驅除他們的痛苦,為眾生帶來快樂。
5.既然自己深知輪迴之苦猶如身處火中而希求解脫,所以同樣也無法忍受其他眾生受輪迴之苦,而想救拔他們解脫輪迴,這是菩提心的根本。
6.一切眾生都如同我們的母親,因此我們應當憶念他們的恩惠,生起大慈、大悲心,進而發起一份殊勝的利他心,堅定地將引導一切眾生得到安樂視為自己的責任。
7.不論其他人如何傷害你,菩薩總是祈願一切眾生的痛苦都由自己承受,而不是由眾生來承受。
8.發四無量心的大願。
一、無量慈:希望所有其他眾生擁有快樂的願望;
二、無量悲:希望所有其他眾生遠離痛苦的願望;
三、無量喜:希望所有已經擁有快樂的眾生,其快樂能夠維持增長;
四、無量捨:認清一切眾生都值得享有同等的慈、悲與喜,不因為你和眾生之間好、壞或不存在的關係而有多少的差異。

慈悲巨流—一 海濤 輯

慈悲巨流—一 海濤 輯
1.世界包含的所有喜悅,來自希望他人快樂。世界包含的所有痛苦,來自希望自己快樂。
2.慈悲是一切善行的根本。慈悲心蘊含許多善行(救助、愛護、不傷害等等)的概念。當我們有慈悲心時,我們傳達、釋放善意,會令人感到溫暖。
3.悲慈心會徹底轉化我們的心,扭轉我們不善的念頭、行為。
4.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慈悲,彷彿每一個眾生都是你唯一的孩子,這是回報佛陀仁慈的最佳方式,而幫助眾生則是獻給佛陀之無上供養。
5.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滿溢的慈悲,乃是實現諸佛菩薩願望的最佳方式。身為一個初學者,我們可能無法給予眾生太大的幫助,但你應該不斷觀修慈悲,直到整個人充滿慈悲為止。
6.慈悲心不僅是自己生命安樂的基礎,也是一切有情幸福的泉源。如果要讓所有受苦眾生安樂,我們必須生起慈悲心。
7.幼稚的眾生為自己設想,諸佛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想想兩者的差異!
8.觀察瀕臨絕種的動物就知道,如果我們不保護、養育牠們,未來就再也見不到了。同樣的,如果人們缺少慈悲心,互相傷害的情形就會發生,我們的生命也就變得岌岌可危。
9.慈悲心為出發點的善行還有許多,例如護生、公益活動、和平、環保等等。任何自利、利他的心態或行為,都是以慈悲心為根本。
10.佛法裡最重要的教法、有諸善之王美譽的菩提心——也是以慈悲心為基礎。所以慈悲是一切美德的基礎,慈悲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11.慈悲之心是如此珍貴、難得,所以不管是任何人,都應該學習如何增長慈悲。

慈悲,是一切善行的根本—二 海濤 輯

慈悲,是一切善行的根本—二 海濤 輯
1.大悲心就是不忍一切眾生受苦而欲拔除痛苦、給予安樂的心態。之所以為「大」,是因為「如來於一有情起大悲時,與一切有情而無有異」。如果沒有這個「不捨一切眾生」的心態,就不是大悲心。
2.大悲心可說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因為佛是從菩薩生的,而菩薩的菩提心是依據大悲心生起的——大悲心是菩提心之因。
3.月稱著作《入中論》時,在禮敬讚裡提到,大悲心是諸佛的種子,在成佛道上開始、中途、最後都須修學、長養。
4.「大悲心是菩提心之本」,將來能夠成就佛陀的一切功德,全都依大悲心的修習而來。
5.慈悲的善巧與空性的智慧,應永不分離,猶如鳥的雙翼,缺一不可。
6.徒具悲心不足成佛,僅靠瞭悟空性亦無法得證。菩提心能息除一切逆緣,能圓滿自、他一切心願。
7.菩提心有兩個面向:一是為了一切眾生,二是智慧的開展。菩提心是智慧的開展,證悟空性是為了利益眾生而成佛。
8.菩提心是為了一切眾生福祉,企望成就完全證悟的利他心態。
9.菩提心絕不會因為有人不承認它而感到苦惱。
10.世界上最快樂的事,就是為菩提心而奮鬥。
11.在發出慈悲與愛的同時加上領悟空性的智慧,是十分有效的。
12.既然發菩提心——為造福眾生而求覺悟的利他心,就必須修四無量心:也就是慈、悲、喜、捨。
13.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乃是引發菩提心的重要動力,對激勵利他精神有很大助益。
14.努力想通是什麼在阻礙自己真正成為佛,進而發現,阻礙在於有愛恨心的情緒起伏不定。為了克服愛恨的情緒影響,所以要修慈悲喜捨。

慈悲,是一切善行的根本—一 海濤 輯

慈悲,是一切善行的根本—一 海濤 輯
1.佛教的實踐展開為社會倫理時,基本原則就是慈悲與平等心。
2.眾生該想的唯有以慈與悲及於一切眾生,不要想瞋恚或害意。
3.在佛陀時代,生物不可虐待,不可傷害,不可刀杖眾生。這種「無傷害」的理想,極受尊重——不害一切眾生。
4.在慈悲及於禽獸的精神下,不殺生物自然是一件重要的事。這種思想在原始佛教最初的時期就很強調。在原始聖典中說「其他任何東西都不可害」,就是這樣的意思。
5.慈悲是一切美德之基礎。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的善根,皆以慈為根本。
6.此慈悲諸善中王,一切眾生所歸依處,如日照晝,如月照夜。為人導師,為人父母,為人兄弟,同歸道場,為真知識。
7.我們須培養關懷一切有情的心:修行得愈好,我們的心愈是慈悲;環境愈差,我們對眾生的責任感愈強,於是我們修行也愈容易進步。
8.因此我們應藉著各種機會,生起更強大的願力,希望自己愈加精進以服務眾生!
9.邁向慈悲心之路的第一步,首先要培養對他人的同理心或親密感。這份親密不是肉體或情感上的親近,而是對一個人的關切與責任感。
10.在經典裡曾經提到過,我們所遇見的乞討乞丐或是讓你悲憫的老病狗,可能都是諸佛、菩薩所化現的,在你的修行之路上示現,要來幫助你增長慈悲心,邁向成佛之路。
11.我們生存的本質必須依靠他人的合作與慈悲,我們愈是關心致力於別人的福祉,我們自己所得到的利益也愈多。你愈是自私、以自我為中心,你就變得愈孤單可憐。
12.當一個孩子看到別人的善意,以微笑和愛對他表達關懷,孩子自然感到高興和安全;相反的,當孩子看到別人的惡意,意圖傷害他,他就被恐懼所籠罩,對於孩子的發展會造成傷害。

菩薩精進波羅蜜—四 海濤 輯

菩薩精進波羅蜜—四 海濤 輯
1.云何菩薩清淨精進?謂此精進略有十種。何等為十?即所謂:
一、相稱精進:謂諸菩薩為對治諸貪欲故修習不淨;為欲對治諸瞋恚故修習慈愍;為欲對治諸愚癡故修習觀察緣性緣起;為欲對治諸尋思故修習息念;為欲對治諸憍慢故修界差別,如是等類,是名菩薩相稱精進。
二、串習精進:若諸菩薩非唯成就始業,初業所有精進,謂為住心教授教誡,非不亦由串習加行積習加行,是名菩薩串習精進。
三、無緩精進:若諸菩薩亦非唯有串習加行積習加行,為住其心教授教誡,然此始業初業菩薩,於此加行不緩加行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是名菩薩無緩精進。
四、善攝精進:若諸菩薩從師長所,或自多聞力所持故無倒而取,為住其心發勤精進,是名菩薩善攝精進。
五、應時修習精進:若諸菩薩無倒取已,於應止時能正修止,於應舉時能策其心,於應捨時能正修捨,是名菩薩應時修習精進。
六、通達眾相精進:若諸菩薩於其種種,止舉捨相入住出相,能善了知能無忘失,能善通達無間修作殷重修作,是名菩薩通達眾相精進。
七、不退弱精進:若諸菩薩聞說種種,最極廣大最極甚深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菩薩精進,不自輕蔑心不怯弱,不於所有少分下劣差別證中,而生喜足不求上進,是名菩薩不退弱精進。
八、不捨軛精進:若諸菩薩於時時間,密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正知而住,於如是類等持資糧,能攝受轉,即於其中熾然修習,於能引攝無倒義利,於一切時勤加功用,是名菩薩不捨軛精進。
九、平等精進:若諸菩薩發勤精進,不緩不急平等雙運,普於一切應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名菩薩平等精進。
十、迴向大菩提精進:若諸菩薩一切精進有所為作,無不皆為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迴向大菩提精進。《瑜伽師地論》

菩薩精進波羅蜜—三 海濤 輯

菩薩精進波羅蜜—三 海濤 輯
1.寂靜精進者,有十種:一者、宜;二者、修集;三者、非動;四者、堅持;五者、一切時;六者、緣三相;七者、捨;八者、不散;九者、調御;十者、趣向菩提。
一、宜精進:菩薩若起一切煩惱,為除病故,隨對治之。如貪欲起,觀不淨相;瞋恚起時,修於慈心;愚癡心起,觀十二因緣;思覺起時,觀阿那波那;破憍慢故,觀眾生界。是名宜精進。
二、菩薩精進,非始非終,無量世中常得成就。是名修集精進。
三、菩薩精進,常懃修集亦如初得,是名非動精進。一切時中勤精進故,是名非動。
四、菩薩摩訶薩常能親近諸師、長宿、有德之人,修學多聞。若修三昧,思惟其義,懃行精進,隨順聽受。是名堅持精進。
五、菩薩摩訶薩心不顛倒:宜修舍摩他,時修舍摩他;宜修毘婆舍那,時修毘婆舍那;宜修捨,時修行於捨。是名一切時精進。
六、菩薩善知定、慧、捨,時時修集三相:入相、住相、起相,不失正念,至心精懃。是名緣三相精進。
七、菩薩若聞諸佛、菩薩懃精進故,不可思議。聞已,其心不自輕,不愁惱,不知足。是名捨精進。
八、菩薩摩訶薩時時調伏諸根、諸入,飲食知足,初夜、後夜減損睡眠,至心不亂,無有放逸,推求莊嚴,發懃精進,修真實義,心無顛倒,隨順修道。是名不散精進。
九、菩薩精進不急不緩,所作事業處中而行。是名調御精進。
十、過去世諸菩薩所持精進,悉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世諸菩薩所持精進,亦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世諸菩薩至心、不放逸所持精進,亦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趣向菩提精進。」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菩薩善戒經.菩薩地.精進品》

菩薩精進波羅蜜—二 海濤 輯

菩薩精進波羅蜜—二 海濤 輯
1.勤精進者:
一、以勤精進故,具足六波羅蜜。勤精進法,於諸趣向菩提法中,是近因緣,無上、無勝。是故如來於經中說:「阿難!勤精進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菩薩摩訶薩不作衣想,不作食想,不作臥具想,不作我想,不作我所想,不作法想,不作道想,不作菩提想,亦為菩提懃修精進。是名勤精進。
三、於一切時、一切國、一切心懃修精進,是亦名難。
四、不急不緩,處中而行,是名勤精進。
五、勤精進有二種因:一者、悲,二者、慧。
2.一切自精進者,有四種:
一、離惡法者,名菩薩摩訶薩懃修精進。未生惡法,懃作方便,令不生故。
二、增長善法者,已生善法,方便令增廣故。
三、瑩磨善法者,懃修身、口、意業因緣,至心繫念,受持善法故。
四、增長智慧者,若菩薩懃修精進,多聞、修定,增長智慧故。是名一切自精進。
3.善人精進者:
一、菩薩為善法故,懃精進時,設燒身首,不以為熱。
二、菩薩修善法時,勤行精進,尚自不覺地獄火熱,況世間火!
三、菩薩精進不多不少,平等而行,增長精進,善調御故。所以者何?心清淨故,不休不息心不悔故,得大利益不顛倒故,畢竟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名善人精進。
4.一切行精進者:
一、常懃精進,二、至心精進,三、智慧精進,四、不斷精進,
五、莊嚴精進,六、忍苦精進,七、不動精進,八、不時精進,
九、不知足精進。菩薩成就一切行精進,名為大力,常懃精進,安住善處,堅固莊嚴,不休不息,得於善法。

菩薩精進波羅蜜—一 海濤 輯

菩薩精進波羅蜜—一 海濤 輯
1.云何菩薩性精進?性精進者,心勤精進,為攝善法故,為利眾生故,為令眾生得無上道故,為破顛倒故。以性精進故,得身、口、意業善。是名性精進。
2.一切精進者,有二種:一者、世,二者、出世。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復有三種:一者、莊嚴,二者、攝取善法,三者、為利眾生。
3.菩薩一切精進,悉以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摩訶薩修性精進,乃至寂靜精進,悉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名一切精進,悉以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莊嚴精進:
一、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懃精進莊嚴:「若我能令一人解脫,於無量劫在地獄中受大苦惱。受大苦惱已,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乃至能令一人解脫,亦當受於地獄之苦,心不休息。」是名莊嚴。
二、菩薩具足莊嚴精進,勝於一切聲聞、緣覺所得功德,不可稱計。何以故?為欲利益一切眾生受大苦故。若為一人受大苦惱,尚得無量無邊功德,何況乃為一切眾生!是名菩薩莊嚴精進,攝取善法。
5.攝取善法精進:
一、若為修行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懃精進者,名為不動,一切煩惱、一切惡業、一切邪見、一切苦惱不傾動故;
二、亦名堅固,健莊嚴故;
三、復名一切,知世方術及出世法故;
四、復名具足方便,真實因緣修集道故;
五、復名真實,得真實義故;
六、復名為廣,一切時中無休息故;
七、復名調伏,懃修精進,不生憍慢故。如是七事增長善法,是名攝取善法精進。

菩薩的修行—二 海濤 輯

菩薩的修行—二 海濤 輯
1.菩薩修行的精髓就是活著而沒有任何自欺。在菩提心的修煉之中,最基本的事就是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2.為了獲得短暫的和究竟的安樂,你首先要生起菩提心的發心,也就是為了一切有情眾生而獲致證悟的心,而此一菩提心源自於慈悲。
3.為了證得菩提,我們必須結合善巧方便與智慧:修持六波羅蜜和了悟空性。
4.不論身在何處,不論所做所為,時時保持觀照和警覺,自問:「我的心的狀態是什麼?」並去利益他人乃是菩薩的修行。
5.為了解除無量眾生的痛苦,把所有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使其遠離痛苦,願其獲致證悟,乃是菩薩的修行。
6.仰賴善知識能讓一個人的過失逐漸消失,增長良善品質。視善知識比自己的身體更珍貴,乃是菩薩的修行。
7.善知識能幫我們把心轉向內在,發現自己的缺點,加以根除,並發展你所有本俱的良善品質,少欲、知足,如此我們的修行將與日俱增。
8.反之,結交損友會讓我們三毒更強盛,聞、思、修則退減,慈與悲則消失。避免不適合的朋友,乃是菩薩的修行。
9.《賢愚經》記載:切勿輕忽微小之善行,認為它們無所助益;因為假以時日,滴水將溢滿巨壺。
10.即使你每天只修行一個小時,但只要懷著信心和熱忱來修行,良善的品質將逐漸增長。規律地修行能夠輕易轉化你的心。從了解世俗諦,你終將全然地確信勝義諦的意義。
11.如果沒有克服自己的瞋恨,愈去和外在的敵人交戰,敵人的數量就愈多。因此,用慈悲的軍隊來調伏自心,乃是菩薩的修行。
12.若不檢視自己的過失,雖然表面上是修行者,但行為可能違背佛法。因此,不斷檢視自己的過失並加以棄絕,乃是菩薩的修行。

菩薩的修行—一 海濤 輯

菩薩的修行—一 海濤 輯
1.修行是堅苦卓絕的事,沒有長期奮鬥,不會有甚麼成果。所以古德常說:「修行、學佛,乃大丈夫事!」
2.不論何時何地,我們都可以訓練自己成為一名菩薩勇士。我們的工具就是六度:
一、布施是放下自我,給人溫暖、慈愛。
二、忍辱讓我們不受傷害,也能保護眾生。
三、持戒是下定決心不做傷害自己、他人的行為。
四、精進是永不放棄的勇氣。
五、禪定是以堅定和柔軟的心態訓練自己回到當下。
六、智慧是培養一顆開放而又能如理思惟的心。
◎藉著菩薩的六波羅蜜,我們能學會如何渡到彼岸,同時也要盡力幫助那些我們能幫助的人。
3.勇士的修行,其心態是全然的開放,其心胸是全面的開闊;也就是毫無隱藏、毫不保留地體驗每一樣事物,而永遠不退縮到自我之中。
4.如果你已經立下了菩薩宏願,就要以菩提心做為生活行事的準則,培養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有了這些修持方法的幫助,我們才能夠在混濁的惡世裡屹立不搖。
5.菩薩——那些修持大乘之道的修行者——的見地,是放下「自我真實存在」的概念。一旦「我執」不再存在,就不會有貪、瞋、癡、慢或疑(忌妒)。
6.大乘佛教包含了無數甚深的教法,但它們精髓全都在於修心——去除心的執著與瞋恨,去除障蔽它、使其無法清晰感知的一切,以及迴向所有善業之果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
7.求取證悟之心,也就是菩提心,即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一切有情眾生之故——不論是禮拜、念誦咒語,或生起一個善念,都是為了一切有情眾生。
8.為了利益他人而成佛,乃是最殊勝珍貴的願望。

善行的功德—三 海濤 輯

善行的功德—三 海濤 輯
1.「迴向功德」就像是給功德一個最安全的存放位置,保障世世不會受到任何損害,如果我們好好修行,不但有增值的空間,將來還可以提領,而且一定會兌現!
2.不用金錢的布施:佛說:「施捨金錢、物質,只是布施方法中的一種。即使不用錢,也可以給人七種布施:
一、和顏施、二、言施、三、心施、四、眼施、
五、身施、六、座施、七、察施。
3.佛陀善巧說了七種不需要金錢、物質就可以布施的方法,歸納這七法可以得知:
一、我們應捨棄、杜絕任何出於自我愛惜、慳吝的心態和行為;
二、相反的,我們所有的動機、發心都是為了眾生的利益,
三、我們只要以善心、善語、善行對待一切有情,就是布施。
4.施捨金錢、物質,只是布施方法中的一種。即使已經有了財物,我們也不要忘記「佛的七施」——還有許多需要去做的布施!
5.一個人如果不行布施,他是絕對不能作利他之事業的,因此也就決定不能成佛。相反的,如果能行布施,則生生世世可以永斷惡鬼趣,永離諸貧窮,能斷諸煩惱,享用不盡,受諸快樂。
6.龍樹大師的寶鬘論指出了我們可以植入心中、最令人嚮往、擁有的銘印:
一、布施是給予你所擁有的事物;二、持戒是善待他人;
三、忍辱是放下瞋怒;四、精進是增長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悅;
五、禪定是全神貫注,遠離邪念;六、智慧判斷何謂真理;
七、慈悲是一種融合了對眾生之愛的高度智識。
7.七種美好品德:一個具備這七種美好品質、並且臻至完美之人,將獲得如梵天所擁有的不可思議的智慧。
一、布施帶來財富;二、美好的世界來自持戒;
三、忍辱帶來美好;四、卓越的成就來自精進;
五、禪定帶來寧靜;六、自由來自智慧;
七、慈悲成就我們所有的願望。

善行的功德—二 海濤 輯

善行的功德—二 海濤 輯
1.《如是語經》說我們的善行果報會帶來幸福與安寧,所以功德是幸福、如意、喜樂、愉悅的同義詞。功德是福樂,修行善巧方便是帶給自己福樂的泉源。
2.善行的功德與布施的力量能趨向喜樂,正是那種善巧的喜樂,構成了定力與明辨的基礎。所以禪修者不能入定的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們未累積足夠的功德。
3.功德是帶來輪迴之中善果的善業。功德引生世間利益,譬如良好的重生、財富、美貌、成功等等,它也是出世利益的助緣。
4.善業功德有三種利益:
一、功德能趨吉避凶;
二、功德在命終時能帶來安寧;並決定眾生來世生人、天善趣。
三、功德的不斷累積,是可以燃燒煩惱的薪火。
5.瞋心和邪見會使過去所做的善業功德毀於一旦,甚至延遲證果達好幾劫之久。如何保存我們的功德?——就是迴向,不論做了什麼善業或善行,在迴向時不只可以將功德迴向給自己,還要迴向給一切眾生。
6.例如我們布施、抄經後,將這些善業功德給它一個明確的目標、方向,如:願一切眾生都能遇善知識、修學佛法、成就佛果等等的菩提願。
7.這樣迴向的功德是既廣又深:廣是指此迴向的對象遍及一切眾生,所以這功德無法被破壞;深是指迴向功德不僅是要使眾生能短暫地得到解脫,而且要使眾生能證悟佛果為止。
8.在修行或行善後,如果做了這樣的迴向,那任何煩惱也都無法破壞所積聚的福德,因為功德已迴向給一切有情了。如果沒有迴向,福德就有可能被破壞,但若已正確迴向,就一點也不會被破壞。
9.以要使眾生解脫的目標去迴向福德,那任何的煩惱及障礙就無法影響到所積聚的福德,因為它具有既深又廣的功德。

善行的功德—一 海濤 輯

善行的功德—一 海濤 輯
1.在經典裡,常常把佛法分成三個部分來理解,那就是戒、定、慧,合稱為三學。持戒為首要,然後修定,才能發慧。
2.持戒能自護、護他,戒除不好的言語、行為、心態,不僅可以避免製造惡業,還可以利益他人、利益自己。
3.持戒是修行的基礎,想修持正法都必須由持戒開始。為了根除昏暗迷惑的習氣,須先消滅心之污染,而持戒便是第一個步驟。無論是出家眾或在家眾,都以持戒為第一步驟,沒有例外。
4.持戒與三慧的關係:《大般若經》提到菩薩為了「引發聞、思、修」必須先「淨修身、語、意戒」,意思是說為了使學習(聞、思、修)能自利、利他,一定要持戒。
5.多聞的重要性:
一、《長阿含經》佛說:「若比丘有信、有戒,而不多聞,則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則梵行具足。」
二、《長老偈》云:「多聞增知識,知識增智慧;由智見真諦,諦使人美善。」
三、多聞思是功德財,多聞思能增長善根,這是佛、菩薩一致強調的,而且是「多」——廣泛且深入的學習。
6.佛陀不斷強調布施與持戒的重要性。在修行道上,我們應當培育、開展自己施捨與戒德的心,時時自問:「今天,我做了什麼功德事?」
7.許多人都想修行功德,到處找功德,但卻不見有多少人找戒惡之道。他們這麼想要功德,卻不知道戒惡就是行善的開始,就是功德。
8.佛教的功德是棄絕惡行。當我們戒惡時,就不再繼續造業了。沒有苦時,就有平靜。平靜的心是清潔的心,無瞋、清明。所以佛說:心清淨,是世上最高的功德。
9.善行有許多形式,不過簡單講有兩類:
一、作為因的功德,也就是我們得做的善行;
二、作為果的功德,也就是來自我們善行的福報。

如來無上菩提—三 海濤 輯

如來無上菩提—三 海濤 輯
1.如來能為三千大千無量世界說法教化,調伏眾生,是故一土無二佛出。若一土中有二佛出者,眾生不能樂修善法,不生恭敬、難遭之想。
2.若見一佛,則得生於不思議心:「佛或涅槃,我等當共及時修善,懃行精進,轉離生死,生難遭想,恭敬之心修檀波羅蜜,乃至修集般若波羅蜜!」
3.是故一土無二佛出。十方諸佛唯除四事,其餘一切平等無二:一者、壽,二者、姓,三者、名,四者、身。
4.菩薩終不以女人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初阿僧祇劫已斷女身。女人之身,貪欲多故、二指智故。如是惡智,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指者,謂女人和合智也)
5.菩提者,不可思議。何以故?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不得故。是故無上菩提,無量功德之所成就。」《菩薩善戒經.菩薩地菩提品第八》
◎《大乘百福莊嚴相經》(節錄)
1.(佛告)文殊師利!如來如是妙色之身,悉是一切最勝清淨施、戒、修等及二因緣之所成立。何等為二?一者,如來最勝願力;二者,如來化導善巧。
2.何謂如來化導善巧?謂諸眾生未種善根令種善根,已種善根令彼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由是二種因緣力故,是故獲得妙色之身。
3.文殊師利!如彼如來所有音聲,能有如是無量勢力。如來威光亦復如是,等彼音聲,能有如是無量勢力。文殊師利!如是如來所有說法以二因緣之所成就。如來之行亦復如是,以二因緣而得成就。
4.文殊師利!如來如是為欲哀愍諸眾生故出現於世,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出現於世,為欲安樂諸眾生故出現於世。以諸眾生若干種性願樂差別各各不同,是故如來隨其意樂,為現種種相好之身,說法教化令彼調伏,入佛法中使得成就。

如來無上菩提—二 海濤 輯

如來無上菩提—二 海濤 輯
1.如來以是無上身故,名大丈夫;受持無上故,名為大悲;具足無上故,名到彼岸;智慧無上故,名一切智;不可思議無上故,名阿羅呵;解脫無上故,名大涅槃;行無上故,名三藐三佛陀。
2.以是義故,如來具足十種名號,所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一、無虛妄故名為如來;二、良福田故,名為應供;
三、知法界故,名正遍知;四、具三明故,名明行足;
五、不來還故,名為善逝;
六、知二世間故,名世間解:國土世間與眾生世間;
七、能調伏眾生身心惡故,名無上士、調御丈夫;
八、能為眾生作眼目故,能令眾生正知、正法、正義、正歸,為諸眾生廣說義故,能壞一切煩惱苦故,能破眾生疑網心故,開示諸法甚深義故,一切善法根本故,是故名為天人之師;
九、知善法聚、不善法聚、非善非不善法聚,是名為佛;
十、壞魔波旬故,能得難得如來身故,名婆伽婆。
3.無量劫中乃至無有一佛出世,是故難得。無量世界有無量佛,十方世界有無量菩薩,同時、同願,修集莊嚴,同時俱發菩提之心,一時、一日、一月、一歲,同施、同戒、同忍、同進、同禪、同智。以是義故,十方世界應有無量無邊佛土,一土之中終無二佛一時出世。
4.若無十方無量世界,如是無量無邊菩薩同修善行可無果耶?以是故知有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何以故?一土之中無二佛故。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作如是言:「唯我一人能令無量無邊眾生斷煩惱苦,入於涅槃!」以是願力獲得果報。

如來無上菩提—一 海濤 輯

如來無上菩提—一 海濤 輯
1.云何名菩提?菩提者,謂二種解脫、二種智慧。
二解脫者:一、煩惱障解脫;二、智障解脫。
智慧二者:一者、能壞煩惱障;二者、能壞智慧障。
2.又復無上菩提者,所謂淨智、無礙智、一切智,斷一切習,斷除一切無記、無明。
3.淨智者,斷一切習,知一切界、一切法、一切行、一切世間、一切時、一切對治。對治三種:不淨觀、慈觀、十二因緣觀,是名淨智。
4.云何名為無上菩提?具七無上故,名無上菩提:一者、身無上,二者、受持無上,三者、具足無上,四者、智慧無上,五者、不可思議無上,六者、解脫無上,七者、行無上。
一、身無上者:三十二相莊嚴身故。
二、受持無上者:諸佛、菩薩自利、利他,能施眾生人、天樂故。
三、具足無上者:諸佛、菩薩有四具足故,所謂壽命具足、見具足、戒具足、行具足。
四、智慧無上者:謂四無礙。(即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
五、不可思議無上者:所謂具足六波羅蜜。
六、解脫無上者:如來能壞二種障故。(所知障、煩惱障)
七、行無上者,所謂聖行、天行、梵行。
(一)聖行者:謂三三昧:空、無相、願。
(二)天行者:謂四禪、四無色定。
(三)梵行者:謂四無量心。是三種行出佛四行,常樂修集。
5.云何為四聖行?有二:一者、空三昧,二者、滅盡定。天行有一,謂第四禪。梵行亦一,所謂大悲。
6.如來以是大悲因緣,晝夜六時常觀眾生:「誰無善根,當施種子!誰種善根,當令增長!乃至誰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當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掌握修行重點—四 海濤 輯

掌握修行重點—四 海濤 輯
1.基於印度「中觀」思想家的觀點,世俗的真實是在因果的世界裡由凡夫的經驗所構成。這是多樣的世界,其中我們看到多種真實的法則在運作。這個層次的真實叫世俗諦,因為在這個層次裡,我們的經驗的真實性,是特定於以世俗或平常方式所認知的世界。
2.若我們更深入地探索,就發現每件事物都是多種因緣的結果。這些事物與事件的生起有賴於多種因素。這相互依賴的真實,涵義是什麼呢?就是任何事物或事件,包括自己的自我,都沒有獨立或自性的真實。這獨立真實的不存在,就稱為勝義諦。
3.稱為勝義諦的原因,是因為在我們對世界的平凡認知層次裡,對我們而言,它是不明顯的,要深入探索才能發現的。
4.跟這兩種層次的真實有關聯的,就是道的兩個面向:方便與智慧。也因為道有兩個主要面向,從而成就的佛果之境界也有兩個面向。一是佛的色身,一是佛的法身,也就是無上正覺心的實相。
5.據說色身是圓滿覺悟者純粹基於為了眾生的緣故而存在的身相。圓滿覺悟者化現多種身形和外表,以進行各種事業來確保眾生的安樂。
6.佛的法身是基於其他佛的緣故而存在的身相。這是因為只有圓滿覺悟者能夠直接見到法身。法身要化現色身才能見諸於世,並從事利生的事業。所以佛的境界可視為自利與利他的實現。
7.成佛是指一個人已經圓滿明瞭實相的本性,並圓滿培養利他的願。所以佛是智慧與方便的圓滿呈現。
8.佛法中方便善巧的運用,最重要的是要透過智慧為先導,以方便隨機度化眾生;如無智慧,或過分重視方便,不務實際的修行,則不免流於通俗化與神化。
9.因此,如沒有智慧,不懂權宜之便,有時反而會產生種種流弊。故而《法華經.方便品》中云:「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即當趣入真實佛法時,要捨離一切方便法門。

掌握修行重點—三 海濤 輯

掌握修行重點—三 海濤 輯
1.達成修行上無上解脫,是正確的心念和情感的結果。因為對事實的本質能有真正的洞見是覺悟的主要因素——正見,也就是以正確方式認知事物。例如世界的本質。
2.在對事實的正確洞見中,悲心、利他心、菩提心(覺悟的心)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這些都是基於正確的心念。
3.雖然利他心和悲心比較屬於情感而不是認知的心念,但實現廣大悲心和菩提心的過程,牽涉到真與假的比較。這是培養以正確的方式觀看、經歷事物的過程。
4.我們未覺悟的存在和痛苦,其根本在無明。這無明的主要特色就是對世界及我們自己有扭曲的認知。也就是——不正確的心念和情感,對事物、對自己不正確的觀看及體驗方式,是我們受苦和不覺悟的究竟根源。
5.總之,正確的心念和情感,跟安樂和修行上的解脫有關聯,不正確的心念和情感,跟苦和不覺悟的處境有關聯。
6.在修心的時候,我們發展、提升、並圓滿正確的心念和情感。我們也對抗、破壞、最後滅除不正確的方式。
7.多種修心的方式有兩個主要面向:一個是培養洞見或智慧,也就是培養這些正確的思維方式;另一個面向是方便,或善巧的方法。
8.這種將佛陀教法的精髓視為智慧與方便的教法,跟龍樹菩薩所提到的——佛陀的一切教法可以從二諦——世俗諦和勝義諦去理解,這一點是相符的。
9.我們要從這二諦瞭解四聖諦的精髓教法。但是當我們談論二諦的本質時,我們應該瞭解,它們不是兩個獨立、互不相關的世界。
10.二諦其實是一體兩面、同一個世界的兩種觀點。二諦的原則非常重要,因為它直接牽涉到我們如何理解自己的認知與世界現實之間的關係。

掌握修行重點—二 海濤 輯

掌握修行重點—二 海濤 輯
1.龍樹菩薩的論點是說,不論覺悟與否,都不應該認為我們的存在中具有一種固有、實質的本性。從空性的觀點而言,它們都同樣沒有任何自性實有。
2.未覺悟的境地與覺悟的境地之間的差別,在於對空性的了知與經驗。了知並體驗生死輪迴的空性,這本身就是涅槃。輪迴與涅槃之間的差異在於心境。
3.龍樹菩薩說:「無上正覺或解脫,不是他人可以給你的禮物,無上正覺的種子也不是別人擁有的某種東西。」此處的涵義是說,成就無上正覺的潛力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
4.真正的無上正覺只不過是圓滿實現個人的本性。這本性就是佛教徒所稱的究竟淨光或心的內在光明體性。當它圓滿實現或證得的時候,就是真正的佛地。
5.無上正覺和涅槃是我們在修行上努力而來的成果。可見我們在講無上正覺和涅槃時,就是在講一種心境。
6.同樣的,我們在講阻礙我們證得無上正覺境界的煩惱時,也是在講心境——被煩惱迷惑的心境。尤其,我們指的是對自己和世界扭曲的認知所產生的煩惱。
7.我們要去除這種誤解,這種對自己和世界扭曲的認知,唯一的方法就是對心的本性培養出洞見。
8.佛陀的教法一方面認為未調伏的心境等於苦,另一方面認為已調伏的心境等於樂和解脫。
9.「心」在佛教裡有廣泛的意義,涵蓋整個意識經驗範圍,包括所有的心念和情感。
10.佛法的法典,尤其是討論認知方式的法典,根據正確和不正確的心念、情感之間的分別,來討論正確的認知及其結果。這裡的重點是說,任何一種努力,都需要有正確的心念和情感,才能成功並達成目標。

掌握修行重點—一 海濤 輯

掌握修行重點—一 海濤 輯
1.岡波巴大師說:一切有情眾生,包含我們自己在內,已經具有證悟的根本因。《解脫莊嚴寶鬘》
2.當我們聽到佛陀及追隨他而獲得相同解脫的大師們所宣說的話時,我們必須「思考」這些話的意義,然後把這意義「運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3.佛法告訴我們要實踐能助長平靜、快樂和自信的事,並避免會引發焦慮、絕望和恐懼的行為。
4.佛陀教法的重點可濃縮為一:心是一切經驗的源頭,改變了心的方向,就可以改變所有經驗的品質。
5.當你轉化自己的心之後,你所經驗的一切也會跟著轉化。就像是一戴上黃色鏡片的眼鏡,你看到的一切也突然都變成了黃色,如果戴上綠色的鏡片,那麼你看到的一切也會變成綠色的。
6.如果我們仔細探索四聖諦的教法,會發現意識(或心)在決定我們的苦樂經驗時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7.佛教徒談苦的根源(集諦)時,是在講未調伏、未馴化、障蔽我們成就無上正覺、令我們受苦的心。未調伏的心本身就是苦。
8.苦的根源、苦因和苦本身,終究可以全部理解為只是一種心。觀察種種不同的苦,你會發現它們究竟都奠基於心。
9.從佛典中觀察苦的根源,會發現雖然我們讀到的是業和啟動業行的煩惱,但我們所處理的是由同一個行為者所造的行為。
10.月稱菩薩說:「未調伏的心境使煩惱生起,驅使一個人造惡業,惡業又造就了此人生活其中的不良環境。」
11.因為每一項行為背後都有動機,究竟也可以從心境——未調伏的心——來瞭解業。同樣的,當我們講到是什麼驅策一個人做出負面行為而又產生煩惱,也是那未調伏的心。
12.龍樹菩薩的名著《中論》裡說,在某方面而言,未覺悟的存在(輪迴)等於覺悟的存在(涅槃)。

培養出離心—二 海濤 輯

培養出離心—二 海濤 輯
1.放逸和懈怠是我們修持時最大的障礙。好不容易生起出離心,於實修卻一天拖過一天,到老時還在等明天再來修,直到死亡來臨,已後悔莫及。
2.佛陀說終止、解脫輪迴的唯一方法,就是努力修行,以達證悟。只有徹底解決煩惱、無明,才有可能擺脫死亡的恐懼。
3.對那些修行成就者而言,死亡不會帶來恐懼,反而是令人歡欣之事,因為他會想到此生沒有浪費生命,自己已經完全解除生死的威脅了。
4.因此面對死亡的最佳方法,就是修學佛法、皈依三寶。
5.領受皈依,就如同在心識中種下覺悟、解脫的種子。直至成道為止,這顆種子都在我們的心識內。其間,即使我們因業力牽引而輪迴六道,終究會有入達覺證的一天。
6.若以自心本性為我們的內皈依,三寶、三根本為我們的外皈依,我們的心便能安穩而平和。
7.皈依的動機:我們是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與覺證而發心成就佛道。若能以這樣的發心來求受皈依,不僅能使此生更善順,也會使來生更具福德、更接近佛道、也更容易得到成就。
8.當我們明瞭皈依的功德和重點時,才能發起真誠的皈依心,也才能得到如實的加持。了知佛的功德,才能真正發起皈依之心。
9.佛的功德有三:
(1)遍知:正遍知,於一切時了知一切。佛已徹悟心性,自然能如實遍知一切。
(2)大悲:佛陀永遠在想各種方法來幫助眾生脫離輪迴、成就佛道。佛日夜眷顧每一位眾生,就如同母親朝夕眷顧著她的愛子一般。
(3)大力:佛具備身、語、意的功德力。
10.當我們了知佛具備遍知、大悲、大力的功德,在皈依時,就更能生起虔誠與信心。

培養出離心—一 海濤 輯

培養出離心—一 海濤 輯
1.眾生輪迴的主因是執取貪著,在業與煩惱的推動下,不斷地造作「苦」。佛陀說苦,以不同角度說明世間真相,分成三苦、六苦、八苦等。
2.佛陀說苦因是指煩惱和業。為了使眾生停止對輪迴三界的希求,佛便教導出離心法門,其修學的主要內容有:
一、思惟苦、集二諦,生起出離心。
二、思惟十二緣起,生起出離心。
三、思惟無常、死亡,生起出離心。
3.通過種種觀察,發現世間的不圓滿,於是下定決心要出離生死輪迴,就是在發出離心。
4.沒有生起出離心的人,只求今生的安樂,或者是來世的人、天福報,不會想到以修行來解決世間的不圓滿。
5.發起出離心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功課。一個人如果自己沒有想要解脫生死輪迴,就不會生起要幫助其他有情脫離苦海的悲心!
6.只有自己體悟到生死輪迴的苦,並下定決心要了脫生死,才能進而思惟在輪迴大海當中沉淪的眾生也是跟自己一樣在受苦;由於不忍,故能生起強烈的悲心想去幫助他們,希望有情也能脫離三界。所以在生起悲心之前,須先生起出離心。
7.怎樣的心態才是真正地發出離心呢?如果希求解脫的心念,能達到日日夜夜從不間斷,這才叫生起出離心。如果一時難以達到這個境界,即需要不斷地思惟、練習。
8.如果能夠生起強烈出離輪迴的決心,大乘佛法的功德與成就一定會應運而生。
9.如果出離輪迴的真正決心並未根深柢固,那麼你的佛法修行將永遠不能全然展開。
10.眾生容易樂著不善之法,例如:不需去學習貪、瞋、癡、慢、疑等煩惱心,它自然就會生起;但好不容易生起了悲心,瞋心卻緊跟著來,這就是眾生要修行的困難。

逆境有助於修行—四 海濤 輯

逆境有助於修行—四 海濤 輯
1.運用一些智慧來配合悲心與菩提心的修持。例如:
一、思惟我們的佛性:自己以及一切眾生內在成佛的潛能。
二、也可以思惟萬法究竟的體性,它們的空無自性,透過理路的推論,以確認實相的體性。
三、思惟痛苦的止息是可能的,因為痛苦的根本肇因是無明,而無明的體性是外來的、附加的,故此可以與我們本來清淨的心生相遠離。
2.透過思惟與禪修智慧,並長期精進地持續修行悲心與利他,你將能看到內心真的有改變。
3.假若禪修得夠久,我們就會發現,在這過程中也有不少障礙。這些障礙就是使人心狹隘、僵化、固執的種種習性,如果希望自己的心能柔和而順服,就必須知道如何對治那些習性。
4.我們應當感謝逆境的生起,因為它們是我們修行之路上的動力。經過一段時間後,當見到障礙時,甚至會感到欣悅,因為我們明白這是磨練心性的機會。當面對的阻礙愈多,將更有信心對治它們。
5.智慧帶領我們超越執著自我的心,來發掘人性基本的良善;生起菩提心,是讓我們將執著轉化為布施的一個方式,它驅動我們開始去付出,而非只是接受。
6.物質上的付出,是激發布施心最簡單的方式。施捨衣物、禮物、金錢、時間或食物,都能幫助我們去除執著,並創造一條通往愛與慈悲的管道,在付出的那一刻,其實是相當無私的。
7.對任何人、任何動物布施慈愛的心,會滋潤你的心靈,帶給你許多能量。修習慈心和與人為善非常重要,在做人處世中,我們應努力地去培養這種品德。
8.盡可能以饒益有情之心來度過一天當中的其餘時間。盡可能懷著菩提心的動機去做事。這樣一來,你的生命將毫不浪費。無論你做什麼,全都變成法行。

逆境有助於修行—三 海濤 輯

逆境有助於修行—三 海濤 輯
1.自他平等相換的意思,就是培養以下的態度:「就如我希求安樂、希求離苦,一切其他如虛空般無盡的眾生也是如此——他們也是希求安樂、希求離苦。」
2.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獲得安樂且保護自己不受痛苦而努力,我們也應該為其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幫助他們獲得安樂,免於痛苦。
3.雖然我們身體區分為很多不同的部位,如頭部、肢體等,可是一旦談到保護它們的需要,它們之間並沒有差別,因為他們都是屬於同一個身體。同樣的,所有眾生都有希望能離苦得樂的自然傾向。
4.在這個自然傾向的方面,眾生之間並沒有任何的差別。因此,我們在為離苦得樂而努力時,並不應該分別自他。
5.當我們談到自己的福利時,我們只談到一個人的福利,但他人的福利卻涵蓋著無量數目的眾生。從這觀點我們可以理解到,他人的福利比我們的福利來得更加重要。
6.無論我們的道行在哪種層次:在未成佛之前,當我們還在修行道中,以及在我們成佛之後,自己永遠與他人息息相關,而且非常依賴他們。
7.我們存在的本質就是我們必須仰賴他人的恩澤與合作才能生存。我們越是將他人的福利放在心上,為他們的利益而努力,我們越能夠為自己獲得利益。
8.如果我們真的要為自己的利益與福利而努力,那麼就應該顧慮他人的福利,並重視他人的福利勝於自己的福利。
9.大乘菩薩的原則——只要能為眾生帶來任何利益,無論讓我奉獻什麼,我都心甘情願、樂此不倦。修好自他相換以後,我們就會變成一個這樣的人。
10.誰能夠做到自他相換,誰就是大乘修行人;這是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成為大乘修行人的一個比較嚴格的標準。

逆境有助於修行—二 海濤 輯

逆境有助於修行—二 海濤 輯
1.一旦你對敵人產生一種真誠的尊敬時,就能輕易消除阻礙無量利他心的大多數主要障礙。
2.對我們這些自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且又尊崇菩薩理想的人而言,對敵人懷有憎恨與嫌隙是不對的,因為諸佛、菩薩都貼心地愛惜所有眾生。
3.如果我們對諸佛、菩薩貼心愛惜的眾生心懷嫌隙的話,將與我們想學習的典範相違背,違背諸佛、菩薩的理想與覺受。
4.即使在世俗情理中,我們越是尊重與疼愛人們,就越會為他們著想。我們會設法避免一些他們不贊同的行為,以免冒犯他們。我們會考量到朋友的想法,他們的原則等等。
5.如果我們可以為一般的朋友這麼做,那麼身為菩薩理想的修行人,我們也應該為諸佛菩薩表示更高或至少同等的尊重,設法不對我們的敵人心懷嫌隙或憎恨。
6.修持安忍的利益,不但能夠在未來證得一切種智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體驗到它的實際利益。你將能夠維持內心的平靜,過著愉快的生活。
7.當我們修持安忍以對治怨恨與瞋怒的時候,具備精進的意樂很重要,我們應該善巧培養精進的心念。
8.接著,就是培養自他平等相換的心。在未發菩提心時,雖然不容易產生真實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的念頭,但通過修法的鍛煉,卻可以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
9.雖然許多人可能尚未生起無偽的、不造作的菩提心,但對我們凡夫而言,菩提心的修法並非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們肯下功夫精進修行,就一定可以生起菩提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10.菩提心自身就具備了清淨罪業和積累資糧的兩種能力;同樣的,自他相換等修法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11.雖然我們無法馬上做到自他相換,但是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修行的目標。

逆境有助於修行—一 海濤 輯

逆境有助於修行—一 海濤 輯
1.如果面對逆境的時候仍能保持平衡、歡喜的心,是防衛瞋心生起的主要因素。
2.當你面臨逆境的時候,心情鬱悶無助於克服逆境。它不但無益,反而只會加重你的焦慮,感召一種不安與不滿的心境。
3.在面臨逆境的時候感覺不樂或不滿是無意義的,更不用說去報復那個傷害你的人。
4.由不樂與不滿所生出的瞋怒與怨恨有兩類:一類是當有人傷害你的時候造成你的不樂與瞋怒。另一類是,雖然無人直接傷害你,但你因為見到敵人的成就與富裕而內心感不樂與瞋惱。
5.他人所造作的傷害也分兩類:一類是他人直接在你身體上加以傷害,並由你自覺地感受到。另外一類傷害是針對你的財富、名望、友誼等。
6.除了修持安忍以外,我們也應同時修持菩提心——為饒益一切眾生而欲成佛的願,以及大悲心與修心的鍛鍊。
7.當敵人傷害我們的時候,提供我們稀有難得的機會,來考驗我們自己對安忍的修為,也讓我們修持其他的菩薩德行。
8.我們能在被傷害之中累積福德並獲取利益。反而是可憐的敵人,因為出於瞋怒與怨恨而傷害他人的惡業,最後終得面對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不堪後果。
9.那個製造傷害的人,是為了我們的利益而犧牲了自己。由於修持安忍所累積的福德是因為敵人提供機緣而促成的,所以嚴格說來,我們應該把福德迴向於那個敵人的利益。
10.身為一位真誠修持悲心與菩提心的人,你必須培養安忍。為了能夠誠心修行、培養安忍,你需要一位蓄意傷害你的人。
11.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提供真實的機緣,讓我們把種種德行給修持好,這是測試我們內在力量的逆增上緣。
12.就如諸佛幫助我們成佛,凡夫眾生也有同等的貢獻。諸佛恩,眾生恩——唯有依賴這兩者才能成佛。

修行的基本 海濤 輯

修行的基本 海濤 輯
1.如果有任何能夠因應現代科學需求的宗教,那可能就是佛教了。(亞伯.愛因斯坦)
2.佛教不僅是一種宗教,而且是一門科學,一種透過技巧、配合知見去探索自身經驗的方法。
3.佛法修持的重點,並不在於刻意改變想法或行為以使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而是要認識到,無論你如何看待那些影響自己生命的遭遇,你原本就是良善的、完整的、圓滿的。
4.佛法修持是去認出自心原本具有的潛能,換句話說,佛教注重的並不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而是認識到此時此刻的你,就如同你自己深切期望的那麼完整、那麼良善,是根本完好健全的。
5.一個具有大悲心的人即掌握了佛陀的所有教法。
6.悲心不僅是憐憫他人而已,悲心意指無人、我區別,全然開展。
7.所謂的悲心是一種跟所有生物自然相連的感受,你的經驗我感同身受,我的體會你也感同身受,你我之間毫無差異。
8.從佛教徒的觀點來看,「慈心」即是祈願一切有情眾生——包含我們不喜歡的眾生在內——都能體驗到我們自己所渴望的喜樂和自由。
9.一個已喚醒純正悲心之力的人,就會善於以身語意三門致力於他人的福祉。
10.對大乘行者而言,菩提心是有則皆足,無則皆缺的教示。因此,大乘行者最起碼的修行是應當知道如何在內心激發出菩提心最微細的火花。
11.當我們達到勝義菩提心的境界時,就不會對有情眾生有所區別,每一個眾生都被視為佛性的圓滿示現。
12.慈悲與智慧是菩提心的基礎。如果有了菩提心,我們便很自然地持守了戒律,而且保護了自己。
13.世界上最快樂的事,就是為了生起菩提心而奮鬥。

修行叮嚀語 海濤 輯

修行叮嚀語 海濤 輯
1.一個人能否獲得喜悅和快樂,取決於個人的心境如何。愈能保持心靈寧靜的人,就愈能享受快樂和喜悅的生命。
2.真正的內心平靜乃植基於慈心和悲心。這其中蘊涵著極精細的靈敏度和情感。
3.若是我們擁有內在心靈寧靜的素質,以及某種程度的內在沉穩,那麼就算外在物質條件極為不足,我們仍能擁有幸福喜悅的生活。
4.在尚未擁有包容一切的心之前,我們的觀點還是非常局限。所以,千萬不要有驕慢心,驕傲會導致許多的困難、障礙,例如:一生起慢心,容易與人發生衝突;因為一驕傲,就會拒絕別人的忠告和友誼的幫助;或者是出於自負,往往固執己見,喪失客觀標準,而判斷錯誤。
5.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謙遜是智者、戰士的花鬘。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謙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6.古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福與禍全憑一心。心念善,自召福;心念惡,禍殃至。
7.苦因來自我們的惡業。什麼是業呢?業是來自我們身、口、意的行為。業維繫著我們三世的生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生生世世永無休止地在六道裡輪迴不已。
8.是心讓我們在輪迴裡徘徊流轉;是心不斷產生貪、瞋、癡、慢疑五毒;心必須為遍布三界的妄念負責。
9.在任何惡劣環境下也不須過於沮喪,因為相較於三惡道中無數眾生的苦難,我們的困頓實在微不足道。
10.無論遇到好或壞的處境,兩者都會增長修行者的福德與智慧。修行者不會任由煩憂和欲望擺佈,因為他的心安住在無擾的圓滿正見中。
11.如果我們能夠捨棄所有忙碌的世間活動,在佛法上的修行便能持續地直趨目標。

念佛渡彼岸 海濤 輯

念佛渡彼岸 海濤 輯
1.經、論裡強調「念佛」是非常重要的法門,其功德非常殊勝。例如《妙法蓮華經》中說:「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2.佛陀曾經對在家居士摩訶男說:「汝已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終時,此身若火燒,若棄塚間,風飄日曝,久成塵末,而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
3.只要一心念佛,除了能消除貪、瞋、癡三毒,更可去除雜念、治一切煩惱心病。
4.念佛就如同作佛,因為有諸佛的圓滿功德存於心中,故能幫助我們遠一切惡念惡行,恢復本有的清淨心;而諸佛菩薩也會加護念佛者免除諸般患難,安慶吉祥。
5.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餘諸三昧,有能除婬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婬,有能除癡不能除婬、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大智度論》
6.念佛不但能種下善根,離於災障,而且能成為往生淨土的因緣。如心性怯弱、業障深重者,可時時念佛,多作懺悔,廣集善根福德資糧,才不致辜負佛、菩薩的慈悲攝受。
7.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眾生,是諸菩薩欲度眾生,諸餘三昧無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滅諸罪者。《大智度論》
8.念佛一門,藉彼佛勝願力故,不論有智無智、上中下根,但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七日乃至一日,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即蒙彌陀聖眾接引,即為十方一切諸佛護念,是為不思議異方便,惟其異故勝也。
9.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若不於強健時努力念佛、行善,廣積福德,欲待何時?
10.諸佛大慈,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佛教的財富觀 海濤 輯

佛教的財富觀 海濤 輯
1.佛法認為此生的財富與過去累積的福德有關:衣食充足的在家人,有閒暇修行;而財物匱乏的居士,則必須廣行布施,以累積福德。因此,在家眾除了善盡家庭與社會責任之外,還須全心全力投入修行,以自利、利他,行善、積德。
2.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夠獲致財富,是因為他們在過去透過布施的行為,種下了致富的種子。
3.在家居士必須賺錢以維持生計,這是生活不可避免的。有關在家居士的財富觀念,大致有四個準則:
一、少欲、知足,
二、善盡照顧家庭責任、社會義務,
三、必須布施、供養,
四、用於資生(購買賺錢的工具、材料)以及儲蓄。
4.這是世尊鼓勵在家人,以正確無誤的心態來看待賺取金錢、擁有財富的需求。為的是使在家人不貪著物質享受,而在賺取生計的同時,也能累功積德,修學佛法。
5.佛教徒累積財富或者是花錢、消費,不僅必須運用智慧,深思熟慮,並且還要能夠在生活中累積福德資糧。
6.此外,錢財的獲得必須如法如律。因此佛說:「如法求財,不以非法。」以及「菩薩摩訶薩無有不正求財而行布施。」
7.一個沒有人、我之別的人,才是真正能夠行布施、供養而於未來獲得無盡財富的人。《像法決疑經》上云:「有諸眾生,見他聚集作諸福業,但求名聞,傾家財物以用布施,及見貧窮孤獨,呵罵驅出不濟一毫,如此眾生名為顛倒作善,癡狂修福,名為不正作福。如此人等甚可憐愍,用財甚多,獲福甚少。善男子!我於一時告諸大眾:若人於阿僧祇身供養十方諸佛并諸菩薩及聲聞眾,不如有人施畜生一口飲食,其福勝彼百千萬倍無量無邊,乃至施與餓狗蟻子等,悲田最勝。」

佛教利他思想 海濤 輯

佛教利他思想 海濤 輯
1.在佛教利他和悲心的教授中,運用了某些表達方式,例如:「忽略自己的幸福,珍愛他人的幸福。」
2.對自己的愛並非來自你對自己有某種極大的虧欠。愛自己的能力是奠基於我們全都想要快樂,想避免受苦的事實。
3.我們可以藉由體認其他有情仁慈帶給我們的喜悅、快樂、成功經驗,進而培養出珍惜其他有情的態度。
4.透過思惟分析,我們大部份的慘事和痛楚都來自於一種自我中心的態度,也就是以犧牲他人為代價,只珍愛我們自己的幸福。
5.我們生活中大多數的喜悅與安全感,都是來自珍惜他人的幸福這種心念與情感。
6.由於真正的悲心是普世且無分別的,培養悲心就必需先培養對一切有情的平等捨。
7.行善時,讓它是與其本性相順的善,而不要執著於認為「你」是善的這種念頭。如果你執著於這個念頭,就會引起其他更多的執著。
8.可以藉由思惟自他關係體性的變幻無常,一切有情都具有成為敵人或朋友的潛能,進而培養這種平等正念或平等捨。
9.培養捨離心,就會拔除我們對他人的情感中所帶的刺,這種刺是基於親疏遠近的膚淺考量。
10.出離心並不是指對世界或生活漠不關心,真正的出離心是慈悲心的地基,我們可以在這之上建立起延伸到一切有情的大悲心。
11.透過思惟與禪修智慧分,並長期精進地持續修行悲心與利他,你將能看到內心真的有改變。
12.修行的第一要件是,你必須愛好真理、精進不放逸,具有依循真理而行的毅力、依教奉行的決心。唯有這樣,修行才會進步,否則你將如往常一樣做著煩惱與貪愛的奴隸。

人身猶如如意寶 海濤 輯

人身猶如如意寶 海濤 輯
1.要成就佛道,就得依止人身。人身甚至比天人身更為珍貴,因為天人雖然可有少量的修持,但劣於人道眾生的修學環境(有苦)與自身條件(能思惟、行善)。
2.人身難得——我們叫它人身寶,是因為我們能利用人身來學習佛法、修持教法、覺證解脫。
3.人身難得可從善因、比喻和數量等三方面來說:
一、善因:若以持戒而得人身為例:戒有皈依戒、五戒、菩薩戒等。但去受戒的人多,能真正持守戒律的人很少;覓道的人多,能如實求法的人少,能如法修持的更少。
二、比喻:每百年才浮出海面的盲龜,恰巧以頸鑽入浮木孔的機率——人身如是難得!在輪迴中我們是否每次都能確保暇、滿的人身,這端賴於我們有沒有把握機會精勤努力修學佛法。
三、數量:地獄道的眾生如同世界的微塵那樣多;餓鬼道的眾生如同河裡的沙子那樣多;畜生道的眾生如同一滿盆的沙子那樣多;天道和人道的眾生如同可放到指甲上的沙子那樣多。
4.學習佛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一是「離八無暇」,二是「具十圓滿」。
一、離八無暇:前四種屬於生活在不好的環境,即:地獄、餓鬼及傍生(三惡道)、長壽天;後四種不好的條件是邊地、邪見、不值佛出世、諸根不具。
二、具十圓滿:
(一)五自圓滿:(1)得人身。(2)生中國(生於有佛法之地)。
(3)諸根具足。(4)無宿業顛倒、未造五逆重罪。
(5)深信三寶。
(二)五他圓滿:(1)值佛住世。(2)佛轉法輪。(3)佛法住世。
(4)僧團住世。(5)修持因緣具足。
5.如果能潛心思惟此暇滿人身之難得,就會激勵自己去進修佛法。

一顆調柔的心—四 海濤 輯

一顆調柔的心—四 海濤 輯
1.瞋怒與怨恨所造成的破壞與傷害之嚴重性:它們現在傷害我們,未來也傷害我們,並銷毀我們在過去累積的福德資糧。
2.要認知造成瞋怒與怨恨的因素之重要——主要的因素是不滿與不樂。當我們不滿與不樂的時候,較容易感到挫折,而導致瞋怒與怨恨的情緒。
3.不滿與不樂的情緒,將成為助長瞋怒與怨恨的燃薪。所以從一開始就不要讓這些因素干擾自己內心的平靜,這很重要。
4.我們應當盡己所能地對治、消除瞋恨的生起,因為它的唯一功能是傷害我們和他人。
5.如果說面對逆境的時候仍能保持平衡、歡喜的心,是防衛瞋心生起的主要因素。
6.當你面臨逆境的時候,心情鬱悶無助於克服逆境。它不但無益,反而只會加重你的焦慮,感召一種不安與不滿的心境。
7.在面臨逆境的時候,感覺不樂或不滿是無意義的,更不用說去報復那個傷害你的人。
8.由不樂與不滿所生的瞋怒與怨恨有兩類:一類是當有人傷害你的時候,造成你的不樂與瞋怒。另一類是,雖然無人直接傷害你,但你因為見到敵人的成就與富裕而內心感到不樂與瞋惱。
9.他人所造作的傷害也分兩類:一類是他人直接在你身體上加以傷害,並由你自覺地感受到。另外一類傷害是針對你的財富、名望、友誼等。
10.身為一位真誠修持悲心與菩提心的人,你必須培養安忍。為了能夠誠心修行、培養安忍,你需要一位蓄意傷害你的人。
11.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提供真實的機緣,讓我們把種種德行給修持好。他們所能測試我們內在力量的方式,是我們的上師都無法做到的,連佛陀都比不上他們。
12.一旦你對敵人產生一種真誠的尊敬時,就能輕易消除阻礙無量利他心的大多數主要障礙。

一顆調柔的心—三 海濤 輯

一顆調柔的心—三 海濤 輯
1.我們的生命皆受到過往的無明業所主宰,它們同時也具有困惱無止盡循環的特徵,時起時滅。
2.雖然我們的意識處於不斷變遷、永在更異的動態過程中,意識的基礎本質是不變的。這是我們有為法的體性。
3.要戰勝一般的敵人,需要體力與武器。你可能還需要花數十億的金錢在武裝上以對付他們。但要對治內在的敵人——煩惱妄想,你只需要培養因緣,讓了悟諸法究竟本性的智慧生起。
4.無明煩惱一旦被慧眼識破以後,就自然而然地融入無二的心性之中了。
5.只要你留滯於煩惱及其潛在無明的主宰之下,就不可能成就真實長久的安樂。這是自然的事實。
6.盡可能思惟這些教理而下功夫去認知一切逆緣的無常是很有利益的。如同池中的漣漪,逆緣有時現起,但卻不久就消失。
7.我們不需要昂貴複雜的武器來滅除內在的敵人。僅需要培養一份堅定的決心,要藉由生起智慧(了悟心的真如體性)來征服它們。
8.必須真正了解惡念情緒的相對體性以及諸法的究竟體性。在佛教的術語裡,這種了悟稱為空性的真實妙觀。
9.寂天菩薩另外提到內在敵人的一個弱點:不像外在的敵人,內在的敵人一旦由內遭受摧滅,便無法再度召集兵馬,東山再起。
10.對修持菩提心(欲成佛利生之殊勝意樂)的行者而言,瞋怒與怨恨是最大的障礙。
11.菩薩不應生起怨恨,反而應當對治它。因此,安忍或耐心的修持是極重要的。
12.修持安忍的行者要提防不愉快的心現起,這非常重要,尤其是當你覺得自己或自己疼愛的人受到威脅,或當你遭遇不幸的事,或他人障礙你達成目標時,更可能如此。

一顆調柔的心—二 海濤 輯

一顆調柔的心—二 海濤 輯
1.人性中最佳的美德之一便是我們的智力,讓我們能分辨有益與無益、利與害。但是惡念:諸如瞋怒及強烈貪慾,都能毀損這種特殊的人性美德。
2.瞋怒與怨恨常對我們顯現為守護者或可靠的侍衛,當有人將要傷害你之際,瞋怒便如同守護者般生起,給你某種力量。縱然你的體力不如侵犯者,但瞋怒仍使你覺得強壯。
3.負面的心念與情緒往往會欺騙人。它們常會耍花招。例如慾望,常顯現為可信賴的朋友,美好又可珍愛。負面的心境或煩惱會障蔽我們的智力與良好的判斷力,因而造成極大的破壞。
4.要完全了悟這些惡念與情緒的欺誑,我們的心首先要達到某種定力,方能開始見到它們欺誑的性質。
5.連短暫的憤怒或煩躁都能對發怒的人造成大量的不適與干擾,更不用說你發怒的對象會受到多大的傷害。
6.寂天菩薩說:即使是所有的天神和阿修羅都起來和我敵對,但是他們頂多只能殺害我而已,還不致於把我拋進無間地獄的熊熊烈火中。可是煩惱敵的勢力卻非常強大,它能在剎那間把我投入地獄的火焰中。
7.在瞋怒與貪慾的慫恿下,我們造作各種害行——往往帶有廣泛、長遠及破壞性的後果。
8.如果你的心不自律,你內心的平靜與安和將很容易受到負面的心念與情緒所擾亂。
9.如果你以友善與諒解的態度對待一般的敵人,那你或許能化敵為友。但煩惱卻不能如此相待;你越是試著以結交的目的來親近它們,它們卻越是帶來傷害與災禍。
10.寂天說:如果我溫順地侍奉世間的敵人,他們還可能會饒益我,並使我安樂;但是,如果我一味奉承內心的煩惱,那麼只會遭受更多的傷害和痛苦而已。
11.煩惱的產生要依賴許多因緣,而且是無常的。

一顆調柔的心—一 海濤 輯

一顆調柔的心—一 海濤 輯
1.要能以他人安樂為優先,首先要認出是什麼令我們陷於自我中心的態度。
2.寂天菩薩說:我們心中的煩惱如怨恨、瞋怒、執著、嫉妒等,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
3.這些敵人不是具有手足的的肉身,手中也沒武器;而是臥藏於我們的心中,由內傷害我們。與內在敵人相比較,外在敵人的破壞潛力是有限的。
4.外在敵人的破壞力,終究是從這些內在力量衍生出勢力來的。內在敵人是發動外在敵人破壞力的觸發器。
5.負面的心念與情緒(內在的敵人),永遠是敵人。只要它們在你的心中繼續存在,它們今天是你的敵人,過去是你的敵人,未來將仍是你的敵人。
6.可以確定的是:只要那些具破壞性的內在敵人——瞋怒與怨恨,仍不受牽制或挑戰,那麼有形世界遭受毀滅的威脅將永遠籠罩著我們。
7.縱然全世界的人都與你作對,成為你的敵人並傷害你,但只要你的心平靜自律,他們也無法干擾你的安寧。
8.反之,只要隨便自心中生起一剎那的煩惱,都有能力干擾那份安寧與內在的穩定。
9.煩惱由內控制我們,將我們牢繫受其奴役。但是我們通常都未了悟到這些煩惱是我們的敵人,也因此從不面對或挑戰它們。
10.我們無視於煩惱,它們也就不受威脅地在我們的心中安住,繼續任意地傷害我們。
11.寂天菩薩說:「瞋恨、貪愛和愚痴等煩惱敵,既沒有強壯的手腳等肢體,也沒有英勇賢明的膽識,但是,它們怎能把我當奴隸一般地役使呢?煩惱一直潛伏在我內心中,並且任隨它們高興地傷害著我:而我竟然甘心忍受,毫不介意;這種懦弱之忍是可恥的,應該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