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7, 2009

修行叮嚀語—四 海濤 輯

修行叮嚀語—四 海濤 輯
1.我們往往把自己囚禁在自我愛惜的牢獄中。愛惜其他有情,猶如一把將我們釋放出來的鎖匙。我們馬上會感受到解脫的自由。
2.像身體,只不過是一些穢物的容器,相信它是潔淨的,這是另一種幻想的牢獄。有許多種錯誤的概念和見解,我們陷於這類牢獄當中。這些牢獄從無始以來就存在——無始的牢獄。
3.現在,你已經值遇了佛法,如果你禪修,尤其是菩提道次第,你便能讓自己從這所有牢獄中解脫。
4.外界的人認為只有犯人才會進牢獄,但卻渾然不知道自己正陷於所有其他無始以來就存在的牢獄。這是根本的苦,使他們身陷苦趣。外在的牢獄跟那些內在的牢獄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5.只要能最迅速帶來證悟,並為眾生帶來最大的利益,那就是最有力的法門。並不一定需要閉目端坐幾個小時。
6.如果你做得到,就做能夠帶來最大利益者,不然就做中等利益者,再不然就做利益最少者。這並不需要太多技巧,善巧有賴智慧。
7.修行的基石有二:善心與依止上師、善友的心。這兩者之中,依止善友是關鍵。缺乏這一點,通常連菩提心也不會生起,一切都封鎖了。
8.即使你為上師或其他人工作而漏掉了自己的功課及禪修也無需後悔,因為做這些祈願文原是為了其他眾生,為了帶領他們達致證悟。如果是因為你懶惰,那就變成一大損失。不然的話,並無損失可言。
9.一個人能夠帶給所有眾生現世的舒適、安樂、享受,固然不錯;不過,更重要的是,促使其他眾生造下究竟的安樂因,滅除整個輪迴苦——生、老、病、死等。促使眾生獲得無比的安樂,究竟、恆久的安樂,遠比帶給眾生現世安樂重要得多。
10.無論我們為自己迴向什麼,也應同樣迴向給一切有情,因為一切有情都跟我們一樣,只想獲得安樂,不想受苦。通常我們還會迴向功德祈請佛法常住世,如果實現的話,眾生的安樂自然就會來。沒有實現的話,安樂就不會來。

修行叮嚀語—三 海濤 輯

修行叮嚀語—三 海濤 輯
1.文殊菩薩諭示宗喀巴大師離開寺院,隱居起來,專修菩提心,視上師為佛,禪修菩提道,淨障集資。因為不在這些上面下功夫,即使你修一百年,也悟不了道。
2.光是想要進步,無濟於事。必須造下(相應的)因,其中之一便是累積功德。
3.一天中享受的任何一種五官享受:衣服、音樂、美景…等,都思惟將它們供養給心輪中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藉由這種方式,不斷地供養佛,可累積功德,亦可藉此減少對五官享受的執著,而能以平靜的心來受用。
4.上床時思惟自己將修睡眠瑜伽,以便利益一切眾生而覺悟成佛。以吉祥臥姿躺下,此為佛陀圓寂時所躺臥的姿勢,並回想一切眾生的仁慈和痛苦、懷著對一切眾生的慈心入睡。
5.觀想釋迦牟尼佛在枕頭上,佛陀發出柔和的光進入你的身體,你則以他的腿為枕,虔誠地憶念佛陀的智慧、功德入睡。
6.獻曼達涉及在心理上獻上整個宇宙:所有的星球及世界、所有的受用物,特別是自己非常貪執的對象,這一切都供養給資糧田。
7.藉由獻曼達,在今生及來世,你會具足修行所需要的一切順緣。透過觀想在曼達上空布滿你需要的一切東西,然後供養出去,你便造下獲得這一切東西的因。
8.因為獻曼達有大果報,應當盡自己能力所及,供養最好的東西。如果你有足夠的錢供應自己生活的舒適品,卻用低劣的東西供養三寶及上師,你的供養唯一的果報是減損自己的功德。
9.你應該將你最主要的心力用於最能利益眾生的事情上。你可以透過禪思菩提道次第來判斷利益為何。沒有道次第,就沒有辦法判斷什麼是對眾生最有利益的,或能為你自己帶來迅速成就的。
10.沒有修學佛法、沒有任何證量的平常人,包括國王和總統,事實上是住在監獄裡:家庭責任的監獄,沒有獨自修行的自由;自我中心的我愛執監獄;忌妒心和慾望的監獄;瞋恨心的監獄。

修行叮嚀語—二 海濤 輯

修行叮嚀語—二 海濤 輯
1.倘若你年復一年地修持,心中卻什麼也沒發生,那麼你必須檢查一下,你是否遺漏了哪一位你結下法緣的上師而沒有依止他?如果你因為不喜歡他而漏掉了這樣的一個人,不去修依止上師,那就是你修持上的錯誤。
2.也要檢查一下,你是否對某位上師造了什麼沈重的惡業,邪見或其他的過失,沒有淨業或發露?如果你做了什麼干擾聖心的事而沒有淨業或發露,那麼就會引生障礙:無論你修了多少,什麼也不會發生。
3.如果長久修行卻什麼事也沒有發生,內心沒有一點變化,沒有任何證悟,我們的心還是老樣子,甚至更糟!這是因為沒有在菩提道次第中和在菩提道次第的每一步驟上,老實地修心。
4.如果你依循上師的教導並承事上師,這就含括了一切——從禮拜到獻曼達,到金剛薩埵法門。所有這一切前行都包括在依循並圓滿上師的教誡、承事上師這項行為之中。
5.首先要考慮的是圓滿上師的心願或依上師的教誡而行。薩迦班智達說,承事上師、遵循上師的教誡,並圓滿上師的願一秒鐘,你累積的功德即等同一千劫修持布施你的頭或肢節、身體給其他有情,然後再布施那些捨身的功德。
6.修行能否得到本尊的幫助,就好像你到醫院就醫能否得到醫師的幫助一樣,取決於你的業。要遇到正確的醫生,你需要功德。能否得到本尊的幫助,和這個醫生與病人的例子是一樣的。它依業而起作用。你多迅速獲得助益等等,取決於你的功德。
7.修持淨業和積聚功德,並不一定是指修持金剛薩埵、禮拜或獻曼達,也不必然是傳統的前行法門。當你以強烈的慈悲心為其他有情工作並忍受艱辛時,那就已是難以置信、極具威力的淨業。
8.把家和辦公室當作修行。這是很棒的修行,很大的挑戰。在你到辦公室前先思惟:我將要去實修佛法:三主要道、六波羅蜜。辦公室是修行密乘的地方——把每個人看成本尊。每件事的體性都散發出大樂!沒有任何事是煩人或混亂的。

修行叮嚀語—一 海濤 輯

修行叮嚀語—一 海濤 輯
1.如果可以雇一個人為我們修行佛法的話,我們與無量眾生早就都成佛了,根本不必費心修任何一個法。因為無量諸佛中的任一尊佛,對一切有情都有充份的悲心,會為我們成辦一切。
2.如果你修行,一切諸佛菩薩都會與你同在,環繞著你,支持你;在你死亡的時候,所有聖眾都會與你同在。
3.修學佛法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調伏自心,並獲得自身的成就;另一個原因是利他,為了能深入而廣泛地向他人清晰闡釋佛法。佛法若能學得越多,就越能利益有情。你能給他們更有深度、令人滿意的解釋。
4.迴向的時候先觀空。這樣迴向空性,可以把功德保護起來,往後當沉重的瞋心生起的時候,才不會被完全摧毀。
5.迴向功德有兩個要點,可以讓功德源源享用不完。
第一個要點是,雖然你自己累積的功德很小,但迴向的時候,可以迴向你及一切諸佛、菩薩、眾生三世所累積的功德,以增廣迴向的功德及力量。
第二個要點就是要把這麼大的功德迴向成就圓滿正等正覺,其功德會讓你源源享用不盡,直到成佛。
6.不管如何,每天起碼念誦一遍菩提道次第頌,非常要緊。這樣,每天都會在內心留下整個成佛之道的印象。每天都更接近實證整個菩提道次第,也就是,每天都更趨近佛果,同時每天更接近引導所有眾生脫離一切苦難、帶領他們成佛的境地。
7.每天修持依止上師,然後禪修菩提道次第,從暇滿人身到業果。在此基礎之上,如果你修持密續,就做本尊儀軌的禪修。但是主要的心力應該放在菩提道次第。如果你將主要的心力放在菩提道次第、菩提心和空正見上,會獲得非常卓越的密續成就。
8.然後,視你有哪些粗重的煩惱,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相關的技巧和對治法。如果你的心比較沒耐性,如果瞋心非常容易生起,那麼你就必須加修安忍。

用菩提心過生活—三 海濤 輯

用菩提心過生活—三 海濤 輯
1.有時,儘管你用功修習,心卻沒有變化。即使花了多年的時光,心還是一樣。這不應該讓你灰心或憂鬱。修習佛法,或許有感到十分艱澀的時候,那時就要想到自己是為了其他眾生修學的。有困難的話,不要覺得挫折,而應該想到菩薩自願、歡歡喜喜地作最辛苦的事。
2.憶念著菩薩這種勇敢的態度,自己不僅不起退心,反而要非常高興,不管多難,還是要繼續努力。
3.所有眾生都跟你無別,都是想離苦得樂的眾生,而人生真正的意義,在於消除眾生的痛苦,並將安樂帶給他們。身為佛弟子,你要明白——你活著做一個人,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有情。
4.眾生都想離苦得樂。要能讓有情遠離一切痛苦,獲得一切安樂,非得成就遍知的心不可。因此,勉勵自己:我要證得一切種智,要證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有情,就這樣生起菩提心。
5.即使眾生無數,痛苦無量,但由於努力的付出,還是可以影響到我們所接觸的眾生。我們希望能讓所有眾生都脫離痛苦,獲得圓滿安樂。所以任務再大,也不應該會嚇倒我們,反而是激發我們更加精進。
6.遇到任何災難或命難緣時,要馬上生起菩提心,就算你真的因為地震、空難等災難而死了,也一定能夠往生善趣,無需害怕,因為菩提心是最大的保護。
7.用菩提心的發心來過你的日常生活。無論你在做什麼,把你全部的心力放在這上面。這樣一來,你的生命不會浪費掉,而且會變得充滿喜樂,之後也了無遺憾。這樣,你往生時,就能臉上帶著微笑、心中帶著微笑。
8.即使你不懂菩提道次第,也不知如何修習它,甚至不想先用出離生死的心來實修菩提心,那你日常生活上的一切都要用慈心來作。
9.用菩提心過日子,用菩提心工作,用菩提心面對死亡,用菩提心修行,用菩提心來享受生命,當困難臨頭時,要用菩提心去經歷它!

用菩提心過生活—二 海濤 輯

用菩提心過生活—二 海濤 輯
1.我們每天都必須修持菩提心的態度。人們看不見你的心,只看得到你身、語、行為中顯現出來的態度。時時注意你的態度,守護它如同你是警察、保鑣,或照顧小孩的女傭,或者你是上師而你的心是你的弟子。
2.修持佛法,尤其如果你是受菩薩戒的,就得每天將生命奉獻給其他眾生。你發了願晝夜為了眾生而活,而不是為了自己活,並且還特別受了戒,要為眾生吃飯、穿衣、睡覺等等。
3.無論利益眾生是多麼艱苦,要花上幾劫,菩薩都因為有機會忍受這些困難而非常歡喜。早上一起來,就要發心:不管多難,都要為眾生修持佛法。
4.如果一個人還沒有實踐行菩提心,就必須時時憶念菩提心,並自我檢視行為的動機是自私的?還是利他的?如果是前者,就要立刻轉化為利益他人的行為。久而久之,當你安住在行菩提心時,自然而然一天二十四小時,時刻都只生起利益他人的念頭。
5.如果你貪著虛假的「我」時,問題就隨之而來。當貪著那個「我」時,你說:「我要快樂」,然後你就忘了其他有情,而且不覺得其他有情也要快樂。
6.我們往往把「我」放在心上,其實我們應當把有情放在心上才對。我們所做的一切,應當都是為了放在我們心上的這一切寶貴的有情。
7.從早晨起床、漱洗、穿衣、上班、吃、喝、說話,直到晚上上床睡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不管正在經驗安樂、成功或困境,我們都要代表放在心上的寶貴有情去經驗這一切。
8.你愈能夠把生命奉獻在利益眾生,就愈能夠在生命中得到愈多的喜樂,以及內心的滿足、平安。所以,如果有人要尋求安樂的人生,最好的方法是以愛惜其他眾生的菩提心行生活。
9.一天二十四小時,所作所為都應出自菩提心,不是為了自己作的,而是為了眾生。靜坐等等所有的行為都應該出自菩提心,要儘可能讓每個行為成為愛惜自我心的對治。

用菩提心過生活—一 海濤 輯

用菩提心過生活—一 海濤 輯
1.每天早晨一醒來,必須思惟:
一、我的人生目的就在於令所有眾生離苦得樂,尤其是得到究竟的安樂。要強烈地感覺這是我的責任,若我對一切眾生具有慈悲心,就不能傷害任一眾生,他們就不再因我而受苦,這一切全操之在我。
二、我必須對所有眾生的安樂負起責任、持守菩提心,因為這是眾生安樂、成功、得到無上正覺的根本。
三、無始以來,我所遭遇的一切問題、失敗、不如意、修行不能成就等等,都來自於自我中心的愛執,因此直接或間接傷害了其他眾生。
四、只要自我愛執還存在,就無處容納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不能證悟,得一切種智;欠缺一切種智,就無法依每一眾生的根性,以善巧方便度化所有眾生。
2.穿衣服的時候,思惟:我的人生意義在於服務所有眾生,帶給他們安樂,為此,我必須保護身體,所以要穿著衣服。
3.飲食的時候,思惟:人生的意義在利益眾生,飲食是為了延續生命,以服務眾生。
4.睡眠之前,思惟: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是我的責任,為了善盡這份責任,必須維持生命,保持健康,而睡眠猶如藥品,可以治療身心疲勞。
5.雖然生活忙碌,沒有時間修行其他法門,但只要把全部心力放在菩提心的修持上,無論遭遇多少障礙、困難,從菩提心就可以生起無窮的利益,帶來現世及來世的安樂,是成就利他事業、引導一切眾生成就圓滿佛果最殊勝的因。
6.總之,所有的日常生活各種活動——食、衣、住、行、工作、休息,都以利益一切眾生為出發點,怨親平等;即使是每一呼吸都不是為了自己。
7.這樣逐步把愛惜自己的心轉變為最純淨的菩提心,愛惜其他眾生,每一件事情都會變成非常有意義的菩薩行。

圓滿生命的目的—三 海濤 輯

圓滿生命的目的—三 海濤 輯
4.從佛法的觀點來說,如果一生都在造善、不造惡,就是美好的人生。如果去年造的善業多於惡業,就是一個好年。在二十四小時當中,如果積聚的善業能超過惡業,縱使精疲力盡、乃至修行得差點死掉,那一天的人生是美好的。這是一般定義的好、壞人生:善業和惡業相對的比例。
5.譬如說,你經年累月,犧牲現世的大量舒適及享樂,以便過清淨的生活。假如你還沒有捨離貪心,內心會相當苦。因為你的心還沒有清除攀緣今生的貪心,還離不開俗慮,還沒有健康的心,無法以修行或持戒為樂。
6.在我看來,那還是美好的人生。當你在閉關,服事善友或饒益有情上面遭逢困境,如果你堅持下去,你還是在確保人生會美好。道理何在呢?因為你所造的功德,總會帶來好的果報。真正快樂的人生必須具有良善的動機和善報,那才是快樂的人生。
7.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我們何時修行佛法,就是以最好的方式在照顧自己。正如達賴喇嘛尊者經常說的,如果你要自私,應當聰明地自私。意思是說,如果你要快樂,應當服事其他眾生、利益其他眾生,避免傷害他們。那才是確保自己的快樂、使人生成功的最佳辦法。
8.如果我們照顧他人,為他人的安樂工作,自然就是在照顧我們自己。努力使別人快樂是愛自己的最佳方法。同樣地,如果我們傷害他人,也就傷害了自己。
9.傷害他人無法帶給我們現在及未來的寧靜、安樂,只會有悲慘和不幸。帶給他人安樂是帶給自己安樂的最佳方法,它會自然隨之而來,它會順便發生。做帶給他人安樂之事,對我們的心有正面的影響。
10.縱然你發現人生艱困,犧牲了大量舒適、享樂,內心可能還沒有得到快樂或滿足,但修行佛法必定會為你確保美好的未來。因為你所造的善業,果報將是來世樂,不僅僅一世,而是多生多世。長遠來說,你會獲得許多快樂、好的轉世、解脫乃至佛果。所以,即使你感到修行困難,不能樂在其中,也請勿喪失勇氣。

圓滿生命的目的—二 海濤 輯

圓滿生命的目的—二 海濤 輯
9.甚且,念死無常使我們在死亡之際,能抱著滿足、安樂的心死去。正如帕繃喀仁波切提到的三種修行人:上焉者,死的時候,極度喜樂,好像要返鄉或去郊遊。中焉者,懷著百分之百絕對的信心、歡喜心,必定會得到良好的轉世——人天身。下焉者,沒有慌亂、恐懼。這一切都得力於念死無常。
10.念死無常好像馬鞭。騎馬的時候,馬如果走錯路,你會用鞭子打牠,讓牠扭轉方向重新上路。同樣,念死無常好比打心的鞭子。每當煩惱萌生,只要記得念死無常,煩惱就不至於生起,心就可以不受煩惱的擺佈,不會跟著煩惱跑,而可以安住在佛法上面。
11.我們應該了解輪迴及輪迴的美事是如何地欺騙我們,它們是不可信賴的。因此,永遠憶念無常和死亡是如此必要。思惟無常和死亡,使生活變得非常有意義,而且能迅速有力地摧毀煩惱和習氣。它非常容易禪思,而且能減少煩惱。它使一個人起修佛法,持續修學,並圓滿成就。
12.你是一位修行人,所以你不必害怕死亡——這很平常,人出生後就必須死亡。就像植物生長而後死亡,這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美好的人生
1.務必明白美好的人生和惡劣的人生差別何在。你可以依照佛法的智慧、對菩提道次第和業果的了解去詮釋;也可以依照貪心、唯我獨尊及自我愛惜,去詮釋人生的好、壞。這兩種論釋自然是背道而馳。貪心認定的好、壞涵意,尤其和智慧詮釋的內涵南轅北轍。這正是困惑所在。
2.一般來說,世間人大都隨順貪心。對他們來說,美好的人生是以外在的發展來衡量的成功:積聚更多、更多的財富、朋友、子女等等,這些外在看得見,象徵繁榮的東西。依照貪心的認定,就是要過的最好的人生。其實這種營求的背後是什麼呢?
3.不管你認為從外在的享樂找到多少快樂、多麼令你興奮,你還是要自問:這樣的快樂是基於佛法的觀點還是貪心的觀點?你應該這樣分析自以為是快樂的經驗,而且你必須考慮業報。

圓滿生命的目的—一 海濤 輯

圓滿生命的目的—一 海濤 輯
◎無常
1.思惟無常和死亡本身不算什麼,但如果是為死後隨之而來的事而思惟,就很重要。只要有惡業,死後就會墮入無比痛苦的惡趣,而這是可以馬上阻止的。
2.藉由憶念無常、死亡、業和受苦的惡趣,趨使我們的心去修學因應之道:佛法。很快的,心就能為死亡做好準備;很快的,它將淨除使人落入惡道的沈重惡業。
3.通常人們只以世間的想法生活,特別是貪著,執著此生。他們將整個人生、整個暇滿人身以及所受的教育,只用來造更多墮入惡趣的因。這正是每日生活中發生的事。
4.終其一生,人們的所作就像飛蛾撲火,完全是幻覺、完全受欺騙,不知道火焰將焚燒自己,和外在顯現的樣子完全不同。即使牠們被焚燒,當牠們仍然有力氣飛舞的時候,仍將繼續飛向火焰。
5.我們所做的全部都是在造業,以使輪迴越來越長久。我們贊助輪迴苦,作出奉獻,使它越來越長。然後,當然會遭受三惡道的苦,難以逃脫。這和捕象的方式相同:一隻母象被當作誘餌,公象就因欲望而瘋狂,結果被困在籠子裡。一開始的期望是快樂,但最後得到的卻是另一回事,這實在是駭人的事。
6.是什麼使人生空空洞洞?雖然修行菩提道,所修的道卻沒有形成成佛的肇因;雖然修行佛法,卻沒有形成自我解脫之道;或者甚至沒有辦法修行佛法。基本上,這都是由於貪執現世、世俗法的惡念在作祟,而貪執今生的惡念,也是不念死無常使然。
7.念死無常,使人修行佛法,擷取今生的菁華,以便來世安樂、解脫乃至成佛。
8.禪思死、無常、惡趣苦、因果業報非常要緊。禪思這些道次第,使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心,馬上規過向善,轉變自己的心態和行為,幫助我們開始修行,持續不斷,乃至達成三大意義:來世安樂、解脫、成佛。這都肇自憶念無常和死亡。也是由於念死無常,我們才能夠約束煩惱。

佛法的思維—四 海濤 輯

佛法的思維—四 海濤 輯
1.照料你的戒,要像園丁照顧他的花木一樣。不要去執著大或小、重要或不重要。有些人想走捷徑,所以他們說:「忘掉定吧!我們要直接入觀;忘掉戒吧!我們從定開始。」我們對於執著有這麼多的理由。
2.遵循戒律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遵守老師給予我們的規矩。第二層次的產生是:我們本身去遵守他們。但是,對於那最高層次的人而言——聖者,是不需要去想戒律和對錯的。
3.聖者這種真正的戒德,是來自從內心認知四聖諦和所做所為都是發自這種理解(如實了知四聖諦)所得來的。
4.如果有人給你一條又香又甜的香蕉,可是,卻是有毒的,你會去吃它嗎?不會,那麼,當佛陀告訴我們感官的快樂是有「毒」的時,我們為何還去「吃」它呢?
5.有些人對修行起了無聊厭煩和疲憊的心,所以懈怠了。他們似乎無法將「法」牢記於心。然而,如果你罵他們的話,他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有些人可能在他們有生之年都會記得,而且絕不會忘記。
6.可是,說到佛陀的教導,他告訴我們要自制、要收攝、要精進不斷修行,他們為何一直把這些事情給忘了呢?為何人們不能把這些事情謹記於心呢?
7.佛陀教導我們要放下那些本質非永恆的事物。如果你放下一切事物表相的執著,你將會看見真理;如果不是的話,就看不到;事物就如此。當智慧在你的內心甦醒時,不論你往哪兒看,都會看見真理。
8.一顆「空心」的意思並不是說裏面空無一物,而是指空掉惡的,但卻充滿智慧。
9.大多數人們的快樂都是仰賴事物符合他們的喜好。他們要世上每一個人只說令人喜悅的事。你是這樣尋求快樂的嗎?要世上每個人都只說喜悅的事有可能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你何時才找得到快樂呢?

佛法的思維—三 海濤 輯

佛法的思維—三 海濤 輯
1.理論和實踐——前者認識草藥的名稱,後者則親自去尋找它、利用它。
2.有人說,佛陀教法很正確,但卻不可能在社會裏實踐。他們說:「我還年輕,所以沒機會去修行,可時,當我年老時,我會去修行的。」但你會說:「我還年輕,所以沒時間吃飯;但當我年老時,我再去吃飯嗎?」
3.戒、定和慧共同形成了佛教修行的核心。戒,使身體和言語保持清淨,而身體則是心的住所,因此,修行是具有戒之道、定之道和慧之道的,就如同一塊木頭分成三段一樣,但實際上卻是同樣的木頭。
4.如果我們要拋掉身體和言語來修行,是沒辦法的。我們必須和身體及言語一道修行。因此,事實上,戒、定和慧是個一起運作的和諧共同體。
5.小心、仔細地觀察我的戒。戒,就是慚愧心。我們所感到疑惑的,就不該去做或說,這就是戒。所謂清淨,就是超越一切的疑惑。
6.戒,是在我們內心裡增長的「法」的父母,它也提供了心一個正確的培養和導引。
7.修行有兩種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以戒德、戒律的增長構成基礎,目的是為了將快樂與和諧帶入人們中。
第二個層次是以解脫心為唯一目標法的修習。這種解脫是智慧與慈悲的根源,也是佛陀教法的真實動機。明瞭這兩種層次才是真正的修行基礎。
8.戒,是和諧世間的基礎,使人們可以真正地活得像人一樣,而不像動物。增長戒德是在於我們的修行之心。遵守戒律,長養慈悲以及去尊敬一切的生命。
9.對你的行為和言語保持正念,利用戒德使你的生活樸實和清淨。以戒做為你所為一切的基礎,如此一來,你的心就會變得慈悲、清明和寧靜。在這種環境下,禪坐會很容易成長。

佛法的思維—二 海濤 輯

佛法的思維—二 海濤 輯
1.只有一部書值得一讀,那就是——心。
2.心原本是平靜的,一離開這個平靜,焦慮和煩惱便會立即生起。如果我們能徹見、了知這個煩惱,那麼心便能再次回復平靜。
3.世間正處於一個熾熱的狀態,隨著這熾熱的世界,心從喜歡變為不喜歡。假使我們能夠學習使心平靜下來,這將是對世間最大的貢獻。
4.假如你的心是愉悅的,那麼你在任何地方都是快樂的。當智慧在你的內心中覺醒時,不論你看哪裏,都會見到真理。
5.如果你厭惡一個地方,你就會厭惡每一個地方。問題並不在外在的處所,而是在你裏面的地方。
6.佛陀說,無論他人有多善良或多邪惡,都只管衡量自己,而別去評論他人。佛陀僅是指點出方法,他說:「真理就是如此(法爾如是)。」當下,我們的心是否也是如此?
7.有些人和自己的煩惱挑戰,而且也征服了它們,這就叫作「向內挑戰」。那些向外征戰的人,手持槍彈射殺他人,征服了別人後,又被人征服;征服他人是世間法。
8.在「法」的修習裡,我們不須去征服他人,相反地,卻要去征服我們自己的心,耐心地對治我們所有的情緒。
9.任何人都可以建一棟磚瓦、木造的房子,可是,佛陀告訴我們,這種房子並非我們真正的歸宿,它只是世俗的家,會追隨世間的法則。我們真正的歸宿,就是內心的平靜。
10.問:什麼是平靜?答:什麼是煩惱?平靜就是煩惱止息。
11.平靜是在我們內心裡的煩惱和痛苦中找到的,而不是在森林或山頂,更不是經由老師的傳授。在你經歷到苦的地方,一樣可以從苦中找到自在(解脫)。試圖逃避苦,實際上是在朝向苦。
12.如果你放下一點點,就會擁有些微平靜;如果你放下的很多,就會擁有很多平靜;如果你完全放下,你就會擁有完整的平靜。
13.尋找平靜就如同尋找一隻有鬍鬚的烏龜,你是找不到的。但是,當你的心成熟時,平靜自然會來找你。

佛法的思維—一 海濤 輯

佛法的思維—一 海濤 輯
1.佛法如何教示正確的生活方式呢?它告訴我們如何生活。「法」有許多示現的方式——在石頭、在樹木,甚至就在你面前。
2.法是一種非語言文字的教導。因此,靜下你的心來,學習如何觀察,你會發現,此時此地,一切的佛法一直顯現著,而你,何時、何地才要開始觀察呢?
3.首先,你會以你的思想來理解「法」。如果你開始瞭解「法」,就會去實踐「法」;如果你實踐「法」,就會開始見到「法」;而當你見到「法」時,你就是「法」了;而且,你已擁有佛陀的喜悅。
4.「法」必須藉由內觀自己的心而得,然後徹見哪些是真實的,而哪些不是;哪些是平衡的,而哪些不是。
5.「法」並非遙不可及,它一直與我們同在。「法」不是關乎天上的天使或諸如此類的事,它是關乎我們的,關乎當下我們在做什麼。
6.觀照你自己,有時快樂,有時痛苦,有時舒服,有時疼痛……,這就是「法」。你看到了嗎?要明瞭這個「法」,你必須去閱讀自己的經驗。
7.佛陀要我們去接觸「法」,可是,人們卻只接觸到文字——書籍和經典。這只是接觸到「關於」法的,而不是接觸到我們的偉大導師所教的「真實」的法。
8.往自己以外看,是比較和分別,這樣是找不到快樂的。如果你花時間去尋求一個完美的人或完美的老師也一樣找不到平靜。佛陀告訴我們去看「法」——真理,而不是去看別人。
9.如果你心存正念的話,一切都會是「法」的。當我們看到動物在逃避危險時,我們會瞭解其實牠們跟我們一樣!也懂得逃避痛苦,尋求快樂。牠們也會恐懼,牠們對死亡的恐懼就跟我們一樣。
10.一旦我們如實來看時,我們會瞭解,其實所有的生物跟我們並無兩樣。我們同是生、老、病和死的朋友。

甘露法語選輯—八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八 海濤 輯
7.我們無數次獲得人身,然後去世。我們得到過的一一人身,所有的骸骨堆積起來的話,會遍滿虛空,毫無間隙。這是數數捨身之苦。
8.「崇高,終必墮落;積聚,終必消散;會合,終必別離;生,終必死。」在輪迴中,享盡高位,必定墮落。不管積聚多少財富,最後必定是消散殆盡。和親友等人會合,最後難免要別離。不管喜不喜歡,事情必然這麼發生,因為這是輪迴的本質。這是數數高下之苦。
9.一個人出生的時候,獨自來投生;死時,也孤伶伶地走,沒有人會陪伴自己墮地獄,無人會來聞問。不管有幾十億個朋友,到時候一個都帶不走。在地獄受苦,沒有人會來分擔。這是無友伴之苦。
10.不管身處何處,它都是苦的地方;無論有什麼愉快的事物,不過是苦的饗宴;無論有什麼伴侶,也只不過是苦的伴侶。禪思過輪迴的過患之後,應該下結論:輪迴的一切,本質是苦,沒有什麼值得執取,也沒有什麼好瞋恨。
11.執著自己的身體、環境、財產,沒有任何利益。我們最重的病就是不知足。享樂的目的在獲得滿足,但我們越是跟著欲望跑、追求生死裡的快樂,就越不能獲得滿足,而在輪迴裡長期受著種種苦。後果只是如此而已。
12.苦是輪迴唯一的本質,絲毫不值得執取。因此,務必儘量利用這個人身,為解脫輪迴作準備。即使今生達不到解脫輪迴、涅槃的境界,起碼要盡力修行道次第,儘量預作準備,趨近解脫的境地。
13.問題只是我們看不到過去世,我們不記得。假設能記得所有過去世、所有經歷的痛苦,那麼一剎那不解脫,就會讓你受不了。確實是這樣子。沒有解脫,你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連一剎那都無法忍受還繼續留在生死中。
14.所以,在臨命終、邁向死亡的時候,任何東西都沒有一點點幫助,只有佛法可以幫助我們。

甘露法語選輯—七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七 海濤 輯
4.為了出離你本身的輪迴,首先你要覺得超然於此生。只有超然於此生,才能清淨地修持佛法。
5.為了證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眾生,就要捨離不好的行為,而要造作善業。心中有多少力量、多少恆心,就全部把它用到斷除貪著上去。出離是修善斷惡。這樣,就有辦法根除貪欲。
6.請考察一下禽獸的心。禽獸會想:「我要得到快樂,不要受寒、饑餓。」如果你也只是那樣想,就和禽獸無異。因此,你務必要萃取人身精華,切莫貪戀此生。
◎輪迴
1.無始輪迴以來,直到現在,我們不斷地經歷輪迴苦,連一秒鐘都沒有中斷過。在滅盡業和煩惱,斬斷輪迴相續之前,我們還會一直受輪迴苦。
2.輪迴,意思是有漏,漏的意思是煩惱。如果一個人有煩惱,就會再度在輪迴中轉生,從輪迴落入輪迴,尤其是墮入惡趣,這是煩惱的作用。
3.身心和合的諸蘊,是業和煩惱的染污種子所造成的,本質是苦,成為未來輪迴的肇因。輪迴是一直轉動、循環的現象。諸蘊的輪迴,沒有開端,無始相續,這是輪迴的基本苦。
4.在輪迴中,財產、人際關係始終不定,尤其是人際關係,友、敵、陌生人,一直在變化。這是數數不定之苦。
5.在輪迴中,沒有任何新鮮的享樂,或是新鮮的苦難、問題,是以前沒有經歷過的。無始以來,所有輪迴的一切受用、享樂,每個人都經歷過無數次。這是不滿足之苦。
6.《菩提道次第》中說,累世母親不可計數,今生獲得這個人身,看起來很潔淨,我們非常愛惜它。原先它是沿自父親的精子及母親的卵、血。再往上推,得自父親的精子,又是來自父親的父親……,卵、血也一樣,推溯起來,是得自母親的母親……。不妨把這個身體,觀想成馬桶或化糞池,裝滿臭味強烈的糞尿排泄物,裡面爬滿了蟲。這是數數受身之苦。

甘露法語選輯—六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六 海濤 輯
3.我們每日生活中,為了保護自己不遭受痛苦而做的那些日常事務:吃、喝、穿衣、工作,全部都是暫時的方法,沒有一樣是能夠徹底止息苦的究竟方法。
4.幾千年來,苦難的增長遠大於和平。這清楚地顯示,外在的、物質的發展不是究竟的解決問題之道,因為它們並未影響到這些問題的肇因。
5.痛苦的真正原因並非外緣。如果你瞭解這一點,就瞭解了佛法的精華。為什麼外在的方法無法減少一切苦難及其肇因呢?因為苦難的因不在外緣,而在內心、在每一位眾生心中。因此,我們無法藉由跑到地底下或飛到月球上去,來逃避身或心的苦難。
6.佛法,梵文「達磨」,意思是指引或救護我們的心免於痛苦,是能消除一切苦及苦因的內在方法。佛法能完全止息所有身體及心理的苦難,永不復發。這是任何暫時的方法都比不上的。
7.無論你修學佛法多久,你都將永遠受益。你的身、語、意將變得更清淨,而且永遠不會危害你的身心。
8.佛法是不可思議的保護,保護自己不受生死苦。一個差一點從山崖摔下的人,你可以用繩索來救他。佛法就是不讓眾生墜入惡趣苦的繩索。個人的善業(佛法)保護他不被真正的苦與苦因所害。
◎出離心
1.為了實證慈悲心,從而能夠實證菩提心,你需要實證出離心的前行。出離心是欲解脫自己遠離自身輪迴的決心,你必須實證輪迴的體性根本就是苦。
2.你要了解自己的輪迴是一把猛烈燃燒的火,你人在其中,剎那也不想再停留。你必須對輪迴生起強烈的厭離心,乃至日夜自然生起想要遠離的心願,猶如囚犯日夜想著要被釋放。囚犯連一分一秒也不會覺得牢獄有吸引力。這也是你對自身的輪迴該有的覺受。
3.你應該覺得輪迴的吸引力等同一個響尾蛇坑,一個你完全不想去的地方,而如果你人在其中,也不會想多待一分一秒。這是你對輪迴應有的感受。這就是出離心。

甘露法語選輯—五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五 海濤 輯
◎一切都由動機決定
1.修行與否,不在於行為的方式:諸如禪修、祈請、誦經,而是決定於行為的緣由、動機。
2.我們每日廿四小時的所有行為,每一項都可以變成成佛的因、解脫的因、來世安樂的因,或投生於三惡趣的因。這完全取決於我們的發心。你的動機決定那項行為是否變成法行、安樂因,或惡業、苦因。
3.貪著今生的動機,具有干擾內心的負面影響,讓心不得安寧。所以,這種動機與行為本身均歸類為不善行。它們之所以是不善行,是因為果報是苦。
4.如果一天廿四小時,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以菩提心為動機,就累積了無量功德。每一項行為都變成不只是你自己成佛的因、安樂的因,也是其他每位有情安樂的因。
5.我們的痛苦與安樂都來自我們的行為,而這些業又要看發的是什麼心、持的是什麼態度。所以,修行要以發心為首。
6.最好的發心是要為眾生成佛的念頭,接著是想出離生死的念頭,最低限度的清淨發心,則指追求來生安樂的心。行為必須有其中一個動機,才算佛法,行為的果報才能得安樂。
7.龍樹菩薩說過,因貪、瞋、癡所造作的業是不善的,一切痛苦都來自它,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中受苦的眾生都來自它;而所有因無貪、無瞋、無癡而造作的行為是善的,人間、天界、淨土等善趣的眾生則都來自它。
◎為何要修持佛法
1.我們為何要修持佛法?因為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不想遇到苦、難題,反而只想獲得安樂。但安樂不是來自外面。安樂的主因(善的種子)在於我們自己的心:我們正面、善良、利他、容忍、出離的心;少欲知足、不貪、不瞋、不癡的心。
2.透過修持佛法這一項單獨的行為,數百千萬種不同的苦及其肇因都可以全部被摧滅。

甘露法語選輯—四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四 海濤 輯
15.日常生活的一切,就是這樣剎那剎那地由自己的念頭、自己假立的名言來造作。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瞭解,一切都來自於自己的心。因此,要生活上隨時遠離痛苦、享有安樂、內心平靜,就得多學習貼上正面的標籤。
16.不管遇到多大的災難——事業上的挫敗、身體上的疾病、人際關係的困擾——都要儘可能思惟這些問題的好處,思考它如何利益我們的心。
◎歸依發心
1.我們平時唱誦趨皈依、發菩提心的偈頌,包含了佛陀教法的心要。前兩句是說:「我趨皈依佛法眾中尊,直至圓滿證得菩提果。」所謂趨皈依,是指由心深處信任、依止佛、法、僧。
2.因為依託佛陀、達摩、僧伽,你就是一個佛教徒。真正趨皈依佛、法、僧,是學習佛、法、僧的榜樣。你心裡下定要成佛成法的決心,要讓佛法在自己的心相續生起。
3.皈依最大的利益就是提醒我們不忘方向。我們皈了依,便表示我們已開始修行佛法。
4.趨皈依佛、法、僧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把自己看成較差,始終都不想成佛;第二個是發心要成佛,要讓佛法在自己的心相續生起而趨皈依佛、法、僧。這種方式意義較深,也需要較大的勇氣。那都完全看個人的程度。
5.接著生起菩提心。後兩句:「惟願以此布施等功德,成就佛道以饒益眾生!」很清楚地說明,修持佛法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是要為了饒益一切有情而證得佛果。
6.這種態度非常殊勝、高尚,大家都應該以它為目標。有了那麼一個菩提心,是所有微妙功德的根本。
7.當你念誦這個偈頌趨皈依佛、法、僧,並生起菩提心,就應該把所造的一切善業都迴向,願一切眾生獲得利益。這樣的話,一切善業都變成為饒益一切有情而證佛果的因,思惟時,內心要產生強烈的感受。

甘露法語選輯—三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三 海濤 輯
6.行為如不如法,在於發心、動機。只有從發心,一個人才能夠判斷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是否如法。
7.就如同捏手中的麵糰般,你必定可以隨心所欲地扭轉自己的心。你可以這樣地修心、轉念。
8.沒有心,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產生的看法,也都不存在。沒有心,就沒有佛果、地獄、涅槃、生死、輪迴。沒有心,什麼都不存在。這意思是說,一切都來自心。
9.讓我們內心不安、不平、忿恨等等的因素,是因為生活上在剛碰到事情時,我們就為其貼上了負面的標籤,假立名言「糟」,進而相信自己安立的標籤,而最後就看到不好的、負面的、不想要的相,讓自己變得不開心、憂鬱、氣憤,甚至去自殺。男女關係常有這種例子。
10.我們認為由外在而來的安樂,實際上來自我們內在、來自我們自心之中;我們所遇見的問題也一樣。事實上,沒有任何東西只來自外在,每件事都取決於你怎麼想。雖然它或許看來像是從你的心之外而來,但那些只是問題生起的助緣。
11.所以不管是什麼問題,最初的謬誤就在於將自己的心安上負面的標籤。根本的問題就在此——我們不把事情看成好的,不會假立名言說:「這不錯!」
12.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分析自己心的造作,看清楚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行為,為什麼會對我們產生傷害?那通常是由自己的煩惱所引發的問題,而不是自己慈心、悲心、利他心、了悟主體、客體、行為實相的智慧所帶來的問題。
13.所以當別人做出傷害我們的行為,其實都只是存在於我們自己的心裡。能體會到這一點,是生活上一切安樂的來源——別人傷害到「我」的根本真相,完全在於自己負面的想法。
14.一天二十四個小時,看看我們對對象生起怎麼樣的想法——貼上的標籤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依據這個看到好的或者壞的相,便確立了對象的好壞,因而產生負面痛苦或正面安樂的覺受。

甘露法語選輯—二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二 海濤 輯
11.要轉化每一件事為有利的情境,而能封鎖所有的問題,整個關鍵便在於你依隨哪一種心:依隨煩惱或佛法、自我或菩提心、貪執或自由的心,一切由你決定!
12.人生真正的快樂,始於愛惜其他眾生。大悲觀音達賴喇嘛尊者常說,珍愛他人是珍愛自己的最佳方式。實際上,我們越為他人奉獻自己,自己的安樂就越能迅速、容易地生起。這是安樂的自然發展歷程。
13.要得到快樂、要照顧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行佛法。不修行佛法,便沒有快樂。無論何時修行佛法,都是在累積善業。業是確定的,善業一定會帶來快樂,不僅是現在樂,還有未來多生多世樂。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佛法,就是真正用最好的方式在照顧自己、真正愛自己。
◎心的秘密
1.偉大的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提到: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心的秘密,雖然不想受苦,卻往往忙著造苦因,無意義地漂泊生死。 因此要看守自己的心,善加防護。
2.苦樂都肇自於自己的心,不假外求。自心既是樂因,也是苦本。得樂、息苦,都必須在自心之內下功夫。
3.同樣的行為,某種想法會使它成為佛法,是樂因;換一種想法,則會成為世俗法、不善,是苦因。整個秘密在於存心。心念使得行為和佛法相應,成為善業、樂因。同樣的,心念也能使行為和佛法不相應,成為不善業、苦因。
4.心就像一個小嬰孩,需要我們注意與照顧,一會兒的閃失就會為小孩帶來危險。心一有危險,就意味著你的生活有了危險。因為你的生活會被無明控制而陷在業力當中,不斷輪迴下去。
5.無論是最苦的地獄,或是至高無上的成佛之樂,一個人所經歷的每件事,苦與樂,完全肇自自己的心,都是自己的思想創造出來的。因此,行為如不如法,不是依據外表的樣子,也不是按照傳統看來在修行的行為模式。

甘露法語選輯—一 海濤 輯

甘露法語選輯—一 海濤 輯
◎愛自己
1.愛自己,並不違背大乘佛教的內涵。大乘佛教並不認為一個人不應該愛自己。捨離自我與珍愛他人,和愛自己並不相違。事實上,修持大乘法、菩提心,就是愛自己、照顧自己的最好方法。
2.一個人應該愛自己,給自己自由,然而,這是什麼意思?在佛教中,特別是大乘佛教,愛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揪出所有問題的根源,它就在你心中:自我、自我愛惜的心。
3.如果一個人捨下珍愛「自我」的心態,他所經歷的情況就變得無關緊要,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
4.一分鐘前有那麼一個陰鬱、像座山一般嚴重的問題;但當你放下那個使你覺得「我要自殺,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我沒辦法改變」的問題,那一刻起,問題就消失了。
5.如果你深愛的那個人仍舊不愛你、不善待你、對你很壞——情況依舊——但是當你捨下自我,就不再當它是問題了。
6.如果你放下生命中各種問題的根源——那個在你心裡老是像個嬰孩般哭鬧著:「我不快樂,我不快樂,我不快樂。」的「我」,就會找到安樂和滿足。
7.無論你學了多少佛法,只要心永遠在哭鬧著:「我不快樂!」這「我」就成為人生的焦點。愛自己的意義,就會變成愛執取;變成貪執世間八法這邪思的奴僕。
8.如果你對愛自己的定義是隨順貪執的意欲而行,就會淪為它的奴僕。貪執成為上師,你聽從並依循它所有的教言,自然永遠不會滿足、不會快樂。
9.即使一個人什麼學問都沒有,但如果他的心已解脫了情緒化的思緒,他的心中便會擁有非常深邃的寧靜。因為他放下了自我中心的想法,不再把它捧得像嬰孩、像珍寶,所以沒有寂寞或消沈的問題。
10.像這樣放下的人,便開啟了成佛之門,也開啟了個人及每位有情的安樂之門。

忍辱第一功—二 海濤 輯

忍辱第一功—二 海濤 輯
1.《私呵三昧經》云:「佛言:忍有六事得一切智。何等為六?
一、得身力,二、得口力,
三、得意力,四、得神足力,
五、得道力,六、得慧力。」
2.《六度集經》云:「復有四種忍辱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於求法時忍他惡罵,
二、於求法時不避飢渴、寒熱、風雨,
三、於求法時隨順和尚、阿闍梨行,
四、於求法時能忍空、無相、無願。」
3.《菩薩藏經》云:「夫忿恚者,速能損害百千大劫所集善根。若諸善根為瞋害已,復當經於百千大劫,方始勤苦修行聖道。若如是者,阿耨菩提極難可得。是故我當被忍辱鎧,以堅固力,摧忿恚軍。
4.舍利子!我今為汝廣說其事。我念過去為大仙人,名修行處。時有惡魔,化作五百健罵丈夫,常尋逐我,興諸惡罵。晝夜去來,行住坐臥,僧坊靜室,聚落俗家,若在街巷、若空閑處,隨我坐立,是諸化魔以麁惡言,毀罵訶責。滿五百年,未曾休廢。
5.舍利子!我自憶昔五百歲中,為諸魔羅之所訶毀,未曾於彼起微恨心,常興慈救而用觀察。」
6.見人之過,口不得言。己身有惡,則應發露。
7.聞人之過,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得言。
8.布施不望彼報。若得人惠,毫髮以上,皆當咒願,慚愧奉受。
9.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10.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
1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知內、外之教,其本均同。雖形有黑白,然立行無殊。若乖斯旨,便同鄙俗,何依內外?
12.佛為眾生說法,斷除無明暗惑。猶若良醫,隨疾授藥。是名內教。天道無親,唯仁是興。是名外教。

忍辱第一功—一 海濤 輯

忍辱第一功—一 海濤 輯
1.《成實論》云:「惡口罵辱,小人不堪,如石雨鳥。惡口罵詈,大人堪受,如華雨象。
2.行者常觀前人本末因緣,或於過去為我父母,養育我身,不避罪福,未曾報恩,何須起瞋!或為兄弟、妻子、眷屬;或是聖人,昔為善友;凡情不識,何須加毀!」
3.《攝大乘論》云:「由觀五義,以除瞋恚:
一、觀一切眾生,不問於我有恩。
二、觀一切眾生恆念念滅,何人能損?何人被損?
三、觀唯法無眾生,有何能損及所損?
四、觀一切眾生皆自受苦,云何復欲加之以苦?
五、觀一切眾生皆是我子,云何於中欲生損害?由此五觀,故能滅瞋。」
4.《報恩經》云:「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為此苦,而發於惡心。」
5.《成實論》云:「行慈心者,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不喪。」
6.《遺教經》云:「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7.如《大寶積經》云:「忍辱有十事:
一、不觀於我及我所相,二、不念種姓,
三、破除憍慢,四、惡來不報,
五、觀無常想,六、修於慈悲,
七、心不放逸,八、捨於飢渴、苦樂等事,
九、斷除瞋恚,十、修習智慧。若人能成如是十事,當知是人能修於忍。」
8.《月燈三昧經》云:「佛言:若有菩薩住於慈忍,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火不能燒,二、刀不能割,三、毒不能中,四、水不能漂,
五、為非人所護,六、得身相莊嚴,七、閉諸惡道,
八、隨其所樂生於梵天,九、晝夜常安,十、其身不離喜樂。」

《出家功德經》—四 海濤 輯

《出家功德經》—四 海濤 輯
是以智慧之人知出家者,應當成就如是善法,不應破壞善法因緣,獲如是罪。謂毀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門正見因緣者,終不能得見涅槃城,所生常盲。
若復有人滿百劫中,餘方出家,修持淨戒;若復有人於此閻浮提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須臾清淨出家,於十六分彼百劫出家持戒,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若有顛倒,婬姊妹女。不應婬處,強生慳嫉。此中罪報,不可計限。若有一人能正思惟,有出家心,欲捨諸惡。若復有人破壞此人出家因緣,不令願滿。是罪因緣增長於前,復倍百劫。」
爾時阿難復白佛言:「世尊!此鞞羅羨那所種善根生尊貴處,當受福樂。為過去世亦有善行,為但齊今一日一夜出家功德,受爾許福?」
佛告阿難:「汝不應觀過去因緣!於此一日一夜清淨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間之樂。最後人中生福樂家。壯年已過,諸根熟時,畏於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
佛告阿難:「我今說喻,汝當善聽!譬四天下:東弗婆提、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欝單越,滿中阿羅漢,若稻麻叢林。若有一人,滿百歲中,盡心供養此諸羅漢衣服、飲食、病瘦醫藥、房舍、臥具,乃至涅槃後,若起塔廟,種種珍寶、花香、瓔珞、幡蓋、伎樂、懸諸寶鈴、掃灑香水、以諸偈頌讚歎、供養,所得功德;若有人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是因緣,善男子當應出家,修持淨戒。諸善男子!諸須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應留難出家因緣,應勤方便勸作令成。」
時諸大眾聞佛所說,莫不厭世,出家持戒,有得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者,有種辟支佛善根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皆大歡喜,頂戴奉行。

《出家功德經》—三 海濤 輯

《出家功德經》—三 海濤 輯
佛告阿難:「若復有人破壞他人出家因緣,即為劫奪無盡善財人福藏,壞三十七助菩提法、涅槃之因。設有欲壞出家因緣者,應善觀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緣此罪業墮地獄中,常盲無目,受極處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餓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惡苦,久乃得脫。
若生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於百歲常問是義,我百歲以無盡智說是罪報,亦不可盡。於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終不記此人當有得脫時。所以者何?皆由毀出家故。
或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緣故,受無量罪,由障出家故。或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緣故。受無量罪,由障出家故。
於此清淨智慧鏡中,為於解脫諸善法故。若見出家,修持淨戒,趣解脫處,破他出家,為作留難;以是因緣故,生便常盲,不見涅槃,由毀出家故。
常觀癡等十二因緣,出家應得解脫。以毀破他智慧眼故,破出家緣,覆慧眼故,從生至生,常盲無目,不見三界,緣障出家故。
出家應見五陰、二十我見,人趣正道。破出家因,壞正見故,所生常盲,不見正道。
出家應見一切法聚、善法住處,應觀諸佛清淨法身。以破出家善因緣故,所生常盲,不能覩見佛法身。
以因出家應具沙門形貌,及與持戒清淨福田,種佛道因。破出家故,於善法中斷一切望;由是罪緣,生生常盲,由毀出家故。
出家應善觀察一切身心,皆苦、無常、無我、不淨。破他出家,為作留難,則破此眼;破此眼故,不見四道、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趣涅槃城;是罪緣故,所生常盲,乃至不見空、無相、無作清淨善法,向涅槃城。

《出家功德經》—二 海濤 輯

《出家功德經》—二 海濤 輯
五百歲已,命終轉生三十三天,為帝釋子,具受五欲、極天之樂、天妙婇女,恣意千歲。壽盡,生焰天,為焰天王子,自恣受天色、聲、香、味、觸,快心欲樂。
受天二千歲已,命終生於兜率天王子,恣心受於五欲快樂,目視相欲,心自厭足,常談法語,解脫智慧,壽天中壽。
滿四千歲已,命終往生自在天上,為天王子,受種種五欲妙樂,於婇女中化應恣意八千歲。八千歲已,命終生他化自在天,為天王子。
此第六天,其中欲樂下五天中所不能及。生此中已,受最妙樂,眾樂之藏。受此樂時,心極迷醉,具足受於諸妙勝樂萬六千歲。如是受樂,於六欲天往來七反。
此鞞羅羨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饑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壯年已過,諸根熟時,畏惡生、老、病、死患故,厭世出家。剃除鬚髮故,身披法服,勤修精進,持四威儀,常行正念,觀於五陰苦、空、無我,解法因緣,成辟支佛,名毘流帝。於是時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於善根,令諸群生種於三乘解脫因緣。」
爾時阿難叉手白佛言:「世尊!若當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任其所須,得幾所福?若復有人毀破他人出家因緣,受何罪報?唯願世尊具盡告示!」
佛告阿難:「汝若具滿於百歲中問我此事,我以無盡智慧,除飲食時,滿百歲中,廣為汝說此人功德,猶不能盡。是人恒生天上、人中,常為國王,受天、人樂。若有於此沙門法中使人出家,若復營佐出家因緣,於生死中常受快樂。我滿百歲說其福德,不可窮盡。是故阿難!汝滿百歲盡壽問我,我至涅槃說此功德,亦不能盡。」

《出家功德經》—一 海濤 輯

《出家功德經》—一 海濤 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子,名鞞羅羨那。譬如天與諸天女共相娛樂,時此王子與諸婇女在閣上共相娛樂,耽於色欲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以一切智聞彼樂音,告阿難言:「我知此人,貪五欲樂者,不久命終。却後七日,當捨如是眷屬快樂,決定當死。阿難!此人若當不捨欲樂,不出家者,命終或能墮於地獄。」爾時阿難頂奉佛教,欲利益此王子故,次至其舍。
爾時王子聞阿難在外,即出奉見。以敬念故,請阿難入坐。坐已未久,爾時王子起恭敬心,白阿難言:「善哉!好親友來,今正是時。我今見汝,踊躍歡喜,汝字歡喜。汝今當教,告我佛所教法,令我歡喜。」爾時王子如是三請。阿難為欲作大利益,默然無言。
王子又言:「鞞陀呵牟尼大仙,利益一切眾生。有何嫌恨,默然無所說?不見少告!」
時第三師——持佛法藏、利世間者,慘然告言:「汝今善聽!却後七日,汝當命終。汝若於此五欲樂中,不能覺悟,不出家者,命終或當墮地獄中。佛一切智人,正語正說,記汝如是,譬火燒物,終不虛發。汝諦思惟!」
時彼王子聞此語已,甚大憂怖,愁憒不樂,受阿難教:「我當出家!定且聽更六日受樂,第七日中我辭家眷屬,定必出家。」阿難可之。第七日畏生死故,求佛出家。佛即聽之。一日一夜,修持淨戒,即便命終。燒香畢已,尊者阿難與其眷屬,往白佛言:「世尊!此鞞羅羨那比丘今已命終,神生何處?」
時佛.世尊.天人之師.一切智人以大梵音勝出雷鼓迦陵頻伽眾妙音聲,以八種音告阿難言:「此鞞羅羨那比丘,畏於生死、地獄苦故,捨欲出家。一日一夜,持淨戒故,捨此世已,生四天王天,為北方天王毘沙門子,恣心受於五欲快樂,貪受五欲,與諸婇女共相娛樂,壽五百歲。

供佛及僧.功德殊勝—二 海濤 輯

供佛及僧.功德殊勝—二 海濤 輯
1.若復有人齋食供養佛及眾僧,功德有十。云何為十?
一、壽命延長;二、形色圓滿;三、肢節多力;四、記憶不忘;
五、智慧辯才;六、眾覩歡喜;七、豐足珍寶;八、人、天自在;
九、命終生天;十、速證圓寂。如是十種勝妙功德,施佛及僧齋食供養,獲如斯果。
2.若復有人修嚴房室、屋宇、殿堂,施佛及僧,功德眾多。行相云何?
一、恒離驚怖,身心安樂;二、所得臥具細軟最妙;
三、衣服嚴身,香潔清淨;四、人間、天上五欲自在。
五、剎帝利、婆羅門大姓種族及長者、居士、宰官、商主、聚落城邑國王、大臣,隨願滿足,皆悉成就。
六、若於轉輪聖王隨其福力,一洲、二洲乃至四洲,王化自在。
七、若於六欲諸天、四王忉利乃至他化自在,願皆成就,意生彼。
八、若復有人由前福力,於色界諸天、梵眾、梵輔乃至色究竟天,皆悉成就,隨願生彼。
九、若復有人於無色界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悉成就。
十、若於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緣覺,乃至無上菩提,隨其所應,皆得成就。如是功德差別無量,因修房室、殿堂、樓閣,施佛及僧,獲如斯報。
3.若復有人以美飲湯藥施佛及僧,獲十種功德。云何十種?
一、諸根圓滿;二、清淨鮮潔;
三、額廣平正;四、容貌熙怡;
五、形色光潤;六、福德圓滿;
七、離飢渴;八、遠離三惡;九、生天自在;十、速證圓寂。如是功德,施佛及僧美飲湯藥,獲如是報。
(以上講義內容節錄自《分別善惡報應經》宋天息災 譯)

供佛及僧.功德殊勝—一 海濤 輯

供佛及僧.功德殊勝—一 海濤 輯
1.若復有人施佛床座,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
一、德業尊重;二、世間稱讚;
三、肢節多力;四、名稱遠聞;
五、德美歌頌;六、安和適悅;
七、獲轉輪王座,僕從眾多;八、見者歡喜;
九、生天自在,福相具足;十、速證圓寂。
2.若復有人布施鞋履供養僧佛,功德有十。云何十種?
一、威儀師範;二、象馬無闕;
三、行道勇健;四、身無疲乏;
五、足步無損;六、離荊棘沙礫;
七、獲神足通;八、僕從眾多;
九、生天自在;十、速證圓寂。
3.若復有人以鉢器什物施佛及僧,功德有十。云何十種?
一、形色光潤;二、器物具足隨意受用;
三、離諸飢渴;四、珍寶豐足;
五、遠離惡趣;六、人天歡喜;
七、福相圓滿;八、尊貴自在;
九、恒生諸天;十、速證圓寂。
4.若復有人以象、馬、車乘施佛及僧功德有十。云何為十?
一、足相柔軟;二、威儀無缺;
三、身離疲乏;四、安樂無病;
五、冤家遠離;六、神足自在;
七、僕從眾多;八、人、天福相,見皆歡喜;
九、命終生天;十、速證圓寂。

《罵意經》輯要—四 海濤 輯

《罵意經》輯要—四 海濤 輯
1.作畜生為惡福,得食便喜,是為惡喜。謂其人前世作惡已,便喜故,得是福。
2.畜生不得美食,有三因緣:一者、不習;二者、善福盡;三者、罪使自然。
3.畜生亦欲色、聲、香、味、細滑,亦自相與語,但不能如人語耳。
4.女人有鬚者,故世從羊中、雞鶩地中來,以故有鬚。
5.作惡人多,罪同俱生。好瞋恚、嫉妒、癡、婬,行是四,墮獼猴中;作事不安諦,亦墮獼猴中。
6.人好作倡伎,後世墮鳥、蟲、獼猴中。
7.喜學殺祠祀,後世墮羊中。何以故?斷人頭皮剝皮解。
8.或前世喜劫人,解取人衣被,故得殃蟲;亦復前世劫人,解取人衣被,令寒凍向火故,自先得是殃,吐絲自凍,入湯火中死。
9.愚癡喜殺,後世作豬。驚怖人,後世作鹿。多貪嗜美,後世作蠅。
10.好捶人,後世作驢。所以長耳者,好挽人耳。
11.負債不償,作羊牛。
12.牛所以破蹄者,有二因緣:一者負債;二者好著木屐以作好。
13.馬所以完蹄者,有二因緣:一者負債;二者好著木舄以為好。
14.行十善有生第一天上者,有生第六天上者,作善有多少故不同處;行十惡有入地獄者,有入畜生餓鬼者,作惡有輕重故不同處。
15.行善復得惡行,惡復得善。善中有小惡,惡中有小善,微不可見。善中無小惡,亦不復墮惡中;惡中無小善,亦不得出。
16.極惡不過阿鼻泥犁,極善不過二十八天,不覺知微意故,不得脫也。
17.一切從行十善,得生天上人中,天人所以化生者,本在世間時不向色覺惡露不淨,從是得化生,有向意便當更女子胞胎。
18.諸天得化生,有五因緣:
一者、不近女人;二者、意不起;三者、不願小兒;
四者、喜獨坐;五者、不用世間。不貪身,亦得化生也。

《罵意經》輯要—三 海濤 輯

《罵意經》輯要—三 海濤 輯
1.人持戒乃孝順,報父母恩耳。何以故?不殺萬物得長生,不盜物皆富,不婬、不亂、不欺皆信,不飲酒皆淨,父母有時墮是中便安隱,於佛寺中齋宿,不得臥沙門繩床、榻橙、机上及被中,皆為犯戒。
2.修行者犯是五嫉不得道。五嫉者:
一者、如人共事師,欲令獨愛我,不欲令復愛餘人,是為居嫉;
二者、自念我但作人,獨生小姓家,是為生嫉;
三者、見他人富有,願欲與等,是為財嫉;
四者、佛有深經,獨欲得之,不欲令餘人得之,是為經嫉;
五者、見他人端正,自念我獨不如,是為色嫉。
3.有身得福,有口、意得福,有空得福;亦有身得罪,亦有口、意得罪,亦有空得罪。
一、空得福者,謂夢得金銀、珍寶、豪貴、富樂,是為空得福。
二、空得罪者,夢人來殺人,若侵人,是為空得罪。
三、口教人作惡,若勸人殺人,後因緣橫為人所捶,是為坐口罪意。
四、自作因為緣,人所傷殺,是為意罪。
4.人所以有善惡夢者:
一、欲飲食無有物,但有意,因夢好飲食。
二、意欲殺人,因夢人來殺之,皆有因緣,或前世、後世或現世。
三、上夜夢者,朝暮現在事。夢所為善惡皆意所作,所對亦俱意。
四、譬如有人,直取一物觀視已,便藏去之。雖不見,意念即來,與見無異。前世所作便自與今世意作對。
5.律經說:諸畜生有角者,為前世喜著角,橫叉為好,得角罪,畜生身。或有異色者,為著彩衣,有惡意,貪以為好,故得是罪。
6.鸚鵡有赤脣嘴、赤足者,前世喜彩衣、朱脣。女人喜著長裙,後世墮雉鸐中長尾,皆過世所喜,今因得之。
7.人及畜生身體多瘡者,前世以木竹刺生魚、畜生口故,今世得罪如是。若人畜生視見有喜者、有瞋恚者:為前世相與善,今世相見便喜;前世不可故,今相見不喜。

《罵意經》輯要—二 海濤 輯

《罵意經》輯要—二 海濤 輯
1.佛在世時到人家,主人便閉門,不欲令餘人見佛,後世兩目無所見。是故佛經若欲發露:
一、然(燃)燈得天眼,亦得遠見,亦得光明;
二、作炷,得好眼眶;與麻油膏,得好瞳子;
三、與火,得識諦。從是因緣得好眼與燈,後世得金銀珍寶器。
2.道人有四事,火不能燒,兵不能加:
一者、佛所使未受;二者、得滅盡;
三者、得四禪;四者、在道意,不在生死。
3.有八輩人不可信:
一者、貪人;二者、嫉人;三者、瞋恚人;
四者、輕薄人;五者、吏人;六者、異心人;
七者、怨家人;八者、女人、縣官、水火、蛇蚖、利刀,是不可近,近便殺人。
4.道人莫墮五諍:
一者、諍佛;二者、諍法;三者、諍戒;四者、諍經;
五者、諍賢者。道人莫諍有是、無是也。
5.學經有五輩:
一者、意欲多聞經;二者、欲多行福;三者、欲解經;
四者、為他人說經;五者、欲斷生死。
6.貪愛經有五輩:
一者、欲使人知我有經,多欲自貢高、得名聞故;
二者、欲持行窮,人自不解;
三者、欲依經受人禮;
四者、一切欲令人皆從我受經,我為師故;
五者、求經欲脫生死、得度世道,可與經道。
7.有七婬不得道:
一者、見衣被色;二者、聞珠環聲;三者、聞婦人語聲;
四者、心意念談女人;五者、眼視;六者、念夫婦禮;
七者、意思想犯。
8.睡眠人喜睡眠,有三因緣:一者、多食;二者、飲;三者、憂。

《罵意經》輯要—一 海濤 輯

《罵意經》輯要—一 海濤 輯
1.佛說罵意:十方蟲蟻一切皆噉已,十方蟲蟻一切亦噉我。何不知慚?十方蟲蟻一切為我作婦,我亦一切取十方蟲蟻作婦。何不能作愧?在生死大久不可數,當種習道,不當習種畜生業。
2.犯婬妷有五罪:
一者、亡錢財;二者、墮驚怖;三者、畏縣官;
四者、得怨禍;五者、己命盡墮惡地獄中。
3.人從色、飲食得身作人,無所畏,但恐得畜生,投入地獄、餓鬼中耳!
4.道人除鬚髮,行乞食,忍於飢渴;去家,棄財產;目不妄視,守護六根;避惡因緣,為欲脫苦。
5.人起一意有百劫殃,譬如種穀百倍萬倍,穀無所知,常得萬倍。人意有知,恐不啻耳!
6.人墮地獄中,鬼欲持棒擊之。其人意便念:「鬼會當復滅,不得久!」意念如是,則便解脫生天上。
7.有六事沒法:
一者、不事佛;二者、不事法;
三者、不事戒比丘僧;四者、不事黠人;
五者、不多教人精進行道;六者、論議。賢者卻是六事為增法。
8.有五魔生亂人意,令人不得道:
一者、天魔;二者、罪魔;三者、行魔;
四者、惱魔;五者、死魔。道人行道,當覺是五魔。
9.有五事十方佛無能制者:
一者、宿命當亡;二者、命應當上生;
三者、命當盡壞;四者、命當老;五者、命當死。是事無能制者。
10.入眾人聚會中,有四輩事應牽出:
一者、非法說為亂人意,到便牽出;
二者、見所語非不制,為牽出;
三者、見所為不是不教,為牽出,
四者、所問不如法不復與語,為牽出。

《優婆塞戒經》輯要—八 海濤 輯

《優婆塞戒經》輯要—八 海濤 輯
1.若不求施,若乏時施,少求多施,求惡施好,教他索施,自往行施,當知是人未來之世多獲寶藏。非寶之物,悉變成寶。
2.為戲笑施、非福田施、不信因果施,如是布施,不名為施。若人偏為良福田施,不樂常施,是人未來得果報時,不樂惠施。
3.施有二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財施為下,法施為上。
4.若人如法以財布施,是人未來得無量福,有財能用。若有不以如法財施,是人未來雖得果報,恒賴他得;他若喪沒,尋便貧窮。
5.有智之人深觀人、天、轉輪王樂,雖復微妙,皆是無常。是故施時不為人、天。
6.云何法施?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能教他人具信、戒、施、多聞、智慧,若以紙墨令人書寫,若自書寫如來正典,然後施人,令得讀誦,是名法施。如是施者未來無量得好上色。
7.何以故?眾生聞法,斷除瞋心;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得成上色。
8.眾生聞法,慈心不殺;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得壽命長。
9.眾生聞法,不盜他財;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多饒財寶。
10.眾生聞已,開心樂施;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身得大力。
11.眾生聞法,斷諸放逸;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身得安樂。
12.眾生聞法,斷除癡心;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得無礙辯。
13.眾生聞法,生信無疑;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信心明了。
14.戒、施、聞、慧,亦復如是。是故法施勝於財施。
15.若人以房舍、臥具、湯藥、園林、池井、牛、羊、象、馬種種資生,布施於他。施已,命終。是人福德隨所施物任用久近,福德常生。是福追人,如影隨形。
16.一切布施有三根本:施於貧窮,以憐愍故;施於怨家,不求報故;施福德人,心喜敬故。

《優婆塞戒經》輯要—七 海濤 輯

《優婆塞戒經》輯要—七 海濤 輯
1.若未施時,生於信心,施時歡喜,施已安樂,求時、守時、用時不苦。
2.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無上力;若以燈施,得淨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樂;若以舍施,所須無乏。施主乃得如是善報,云何說言得惡果也?
3.復次施主若施佛已,用與不用,果報已定。施人及僧有二種福:一、從用生;二、從受生。何以故?施主施時,自破慳悋;受者用時,破他慳悋。是故說言:從用生福。
4.又復從用,人能轉用,僧能增長。施已,不求世之果報,不以能起煩惱因施,是故能得無上淨果,名曰涅槃。
5.若有人能日日立要,先施他食,然後自食。若違此要,誓輸佛物,犯則生愧。如其不違,即是微妙智慧因緣。如是施者,諸施中最。是人亦得名上施主。
6.若能隨順求者意施,是人於後無量世中所求如意。若有淨心,財物、福田悉清淨者,是人則得無量果報。若給妻、子、奴婢衣食,恒以憐愍、歡喜心與,未來則得無量福德。
7.復觀田倉多有鼠、雀,犯暴穀米,恒生憐愍。復作是念:「如是鼠、雀因我得活。」念已歡喜,無觸惱想。當知是人得福無量。
8.若為自身造作衣服、瓔珞、環釧嚴身之具,種種器物,作已歡喜,自未服用,持以施人。是人未來得如意樹。
9.若有說言:「離於布施得善果者,無有是處。」離財得施、離受有施、不離慳惜成布施者,亦無是處。
10.若人施已,生於悔心;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來雖得財物,常秏不集。若惱眷屬,得物以施,是人未來雖得大報,身常病苦。若先不能供養父母,惱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惡人,是假名施,不名義施。如是施者,名無憐愍,不知恩報。是人未來雖得財寶,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優婆塞戒經》輯要—六 海濤 輯

《優婆塞戒經》輯要—六 海濤 輯
1.施時不求世間果報。破憍慢施、柔軟心施、離諸有施、為求無上解脫故施、深觀生死多過罪施、不觀福田非福田施。若能如是行布施者,報逐是人,如犢隨母。
2.若求果施,市易無異。如為身命,耕田種作,隨其種子,獲其果實。施主施已,亦復如是:隨其所施,獲其福報。如受施者受已,得命、色、力、安、辯,施主亦得如是五報。
3.若施畜生,得百倍報;施破戒者,得千倍報;施持戒者,得十萬報;施外道離欲,得百萬報;施向道者,得千億報;施須陀洹,得無量報;向斯陀含,亦無量報;乃至成佛,亦無量報。
4.善男子!我今為汝分別諸福田故,作如是說,得百倍報,至無量報。若能至心,生大憐愍,施於畜生;專心恭敬,施於諸佛。其福正等,無有差別。言百倍者,如以壽、命、色、力、安、辯施於彼者,施主後得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各各百倍,乃至無量,亦復如是。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我施舍利弗,舍利弗亦施於我。然我得多,非舍利弗得福多也!」
5.或有人說:受者作惡,罪及施主。是義不然!何以故?施主施時,為破彼苦,非為作罪。是故施主應得善果,受者作惡,罪自鍾之,不及施主。施主若以淨妙物施,後得好色,人所樂見,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種姓,是不名惡。云何說言施主得罪?
6.施主施已,歡喜不悔,親近善人,財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樂,至無上樂,能離一切煩惱結縛。施主乃得如是妙果,云何說言得惡果報?
7.施主若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識,多財饒寶,眷屬成就,能用、能施。一切眾生,喜樂見之,見已恭敬、尊重、讚歎。施主受報,得如是事,云何說言得惡果報?
8.施主若以淨物施已,以是因緣,多饒財寶,生上種姓,眷屬無量;身無病苦,心無憂怖;所有財物,王、賊、水、火所不能侵;設失財物,不生愁惱;無量世中,身心安樂。云何說言受惡果報?

《優婆塞戒經》輯要—五 海濤 輯

《優婆塞戒經》輯要—五 海濤 輯
1.菩薩布施,遠離四惡:
一者、破戒;二者、疑網;
三者、邪見;四者、慳悋。
2.復離五法:
一者、施時不選有德、無德;二者、施時不說善惡;
三者、施時不擇種姓;四者、施時不輕求者;
五者、施時不惡口罵。
3.復有三事,施已不得勝妙果報:
一者、先多發心,後則少與;
二者、擇選惡物,持以施人;
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
4.復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
一者、施已,見受者過;二者、施時,心不平施;
三者、施已,求受者作;四者、施已,喜自讚歎;
五者、說無,後乃與之;六者、施已,惡口罵詈;
七者、施已,求還二倍;八者、施已,生於疑心。如是施主則不能得親近諸佛、賢聖之人。
5.云何為淨施?
一、若以具足色、香、味、觸施於彼者,是名淨施。
二、若能如法得財施者,是名淨施。
三、觀財無常,不可久保而行布施,是名淨施。
四、為破煩惱故,行布施,是名淨施。
五、為淨自心因緣故施,是名淨施。
6.若觀誰施?誰是受者?施何等物?何緣故施?是施因緣得何等果?如是布施即十二入,受者、施主、因緣、果報皆十二入。能如是觀,行於施者,是名淨施。
7.若行施時,於福田所生歡喜心。如諸福田,所求功德,我亦如是求之不息。施於妻、子、眷屬、僕使,生憐愍心;施於貧窮,為壞苦惱。

《優婆塞戒經》輯要—四 海濤 輯

《優婆塞戒經》輯要—四 海濤 輯
1.如人買香、塗香、末香、散香、燒香。如是四香,有人觸者、買者、量者,等聞無異,而是諸香不失毫釐。修施之德亦復如是:若多、若少、若麁、若細,若隨喜心,身往佐助,若遙見聞,心生歡喜。其心等故,所得果報無有差別。
2.除布施已,無有能得人、天之樂,至無上樂。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智者自觀餘一揣食,自食則生,施他則死,猶應施與,況復多耶!」
3.智者復觀世間若有持戒、多聞,持戒、多聞因緣力故,乃至獲得阿羅漢果。雖得是果,不能遮斷飢渴等苦。若阿羅漢難得房舍、衣服、飲食、臥具、病藥,皆由先世不施因緣。破戒之人若樂行施,是人雖墮餓鬼、畜生,常得飽滿,無所乏少。
4.除布施已,不得二果:一者、自在;二者、解脫。若持戒人雖得生天,不修施故不得上食、微妙瓔珞。若人欲求世間之樂及無上樂,應當樂施。
5.智者當觀生死無邊,受樂亦爾。是故應為斷生死施,不求受樂。復作是觀:「雖復富有四天下地,受無量樂,猶不知足。是故我應為無上樂而行布施,不為人、天。何以故?無常故,有邊故。」
6.若復有人,於身、命、財慳悋不施,是名為慳。護惜慳人不施之心,不生憐愍,留待福田,求覓福田。既得求過,觀財難得,為之受苦,或說無果、無施、無受。護惜妻、子、眷屬等心,積財求名,見多生喜,觀財是常,是名慳垢。是垢能污諸眾生心。以是因緣,於他物中尚不能施,況出自物。
7.智人行施,不為報恩,不為求事,不為護惜慳貪之人,不為生天、人中受樂,不為善名流布於外,不為畏怖三惡道苦,不為他求,不為勝他,不為失財,不以多有,不為不用,不為家法,不為親近。
8.智人行施為憐愍故,為欲令他得安樂故,為令他人生施心故,為諸聖人本行道故,為欲破壞諸煩惱故,為入涅槃斷於有故。

《優婆塞戒經》輯要—三 海濤 輯

《優婆塞戒經》輯要—三 海濤 輯
1.修行施已,其心無悔。是人若以客塵煩惱故,墮於地獄,雖處惡處,不飢不渴。以是因緣,離二種苦:一、鐵丸苦,二、鐵漿苦。
一、若畜生身,所須易得,無所匱乏。
二、若餓鬼身,不受飢渴,常得飽滿。
三、若得人身,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及信、戒、施、多聞、智慧勝於一切。雖處惡世,不為惡事;惡法生時,終不隨受。於怖畏處不生恐怖。
四、若受天身,十事殊勝。
2.智者常作如是思惟:「欲令此物隨逐我身至後世者,莫先於施。」復當深觀貧窮之苦、豪貴快樂,是故繫心,常樂行施。
3.若人有財,見有求者,言無言懅,當知是人已說來世貧窮薄德,如是之人名為放逸。
4.無財之人自說無財。是義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無不有;雖是國主,不必能施;雖是貧窮,非不能施。何以故?貧窮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棄蕩滌汁,施應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塵麨施於蟻子,亦得無量福德果報。天下極貧,誰當無此塵許麨也!誰有一日食三揣麨命不全者!是故諸人應以食半施於乞者。
5.極貧之人,誰有赤裸無衣服者?若有衣服,豈無一綖施人繫瘡,一指許財作燈炷耶?善男子!天下之人,誰有貧窮當無身者?如其有身見他作福,身應往助,歡喜無厭,亦名施主亦得福德,或時有分,或有與等,或有勝者。以是因緣,我受波斯匿王食時亦呪願:「王及貧窮人所得福德等無差別。」
6.若無財物,見他施已,心不喜信,疑於福田,是名貧窮。若多財寶,自在無礙,有良福田,內無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貧窮。是故智者隨有多少任力施與。
7.智者當觀財是無常。是無常故,於無量世失壞秏減,不得利益。雖是無常,而能施作無量利益。云何慳惜,不布施也?

《優婆塞戒經》輯要—二 海濤 輯

《優婆塞戒經》輯要—二 海濤 輯
1.菩薩復語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因!我今遠離慳貪之心,皆由於汝來乞因緣!」即於求者生親愛心。既施與已,復教乞者如法守護,勤修供養佛、法、僧寶。
2.菩薩如是樂行施已,則得遠離一切放逸。雖以身分施於乞者,終不生於一念惡心。因是更增慈、悲、喜、捨,不輕受者,亦不自高。自慶有財,稱求者意;增長信心,不疑業果。
3.若能觀財是無常想,觀諸眾生作一子想,是人乃能施於乞者。善男子!是人不為慳結所動,如須彌山,風不能動。如是之人,能為眾生而作歸依,是人能具檀波羅蜜。
4.云何因施發種種願?因是施已,能發種種善、惡等願,因善、惡願得善、惡果。何以故?誓願力故。
5.云何因施得受安樂?因是施故,受人、天樂至無上樂。
6.云何因施多饒財寶?因是施故,所求金銀乃至畜生,如意即得。
7.若人樂施,是人即壞五弊惡法:
一者、邪見;二者、無信;三者、放逸;
四者、慳悋;五者、瞋癡。離是惡已,心生歡喜。因歡喜故,乃至獲得真正解脫。是人現在得四果報:
一者、一切樂見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於四方;
三者、入大眾時心無怖畏;四者、一切善人樂來親附。
8.智者施已,不求受者愛念之心;不求名稱,免於怖畏;不求善人,來見親附;亦不求望人、天果報。觀於二事:一者、以不堅財易於堅財;二者、終不隨順慳悋之心。何以故?如是財物,我若終沒,不隨我去,是故應當自手施與。我今不應隨失生惱,應當隨施生於歡喜。
9.施者先當自試其心,以外物施。知心調已,次施內物。因是二施獲得二法:一者、永離諸有;二者、得正解脫。
10.如人遠行,身荷重擔,疲苦勞極,捨之則樂。行施之人見來求者,捨財與之,心生喜樂亦復如是。

《優婆塞戒經》輯要—一 海濤 輯

《優婆塞戒經》輯要—一 海濤 輯
1.施主有三,謂下、中、上。
一、不信業果,深著慳悋,恐財有盡;見來求者,生瞋礙想。是名為下。
二、雖信業果,於財生慳,恐有空竭;見來求者,生於捨心。是名為中。
三、深信業果,於財物所不生慳悋,觀諸財物是無常想;見來求者,有與則喜,無與則惱,以身質物而用與之。是名為上。復有下者,見來求者,睥面不看,惡罵毀辱;復有中者,雖復施與,輕賤不敬;復有上者,未求便施,敬心而與。
2.復有下者,為現報施;復有中者,為後報施;復有上者,憐愍故施。
3.復有下者,為報恩施;復有中者,為業故施;復有上者,為法藏施。
4.復有下者,畏勝故施;復有中者,等己故施;復有上者,不擇怨親。
5.又復下者,有財言無;又復中者,多財言少;又復上者,少索多與。
6.施者無財亦復三種:最下之人,見來求者,惡心瞋責;中品之人,見來求者,直言無物;上品之人,見來求者,自鄙無物,心生愁惱。
7.又復下者,常為聖賢之所呵責;又復中者,常為賢聖之所憐愍;又復上者,賢聖見已,心生歡喜。
8.智人行施為自、他利,知財寶物是無常故,為令眾生生喜心故,為憐愍故,為壞慳故,為不求索後果報故,為欲莊嚴菩提道故。
9.是故菩薩一切施已,不生悔心,不慮財盡,不輕財物,不輕自身,不觀時節,不觀求者。常念乞者,如飢思食。親近善友,諮受正教。見來求者,心生歡喜。如失火家,得出財物。歡喜讚歎,說財多過。施已生喜,如寄善人。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四 海濤 輯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四 海濤 輯
23.向天拜者:謂人事沙門、道士當用五事:
一者,以善心向之;二者,擇好言與語;
三者,以身敬之;四者,當戀慕之;
五者,沙門、道士人中之雄,當恭敬承事,問度世之事。
24.沙門、道士當以六意視凡民:
一者,教之布施,不得自慳貪;二者,教之持戒,不得自犯色;
三者,教之忍辱,不得自恚怒;四者,教之精進,不得自懈慢;
五者,教人一心,不得自放意;六者,教人黠慧,不得自愚癡。
25.沙門、道士教人去惡為善,開示正道,恩大於父母。如是行之,為知汝父在時六向拜之教也,何憂不富乎!」尸迦羅越即受五戒,作禮而去。佛說唄偈:
雞鳴當早起 被衣來下床 澡漱令心淨 兩手奉花香 
佛尊過諸天 鬼神不能當 低頭遶塔寺 叉手禮十方 
賢者不精進 譬如樹無根 根斷枝葉落 何時當復連 
採華者日中 能有幾時鮮 放心自縱意 命過復何言 
人當慮非常 對來無有期 犯過不自覺 命過為自欺
今當入泥犁 何時有出期 賢者受佛語 持戒慎勿疑 
佛如好華樹 無不愛樂者 處處人民聞 一切皆歡喜 
令我得佛時 願使如法王 過度諸生死 無不解脫者 
戒德可恃怙 福報常隨己 現法為人長 終遠三惡道 
戒慎除恐畏 福德三界尊 鬼神邪毒害 不犯有戒人
墮俗生世苦 命速如電光 老病死時至 對來無豪強 
無親可恃怙 無處可隱藏 天福尚有盡 人命豈久長 
父母家室居 譬如寄客人 宿命壽以盡 捨故當受新 
各追所作行 無際如車輪 起滅從罪福 生死十二因 
現身遊免亂 濟育一切人 慈傷墜眾邪 流沒于深淵
勉進以六度 修行致自然 是故稽首禮 歸命天中天 
人身既難得 得人復嗜欲 貪婬於意識 痛想無厭足 
豫種後世栽 歡喜詣地獄 六情幸完具 何為自困辱 
一切能正心 三世神吉祥 不與八難貪 隨行生十方 
所生趣精進 六度為橋梁 廣勸無極慧 一切蒙神光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三 海濤 輯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三 海濤 輯
16.南向拜者:謂弟子事師當有五事:
一者,當敬歎(之;二者,當念其恩;
三者,所教隨之;四者,思念不厭;五者,當從後稱譽之。
17.師教弟子亦有五事:
一者,當令疾知;二者,當令勝他人弟子;
三者,欲令知不忘;四者,諸疑難悉為解說之;
五者,欲令弟子智慧勝師。
18.西向拜者:謂婦事夫有五事:
一者,夫從外來,當起迎之;
二者,夫出不在,當炊蒸掃除待之;
三者,不得有婬心於外夫,罵言,不得還罵、作色;
四者,當用夫教誡,所有什物不得藏匿;
五者,夫休息,善藏乃得臥。
19.夫視婦,亦有五事:
一者,出入當敬於婦;二者,飯食之,以時節與衣被;
三者,當給與金、銀、珠璣;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
五者,不得於外邪畜傳御。
20.北向拜者:謂人視親屬、朋友當有五事:
一者,見之作罪惡,私往於屏處,諫曉呵止之;
二者,小有急,當奔趣救護之;三者,有私語,不得為他人說;
四者,當相敬歎;五者,所有好物,當多少分與之。
21.向地拜者:謂大夫視奴客、婢使亦有五事:
一者,當以時飯食與衣被;二者,病瘦,當為呼醫治之;
三者,不得妄撾捶之;四者,有私財物,不得奪之;
五者,分付之物,當使平等。
22.奴客、婢使事大夫亦有五事:
一者,當早起,勿令大夫呼;二者,所當作,自用心為之;
三者,當愛惜大夫物,不得棄捐乞匈人;
四者,大夫出入當送迎之;五者,當稱譽大夫善,不得說其惡。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二 海濤 輯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二 海濤 輯
8.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難諫曉教之作善,故與惡者相隨;
二者,教之莫與喜酒人為伴,故與嗜酒人相隨;
三者,教之自守,益更多事;
四者,教之與賢者為友,故與博掩子為厚。
9.善知識亦有四輩:
一者,見人貧窮悴乏令治生;二者,不與人諍計挍;
三者,日往消息之;四者,坐起當相念。
10.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為吏所捕,將歸藏匿之,於後解決之;
二者,有病瘦,將歸養視之;
三者,知識死亡棺殮視之;
四者,知識已死,復念其家。
11.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欲鬪止之;二者,欲隨惡知識諫止之;
三者,不欲治生,勸令治生;四者,不喜經道,教令信喜之。
12.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倩使之不肯行;
三者,見人有急時避人走;四者,見人死亡棄不視。」
13.佛言:「擇其善者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
14.佛言:「東向拜者:謂子事父母當有五事:
一者,當念治生;二者,早起敕令奴婢,時作飯食;
三者,不益父母憂;四者,當念父母恩;
五者,父母疾病,當恐懼求醫師治之。
15.父母視子亦有五事:
一者,當念令去惡就善;二者,當教計書疏;
三者,當教持經戒;四者,當早與娶婦;
五者,家中所有當給與之。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一 海濤 輯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一 海濤 輯
1.佛在王舍國雞山中,時有長者子,名尸迦羅越。早起嚴頭,洗浴著文衣,東向四拜、南向四拜、西向四拜、北向四拜、向天四拜、向地四拜。佛入國分衛,遙見之,往到其家問之:「何為六向拜?此應何法?」
2.尸迦羅越言:「父在時教我六向拜,不知何應?今父喪亡,不敢於後違之!」
3.佛言:「父教汝使六向拜,不以身拜!」尸迦羅越便長跪言:「願佛為我解此六向拜意!」
4.佛言:「聽之,內著心中!其有長者黠人能持四戒不犯者,今世為人所敬,後世生天上。一者,不殺諸群生;二者,不盜;三者,不愛他人婦女;四者,不妄言、兩舌,心欲、貪婬、恚怒、愚癡自制勿聽。不能制此四意者,惡名日聞,如月盡時,光明稍冥;能自制惡意者,如月初生,其光稍明,至十五日,盛滿時也。」
5.佛言:「復有六事,錢財日耗減:
一者,喜飲酒;二者,喜博掩;三者,喜早臥晚起;
四者,喜請客,亦欲令人請之;五者,喜與惡知識相隨;
六者,憍慢輕人,犯上頭四惡。復行是六事,妨其善行,亦不得憂治生,錢財日耗減,六向拜當何益乎?」
6.佛言:「惡知識有四輩:
一者,內有怨心,外強為知識;
二者,於人前好言語,背後說言惡;
三者,有急時,於人前愁苦,背後歡喜;
四者,外如親厚,內與怨謀。
7.善知識亦有四輩:
一者,外如怨家,內有厚意;
二者,於人前直諫,於外說人善;
三者,病瘦、縣官為其征彸(驚懼;驚恐)憂解之;
四者,見人貪賤不棄捐,當念求方便欲富之。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四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四
每日晨朝入諸定 入諸地獄令離苦
無佛世界度眾生 今世後世能引導
南無延命地藏尊 女人泰產心安穩
南無延命地藏尊 身根具足意自在
南無延命地藏尊 眾病悉除體堅固
南無延命地藏尊 眾病悉除體堅固
南無延命地藏尊 壽命長遠願成就
南無延命地藏尊 聰明智慧持禁戒
南無延命地藏尊 財寶盈溢施貧窮
南無延命地藏尊 眾人愛敬無怖畏
南無延命地藏尊 穀米成熟民安樂
南無延命地藏尊 神明加護除災難
南無延命地藏尊 證大菩提成佛道
◎真言
唵 訶訶訶尾 娑摩曳 娑婆賀
◎讚
地藏大士,誓願弘深,明珠照破鐵圍城,金錫振幽冥,花雨繽紛,大地布陽春,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三稱)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三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三
爾時佛讚延命菩薩:「善哉,善哉,真善男子!我滅度後,未來惡世罪苦眾生付囑於汝。今世、後世善能引導,彈指之頃不墮惡趣,況墮無間阿鼻地獄!」
延命菩薩而白佛言:「世尊,不慮(願不有慮)!我當拔濟六道眾生。若有重苦,我代受苦;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時世尊重以偈讚曰:
善哉善哉 延命菩薩 有情親友 眾生生時
為其身命 滅為導師 眾生不知 短命無福
我滅度後 於末法中 國土災起 人王政亂
他方賊來 刀兵劫起 但當憶想 延命菩薩
今世後世 所求不滿 我所說法 無有是處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變震動,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金剛藏菩薩、虛空藏菩薩、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等,異口同音而白佛言:「世尊!未來眾生若聞此經,是菩薩名,我等皆當隨順是人,作心眼明;現其人前,所求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爾時梵王、帝釋、四大天王雨諸天華,供養如來,白佛言:「世尊!未來眾生,若自正心,不枉是非,不捨賞罰,持是經者,念此菩薩,我等眷屬擁護是人,不離日夜,令其國土百由旬內無諸災難。其國人民,令得安穩,穀稼成熟,所求滿足。若不爾者,不名護世,不還本覺。」
時二童子侍立左右:一名掌善,在左白色,持白蓮華,調御法性;一名掌惡,在右赤色,持金剛杵,降伏無明。
佛告大眾:「汝等當知:是二童子,法性、無明,兩手、兩足。延命菩薩中心不動,阿字本體。若有眾生,知是心者,決定成就;即滅三毒,得自在力;願生佛土,隨願得生。若未來世一切眾生,恭敬、供養延命菩薩,不生疑惑,現世所求,皆令滿足,後生淨土,得無生忍。」
佛說此經已,一切大會心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二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二
或現九星身,或現轉輪聖王身,或現諸小王身,或現長者身,或現居士身,或宰官身,或現婦女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或現天、龍、夜叉、人非人等身,或現醫王身,或現藥草身,或現商人身,或現農人身,或現象王身,或現獅子王身,或現牛王身,或現馬形身,或現大地形,或現山王形,或現大海形,三界所有四生、五形,無所不變。延命菩薩如是法身,自體遍故,現種種身;遊化六道,度脫眾生;能以一善,破三界有,悉以心善,未來眾生不能發心,但當一心禮拜、供養延命菩薩,刀杖不加,毒不能害,厭魅咒詛、起屍鬼等,還著本人。如天吐唾,向風投灰,還坋(音「份」)其身。」
爾時帝釋白佛言:「世尊!何故名曰延命菩薩,其相云何?」
佛告天帝:「善男子!真善菩薩心明圓,故名如意輪;心無罣礙,故名觀自在;心無生滅,故名延命;心無摧破,故名地藏;心無邊際,故名大菩薩;心無色相,故名摩訶薩。汝等信受,心無所別,莫令忘失!」
爾時大地六種震動,延命菩薩從地出現,右膝曲立,臂掌承耳,左膝申下,手持錫杖,白佛言:「我每日晨朝,入諸定;入諸地獄,令離苦;無佛世界,度眾生;今世後世,能引導。若佛滅後,一切男女欲得我福,不問日凶,不論不淨,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言色常和,不枉人民,不斷生命,不犯邪婬,若十齋日、若六齋日,若十八日、若二十四日,但自心正,轉讀此經、稱我名者,我以法眼,威神力故,即轉業報,令得現果,除無間罪,當得菩提。我從過去無量劫來,見諸六道一切眾生,法性同體,無始無終,無異無別,無明異相,生住異滅。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諸惡業,輪回六趣。生生父母、世世兄弟,悉成佛道,後我成佛。若殘一人,我不成佛。若知此願,二世所求悉不成者,不取正覺。」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一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佉羅陀山,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菩薩三萬六千人俱,一切諸天,及龍、夜叉、人非人等,金輪銀輪諸輪王等,從十方來。爾時世尊說是大乘無依行已,時有帝釋,名無垢生,白佛言:「世尊!我欲護世,若佛滅後,法末眾生,當何拔濟?」
佛告帝釋:「有一菩薩,名曰延命地藏菩薩,每日晨朝,入於禪定,遊化六道,拔苦與樂。若在三途,於此菩薩見體、聞名,生於人、天,或生淨土。在三善道,聞其名者,得現果報,後生佛土。何況憶念,心眼得開,決定成就!
亦是菩薩得十種福:一者、女人泰產,二者、身根具足,三者、眾病悉除,四者、壽命長遠,五者、聰明智慧,六者、財寶盈溢,七者、眾人愛敬,八者、穀米成熟,九者、神明加護,十者、證大菩提。
亦除八大怖:一者、風雨隨時,二者、他國不起,三者、自界不叛,四者、日月不蝕,五者、星宿不變,六者、鬼神不來,七者、飢渴不發,八者、人民無病。」
佛告帝釋:「於未來世,若有眾生受持此經,恭敬、供養是菩薩者,百由旬內無諸災患;惡夢、惡相、諸不吉祥、魍魎鬼神、鳩槃荼等,永不得便。天狗、土公、太歲、神宮、山神、木神、江海神、水神、火神、饉餓神、塚神、蛇神、咒詛神、靈神、路神、灶宅神等,若聞此經,是菩薩名,吐諸邪氣,自悟本空,速證菩提。」
爾時帝釋白佛言:「世尊!延命菩薩何化六道,得度眾生?」
佛告帝釋:「善男子!諸法空寂,不住生滅,隨緣生故,色身不同,性欲無量,普為得度。延命菩薩或現佛身,或現菩薩身,或現辟支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梵王身,或現帝釋身,或現琰魔王身,或現毘沙門身,或現日月身,或現五星身,或現七星身,

造塔、繞塔功德殊勝—三 海濤 輯

造塔、繞塔功德殊勝—三 海濤 輯
◎《造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宮白玉座上,與大比丘大菩薩等,及彼天主無量眾俱。時大梵天王、那羅延天、大自在天及五乾闥婆王等,各與眷屬俱,來至佛所,欲問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
會中有菩薩,名觀世音,知其意,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今此諸天乾闥婆等故來至此,欲請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唯願世尊為彼解說,利益一切無量眾生!」
爾時世尊告觀世音菩薩言:「善男子!若此現在諸天眾等,及未來世一切眾生,隨所在方未有塔處,能於其中建立之者,其狀高妙出過三界,乃至至小如菴羅果;所有表剎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猶如針等;所有輪蓋覆彼大千,乃至至小猶如棗葉,於彼塔內藏掩如來所有舍利、髮、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來所有法藏十二部經,下至於一四句偈。
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終之後生於梵世。於彼壽盡,生五淨居,與彼諸天等無有異。善男子!如我所說如是之事,是彼塔量功德因緣,汝諸天等應當修學!」
爾時觀世音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向所說,安置舍利及以法藏,我已受持。不審如來四句之義,唯願為我分別演說!」爾時世尊說是偈言:「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善男子!如是偈義名佛法身,汝當書寫置彼塔內。何以故?一切因緣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說名為法身。若有眾生解了如是因緣之義,當知是人即為見佛。」
爾時觀世音菩薩及彼諸天一切大眾、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造塔、繞塔功德殊勝—二 海濤 輯

造塔、繞塔功德殊勝—二 海濤 輯
15.勇猛常精進,堅固不可壞,所作速成就。深遠微妙音,聞者皆歡喜,安樂常無病。
16.如我所演說,厭捨三有苦,成就出世智。常在四念處,及以四正勤,四如意神足。
17.了達四真諦,根力七覺分,正道及聖果。滅一切煩惱,具足大威德,無漏六神通。
18.永離貪恚癡,及一切障礙,證獨覺菩提。得妙紫金色,相好莊嚴身,現作天人師。皆由以身業,及語業讚歎,右繞於佛塔。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右繞佛塔功德經》
◎繞塔功德
1.真金百千擔,持用行布施,不如一團泥,敬心治佛塔。《僧祇律》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佛塔右遶,或禮拜,或供養者,當得授記,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一切宿障一切罪業悉消滅。《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
3.一切如來於此法要加其威力。以誠實言、本誓加持,若有有情能於此塔種植善根,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乃至應墮阿鼻地獄者,若於此塔一禮拜、一圍遶,必得解脫;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塔及形像所在之處,一切如來神力所護。《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4.《法苑珠林》內引述《提謂經》云:旋塔得何等福?佛言,旋塔有五福德。何等為五?
一、得端正好色。何因緣得端正好色?由見佛像歡喜故。
二、得聲音好。何緣得聲音好?由旋塔說經故。
三、得生天上。何緣得生天上?由當旋塔時意不犯戒故。
四、得生王侯家。何緣得生王侯家?由頭面禮佛足故。
五、得泥洹道。何緣得泥洹道?由有餘福故。
5.《法苑珠林》內引述《賢者五戒經》云:旋塔三匝者,表敬三尊,一佛二法三僧;亦念滅三毒,一貪二瞋三癡。

造塔、繞塔功德殊勝—一 海濤 輯

造塔、繞塔功德殊勝—一 海濤 輯
◎右繞佛塔功德
1.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在在所生處,遠離於八難,常生無難處。
2.於一切生處,念慧常無失,具足妙色相。住來天人中,福命悉長遠,常獲大名稱。
3.在於閻浮提,常生最尊勝,清淨種姓中。儀貌常端正,富貴多財寶,恒食大封邑。
4.財寶常盈積,而無慳悋心,勇猛廣惠施。色相淨微妙,見者皆欣仰,所住常安樂。
5.或為忉利王,妻子悉具足,威勢力自在。或作婆羅門,持戒善通達,咒術圍陀典。
6.或作大長者,豪貴多財產,倉廩常豐足。或作正法王,自在王閻浮,率土咸歸化。或為具七寶,大勢轉輪王,十善御群生。
7.從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淨信於佛法。淨信速成已,於法無迷惑,見諸行皆空。
8.從天上捨命,下生於人中,入胎不迷亂。在於母胎中,垢穢所不染,如淨摩尼珠。在胎及生時,令母常安樂,飲乳亦復然。
9.父母及親戚,一切共鞠養,乳母常不離。眷屬皆愛念,超過於父母,資財自增長。
10.夜叉諸惡鬼,不能暫驚怖,所須自然得。經於百千劫,其身轉清淨,妙色相成滿。
11.淨眼修且廣,猶如青蓮花,兼得淨天眼。妙色常圓滿,諸相自莊嚴,成就大勢力。
12.或生帝釋宮,大威勢自在,忉利天中尊;或生須夜摩,兜率陀天宮,化樂及他化。
13.或復生梵天,梵世最自在,諸天常供養。億那由他劫,常為諸智人,恭敬而供養。
14.其身及衣服,億劫常無垢,具足白淨法。具大精進力,勤修種種行,未嘗有疲懈。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勸發菩提善因—二 海濤 輯

勸發菩提善因—二 海濤 輯
1.菩薩轉心有四因緣。何等為四?
一者、性不具足;二者、惡友具足;
三者、於諸眾生不具悲心;四者、不能觀察生死過患。
2.菩薩摩訶薩初發菩提心有二事不可思議。何等為二?
一者、於諸眾生作眷屬想;
二者、無眾生想。菩薩常以智慧觀察,唯是眾生,眾生屬誰,是名為二因。是二心能令菩薩無有退轉。
3.初發菩提有二種心。何等為二?一者、為施眾生安隱;二者、為施眾生快樂。
4.以諸善法化諸眾生令離惡法,是名安隱;能以財物賬,給眾生令離貧窮,所謂衣、食、房舍、臥具、病瘦醫藥,是名快樂。
5.不退菩薩有二種心。何等為二?一、性莊嚴,二、專心受持莊嚴。
6.常念欲令眾生安樂,是名性莊嚴;終不退轉菩提之心,因是至心能施一切眾生安樂,是名受持莊嚴。
7.不退菩薩出生福德有二處。何等為二?一者、菩提之心,二者、眾生受苦。如是二事名大善法聚。
8.初發堅心菩薩又有二事,勝於一切聲聞、緣覺。何等為二?一者、因勝,二者、果勝。
9.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所修善法,是名為因;因行善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為果。如是因、果勝於一切聲聞、緣覺。
10.不退菩薩有二大事。何等為二?
一者、發是心已即為一切無量眾生而作福田,為作父母、師長、和尚,生大憐愍。以憐愍故,行、住、坐、臥、若眠、若寤常為諸天之所守護,如轉輪王常為五百青衣鬼神之所守護;不退菩薩亦復如是:以憐愍故,若更受身,無有病苦。
二者、發心菩薩常為眾生之所樂見,猶如父母,一切眾生於菩薩所身、口、意業柔軟、無惡。是名為二。
(以上講義整理自《菩薩善戒經》)

勸發菩提善因—一 海濤 輯

勸發菩提善因—一 海濤 輯
1.菩薩有四因發菩提心。何等為四?一者、性具足;二者、善友具足;三者、慈心具足;四者、觀生死苦,具足聖行,不畏菩提難行、苦行。
一、性具足者,菩薩性自具足。
二、善友具足,有四事。何等為四?
(一)善友諸根完具,具大智慧,能示善惡,不行邪道,是名善友具足;
(二)心不放逸,能破放逸,能閉惡道;
(三)自能具足菩薩禁戒,轉以教他;
(四)不以下道轉他上道,不以小乘轉他大乘,不以修福轉他定、慧。
三、具足慈心,復有四事:一者、觀生死苦;二者、修慈悲心無有終始;三者、性勇健心;四者、得智慧心。
2.復有四事。何等為四?
一、不放逸;二、具足戒;三、能忍辱;
四者、至心專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復有四事。何等為四?
一者、等視眾生猶如一子;二者、於怨親中無有分別;
三者、得堅信心;四者、修行聖行。是為四。
4.修集慈心有四種力。何等為四?一者、內力,二者、外力,三者、因力,四者、莊嚴力。
一、菩薩摩訶薩至心專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內力;
二、為欲化度諸眾生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外力;
三、能於無量阿僧祇劫修集善行,師事諸佛及諸菩薩,是名因力;
四、菩薩摩訶薩樂近善友,聽受正法,思惟其義,如說修行,是名莊嚴力。
5.若菩薩摩訶薩以是二力——內力、因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正心、不動心、不退心、不轉心。
6.若以外力及莊嚴力,發菩提心,是名不正心、動心、退心、轉心。

四無量心 海濤 輯

四無量心 海濤 輯
1.慈.哀(悲).喜.護(捨)
一、慈有四事:一曰慈念十方;二曰如母育子;三曰極愍念之;四曰如身無異。
二、哀有四事:一曰愍之;二曰為之雨淚;三曰身欲代罪;四曰以命濟之。
三、喜有四事:一曰和顏;二曰善言;三曰說經;四曰解義。
四、護有四事:一曰教去惡就善;二曰常訓誨歸命三寶;三曰使發道意;四曰開化眾生。《演道俗業經》
2.有四事疾得佛道。何謂為四?
一曰常行大慈,哀諸群生。
二曰常行大哀,為之雨淚。
三曰常行大喜,和顏悅人視於眾生。
四曰常行大護,救度三界生死之患。《佛說決定總持經》
3.有四法修大慈心。云何為四?
一者,修大慈心,救護眾生;二者,修大慈心,度脫眾生;
三者,修大慈心,覺悟眾生;四者,修大慈心,為令眾生入涅槃故。
4.有四法修大悲心。云何為四?《大寶積經.授幻師跋陀羅記會》
一者,修大悲心,為令眾生離諸惡道,住善趣故;
二者,修大悲心,為令眾生捨諸惡行,習善法故;
三者,修大悲心,為令眾生離於小乘,入大乘故;
四者,修大悲心,為令眾生離於生死,得涅槃故。
5.有四事能調伏諸根。何謂為四?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三者喜心,四者捨心,是為四事。名無量心。《未曾有因緣經》
6.若自、若他受樂受時,遠離染心,生於慈心;若受苦時,觀三惡道,遠離瞋心,生於悲心;若受不苦、不樂受時,離無明心,生於捨心。觀一切受——無常、苦、無我。《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7.若常行慈、喜,心則放逸,以喜樂多故;若常行悲,心則生憂惱,以念苦多故。是以行捨莫令苦、樂有過。《禪法要解》

菩薩善護其心 海濤 輯

菩薩善護其心 海濤 輯
1.佛告舍利弗:在家菩薩修集二施,一者、法施,二者、財施。
2.出家菩薩修集四施:一者、筆施,二者、墨施,三者、經施,四者、說法施。出家菩薩具足成就是四施已,能調其心,破壞憍慢,修集忍辱。
3.出家菩薩具足忍辱,則能受持菩薩禁戒。又復具足三種惠施,乃能受持菩薩禁戒:一者、施,二者、大施,三者、無上施。
一、施者:於四天下尚不吝惜,況於小物,是名為施。
二、大施者:能捨妻、子。
三、無上施者:頭、目、髓、腦、骨、肉、皮、血。菩薩具足如是三施乃具於忍。具是忍已,則能受持菩薩禁戒。
4.舍利弗!菩薩欲受菩薩戒時,先當調伏、柔軟諸根,於生欲處不生欲心,於生瞋處不生瞋心,於生癡處不生癡心,於生畏處不生畏心。
5.若自知具如是四事,則為十方諸佛所知,其人亦能知十方佛。舍利弗!若知不具如是四事,受菩薩戒者,是人亦不得菩薩戒,亦誑十方現在諸佛及諸菩薩。
6.舍利弗!菩薩有二種:一者、從瞋因緣,二者、從癡因緣。
7.舍利弗!瞋者能作八大地獄因緣,癡者能為諸惡煩惱因緣。以是瞋、癡二因緣故能毀菩薩戒。
8.舍利弗!若有能於無量世中無量佛所深植德本,是人乃能受菩薩戒,了了見於十方諸佛。
9.舍利弗!受菩薩戒已,若有客塵煩惱因緣犯可懺法,應當向諸佛懺,菩薩終不造五逆罪。
10.若貪不息,乃至生子,應於十方現在佛前滿足二年晝夜,經常以慇重心求哀懺悔。
11.若為貪心取佛物、法物、僧物,如本佛前二年懺悔。
12.菩薩若以瞋恚因緣毀禁戒者,無有是處;以瞋因緣毀破禁戒得懺悔者,亦無是處。 (以上講義整理自《菩薩善戒經》)

菩薩初發心功德殊勝—二 海濤 輯

菩薩初發心功德殊勝—二 海濤 輯
1.菩提心有四種因。何等為四?
一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見、若聞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爾時則生信敬之心,作是念言:「佛、菩薩事不可思議。若佛、菩薩不思議事是可得者,我亦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至心念於菩提,發菩提心。
二者、復有不見諸佛、菩薩不思議事,唯聞諸佛、菩薩祕藏,聞已即生敬信之心。得信心故、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大智故,發菩提心。
三者、復有不見諸佛、菩薩不思議事,亦不聞法。見法滅時,便作是念:「無上佛法能滅眾生無量苦惱,作大利益,唯諸菩薩能令佛法久住不滅。我今亦當發菩提心,令諸眾生遠離煩惱諸大苦事,護持佛法,久住於世!」為住世故,發菩提心。
四者、復有不見佛法滅時,唯見惡世諸眾生等,具重煩惱、貪、恚、癡等,無慚、無愧、慳吝、嫉妒、愁憂、苦惱、不信、懶惰。見是事已,尋作是念:「大惡世時眾生大惡,不能修善。如是惡時尚不能發二乘之心,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今當發菩提之心!發是心已,乃當教化一切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菩薩於此惡世惡眾生中發菩提心。
◎菩薩初發菩提心,功德殊勝。
1.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不失正念,於諸眾生不起害心,不食肉,不欺誑,常以善法教化眾生。
2.於眾生不受、不廢、不愁,能自調伏,亦能調他。隨其所化眾生之處,皆悉能令滋長福業。
3.若以客塵煩惱因緣墮三惡道,能速得出。雖同受苦,不生楚毒。
4.見受苦者,心生悲愍。菩薩初發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以上講義整理自《菩薩善戒經》)

菩薩初發心功德殊勝—一 海濤 輯

菩薩初發心功德殊勝—一 海濤 輯
1.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立大正願,作如是言:「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當大利益一切眾生,要當安置一切眾生大涅槃中!復當教化一切眾生,悉令具足般若大智!」是則名為自利、利他。
2.是故初發菩提心者,則得名為菩提因緣,眾生緣因、正義緣因、三十七助道法緣因,攝取一切善法根本,是故菩薩名善大善,名實真實,亦名一切眾生善根,能破一切身、口、意等三業諸惡。
3.菩薩摩訶薩初發三菩提心有五事。何等為五?
一者、性,二者、行,三者、境界,
四者、功德,五者、增長。是名為五。
4.菩薩若能發菩提心,則得名為菩薩摩訶薩,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大乘行。是故初發菩提之心,則能攝取一切善法。
5.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隨行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發心,終不能得。是故發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本。
6.菩薩摩訶薩見苦眾生,心生憐愍。是故菩薩因慈悲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菩提心修三十七品,因三十七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發心名之為支。
7.發菩提心故,行菩薩戒。是故發心為菩薩戒支,是故發心名根,名因,名攝,名果亦名為子。
8.菩薩發心復有二種:一者、畢竟,二者、不畢竟。
一、畢竟者,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無退失。
二、不畢竟者,則有退失。
9.退有二種:一、畢竟退,二、不畢竟退。
一、畢竟退者,終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能推求、修集其法。
二、不畢竟者,求菩提心,修集其法。

皈依離眾苦—二 海濤 輯

皈依離眾苦—二 海濤 輯
1.在密宗裡,上師、本尊、護法都是皈依的對象。倘若上師已經證道,那麼他的心就像佛一樣,他的語或教導就是法,然後由於上師也代表僧伽,所以他的身就是僧。
2.上師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透過上師的傳授和教導,我們才有可能得到一切了悟。
3.我們並非被迫一定要視上師為佛,而是由於我們所感受到的恩澤,而自然而然生起的那種讓我們視上師為佛的虔誠。
4.密續的經典說,由對上師的虔誠來看,便可知我們的修行是否有所進步。
5.修行越進步,便會對上師生起越多的虔信心。因為當我們的悟境增加時,我們對上師的信心也會跟著加深。
6.西藏佛教習慣上,每天要唸皈依文,無論是修任何法,或做任何善行前都一樣。因為我們皈依時的心理活動本身就是一種修行,所以在修每個法的前面唸皈依文以此加深我們的誓願。
7.雖然我們在修法一開始時,便要唸誦皈依發心文,但我們不應認為這只有在一開頭才要做而已。皈依和發心應該在整個法道上永遠伴隨著我們,慈悲也是。
8.若無皈依便不可稱為佛教徒,而若無發心便不可能就。所以皈依和發心可說是一體的。
9.皈依的動作就像一樣東西,時時提醒著我們,當我們發現自己忘了努力,又陷入以往的習性時,便能藉著它提醒自己:我們是有方向、有目標、有道路走的。
10.我們在皈依佛後就不要再皈依世俗的神衹。因為皈依某種東西,便表示我們要以此為我們最究竟的目標。而既然我們的目標是要開悟成佛,那麼再皈依任何與此目標不相搭配的東西便屬不當。
11.皈依法最主要的戒律就是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縱然無法做到,也不要去傷害他們。
12.利他就是佛法的精要,而皈依僧的戒律就是鼓勵自己和他人往好的方向走,讓自己和他人都能受到正面的影響。

皈依離眾苦—一 海濤 輯

皈依離眾苦—一 海濤 輯
1.持守皈依戒的利益功德:
一、接受皈依後,我們才能開始修習佛法。
二、皈依戒可為一切戒律和不同層次的出家戒紮下一個有利的根基。
三、持守皈依戒可保護我們免受人和非人的傷害,而且一切障礙和惡緣也都會消除。
四、我們在一生當中都會得到三寶的加持。
2.皈依最重要的功德利益就是:它可提醒我們讓我們不會忘記:「我曾在某日某個地方皈依某個上師。那時我決定修行佛法就是我要的生命方向,也是我要做的事!」
3.皈依不斷提醒我們一些對自己的約定,以此我們可以慢慢形成一種習慣。
4.依照佛法來說,我們的因果業力——善或惡的行為,只不過是一種習性、一種習慣。
5.皈依最大的利益就是提醒我們不忘方向。我們皈依了佛、法、僧後,我們便成為一位佛教徒。我們皈了依,便表示我們已開始修行佛法。
6.倘若我們是一位大乘的行者,想受皈依兼發菩提心時,那麼我們便要發願利益幫助一切眾生。
7.皈依應有的認知:除佛陀以外無究竟導師;除佛法以外無真實道路;除僧伽以外無他伴可同行法道。
8.佛法是一條道路。它是佛的親身體悟,也是任何走過覺道者的經驗。任何可幫助我們開悟的方法都稱為修行,修行本身就是佛法。
9.當我們皈依時,便表示我們已決心去了解學習開悟的法門,並致力於實修,以幫助他人也能獲得與我們同樣的證悟。
10.真正皈依佛的內涵包括了我們深信證悟的可能性,並決心達成它。決心學習法門並且付諸修行就是皈依法的真義。
11.若想真正做到皈依法的話,我們一定還要皈依僧,因為法的實悟乃來自於僧。

戒聞利身.自利利他 海濤 輯

戒聞利身.自利利他 海濤 輯
1.凡是能發心自利利他,就是大乘菩薩。而要達到自利利他之行的兩個基本要件,就是「戒」和「聞」。所以,《法句經》上云:「自利利人,益而不費。欲知利身,戒聞為最。」
2.利己利人——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此人迴向得究竟,心常清淨離眾毒。《華嚴經》
3.自利利人是大乘佛教的目的,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能夠自他兩利,是最上等人,是佛的世界。
4.修行布施,能使善名流布,隨所生處,財寶豐盈,是名自利;能令眾生心得滿足,教化調伏,使無慳吝,是名利他。《發菩提心經論》
5.「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湣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法華經•譬喻品》
6.人有四輩——有人自護身,不護他人身;有人護他人身,不自護身;有人亦不自護,亦不護他人;有人亦自護,亦護他人。是人不自護,亦不護他人,是最下賤人。護他人,不自護,是勝上。若人自護,不護他人,是勝上。若自護,亦護他人,最第一。《七處三觀經》
7.五種非人——佛陀說有五種非人:應笑而不笑,應喜而不喜,應慈而不慈,聞惡而不改,聞善而不染。《增一阿含經》
8.如何利身?
一、持戒:戒能防非止惡,戒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如《發菩提心經論》云:「修持戒者,悉淨一切身口意業,於不善行,心能捨遠,善能呵責惡行毀禁,於小罪中,心常恐怖。……修持戒故,遠離一切諸惡過患,常生善處,是名自利;教化眾生,令不犯惡,是名利他。」
二、聞法:除持戒外亦需多聞,所謂聞所成慧。佛法中一切功德都由聞法而來。龍樹菩薩說:聞法由三處聞,即從佛聞法、從佛弟子聞法、從經典聞法。又聞法有四種功德:由聞知諸法、由聞遮眾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因此,常常聽聞善法,接受學習,實踐體會,便能受益。

忍者無怨,必為人尊—二 海濤 輯

忍者無怨,必為人尊—二 海濤 輯
二、惟忍辱可怙:「忍」是眾生唯一的依怙。「世無所怙,惟忍可恃。忍為安宅,災怪不生;忍為神鎧,眾兵不加;忍為大舟,可以渡難;忍為良藥,能濟眾命;忍者之志,何願不獲!」《羅云忍辱經》
三、忍辱得眾善:忍辱是一種陰德,可以增長福報。《大方等大集經.月藏分》載:
忍為世間最,忍是安樂道,忍為離孤獨,賢聖所欣樂,
忍能顯眾生,忍能作親友,忍增美名譽,忍為世所愛,
忍得富自在,忍能具端正,忍能得威力,忍照於世間,
忍得諸欲樂,忍能成工巧,忍力降伏怨,及以除憂惱,
忍得好容色,忍能具眷屬,忍招諸勝報,忍能趣善道,
忍得人樂觀,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諸苦,忍得壽命長,
忍能息諸怨,不害于眾生,忍能離偷盜,忍能舍淫欲,
忍能止妄語,兩舌綺惡言,忍能除貪瞋、及離邪見意,
忍力成施戒,精進及禪那,般若波羅蜜,能滿此六度。
四、忍是菩提因:忍辱不只可以培養世人的品格,而且也是成佛的重要法門。
(一)《羅云忍辱經》云:「吾今得佛,諸天所宗,獨步三界,忍力所致。」
(二)《優婆塞戒經》云:「我身若被截斫分離,不應生瞋,應當深觀往業因緣,當修慈悲,憐愍一切,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當云何能調眾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忍辱果。我若不種如是種子,云何獲得如是正果?」
8.忍辱有如是功德,故《四十二章經》云:「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無怨,必為人尊。」
9.忍辱的方法:據《瑜伽師地論》載,忍辱含不忿怒、不結怨、心不懷惡意等三種行相。

忍者無怨,必為人尊—一 海濤 輯

忍者無怨,必為人尊—一 海濤 輯
1.佛法中的忍,是很高的菩薩道。如寒山大師說:「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2.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遺教經論》
3.忍之為明,踰於日月。龍象之力,可謂盛猛,比之於忍,萬萬不如一。七寶之燿,凡俗所貴,然其招憂,以致災患;忍之為寶,終始獲安。布施十方,雖有大福,福不如忍。《羅云忍辱經》
4.捨恚行道,忍辱最強。《法句經》
5.忍有二種:
一者,世忍:能忍飢、渴、寒、熱、苦、樂,是名世忍。
二者,出世忍: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瞋、癡等,悉能忍之;能忍難忍,難作能作,名出世忍。《優婆塞戒經》
6.忍有四義:
一、遭惡罵時默而不報:以沈默折服惡口。
二、遇打擊時心能平靜:以心平氣和贏千秋事業。
三、受嫉恨時以慈對待:以慈悲心消弭懷恨嫉妒。
四、有譭謗時感念其德:以感念恩德彰顯道德涵養。
7.忍辱的功用有四:
一、忍辱能息怨:「不可怨以怨,終已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出曜經》
(一)人能於橫辱之來,全以慈湣行之,不為所動,惡自息滅,如火燃虛空,薪盡火息,虛空不壞,是故忍辱者能感化一切惡人。
(二)據《賢愚經.羼提波梨品》載,過去久違劫時,印度波羅奈國迦梨王在位,有仙人羼提波梨居住山林,修忍辱行。王因女色故,截斷仙人手足、耳鼻等,仙人忍之,並悲湣發願成佛後先度王等,王遂懺悔而供養之。因此,「忍者無怨,必為人尊」。

戒殺得安隱 海濤 輯

戒殺得安隱 海濤 輯
1.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能常安群生,不加諸楚毒,現世不逢害,後世常安隱。《法句經》
2.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姓,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應何如?(黃山谷)
3.《大智度論》云:
一、若實是眾生,知是眾生,發心欲殺而奪其命,生身業,有作色,是名殺生罪。其餘閉繫、鞭打等,是助殺法。
二、復次,殺他得殺罪,非自殺身。
三、心知眾生而殺,是名殺罪,不如夜中見人,謂為杌樹而殺者,故殺生得殺罪,非不故也。
四、快心殺生得殺罪,非狂癡。
五、命根斷,是殺罪,非作瘡。身業是殺罪,非但口教敕。
六、口教是殺罪,非但心生惡。如是等,名殺罪相,不作是罪,名為戒。
七、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從今日不復殺生!若身不動,口不言而有信,而獨心生自誓:我從今日不復殺生!是名不殺生戒。
4.戒殺可以培養慈悲心,減少世間的暴戾。積極的戒殺,則是要更進一步做到培養慈悲的胸懷,護念眾生,安養有情。
5.戒殺與殺生:
一、殺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惡事;戒殺者,心懷慈湣,喜悅長駐。
二、殺生者,眾生增惡,眼不見喜;戒殺者,一切眾生,皆樂依附。
三、殺生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戒殺者,得無所畏,安樂無怖。
四、殺生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戒殺者,命欲終時,不憂不悔。
五、殺生者,身壞命終,墮三途中,若出為人,短命多病;戒殺者,常生人天,受勝妙樂,乃至成佛,住壽無量。

修行叮嚀語 海濤 輯

修行叮嚀語 海濤 輯
1.聞法時,如果心念不集中,就好比把水倒入密閉的容器,一滴水也無法注入的。
2.如果不反覆思維它的要點,同時深植於心,就好比把水注入裂壺中。
3.或者以煩惱心來聽聞開示,就如同把加持過的甘露水注入裝有一滴毒液的容器中,甘露染毒後將無法使用。
4.佛教在教義上強調二件事,即正知與修行。
5.佛教的正知讓我們澈悟外在的現象與我們自心的究竟本質,不管古代,一千年前或現代,究竟實相從沒改變。
6.心的本質是明性與空性,它沒有一個你可以指出的實體,它是無始亦無終,不生亦不滅的。
7.在死亡時最糟的敵人就是執著、貪慾以及對人或事的依戀不捨——不管是朋友、家產、財富等等。
8.死亡只是身體與心識的分開,而心識或神識仍繼續作用。
9.生命裡沒有任何可以永久持有並保值的東西。價值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價值觀也隨著變淡。
10.從此生到來世,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你可以掌握,只除了一樣——那就是對自心的觀照了解,以及對菩提心運作的了解。
11.此生的一切活動,宛如波浪般無盡起伏。無數的念頭奔過我們心頭,每個都令我們生起更多念頭,增加更多的迷惑與不滿足。
12.除心能創造輪迴與涅槃外,別無他物——唯念頭爾。一旦我們認識念頭是空性的,心便永遠無法欺騙我們。
13.妄想的顯現如海市蜃樓;美麗的形相無益於心,醜陋的外形也無損於心。
14.心性自身的本體就是空性。我們所稱為心的,並沒有形狀、顏色,從任何一方面來說都是如此;因為沒有任何實有的東西,因為心性它的自性是空的。
15.罪業無論重輕,皆可藉由殊勝的佛法使之消除清淨,唯重罪所需之心力要大,時間要久,才能消除盡淨。

佛法的思維—三 海濤 輯

佛法的思維—三 海濤 輯
1.成佛的基礎在於我們本具的佛性,而其所賴的則是珍貴的人身。
2.佛在經典中說:「你看到一些金的東西,不能說它就是金子。你應先檢查它是否是金子。」我們不應依靠人,而是依靠那人所說的佛理,此即依法(實相)不依人。
3.「無知就是痛苦」這是文殊師利菩薩有關智慧最重要的教授。
4.現在我們的智慧微薄,但無明卻很熾盛。
5.沒有出離心的人學佛法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好像一個犯人了解監獄是一個不好的地方,他唯一的希望便是離開它。我們如果知道輪迴的痛苦,自然會想離開輪迴的監獄,而且一點執著也不會有。
6.了解別人的痛苦,體會別人的痛苦,在佛教裡是很重要的,只知道還不夠,應該進而去尊重別人痛苦。
7.慈悲與智慧是沒有分別的,這也就是菩提心的真義。
8.試著去感受對一切生靈充滿之慈心,與幾近不忍之悲心,是圓滿諸佛菩薩大願的最佳方式。
9.菩薩道修持的精要所在,是超越我們對自己的執著,並完全奉獻自己服務他人。
10.一個人是否具足菩提心,也就是菩薩的願心,決定了一個人所修的法是否為大乘法。
11.皈依的根本乃在於虔誠與慈悲——對佛、法、僧三寶充滿虔信,並以慈悲祈願一切眾生都能脫離痛苦。
12.對眾生慈悲,乃是一種希望能帶領一切眾生由輪迴苦海之各種問題和痛苦中解脫的願力。
13.培養慈悲和勇氣,是成為一位菩薩的準備和訓練。
14.若菩薩生起真正的大悲心,會如實地感覺到:「我一定要為眾生解除一切痛苦,縱使必須自己一個人獨做,我也毫不猶豫!」當心中生起這種願望和勇氣,就是為菩薩的開始。

佛法的思維—二 海濤 輯

佛法的思維—二 海濤 輯
1.人人本來具足清淨的本性。這個「真實」現在就存在於我們自己,它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實相」極為單純,心靈單純才能夠接觸到真實。
2.禪坐可以幫助我們超越知性的限制,而將心靈安住於自然境界。
3.「不明瞭」、「無知」本身就是痛苦,或者我們可以說,它就是痛苦的原因。
4.只知道照顧自己的身體,卻從不照顧自己的心靈。這個不平衡的結果就是:苦悶。
5.如果我們無法在此生證悟解脫,我們也不用沮喪失望,因為喪志對我們並沒有幫助。
6.精進是正面的,喪志是負面的,所以即使我們無法勤勉精進,也要試著不要喪志。
7.如果不能夠接受自己的短處,就會變得對自己不滿意,這就是說我們對自己的佛性也不滿意。
8.如果我們現在的境遇不錯,但在知曉了過去生的一切之後,也便沒有什麼好驕傲的了,因為我們知道這是由於過去世所做的一些善業而來。
9.當我們貧窮生病或遭遇不幸時,我們也別心生怨恨,這是我們應得的,因為我們在過去世中必定造作了惡業,給他人製造了麻煩,所以有此果報。
10.如果生命中有所缺陷,我們應該要坦然接受。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放棄勤勉精進,我們應該持續地精進、持續地容受自己的缺點。
11.一方面感激我們的惡業,一方面感激我們的善業;感激我們的成就,同時感激我們的缺陷。接受生命之中所發生的一切,那麼我們就會成為一位快樂的佛教徒。
12.一切的問題與痛苦皆因惡行、惡語以及不良動機、不良發心而來的。

佛法的思維—一 海濤 輯

佛法的思維—一 海濤 輯
1.佛陀法教的本質是一樣的,三乘佛法的本質也是一樣的,之所以有分,乃是為適合不同根器的眾生。
2.三乘之有所不同,乃在於其到達證悟的境界所使用的修行法門不同。
3.學習佛法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老師。沒有老師從旁協助指導,我們很難適當地學到正法。
4.修學佛法最好追隨某一個清淨的傳承而修,如此才不致混淆迷惑。除了上師必須對弟子具有慈悲心,弟子對上師要虔敬之外,傳承沒有其他的傳遞方法。
5.良好傳承的條件:上師當然必須具足傳承,然後他對弟子必須有慈悲心,以及傳法的意願,弟子則要為師所感召、有歸屬感、具足虔敬。
6.經由聽聞法教和禪修,我們的修行便漸趨穩固,直至終於進入觀的階段,這是學習如何將心自然安住。
7.修行的目的,便是要引導每個人去了解並證悟他們的內在自性,而非加入什麼新的或額外的東西。
8.為了了悟原本具足的自性,我們必須藉著聽聞法教、思惟所學、實際禪修方能開悟。這種特質與我們不曾稍離,我們不須向外覓求任何新的東西。
9.為了了悟自心明性的智慧,我們所要做的便是消除無始劫來所積的業障,業障消除後,自可達到了悟自心明性的智慧之果。
10.自心本性很難與其本身的障礙分開,因為它們就是這樣連結一起,好似不曾分離過。
11.日常生活中所呈現的每一種現象,其究竟其實只是心靈的虛幻投射而已。
12.我們的意識可以比諸天空,它或許暫時會被雲霾所遮蔽——我們清淨的本性或心靈也可能暫時會被「幻想的自我」所遮蔽。

佛法修行精要—二 海濤 輯

佛法修行精要—二 海濤 輯
1.痛苦的解脫乃建立在習氣的淨除之上。因此,只要我們停止造業,同時培養良好而正面的習性,便絕對可以清除我們不好的習氣。
2.業力的形成是透過我們的心、我們的身體和言語所造作出來的。
3.持戒可讓我們時時對因果業力的法則,保持高度的警惕之心,並且正確地做一切事。
4.持守小乘戒或在家戒後,如果再進一步受菩薩戒,那麼積聚福德的力量就會更大,因為受了菩薩戒就是走向菩薩道。
5.當我們以真摯的慈悲心及利他心來積聚福德,並且使心置於三摩地(定)的狀態,那不論做什麼善法,如供養、布施或修法等,都會成為積聚福德資糧最殊勝的法門。
6.供養時態度的正確與否,會影響到其所產生福德的大小。
7.不明而修(不具正見的修行)也可能讓我們變得更加愚痴。
8.火供除了做殊勝的供養外,也代表焚毀消除我們所有一切煩惱業障等。
9.究竟的火供乃代表無我與空性的觀修。了悟無我與空性的智慧之火焚燒摧毀我們所有的妄念、惡業、習氣與障礙。
10.我們必須在每次修完法後,安住在無念的狀態中,以做積聚智慧資糧的準備。
11.為何金剛乘又稱為密乘?
一、密乘並不是像一般人所誤解,以為它是不輕易傳授給人的意思,而是要具備相當的根器,才可以修金剛乘的教法。
二、如不具備慈悲心及菩提心的基礎,即使去修金剛乘的教法,也不會得到利益,這就是所謂密乘的意思。
三、因此,起初修行時,應多多下工夫修持,使自己具備非常強烈、穩固的慈悲心,一旦有了強烈又穩固的慈悲心為基礎,那再修持金剛乘才能達到良好的成果。
四、金剛乘是開悟最快的修行法門,但須具有慈悲心及菩提心的基礎才能快速有成,否則金剛乘就說不上是最快的法門。

佛法修行精要—一 海濤 輯

佛法修行精要—一 海濤 輯
1.當我們在修持或聽聞佛法時,必須培養想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心態,這不僅是短暫的做法而已,最終還要幫助六道眾生解脫痛苦。這就是正確的心態。
2.無論我們對自己感到多沮喪,或覺得自己難以達到證悟境界,但我們全都具有智慧的本能。
3.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解脫世間的痛苦,而達究竟的喜樂。修行是否能達開悟,要視行者的心態而定。
4.同樣一個由上師教導的修行法門,也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出現,這完全是依弟子所持的心態而定。
5.在聽聞、思考和修行佛法時,我們應培養利益他人的心態,才能獲得修行的圓滿成就。
6.我們在做任何事時,都必須發展正確的心態——不論是聽聞、思考或實修佛法,或做一般的俗事。
7.一切教法都是來自佛的化身。化身佛源自報身佛,而報身則源自法身。
8.「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之不同:前者強調「發心」,後者著重「實踐」。
9.菩提心有兩個重要的特性,即悲與智。要深達於悲,則需了解他人希求快樂、幸福以及解脫之心,與我們自身並無二致。
10.皈依文是菩薩戒之基礎,它是一種助力。
11.空性的體驗是開悟的精髓,也是利益一切眾生的發心——菩提心的根本。
12.心智清明與不清明的分別在於是否了悟一切皆幻,也就是萬法之空性的本質。
13.如果沒有初步的空性體驗,要談真正的慈悲是不可能的。
14.菩薩所生出的菩提心是平等地去對待一切眾生,只有以此無分的發心,才能真正有能力去利益他人。

布施功德殊勝行—二     海濤 輯

布施功德殊勝行—二     海濤 輯
1.施橋梁時,願與一切眾生得六度橋,越生死河,至涅槃岸。
2.若施瓔珞,願與一切眾生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瓔珞莊嚴。
3.若於曠野沙磧之處,往來渴乏,為日所曝,施以井池,飲水沐浴,願與一切眾生離於流轉生死曠野、三毒炎火、渴愛之苦。復願我身為法泉池,一切智水充滿其中,隨彼眾生飲水沐浴,竭生死源,得真解脫。
4.施義堂屋,令諸眾生,離風雨、怨賊、惡獸、怖懼,身得安樂,願與一切眾生悉得入於涅槃堂屋,離煩惱賊、地獄寒熱、生死風雨,永無怖畏。
5.若施氈褥、細軟、敷具,願與眾生坐菩提座,自然覺悟,得真平等。
6.若施種種上妙衣服,願與一切眾生得三乘法衣,普覆一切苦惱眾生。
7.若施三寶、師僧、父母種種燈燭,願與一切眾生得一切智眼。
8.若施音樂,願與一切眾生得真天耳,十方世界所有音聲皆悉聞知。
9.若於迥遠無佛法處,建立僧坊及招提舍,置諸資具、飲食、湯藥,願與一切眾生置涅槃城安樂之處,永離流轉生死之苦。
10.若施湯藥,願與一切眾生施以法藥,除煩惱病。
11.若施僕使,願於一切眾生悉如阿難奉侍如來,若救囚繫令得解脫,願與眾生,遠離一切煩惱囚擊,得真解脫,住法王位。
12.若施金銀及無價寶,願與一切眾生得百福相,莊嚴其身。
13.若施寶冠莊嚴之具,瓔珞、環釧、耳璫、珠鬘種種校飾,願與一切眾生獲八十種好,莊嚴法身。
14.若施阿蘭若修道之處,願與一切眾生得四聖種,依止之所。
15.若施伏藏,願與一切眾生得佛無上功德法財。
16.菩薩摩訶薩於所愛敬貞順妻妾及以端正孝友男女,愛無雙者以用布施。若我不捨此妻子者,云何得與一切眾生為法父母,及能憐
17.愛一切眾生,悲愍救護如己愛子,能令離於生老病死。17.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一切寵愛珍惜之者悉皆布施,乃至成佛無上菩提。慈氏當知!如是施者,名為菩薩行於大施。

布施功德殊勝行—一     海濤 輯

布施功德殊勝行—一     海濤 輯
1.佛告慈氏:以食施者,當施五事。云何為五?
一者,施命。若人無食難以濟命。
二者,施色。因得食故顏色和悅。
三者,施力。以是食故增益氣力。
四者,施樂。以此食故身心安樂。
五者,施辯。若飢餓者身心怯弱,言說謇訥(言詞鈍拙)不能辯了,飲食克足,身心勇銳,得大辯才,智慧無礙。
2.菩薩摩訶薩施飯食時,應作如是迴向發願:我施食時施此五事,
一、施命者,願與一切眾生,得佛壽命長遠無量,一劫二劫隨願而住。
二、施色者,願與一切眾生,得佛色身如紫金色,照曜世間過百千日。
三、施力者,願與一切眾生,得佛十力一一節中,皆有八萬四千六百六十三種那羅延力。
四、施樂者,願與一切眾生,得佛無比涅槃安樂。
五、施辯者,願與一切眾生,得佛世尊四無礙辯。
3.若施味時,願與一切眾生,得佛無上甘露法味具足充滿,安置無比清淨涅槃。
4.若施漿時,願與一切眾生除其渴愛。
5.若施美飲、砂糖、石蜜、甘蔗、葡萄、種種香飲,得如來口中四牙,所有飲食及諸毒藥,至此牙時變成甘露。
6.若施醫藥,願與一切眾生得六度藥,療生死病,悉得痊除,獲涅槃樂。
7.若施衣服,願與一切眾生,得慚愧服以覆其身,離諸陋形,端嚴殊勝,獲金色身,最勝無比。
8.若施塗香種種末香,願與一切眾生戒香塗身,悉除煩惱,臭穢習氣。
9.若施象馬、車乘、輦輿、船筏,願與一切眾生皆得如來隨心三昧,遊止自在,無所障礙。

精進勇猛力       海濤 輯

精進勇猛力       海濤 輯
1.《菩薩本行經》云:佛告阿難:夫懈怠者,眾行之累。居家懈怠,則衣食不供,產業不舉。出家懈怠,不能出離生死之苦。一切眾事皆由精進而得興起。
2.《增壹阿含經》云:若有人懈惰,種不善行,於事有損。若能不懈惰精進者,此最妙,於諸善法便有增益。所以然者,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作佛.至真.等正覺。我以精進力勇猛之心,使彌勒在後成佛。……是故眾比丘當念精進,勿有懈怠。
3.《大智度論》云:若人欲得所聞皆持,應當一心憶念,令念增長。先當作意於相似事繫心,令知所不見事。如周利槃陀迦比丘,繫心拭革屣物中,令憶禪定,除心垢法,乃得羅漢果。
4.彼人暗鈍,令誦掃帚兩字,猶不俱得。得掃忘帚,得帚忘掃。如此矇鈍,尚得聖道。何況利人,不得聖道。天下極鈍,豈過於此。佛法貴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縱復寡聞,亦先入道。
5.《毘婆沙論》:如二人俱至一方,一乘疾馬,一乘鈍馬。雖乘鈍馬,以前發故,先有所至。如是信解脫人,勤行精進,先至涅槃。
6.《月燈三昧經》:菩薩精進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他不折伏;二、得佛所攝;三、為非人所護;
四、聞法不忘;五、未聞能聞;六、增長辯才;
七、得三昧性;八、少病少惱;九、隨所得食,食已能消;
十、如優鉢羅花,不同於杵。
7.《大方等大集經》云:有四種精進,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勤於多聞;二者,勤於總持;
三者,勤於樂說;四者,勤於正行。
8.精進有十念:
一、念佛無量功德;二、念法不思議解脫;
三、念僧清淨無染;四、念行大慈,安立眾生;
五、念行大悲,拔濟眾苦;六、念正定聚,勸樂修善;
七、念邪定聚,拔令返本;八、念諸餓鬼飢渴熱惱;
九、念諸畜生長受眾苦;十、念諸地獄備受燒煮。菩薩如是思惟十念、三寶功德,專念不亂,是名正念精進。《發菩提心論》

戒妄語.護口修善言 海濤 輯

戒妄語.護口修善言 海濤 輯
1.菩薩有三法常懷至誠。何謂為三:未曾欺佛、不自欺身、亦不欺誑一切眾生。《寶女所問經》
2.欺為眾惡本,自絕善行業,是故致痛聚,妄言何益人?《佛說須賴經》
3.妄語言說者,惱一切眾生。彼常如黑暗,有命亦同死。語刀自割舌,云何舌不墮?
4.若妄語言說,則失實功德。若人妄語說,口中有毒蛇。刀在口中住,焰火口中然(燃)。口中毒是毒,蛇上毒非毒。口毒壞眾生,命終墮地獄。
5.若人妄語說,自口中出膿。舌則是泥濁,舌亦如熾火。此如是羂縛,地獄之前使,破壞法橋等,皆是妄語過。《正法念處經.觀天品》
6.莫作妄語說!一切惡因緣,能繫縛生死!善道不可見,二世不饒益,一切相憎惡。妄語者能令,一切法空曠,若人即生時,口中有大斧,如是能自割。所謂妄語說,一切惡之幡,一切惡處繩。癡闇之藏處。《正法念處經.地獄品》
7.口寂然,護於言語,所說無缺,口辭真諦,在於獨處,若大眾中,言常至誠,不以國故而兩舌也。不以珍寶具足貨業而欺虛言,不以父母親族貪財惜寶而兩舌也。《寶女所問經.問慧品》
8.妄語的果報:據《大智度論》卷十三所載:犯妄語戒而無慚愧心者,自斷於至涅槃及生天之道,並有十種惡報:
一、口氣常臭;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
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
四、智人謀議,常不參與;
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
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
七、常多憂愁;八、種誹謗業因緣;
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9.佛陀過去五百世未曾說過妄語,而修得廣長舌相。所以,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

修行的叮嚀語—二 海濤 輯

修行的叮嚀語—二 海濤 輯
1.我們不應表現於外、敗壞自我德行者有三:
一、驕傲的行為,二、毀謗與中傷,
三、諂上驕下的勢利。
2.我們應時時提醒自己,不該做者有三:
一、諂媚,二、追隨不具德之上師,三、洩露祕密。
3.我們不該執著於上、念念不忘者有三:
一、美女的身材,二、朋友的言行。三、自己的功德。
4.我們應該服從規範、切實遵守者有三:
一、與人交往的禮儀,二、入境隨俗,三、心中的佛法。
5.我們不該擁有、應確實檢討進而排除者有三:
一、阿諛巴結的行為,二、急躁衝動的反應,
三、不求上進、知識淺薄的頭腦。
6.我們不該垂涎妄想、汲汲營營者有三:
一、富貴人家的財富,二、大公司、大組織的權位,
三、金銀珠寶、昂貴的奢侈品。
7.我們應表達尊重、不該損毀其名譽者有三:
一、受尊敬的人,二、生意上的對手,三、傾慕者。
8.我們不該讚美者有三:
一、不受歡迎的人,二、自我本位主義者,
三、喜愛對他人讚美自己孩子的人。
9.我們須保持中立立場,既不輕視,亦不刻意讚揚者有三:
一、親戚,二、不熟識的導師,
三、事實上——任何一個人我們都不能輕視,也無法任意讚揚。
10.簡而言之,其要點在於我們必須無時無刻真心地觀照自己,不論在宗教或非宗教上的事務均是。這就是教導。

修行的叮嚀語—一 海濤 輯

修行的叮嚀語—一 海濤 輯
1.我們必須永誌不忘、常懷在心者有三:
一、尊貴偉大的上師,二、充滿慈悲的佛陀,
三、來自真心的教法。
2.我們必須時刻憶持不忘、念念在茲者有三:
一、為我們灌頂的根本上師,二、根本上師所給予之開示,
三、我們自己所發的誓願。
3.我們必須確定目標,並且安住在其中者有三:
一、身心合一,二、深習禪定,三、心不外求。
4.我們必須善加面對、繼而以修行使其不縈於懷者有三:
一、對敵人的憤怒,二、對外境的貪戀,
三、在生活中陷入昏沉或是懈怠的時刻。
5.我們必須在生活中時刻遵行的律則有三:
一、沉默是金,二、不偷不盜,三、時刻謹慎。
6.我們必須保持緘默、不刻意誇顯自己能力者有三:
一、我們的學識,二、別人的錯誤,三、未來的計劃。
7.我們不該刻意顯露、大肆宣揚者有三:
一、虛幻無常的熱誠,二、策謀和虛偽的心,
三、自己特別的修持。
8.我們必須避免接觸、進而遠離者有三:
一、爭論,二、擁擠處,三、賭窟。
9.我們不應樂於討論、大加宣揚者有三:
一、錯誤的教導或知見,二、陌生人的私事,
三、妄想荒謬之事、不可能的奇蹟。
10.我們不能保留、更不應執著其中者有三:
一、無常的感情,二、反覆的言論,三、不定的行為。

菩薩的自利與利他 海濤 輯

菩薩的自利與利他 海濤 輯
◎云何為法?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果,是名為法。是六種果,凡有四事:
一者、修集道故;二者、莊嚴菩提故;
三者、自他利益故;四者、得後世大善果故。
1.菩薩行施,破壞慳貪。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行布施。欲施、施時、施已歡喜,是名自利;斷除眾生飢渴、苦惱、寒熱、恐怖,是名利他。捨是身已,獲大自在,饒財尊貴,是名大果。是名菩薩布施四事。
2.菩薩摩訶薩受持禁戒,除滅惡戒。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持禁戒。離破戒怖,臥安、覺安,心無悔恨,歡喜悅樂,是名自利;於諸眾生無有害心,施眾生無畏,是名利他。持戒故,受人、天樂,得道涅槃,是名大果。是名菩薩持戒四事。
3.菩薩摩訶薩修於忍辱,破壞不忍。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修忍辱。若自、若他遠離怖畏,是名自利、利他。以忍因緣無有瞋心,眷屬不壞、不受苦惱,心無悔恨;捨是身已,受人、天樂,得道涅槃,是名大果。是名菩薩忍辱四事。
4.菩薩摩訶薩勤修精進,破壞懈怠。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修精進。臥安、覺安,離諸煩惱,增長善法,身受安樂,是名自利;菩薩精進不惱眾生、打擲、呵罵,是名利他。捨是身已,受人、天樂,身得大力,獲菩提道,是名大果。是名菩薩精進四事。
5.菩薩修定,壞破亂心。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修禪定。現世受樂,身心寂靜,是名自利;以身心靜故不惱眾生,是名利他。捨是身已,受清淨身,安隱快樂,得道涅槃,是名大果。是名菩薩禪定四事。
6.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慧,破壞無明。莊嚴菩提道,以四攝法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修行智慧,以知法界故,身受安樂,是名自利;能教眾生世間之事及出世事,是名利他。能壞煩惱、智慧二障,是名大果。是名菩薩智慧四事。

菩薩行—三 海濤 輯

菩薩行—三 海濤 輯
1.忍辱波羅蜜是我們瞋心的解毒藥。
2.瞋恨心是最厲害的惡業,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培養忍辱心。
3.所謂忍辱,不僅要容忍對我們有傷害的敵人(生忍),而且其它一切的境界也要忍耐(法忍)。
4.打坐時對治各種習氣煩惱的方法
一、如果欲望很多,就觀想一切都是無常的。
二、如果瞋恨心很重,就要觀想慈悲。
三、如果愚癡心很重,就要觀想因緣觀。
四、如果煩惱平均而不偏重,則修數息法。
五、如果傲慢心重的話,則修自他交換。以這些方法修禪定,則可壓治煩惱。
5.修智慧波羅蜜,自己不但要累積智慧資糧,同時也要累積功德資糧。
6.佛法的正道可由二方面來說,一是代表慈悲菩提心的善巧方法,另一是代表了悟空性的智慧,而二者之合一始是正法道。
7.平時應修學四無量心:
慈無量心:願一切眾生皆得樂及樂因,這是一種予樂之心。
悲無量心:願一切眾生皆離苦及苦因,這是一種拔苦之心。
喜無量心:願一切眾生皆得無苦之妙樂,這是一種隨喜之心。
捨無量心:願於一切眾生,無論怨、親皆捨二元對待,住大平等性;這是一種平等之心。
8.四無量心的發願文: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怡悅。
願諸眾生遠離貪瞋之心、住平等捨。
此四條願文所表達的也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

菩薩行—二 海濤 輯

菩薩行—二 海濤 輯
1.當我們把物質的東西給別人時,目的是為了利他,亦即利益他人最基本的需要,沒有這些基本的需要則無法生存。
2.生命的布施是指當眾生有恐懼時,我們必須去保護他們,救度他們,即使犧牲自己生命,在所不惜。
3.佛法可使內心平靜,進而了知心的本性,因此要做法布施。
4.當我們以污染的心行布施時,反而會害了別人,就好比給人家毒藥、子彈、刀等,接受的人會受到傷害。
5.以下三種情形亦屬污染心:
一、為了名利而布施。
二、為了競爭而布施,例如,見他人布施多,而生起比他布施更多的心。
三、為了來生能得財富或往生天道而行布施。
6.何謂清淨的布施心?即是以誠懇的態度、供養的態度、沒有條件的態度來布施給他人,所布施的東西都是能夠利益他們的。
7.行布施時要有三種清淨心,即以三種正確的觀念、觀想行布施,也就是三輪體空:
一、應了解自我的真理,應了解布施者無我,且是一種幻化的。
二、應了解所布施的東西也是幻化的。
三、接受我們布施的對象也是幻化的。
8.如能將布施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則我們所得的功德將會更穩定廣大,更能導致世間及出世間的成就。
9.持戒是一切的基礎,依此基礎,可以使我們得到世間的成就,也可以得到成佛的最高成就。
10.持戒的方法:
一、首先要受戒,然後要守戒。守戒的目的是使心平靜下來,心能清淨,然後可以明白真理。
二、守戒亦可以累積功德,此時必須注意我們的心念。
三、要利他,以一切方法來幫助人。
11.如果持戒且能:一、具有不二的見地;二、了解空性;三、具慈悲心,則我們的持戒將超出世間的持戒功德。

菩薩行—一 海濤 輯

菩薩行—一 海濤 輯
1.進入佛法的第一件事就是皈依三寶。皈依以後,我們要進一步的持戒,首先要持別解脫戒。
2.因受戒能使身口意的惡業,別別解脫,故名別解脫戒。
3.受了戒以後,須做三種修行:一、要持戒;二、要習禪定;三、要增長智慧。
4.菩薩要布施、守戒、忍辱、精進、禪定,並要有智慧。布施是完全的捨棄,守戒是全力幫助他人,忍辱是克制憤怒,精進是樂於真理,禪定是不執一處,智慧是真理的本義,慈悲是愛的情感。
5.布施可以得到財富,守戒可以得到快樂,忍辱可以有美德,禪定可以得平等,精進可以得真理,智慧可以得自由,慈悲可以達到上述的一切。
6.具菩提心者,方得真覺悟;發菩提心故,與諸佛相契。
7.發菩提心有三種情形(三種發心):
一、我所以要成佛,乃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為了度眾生發成佛願。
二、願一切眾生在我之前成佛,先我而成佛。
三、願我及一切眾生都能同時成佛。
8.如果我們能夠發出慈悲的心懷,為一切受苦受難的眾生祈求,則我們一方面擴大了我們的心胸,另一方面也加強了我們對一切眾生的關懷。
9.眾生因有我執,而衍生出貪愛、瞋恨、愚痴、妒(疑)、驕慢等五種束縛。
10.一切眾生,尤其是人道眾生,都想要離苦得樂。快樂從何而來?財富資糧具足才有快樂。財富從何而來?即從布施而來。
11.布施在六波羅蜜當中,是最容易修且最有效的法門,所以把它列為第一個波羅蜜。
12.行布施時要具備兩個條件,才算是真正的布施,即布施者本身具有正念且沒有執著。

菩薩的慈悲觀—四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觀—四 海濤 輯
1.學菩薩戒者當修二事:一者、慈心,二者、信心。菩薩修集如是二法得信解心。
2.菩薩受持菩薩戒者,至心專念自省己過,不訟彼短。見行惡者,心不瞋恨;見破戒者,心生憐愍,無有瞋惱。
3.菩薩受行忍辱慈悲心,欲令一切眾生斷愛恚故。
4.菩薩摩訶薩若為眾生所打罵時,作是思惟:
一、緣我是身造作惡業,今自受報,云何於彼而生瞋恚。我亦不求是苦煩惱,今若不忍後復增多,不忍辱者是則名為苦煩惱因。
二、我所受身及諸煩惱,非眾生過自是我咎,若有惡事實不樂受,今若不忍便是自作,若自作者復當自受生死性苦,身若受苦云何不忍。
三、聲聞、緣覺為自利益尚修忍辱,何況我今為欲利益一切眾生而當不忍?我若不忍,不得具足菩薩禁戒,修八正道,得無上道。
5.菩薩修集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有三種:一者、眾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
一、眾生緣者,菩薩摩訶薩修集慈心,諦觀一切三聚眾生:(一)受樂,(二)受苦,(三)受不苦不樂。
(一)菩薩摩訶薩修集慈心,觀受樂者,令其增長;
(二)觀苦眾生,滅苦生樂;
(三)觀不苦不樂者,斷除苦、樂,令得涅槃。是名眾生緣。
二、法緣者,菩薩摩訶薩唯觀法相,不作眾生相:「若我修慈無眾生者,唯得離苦,誰得受樂?」是名法緣。
三、無緣者,捨眾生相及以法相,增長慈心。是名無緣。如慈餘三無量,亦復如是。
6.菩薩摩訶薩若因眾生修無量心,當知是心不異外道,亦與聲聞、辟支佛共。菩薩摩訶薩四無量心合則為悲,是故菩薩名為大悲。

菩薩的慈悲觀—三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觀—三 海濤 輯
1.憐愍者有五因緣:
一者、受苦眾生,二者、行惡眾生,三者、放逸眾生,
四者、邪見眾生,五者、樂煩惱眾生。
一、受苦眾生者,常受苦惱,乃至無有一念之樂。是名受苦。
二、又有眾生,雖不受苦,造身、口、意十惡業道,如十六惡律儀。是名行惡眾生。
三、復有眾生,不行惡業,不受苦惱,貪著五欲,耽樂嬉戲,貪愛己身,不修善法,是名放逸。
四、復有眾生,不受苦惱,不行惡業,亦不放逸,為求解脫非因見因、非果見果。是名邪見,如外道等。
五、復有眾生,不受苦惱,不行惡業,亦不放逸,亦不邪見,具煩惱繫,煩惱障故,不修善法。是名憐愍因緣。以是因緣,憐愍之心遂得增長。
2.菩薩摩訶薩憐愍眾生有七種。何等為七?
一者、無畏,二者、真實,
三者、不愁,四者、不求,
五者、不愛,六者、廣大,七者、平等。
一、菩薩摩訶薩憐愍眾生,無所畏故;修三業善,為破眾生諸惡業故,是名無畏。
二、菩薩摩訶薩憐愍眾生,非煩惱愛故,非法住,非毘尼住,非妄語,不教化於非處,是名真實。
三、菩薩摩訶薩以憐愍故,為諸眾生懃修苦行,心無憂悔,是名不愁。
四、一切眾生不求菩薩,而諸菩薩自修慈心,是名不求。
五、菩薩摩訶薩修憐愍時,於諸眾生無有貪心。無貪心者,不求恩報及慈心果,是名不愛。
六、菩薩修慈設有眾生打罵惱害,終不捨於修慈之心,是名廣大。
七、菩薩修慈不為一人,普為無量無邊眾生無量法界,是名平等。是為七法。菩薩具足如是七法,名為菩薩至心清淨。

菩薩的慈悲觀—二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觀—二 海濤 輯
1.菩薩摩訶薩不具五事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者、不發菩提之心;二者、不得憐愍之心;
三者、不懃精進;四者、不敬重戒;
五者、不知一切世事。
2.如是菩薩能觀眾生及以法相生於大悲,不能觀察無緣之相生於大悲,是故不得名為大悲。如來能具如是三種故,名大悲菩薩。
3.菩薩修集大悲故,得身寂靜、得心寂靜。以是身、心寂靜因緣故,能破眾生所有煩惱,住於淨地、一子之地,於諸眾生愛之如子。
4.菩薩以大悲因緣故,為諸眾生懃行苦行,心無悔退。如聲聞道,悟四諦時,受無漏樂;菩薩修悲亦復如是。
5.菩薩修悲但為眾生,不為自身;修悲因緣,菩薩乃至不惜身命及外財物;修悲因緣,捨身、受身,終不毀失如來禁戒,難得三昧即能得之,難得智慧即能得之。
6.是故如來於經中說:「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在何處?當言住於大悲。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故名大悲。」
7.菩薩修集是無量心,得現在樂,能令眾生遠離苦惱,得無量無上功德之聚,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菩薩摩訶薩成就、具足菩薩戒者,能為一切眾生僕使。若為眾生之所瞋罵、打害、劫奪,則生慈心。若見眾生厚重煩惱,發憐愍心,為欲破壞眾生煩惱。
9.菩薩繫心思惟諸善方便,於諸眾生心無姦曲,任力所能施眾生樂,不求恩報,不懷瞋恨。
10.為壞眾生瞋惱心故,思惟方便,知恩、念恩。無有求者,先意行施。若己所有不施求者,不得成就菩薩禁戒。
11.求者三至,若不施者,是名犯重。不犯者,若以方便善語慰喻,令彼求者不生恨心。
12.求者二種:一者、貧窮,二者、邪見。不施貧者則便得罪,不施邪見則不名犯。若不犯者,是名善行。

菩薩的慈悲觀—一 海濤 輯

菩薩的慈悲觀—一 海濤 輯
1.若見眾生受大苦惱,生於悲心,隨其己力而為除斷,願諸眾生悉令安隱。
2.菩薩因慈悲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菩提心修三十七品,因三十七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菩薩若施於怨憎者,慈因緣故;若施苦者,悲因緣故;若施有德者,喜因緣故;若施眷屬、兄弟、僮僕,捨因緣故。是名菩薩因智慧施。
4.修慈悲心,能壞欲界所有煩惱。
5.菩薩觀察受苦眾生,有百一十。為除是苦,修集大悲。
6.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在何處?當言住於大悲。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故名大悲。
7.菩薩修集是無量心,得現在樂,能令眾生遠離苦惱,得無量無上功德之聚,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菩薩摩訶薩先修慈心;為調眾生故,次說軟語,為破惡業故;見諸眾生受惡業者,心不怖畏,生救護故。
9.菩薩慈心為諸眾生壞惡心故,修集慈心;能利眾生,心無悔恨;常修集故,得現世樂。是故如來說慈功果,毒不能害刀不能傷,眠無惡夢,諸天擁護。捨此身已,得生初禪。
10.菩薩摩訶薩有五因緣,為諸眾生受大苦切,心無愁惱:
一者、有大勇健力故;二者、修集無愁故;
三者、懃善方便健精進故;四者、智慧力健故;
五者、專念修悲心故。
11.菩薩常以四事因緣名為大悲:
一者、諦觀眾生受苦因緣甚深難解;二者、無量世中修集;
三者、至心修集;四者、以至心故,為於眾生不惜身命。
以是四事因緣故,能為眾生勞謙忍苦,受於苦身。是故菩薩名淨大悲。

菩薩的發心–二 海濤 輯

菩薩的發心–二 海濤 輯
1.菩薩發心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國王發心。國王權大勢大,可以命令大臣幫助他的人民,為他們造福。所以此代表一種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發願證悟成佛的願心。
第二種是船夫發心,指的是一種願與一切其他眾生同時證悟成佛的願心。船夫在船上滿載乘客渡河,船夫不會獨行。這種智慧又稱聖智發心。
第三種是牧者發心:「願一切眾生都能因我的善業功德而開悟成佛,而我將在每一個眾生都證得等覺之後,才開悟成佛。」牧者會先照顧羊隻,最後自己才回家。這需要最大的勇氣和慈悲。
◎雖然在這三種發心當中第三種乃是最為崇高的。但我們可以選擇一項最適合自己的發心去做,這中間並沒有什麼分別。
2.願菩提心的首要特性即是永遠不捨眾生,不論敵或友,我們都要完全平等無差地幫助一切眾生。
3.慈心觀想的本身,就可讓我們消除一切惡意的心念。
4.對一切眾生的慈愛心乃是培養悲心的基礎。大乘法中的誓願就是利益一切眾生,它由更為強烈的慈悲心所生起。
5.每天持續的修行很重要,千萬不要有搖擺不定的心態。
6.我們不要一下子就想生起很大的慈悲,因為這樣會造成壓力,一下子就把自己給困住了。我們應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培養。
7.清晨醒來時,像這樣的第一念很重要:「今天我不要傷害別人,我要幫助別人,要對人有所助益。願我今天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建立在為利益一切眾生而成佛的發心之上。」
8.我們起床前就生起這樣的第一念,也會改變我們一整天的生活。
9.基本的修行就是念頭的轉化,這包括了慈悲和智慧的培養,以便轉一切我們所遇到的外境成為覺道上的修行資糧。

菩薩的發心–一 海濤 輯

菩薩的發心–一 海濤 輯
1.為何我們需要有廣大的慈悲心?因為眾生遍滿廣大的虛空,因此,我們也要有廣大遍滿虛空的慈悲心。
2.唯有空證見和慈悲心,才能開展出廣大如虛空般的慈悲去慈愛廣大如虛空般的眾生。
3.大部份的人都因為無法了解他人的痛苦而無法生起慈悲。當我們把對象換成自己而有感同身受的感覺時,便較容易生起悲心了。
4.佛的成就是由慈悲和智慧而來的,因此,當我們修持慈悲與智慧而成就時,便與佛無二分別了。
5.雖然單純藉由了解佛法義理的功德,便可大大改善我們的身心,但是還必須進一步在實修上下功夫。
6.當慈悲心漸漸生起時,我們身上所有的痛苦和不良的習性也會慢慢減少。
7.只要有利他的發心,以及慈悲、智慧,做起任何事就不會慌張而能順利進行。
8.修習佛法完全在於我們一個心的動機和出發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只要發心是利他的,它就是佛法。
9.有很多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世間法與佛法是兩回事。其實世間法就是佛法,這兩者可以互為應用。
10.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帶著善良的動機,在行住坐臥吃喝中都保持著善念,盡量應用我們的慈悲和智慧去生活,那麼凡事就都是佛法,也凡事都會順利。
11.何謂菩提心呢?它就是一種願一切眾生都能證得究竟佛果的願心。有這種想法就是菩提心。
12.當一人的欲望混合著貪瞋痴時,則一切舉動都會轉為不善。
13.慈心是祈願一切眾生都能永遠獲得快樂,而悲心則是祈願一切眾生都能由痛苦中解脫的一種發心,其本質是一樣的。
14.只要一個人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即便只有一剎那的時間,我們也可以稱他為菩薩。

上師相應法—四 海濤 輯

上師相應法—四 海濤 輯
1.一切萬法皆空、皆非實有,但卻有森羅萬象的顯現。正如《心經》所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色即是空」:當我們看到這張紙時,知道不斷細分下去,它會是空的、非實存的,所以說色即是空。
3.「空即是色」:雖然知道紙是空性的,但卻有紙的顯現,讓我們能見得到、摸得著,所以說空即是色。
4.「色不異空」:色相的本質是空性,所以色和空的本質是相同的,所以說色不異空。
5.「空不異色」:空性本是無生的,卻能在空中顯現一切的色相,如:這張紙即是從空中生起的色相,所以說空不異色。
6.危險的是,一般人誤以為空了以後,連因果、罪業、輪迴也都是空無的。落入這種空裡,反而成為障礙。其實,正因為空性,也才會有因果、業力、輪迴和森羅萬有的存在。
7.從前有個修行人在山上修空觀,對空性生起了覺受。當時在他的關房裡有很多老鼠在那兒跑來跑去,並發出吱吱聲和碰撞聲。他便悄悄地高舉起他的鞋子,心想:「我是空,鞋子是空,老鼠也是空!」猛力擊下,打死了老鼠。這便是對空性生起邪見、顛倒見。
8.我們在修行上的見地可以很高——具空性、無執的見地。但行為卻要精細、戒慎。因為在未成佛之前,我們無法完全斷除幻相,罪業依然會傷害我們,善業依然能利益我們。
9.因此在未成就佛道之前,任何微小的惡業都要斷除,任何微小的善業都要累積。正如古德所云:「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10.即使是具有無限力量的佛陀也無法改變我們的業;我們的業力甚至能阻斷佛陀遍照的大悲之光!
11.當眾生福德具足時,他便能感應到佛陀無量的慈悲而受益。
12.因果、佛、輪迴雖皆空性,卻有因果、佛和輪迴的顯現。現象和空性並非各自獨立存在著,二者乃是不相違背且互相依存的。

上師相應法—三 海濤 輯

上師相應法—三 海濤 輯
1.若能依於上述二因由,生起虔敬心而為祈請、修持,便能得到無量的加持。
2.教云:「虔誠即為修行首。」若對佛了無虔誠,即使親見佛面、親聞其法,也得不到任何的加持。
3.若能以絕對虔誠的信心,向具傳承、悲願的上師祈請,即使他是凡夫,我們也能得到一切諸佛的加持。
4.在未成佛之前,我們都要以虔敬心向上師祈請。但不要心懷希求,期望這樣的祈請能立即得到加持、得到大手印的空性智慧、或生起覺證。
5.當我們祈請時,要放下希求心,心懷虔敬。觀想自心本性所化現的上師,顯現在自己前方的虛空中,其相或是金剛持或是任何相應的佛、菩薩(若對上師有絕對的虔敬,也可觀想上師之相。)
6.其額間白色的「嗡」字放出白光,照射到我的額間,清淨了一切身的罪障,並得一切諸佛身的加持。
7.其喉間紅色的「阿」字放出紅光,照射到我的喉間,清淨了一切語的罪障,並得一切諸佛語的加持。
8.其心間藍色的「吽」字放出藍光,照射到我的心間,清淨了一切意的罪障,並得一切諸佛意的加持。
9.最後上師化光融入自身,與我無二無別,隨即將心無造作地安住著。
10.若能以虔敬心觀修上師相應法,就算我們不希求覺證,我們也必然會生起覺證。
11.執著乃輪迴的主因,我們執著:(一)恆常、不變,(二)單一、獨存,(三)自我。若能逐漸地除滅這三種執著,我們便能漸次息滅一切外境的幻相。
12.這三種偏妄的感知乃是一般人普遍共有的妄執。這三種妄執,都是粗的執著,也是我們輪迴的主因。而各種觀修的主要目的,便是在消除我們的執著。

上師相應法—二 海濤 輯

上師相應法—二 海濤 輯
1.我們要把握的是:傳承要正、上師要具德、教法要真實,自己確實契應、信受,那麼就只需一心投注、如法實修,必能終底於成。以這樣的心態,即使處於種種人事是非、人為的不理想中,皆不成妨礙。
2.修法之要點:
一、發心與動機——為了一切眾生的成就、利益而皈依上師。
二、觀修對象——依止自性為上師,外相示現的,則是個人具信的佛、菩薩。比如:在自己前方觀想出來的上師,或為金剛總持、觀音菩薩或是任何自己具信的佛、菩薩。其額間是白色的嗡字,喉間是紅色的阿字,心間是藍色的吽字。他是一切諸佛、本尊、護法的總集、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的總集、藏傳四大教派具德上師的總集、藏傳四大教派具德上師的總集,要如此觀想並祈請。
三、認識上師的功德——上師具有與佛同等的功德(遍知、大悲、大力)。以密乘而言,要想達到即身成就,最重要的就是依止具德的上師。
3.自心生起多少的虔敬,就能得到多少的加持,這是緣起的法則。因此,緣於對上師絕對的虔敬,我們也能得到最大的加持,得以迅速成就。
4.確立上師相應法重要性之二因由
一、上師等同佛
(1)佛菩薩們皆具遍知、大悲、大力等功德,他們示現了各種權巧方便、各樣化身來度化眾生。
(2)上師乃是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與化身,其體性與佛無二無別。但由於自心染垢,凡夫肉眼所見的上師也是血肉之軀,也有過失,也是凡夫。
二、上師恩德逾佛恩
(1)諸佛菩薩雖具遍知、大悲、大力等功德,但他們現在無法親自現身來教導我們,並非他們不想這麼做,而是業垢所障的我們無法見到他們。
(2)依止的上師是佛,救護的上師是法,真正能救度我們的是正法。

上師相應法—一 海濤 輯

上師相應法—一 海濤 輯
1.上師相應法:即是弟子對上師的的信心和虔敬。若缺之,無法即身成就。
2.以密乘而言,要想達到即身成就,最重要的就是依止正法傳承、具德上師。
3.我們是在正依止的前提下,來說對上師的信心和虔敬,並不是盲目地迷信、依從。
4.當你經過長期的觀察了解,確定了自己追隨的傳承、上師,傳承上師也納受你為弟子時,彼此之間就存在著一種承諾:弟子但為覺悟而將慧命託付上師,上師依其菩提心、大悲心之自然回應,也只為成就弟子而納受、引領。此即密乘中極為重視的三昧耶。
5.因此,師徒關係是建立在成就覺悟的前提下、立於覺法的基礎上,非世間任何的人際關係可比。在密乘中,更將上師觀想為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與化身。
6.清淨無我的上師但依悲智而任運,如響斯應。他不存私心、偏好,一切只為眾生的成就而回應。因此,他能給的是你在道業上真正需要的,無法給你你所想要的。
7.當我們因迷惑而無法分辨「需要」和「想要」時,便無法如實相應上師的引導和用心。不能自見問題之癥結,便認為是上師的過失。
8.面對上師時而生起質疑是難免的,但要能把握師徒是一種法的關係。當我們能返照自己心念的根源,澄清心之「缸水」時,便容易體認上師種種示現之真義。
9.如果我們能準備好自己——淨業、集資、建立正見和正行,我們必然能值遇相應的上師,覓得學修的道路。
10.以密乘之道而言,真正的行者是在自己傳承主要上師的指導下,一步一步地實修而上。
11.許多人執著和上師色身上的接近,忽略了師與徒本是建立在法上的關係;或因弟子以凡夫心親近現凡夫相的上師,在不知不覺中就視上師為凡夫了。或因自恃親近、心生依賴而疏於自修。
12.切記!師徒之間,唯以法道而相親。

一行禪師《與生命相約》—四 海濤 輯

一行禪師《與生命相約》—四 海濤 輯
1.根據大乘佛法,一旦我們喚醒了菩提心,體驗到了覺悟和慈悲,修行便真正地開始了。
2.我們的藏識中有一尊幼佛(埋藏在我們心中的愛和理解的種子),我們必須給它出生的機會。
3.用你的整個生命來聽,讓你的身心完全安住當下,這樣法雨將會滋潤到你藏識中最深處的種子。
4.如果你不是全心全意地聽法,你就可能對法產生錯誤理解。
5.除非你擁有覺悟的頭腦和作為一個菩薩為一切眾生而修行的心靈,否則你就不是真正的佛子。
6.不要只為了炫耀或同他人辯論而修行。修行是為了獲得解脫,如果你這樣做了,你就會少些痛苦,少些疲勞。
7.「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即使是真正的佛法,最後你仍然要放手,更不要死死抓住它。
8.當你讀任何一部經的時候,你都應當時時想到這部經的背景,以及佛陀的整個教導,這樣你才能夠領悟到真正發生的事情。
9.佛教禪修者明白,在團體中修行是何等的重要。這就是所謂的「皈依僧」。
10.如果你有一個彼此互相支援的僧團,要培養你的菩提心就容易多了。一個好的僧團對修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11.皈依僧,意味著把你的信賴和依託寄於一個擁有堅定成員的共修團體。
12.「皈依僧」是一個強有力的誓言。有一個好僧團,你將能夠深刻地體驗到佛、體驗到法、體驗到你自己。
13.你不必刻苦修行,只要待在一個好僧團裡就行了。沒有一個彼此互相支援的僧團,要堅持修行就會困難得多。
14.如果你身處一個彼此互相支援的僧團中,你將能夠繼續修行,你的愛將得到昇華。沒有一個好僧團,你將是很脆弱的。僧團它就像個筏一樣,可以助你在狂亂的時刻死裡逃生。

一行禪師《與生命相約》—三 海濤 輯

一行禪師《與生命相約》—三 海濤 輯
1.娑婆與淨土都是來自於心。當你處於平和、喜悅與自在之中,娑婆就變成了淨土,而實際上你哪兒也不用去。
2.改造世界要從當下實現自己的內心和平開始,從安詳的步履和調柔的呼吸開始。
3.以培養理解(般若智慧)和愛(慈悲)為修行的目的,以實現人類的和平和建設人間淨土為修行的究竟。
4.當你聽法的時候,只要讓法雨滲透你意識的土壤就行了,不要想得太多,不要爭論或比較。
5.玩弄文字和概念遊戲就像試圖用桶裝雨水。聽任你的意識去承受法雨吧,這樣深藏在其中的種子就會有機會得到滋潤。
6.所有我們做過、經歷過和看見過的事情都作為種子埋藏在藏識中。
7.當一粒種子得到了澆灌,它就會在我們的意識中現行。習禪就是在我們的藏識這座花園中耕作。
8.不管種子多麼飽滿,如果土壤不提供養料,這顆種子終究會死的。
9.當一個題目很有意思時,你不用費勁就可用心傾聽。在那時全神貫注是不需要努力的,而理解就在全神貫注中產生了。
10.正念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修習才能夠充分地培養起來。
11.任何使我們藏識最深處的種子得到滋潤的事物都是真正的法。
12.正念不是一種玄之又玄的哲學命題,它就在走路、洗碗、刷牙、掃地等日常生活當中。
13.如果你生活在覺照當中,你就會很容易到處看到這樣的奇蹟。每一個人都是一團複雜的奇蹟。
14.有許多修養正念的方法,其中最容易入手的要算呼吸和行禪。
15.呼吸和走路,從正念的角度來講,是與我們的解脫、與發現並享受生命、與世界的和平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16.如果你能以平和、無憂無慮的腳步行走於這世間,那麼對你而言,你將無須到所謂的淨土或天堂上去。

一行禪師《與生命相約》—二 海濤 輯

一行禪師《與生命相約》—二 海濤 輯
1.改造環境就是改造我們的心,改造我們的心也就是改造我們的環境,因為環境就是心,心就是環境。
2.只有當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實現了真正的和平,世界的和平才有保障。
3.如果我們自己不愉快也不安詳,我們就不可能與其他的人分享安詳和愉快
4.如果我們既安詳又愉快,我們的生命就會像一朵花一樣綻放,我們家裏、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將得到我們安詳的濡潤。
5.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既有理解和愛等等好的種子,也有貪、瞋、癡等等煩惱的種子。
6.為了讓我們心中好的種子能夠健康地成長壯大起來,我們必須練習覺照、培養正念,以便把心中的各種煩惱轉化成清淨的愛的力量。
7.所謂正念,就是要從對過去和未來的思慮中擺脫出來,安住當下。
8.正念本質上是就是一種觀照般若,即般若波羅蜜多。
9.在空性的光照中,每件事物同時都是其他一切事物,我們互即互入地存在著,每個人都對生活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負有責任。
10.當你在自己的心中創造出和平和幸福的時候,你就是在開始為整個世界實現和平。
11.你微笑,不僅僅是為了你自己;世界也會因為你的微笑而發生變化。
12.借助於你內心的微笑,借助於你體內養成的正念呼吸,你就是在開始為世界的和平而工作。
13.正念不在過去或未來,它就在當下;正念不在遙不可及的他方世界,它就在此地。
14.當你安住在正念中的時候,你實際上就是生活在淨土當中,你就是在與生命相約,你本身就是奇蹟,就是美。
15.在我們周圍,生命一直在爆發著奇蹟。

一行禪師《與生命相約》—一 海濤 輯

一行禪師《與生命相約》—一 海濤 輯
1.社會上所存在的種種非正義、戰爭以及個人的痛苦和煩惱,根源在於人類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愛。
2.「愛」也超越了自他的分別,專指無我的慈悲。
3.理解是愛的前提,只有理解了才能真正地愛,沒有理解也就沒有愛。
4.理解和愛只有通過正念才能在當下變成現實。
5.正念生活可以保護著我們,並幫助我們走向和平。
6.當你被菩提心,就是致力於為眾生的利益而修法的強烈願望所振奮時,這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
7.菩提心是你內在力量的源泉。愛與菩提心有很大關係。
8.你能為別人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幫助他們發現他們內在的菩提心。如果他們想在修行上取得成功,就必須找到與他人和睦共處的方法。
9.感謝我們的菩提心,我們很自然地持守了戒律,是它保護了我們。
10.慈悲與戒律將帶給你巨大的智慧和勇氣。
11.佛的法身永遠存在,永遠是活著的。哪裡有慈悲和智慧,佛就在哪裡,我們就可以看見和體會他。
12.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是因緣所生法,沒有所謂獨立實在的自我,換句話來說,一切都是空的。
13.明白了互即互入的道理,你才有可能對一切眾生從心靈的深處生起無盡的同體大悲,你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對他人的瞋恚、嫉妒等惡意的不良心態。
14.理解和愛不是一種我們可以坐享其成的天然品質,它是後天教育和修行的結果。
15.社會要真正地實現和平,個人要真正地獲得幸福,必須從改造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開始。
16.為了實現理解和愛,我們每個人必須從自我淨化和療效開始

佛教的修行是心的修行—四 海濤 輯

佛教的修行是心的修行—四 海濤 輯
1.看見輪迴過患的人將教法牢牢地根植於生命中,則無論行、住、坐、臥或身在何處,都能厭離。
2.一個看見輪迴過患的人,既活在輪迴中,也不活在其中。換句話說,他們既了解世俗概念,也了解它們的勝義。這種人無論是說的、做的或想的事,都和普通人不同,他們的行為更有智慧。
3.放逸猶如死亡。問問自己:「當我死時,還會有時間修行嗎?」要時常自問:「我何時會死?」若我們能如此思惟,心分分秒秒都會保持警覺。
4.心不放逸,正念就會自動生起,智慧將更清晰,更能如實了解一切事物。
5.有正念即能鎮定,鎮定即能不放逸。若人不放逸,這就是正確的修行,也是佛教徒職責。
6.自古以來,法一直如此,當我們出生時,就帶著這壞滅的本質來到世間,無從迴避,從一出生,老、病、死就和我們結伴而來。
7.一切的身體都是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元素所組成,匯聚後稱之為「人」。
8.身體就是禪修的主題。
9.身體是短暫、不圓滿與無主的,既非「我」,也非「我的」。我們一生下來就被騙了,身體其實是污穢的。
10.真正的皈依處即在自己的心。
11.我們普遍認為身體是漂亮、可愛、長壽而強壯,且永不衰老、生病或死亡。我們受到身體的迷惑,因此忽略真實的皈依處——心,就在自己身體裡面。
12.佛陀說尋找你的皈依處,意思是尋找你的真心。人們通常都不注意重要的事物,反而花時間在不重要的事物上。他們未看到自己的心不太乾淨,這就是把暫時的棲身之所當成皈依處。
13.我們美化房子和住家,但從未想到要美化自己的心;我們沒有檢視痛苦。

佛教的修行是心的修行—三 海濤 輯

佛教的修行是心的修行—三 海濤 輯
1.經典是修行道上的指標。若真的了解修行,那麼閱讀或研究都是禪修的另一面。但若忘記自己,則研究只會帶來更多談話與無益的活動。
2.別拋棄基本修行:少吃、少說、少睡;自制與鎮定;保持出離心;規律地行禪與坐禪;在適當的時間定期聚會。請努力這麼做,不要讓這殊勝的機會空過,要老實修行
3.志欲修行的人從不錯過行禪與坐禪,不會放鬆自制與鎮定的標準。
4.若能如此致力於修行,就不會出現太多問題。你們若不安心修行——行禪與坐禪,就會四處遊蕩。
5.當內心放鬆而身體也健康時,你就會安定下來;當內心迷妄,即使身體強壯,也會感到不安。
6.修行在於心,而不是外表。
7.若不喜歡某樣東西就會厭惡,若喜歡則會有快樂的反應,心於是變得染污與不淨。
8.謹防自己在身、口、意上犯錯,守護自己遠離過失,「你必須告誡自己」,我們必須趕快改進、覺知自己。
9.若修法並見法,就能斷除一切惡法,長養一切善法。
10.當見到內在的自己時,會有喜悅的感受,無論別人怎麼說,我們了解自己的心,且不為所動,無論在何處都能保持平靜。
11.佛教的修行是心的修行,心裡的東西無法以肉眼看到,在言行上也看不出明顯的修行,心,卻是另外一回事。
12.修行已久且熟練的人,在言行上可能會顯得沒有什麼作為,但他守護自己的心,他是安定的。
13.不放逸是無死之道,放逸則是死亡之道。《法句經》
14.看見輪迴過患的人,就是看見過失與世間苦難的人。
15.什麼是輪迴?輪迴之苦是勢不可擋的,令人難以忍受。快樂也是輪迴,若未看見輪迴的過患,當有快樂時,我們便執著它而忘記痛苦。我們對它毫無所知,猶如小孩不知火的危險。

佛教的修行是心的修行—二 海濤 輯

佛教的修行是心的修行—二 海濤 輯
1.修行並無限制,無論行、住、坐臥都可以修行。
2.要不斷警覺、學習,看見一棵樹或一隻動物,都可能是個學習的機會。將一切都引進心裡,在自己的心中清楚地觀察。
3.若訓練心讓它有慚與愧,我們就能有所防護,言行也會更加謹慎。
4.努力維持完全的正念,謹慎的態度將會被培養出來。
5.你讀過的所有東西都是從心生起,若心裏沒具有敏銳與清明,就一直都會有疑惑。
6.你應該嘗試把佛陀的教誨引入內心,讓心安定下來。無論出現什麼疑惑,只要放下它。
7.符合佛陀所說衡量教導是否真實的八種方法:談到少惱、出苦、離欲、少量知足、不慕名位、無渴愛和遠離、勤奮精進,以及維持自在的教導,都是佛陀教法——這八法是法與律的特徵,任何牴觸這些條件的則不是。
8.我們無法只籍由聽聞,就真的了解戒律,聽過後必須檢視它,並進一步地探究。
9.心,對戒律具有評斷,無論在公開或私下的場合,它都不會做錯誤的事。
10.動機是戒的根本。
11.覺悟必須透過直接體驗才會生起,研讀法與律當然是正確的,但若只是研讀則仍不足。
12.有些懺悔是不清淨的,因為你不會停止,你並未下定決心去改變,沒有防護,未認知實相,也沒有放下,只是一犯再犯。
13.我們以佛陀為典範,無論到哪裡,不管別人怎麼做,都不讓自己捲入是非。只是完全投身於修行中——我在乎自己和修行。
14.研讀與修行是相輔相成的,佛教因解行並重才能成長與興盛。
15.若我們只是以輕忽的態度學習經典,隨後就會放逸。
16.沉著欲樂是種危險,我們應該加強修行,敦促自己做得更多,有錯則改,不要迷失於外在的事物。

佛教的修行是心的修行—一 海濤 輯

佛教的修行是心的修行—一 海濤 輯
1.我們的修行必須堅定與持續,即所謂的「勤精進」,就是向前不斷地精進。
2.只要我們不貪愛、抓取或執著,彷彿它並不存在,苦便不會生起。
3.當痛苦在心中生起時,我們必須堅持將煩惱從根拔除,徹底斬斷它們。只要一直保持堅定的決心,最後煩惱一定會屈服,並被消除。
4.一切法都是有因而生,因若消失,果便消失。
5.苦因「有」而生起,以「有」為緣而有「生」;「取」則是造成苦的先決條件。
6.只要發覺苦,就深入觀察它,深入觀察當下,觀察自己的心與身。
7.修行人就以這種方式看自己的心,只有生與滅,並無常住的實體。他們從各個角度思惟,修行人發現心根本沒什麼,沒有任何東西是穩定的;只有生與滅、滅與生,無固定不變的事物。
8.我們應認真地修行,無論多麼困難,依然勇往直前。且我將一生看成一天,絲毫不敢懈怠。
9.修行者必須少量知足,並保離染。無論說話、吃飯或做任何事,都必須很容易滿足:吃得簡單、睡得簡單、住得簡單。如此修行,就愈容易獲得滿足,你將能看透自己的心。
10.佛陀不詳說修行的成果,因為它無法以言語傳達。就如試著為天生的盲人描述不同的顏色:「它是鮮黃色。」那是不會有什麼效果的。
11.與「法」、平靜、自制、調伏的心共住,無須擔心和諧,它會自動生起,沒有任何問題。
12.跟著心走,永遠不能領悟「法」。
13.若不精進於修行,心就會轉往那方向。你不會對抗自己的心,只會讓它隨著情緒起舞,這就稱為「跟著心走」。
14.若不知如何訓練心,只寄望別人來為你訓練,結果必定會陷入麻煩之中。

無常是通往解脫的路—四 海濤 輯

無常是通往解脫的路—四 海濤 輯
1.眾生是有感覺的生物。非眾生是沒有感覺的物質。
2.所有一切都是存在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界限是虛幻的。
3.一位真正的菩薩能夠看到生物是由非生物因素構成的,這樣「眾生」這個概念就被分解了,這位菩薩也就解脫了。
4.菩薩終其一生致力於把眾生渡到「彼岸」,卻不執著於「眾生」這個概念。
5.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為了體驗實相,我們練習專注地生活;為了看到事物非我的本性,我們進行觀察。
6.佛陀是在為我們提供一個工具,以幫助我們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解脫。工具是拿來用的,而不是用來被崇拜的。筏不是岸。
7.「自在」這個術語與佛教名詞「真如」——事物的本來面目,不受名相束縛,不能以意識理解——是非常相近的。
8.如果你仍然執著於哪怕是佛教的名相概念,你也會錯失機會。你是在把筏扛在肩上。
9.在大乘佛教中,我們使用相反的概念來幫助我們清除既有的概念。如果你被「存在」的概念束縛住了,就會有「空」這個概念來拯救你。但是如果你忘記了「真空」中充滿了「妙有」,你將會執著於「空」的概念而被蛇咬傷。
10.所有其他的觀念都可以用「空」的觀念來破除,然而,當你被「空」這個觀念束縛住時,那就無可救藥了。
11.相信生前有我、死後我繼續存在是常見;相反,相信死後進入絕對的虛無是斷見。
12.因緣具足時,我們的感官就會發現某件事物並把它叫做「有」;因緣不再具足時,我們的感官就會發現這件事物不存在了,我們把它稱之為「無」。
13.當一個人即將死去時,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她)常常變得非常警醒,然後生命力慢慢隱滅,就像即將燒盡的香。
14.真正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無常是通往解脫的路—三 海濤 輯

無常是通往解脫的路—三 海濤 輯
1.與當下的生命相接觸,深入地觀察存在的事物,這時我們就能夠看到所有這些事物無常和無我的本性。
2.無常和無我不是生命的消極方面,而恰好是生命的基礎。
3.無常是事物的持續變化,沒有無常就不可能有生命。
4.無我是一切事物互攝互入的本性,沒有互攝互入,就不可能有任何事物存在。
5.覺悟到無常和無我,並沒有把活著的快樂帶走,相反地,它使我們變得更健康、更肯定、更自在。
6.沒有無常和無我,生命就不可能存在。
7.只要你認識到事物無常的本性,享受你周圍或內在的事物是沒有什麼妨害的。
8.如果我們練習對無常的本性保持覺照,我們就可以少受些痛苦,多享受些生活。
9.如果我們知道事物是無常的,我們當下就會珍惜它們。
10.我們知道我們所熱愛的人具有無常性,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盡最大力量使他們活得幸福。
11.做幫助大眾的工作的同時修習禪定——不僅僅是口頭上說慈悲,而是通過行動來表達它。
12.菩薩是不受我、人、眾生、壽者這些概念束縛的人。
13.花純粹是由非花的因素,諸如陽光、泥土、水、時間和空間所構成的。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共同作用,才導致了一朵花的存在。
14.如果我們認識到「我」總是由「非我」的因素構成的,我們將永不會被「我」或「非我」這樣的概念所奴役或者害怕它們。
15.執著於「我」這個概念是不好的,但是執著於「非我」更糟糕。
16.觀察和接觸任何一件事物,都要親身體驗,而不是從觀念入手。
17.這些為了使人類的存在成為可能而會聚到一起的非人因素時——你會看到所有這些因素正在進入你的體內,使你的存在成為可能。

無常是通往解脫的路—二 海濤 輯

無常是通往解脫的路—二 海濤 輯
1.深入觀照使我們認識到所有存在著的事物的無常和無我的本性,解脫正是這種觀照的結果。
2.通過深入地觀察,我們能夠戰勝死亡,因為對無常的觀照將引導我們超越生死的界限。
3.當我們觀察宇宙中存在著的所有事物和所有我們熱愛的人時候,我們會看到,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事物我們可稱之為「我」或「自我」的。
4.如果我們以深入觀察當下每一件事物的方式生活著,我們就能學會堅定自在地活在寧靜和快樂裡。
5.沒有任何現象能從一無所有的中開始存在,也沒有任何存在著的現象能變成一無所有。
6.事物是不停地變化。雲沒有死,它只是變成了雨。雨沒有生,它只是雲的變化和延續。
7.如果我們看透這些因素,看到它們無常和互攝互入的本性,我們自然就會明白,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可以稱之「我」。
8.佛陀教導說:「我們今天就必須精進修行,因為明天太遲了;死亡的到來是不可預料的,我們無法與他討價還價。」
9.通過深入觀察,我們能夠認識到事物無生無滅的本性,這時就沒有什麼東西能使我們害怕了,哪怕是死亡。
10.借助深入觀察和對無常無我的覺悟,我們就可以看透有關存在之本質的虛妄觀念,就可以當下了生脫死。
11.一旦了脫了生死,我們就不需要「與死亡討價還價」了。我們可以向他微笑,並握著死亡的手,一起去散步。
12.被稱之為「梵行」的出家人的生活能導致對所有事物存在的無生無滅之本性的覺悟。這種覺悟是解脫的真義。
13.我們一旦明白這些因素本自無生無滅,我們就不會再被死亡所壓迫。這一覺悟將使我們超越於生死。
14.金剛石能夠切割任何東西,但是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切割金剛石。我們需要發展金剛石一般的悟性,以使切穿我們的煩惱。

無常是通往解脫的路—一 海濤 輯

無常是通往解脫的路—一 海濤 輯
1.人們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他們看不到事物無常、無我的本性,他們把無常當作有常,把無我當作有我。
2.深入地觀察一朵玫瑰,我們可以相當清楚地看到她的無常的本性,同時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她的美和珍貴的價值,因為我們覺察到她脆弱和無常的本性。
3.一件事物愈脆弱,它就愈美、愈珍貴,比如一彎彩虹、一次落日,比如曇花一現、一顆流星。
4.通過深入地觀察所有存在著的事物的無常和無我,我們也能夠超越失望和痛苦,體驗到日常生活中奇蹟的可貴。
5.生命是苦,但是它也是美好的。老、病、死、意外、饑餓、失業和天災,都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
6.當我們的心充滿慈悲的時候,我們就會以減輕他人痛苦的方式來做事。
7.我們需要向那些具有慈悲心的人學習,學習他們怎樣為了他人而提升自己的修行。
8.如果我們學會用一種覺悟的方式來生活,踏踏實實地過好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刻,以溫和、理解的方式來善待那些與我們親密的人,那麼,即使我們或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可遺憾的。
9.活在當下,我們就能夠發現生命中美好、令人振奮的和使人健康的現象,而它們將能治好我們心中的創傷。
10.通過接受苦難,我們提升和滋養了我們天性中的慈悲,苦難成了滋養我們慈悲的因素,所以我們不害怕它了。
11.根據佛陀的教導去練習深入地觀察,就可以獲得寧靜、自在和快樂的生活,這就是實現了徹底的解脫。
12.死亡是不可預期的,我們無法與它討價還價。
13.當我們獲得徹底解脫的時候,死亡就不再傷害我們。
14.如果我們以深入觀察當下每一件事物的方式生活著,我們就能學會堅定自在地活在寧靜和快樂裡。

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發菩提心經論》輯要—四 海濤 輯

《發菩提心經論》輯要—四 海濤 輯
1.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勤修集無上菩提,當廣宣流布如是經典,於閻浮提使不斷絕,令無量無邊眾生得聞是經。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者,是諸人等悉得猛利不可思議大智慧聚,不可稱量福德果報。所以者何?
一、是經能開無量清淨慧眼;二、能使佛種相續不斷;
三、能救無量苦惱眾生;四、能照一切無明癡闇;
五、能破四魔及諸魔業;六、能壞一切外道邪見;
七、能滅一切煩惱大火;八、能消因緣生起諸行;
九、能斷慳貪、破戒、瞋恚、懈怠、亂意、愚癡六極重病;
十、能除業障、報障、法障、煩惱障、諸見障、無明障、智障、習障。
十一、取要言之,此經能令一切惡法消滅無餘,能令一切善法熾然增長。
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已,歡喜愛樂,生希有心,當知是人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種善根。所以者何?此經是三世諸佛之所履行,是故行者得聞是經,當自慶幸,獲大善利。
4.若有書寫、讀誦此經,當知此人所獲福報無量無邊。所以者何?此經所緣無邊故,興發無量大誓願故,攝受一切諸眾生故,莊嚴無上大菩提故,所獲福德亦復如是,無有限量。
5.若能解其義趣如說修行,一切諸佛於阿僧祇劫以無盡智說其福報,亦不能盡。
6.若有法師說是經處,當知是中便應起塔。何以故?是真實正法所出生處故,是經隨在國土、城邑、聚落、寺廟、精舍,當知是中即有法身。
7.若人供養香花、伎樂,懸繒幡蓋,歌唄讚歎,合掌恭敬,當知是人已紹佛種,況復具足受持經者。
8.是諸人等成就功德智慧莊嚴,於未來世當得授記,決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發菩提心經論》輯要—三 海濤 輯

《發菩提心經論》輯要—三 海濤 輯
1.眾生於無始生死妄想執著,不見法性,當先觀察自身五陰假名眾生,是中無我,無有眾生。何以故?
2.若有我者,我應自在,而諸眾生常為生、老、病、死之所侵害,不得自在。當知無我!無我即無作者,無作者亦無受者,法性清淨,如實常住。如是觀察未能究竟,是名順忍。菩薩修信順忍已,不久當成最上法忍。
3.菩薩具足修無相心,而心未曾住於作業,是菩薩於諸業相知而故作,為修善根求菩提故不捨有為,為諸眾生修大悲故不住無為,為一切佛真妙智故不捨生死,為度無邊眾生令無餘故不住涅槃,是名菩薩摩訶薩深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菩薩成就十法,終不退失無上菩提。何謂為十?
一者,菩薩深發無上菩提之心,教化眾生亦令發心;
二者,常樂見佛,以己所珍奉施、供養,深種善根;
三者,為求法故,以尊敬心供養法師,聽法無厭;
四者,若見比丘僧壞為二部,互起諍訟,共相過惡,勤求方便令其和合;
五者,若見國土邪惡增上佛法欲壞,能讀誦說乃至一偈令法不絕,專心護法,不惜身命;
六者,見諸眾生恐畏苦惱,為作救護施以無畏;
七者,發勤修行,求如是等方等大乘甚深經法諸菩薩藏;
八者,得是法已受持讀誦,如所說行,如所說住;
九者,自住於法,亦能勸導令多眾生入是法中;
十者,入法中已能為解說,示、教、利、喜,開悟眾生。菩薩成就如是十法,於無上菩提終不退失。
5.菩薩應當如是修行此經,如是經典不可思議:
一、所謂能生一切大慈悲種,
二、是經能開悟引導具縛眾生令發其心,
三、是經能為向菩提者而作生因,
四、是經能成一切菩薩無動之行,
五、是經能為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所護念。

《發菩提心經論》輯要—二 海濤 輯

《發菩提心經論》輯要—二 海濤 輯
1.若人發菩提心,應當觀察是心、空相。何等是心?云何空相?
一、心名意識,即是識陰、意入、意界。
二、心空相者,心無心相,亦無作者。何以故?是心相空,無有作者,無使作者。若無作者則無作相。
2.若人發菩提心,以有所得於無量阿僧祇劫修集慈、悲、喜、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當知是人不離生死,不向菩提。
3.何以故?有所得心及諸得見,陰界入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命見,慈悲喜捨施戒忍進定智等見。
4.佛法僧見及涅槃見,如是有所得見即是執著心。執著者,是名邪見。所以者何?邪見之人輪轉三界永離出要,是執著者亦復如是,永離出要,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5.若菩薩解了如是法者,於一切法即無執著,
一、無執著故,於諸善惡解無果報;二、於所習慈了無有我;
三、於所習悲了無眾生;四、於所習喜了無有命;
五、於所習捨了無有人。六、雖行布施不見施物;
七、雖行持戒不見淨心;八、雖行忍辱不見眾生;
九、雖行精進無離欲心;十、雖行禪學無除惡心;
十一、雖行智慧心無所行。
十二、於一切緣皆是智慧,而不著智慧,不得智慧,不見智慧。
6.行者如是修行智慧,而無所修,亦無不修,為化眾生現行六度而內清淨。
7.行者如是善修其心,於一念頃所種善根,福德果報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可窮盡,自然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云何為信?信觀四諦,除諸煩惱、妄見、結縛,得阿羅漢,信觀十二因緣,滅除無明,生起諸行,得辟支佛,信修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信忍。

《發菩提心經論》輯要—一 海濤 輯

《發菩提心經論》輯要—一 海濤 輯
1.若善男子、善女人修習六波羅蜜,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離七法。何等為七?
一者,離惡知識,惡知識者,所謂教人捨離上信、上欲、上精進,集眾雜行;
二者,離於女色,貪著嗜欲,狎習世人而與執事;
三者,離於惡覺,自觀形容貪惜、愛重、染著、守護,謂可久保;
四者,離於瞋恚、暴慢、嫉忌、興起諍訟、壞亂善心;
五者,離於放逸、憍慢、懈怠、自恃小善、輕蔑於人;
六者,離於外道書論及世俗文頌、綺飾言辭,非佛所說不應讚誦;
七者,不應親近邪見、惡見。如是七法所應遠離。如來說言:「不見更有餘法深障佛道!」如此七法是故菩薩應當遠離。
2.若欲疾得無上菩提,當修七法。何謂為七?
一者,菩薩當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者,所謂諸佛及諸菩薩、若聲聞人,能令菩薩住深法藏、諸波羅蜜,亦是菩薩善知識也;
二者,菩薩應當親近出家,亦當親近阿蘭若法,離於女色及諸嗜欲,不與世人而共從事;
三者,菩薩應當自觀形如糞土,但盛臭穢,風寒熱血,無可貪著,日當就死,宜思厭離,精勤修道;
四者,菩薩應當常行和忍,恭敬柔順,亦勸他人令住忍中;
五者,菩薩應當修集精進,常生慚愧,敬奉師長,憐愍窮下,見危苦者以身代之;
六者,菩薩應當修習方等大乘諸菩薩藏,佛所讚法受持、讀誦;
七者,菩薩應當親近修習第一義諦,所謂實相、一相、無相。若諸菩薩欲疾逮得無上菩提,應當親近如是七法。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輯要—三   海濤 輯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輯要—三   海濤 輯
◎釋波羅蜜義
1.復次善男子!云何名為波羅蜜義?
一、行勝進滿足是波羅蜜義;
二、成就第一智是波羅蜜義;
三、不在有為、不處無為是波羅蜜義;
四、生死大患善能覺知是波羅蜜義;
五、本所未覺今悉了知是波羅蜜義;
六、無盡法藏廣能示現是波羅蜜義;
七、善除障礙是波羅蜜義;
八、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等不望報是波羅蜜義;
九、解一切眾生界是波羅蜜義;
十、滿足無生法忍是波羅蜜義;
十一、成不退轉是波羅蜜義;
十二、修淨佛國是波羅蜜義;
十三、成就眾生是波羅蜜義;
十四、處於道場覺一切智是波羅蜜義;
十五、降伏眾魔是波羅蜜義;
十六、成就諸佛一切種智是波羅蜜義;
十七、破諸異見是波羅蜜義;
十八、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成就滿足是波羅蜜義;
十九、成就十二行法輪是波羅蜜義。如是善男子!波羅蜜義甚深無量,我但為汝略說之耳!
◎《佛說出生菩提心經》
1.世尊告迦葉婆羅門言;「善哉,婆羅門!諸菩薩有三種行。何等為三?所謂天行、梵行、聖行。婆羅門!於中何者名為天行?
2.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以慈身業、以慈意業、以慈口業遍滿東方無量世界慈行充滿。行此遍已,復能善入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皆以慈身業、慈意業、慈口業普遍充滿,是名天行。
3.所謂四無量:慈、悲、喜、捨,是名梵行;所謂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是名聖行。」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輯要—二   海濤 輯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輯要—二   海濤 輯
1.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曰信根;二曰定根;三曰大慈;四曰大悲;
五曰我喜;六曰彼喜;七曰發一切願;八曰持一切眾生;
九曰四攝;十曰親近諸佛法。
2.復次善男子!行尸波羅蜜有十法。何等為十?
一曰離八難;二曰成就佛功德;三曰離聲聞地;
四曰離辟支佛地;五曰身清;六曰口清;
七曰意清;八曰莊嚴心;九曰斷地獄緣;
十曰所祈得滿足行。
3.復次善男子!行羼提波羅蜜有十法。何等為十?
一曰忍力;二曰踊躍;三曰成就眾生;四曰於甚深法能忍;
五曰無彼我;六曰斷瞋恚;七曰不惜身;八曰不惜命;
九曰捨癡;十曰觀法身平等。
4.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毘槃耶波羅蜜有十法。何等為十?
一曰精進根;二曰精進力;三曰正勤;四曰正念;
五曰以身助眾生;六曰以心口隨生;七曰行處不退轉;
八曰除懶惰;九曰降伏惡知識;十曰集一切智。
5.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有十法。何等為十?
一曰定根;二曰定力;三曰等定;四曰遊戲諸禪;
五曰三昧;六曰三昧報;七曰不毀眾善法;八曰滅除煩惱怨;
九曰於正法捨;十曰定陰。
6.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有十法。何等為十?
一曰慧根;二曰慧力;三曰正見;四曰正念;
五曰陰方便;六曰分別界;七曰聖諦;八曰無障智;
九曰迴邪見;十曰無生法忍行。
7.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方便波羅蜜有十法。何等為十?
一曰同眾生行;二曰持眾生;三曰大悲;四曰無厭;
五曰離聲聞辟支佛行;六曰入波羅蜜;七曰如實分別器量;
八曰扶助善心;九曰入不退轉地;十曰降伏眾魔。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輯要—一   海濤 輯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輯要—一   海濤 輯
1.佛告善男子:「菩薩發菩提心有十法。何等為十?
一、發第一心成就眾善本,譬若須彌山,以眾寶莊嚴;
二、發第二心行檀波羅蜜,譬若大地,長養眾善法;
三、發第三心行尸波羅蜜,喻若師子王,能降伏眾獸,滅除邪見故;
四、發第四心行羼提波羅蜜,喻若那羅延,堅固不可壞,滅除煩惱故;
五、發第五心行毘梨耶波羅蜜,現行眾善法,喻若天華,如意說法故;
六、發第六心行禪波羅蜜,喻若日光明,滅除眾闇故;
七、發第七心行般若波羅蜜,諸願得滿足,喻若商賈客,得離眾難故;
八、發第八心行方便波羅蜜,滅除諸障礙,喻若月,盛滿、清淨、無穢故;
九、發第九心欲滿足本願,遊淨佛國土,樂聽深妙法,滅除貧窮故;
十、發第十心喻若虛空,其智無窮盡,譬如轉輪王,成就一切種智故。
2.善男子!如是能發十種心名為菩薩,亦名摩訶薩,亦名無為眾生,亦名無障礙眾生,亦名已得度眾生,亦名不思議眾生。然於此中亦無有心,亦無菩提!
3.復次善男子!復有十三昧護持菩提心。何等為十?
一、發第一心法寶三昧所護持;二、發第二心堅固三昧所護持;
三、發第三心不動三昧所護持;四、發第四心不退三昧所護持;
五、發第五心寶華三昧所護持;六、發第六心日光三昧所護持;
七、發第七心一切義三昧所護持;八、發第八心智照三昧所護持;
九、發第九心諸佛現在前三昧所護持;
十、發第十心首楞嚴三昧所護持。

持咒的利益—三 海濤 輯

持咒的利益—三 海濤 輯
◎尊勝佛母咒的利益:
尊勝佛母心咒:唵 普隆 娑哈
1.尊勝佛母是主長壽及淨障的女本尊,咒語有無邊的利益,威力非常強大;聽到此咒的有情,永遠不會再墮惡趣。
2.慈悲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教導四大天王,持誦尊勝佛母咒有如下利益:
(1)只要沐浴身體,穿上乾淨的衣服,受持八關齋戒,並持咒一千遍,即使由於耗盡宿業所感得的壽命,而面臨死亡的危險,仍然能夠延長壽命、淨除無明障、消除疾病。
(2)只要在動物的耳邊持咒,保證這將是牠們當畜生的最後一生。
(3)如果有人患重病,醫生束手無策,只要依照前述的方法,修尊勝佛母,便能夠消除疾病,使他們永不墮惡趣,死後往生淨土。就人來說,今生將是胎生的最後一生。
(4)只要持完尊勝佛母咒21遍之後,在芥子上吹氣,然後把芥子撒在惡業重大的有情皮膚或骨頭上,那位有情將立刻解脫惡趣,轉生上界。
(5)即使那位有情已經墮到地獄,或別的惡趣,其心識也會淨化,而轉生天界等善趣。
(6)只要把咒放在塔內、屋子裡或屋頂上的幡旗上,凡是觸及塔影或幡影的人,都將不會墮惡趣。
(7)當風觸及此塔或幡,或是裝有尊勝佛母咒的佛像,再碰觸其他的有情,便能夠淨除墮惡趣的業。持誦此咒或把它放在身上,必將帶來大淨障。
◎密勒日巴咒的利益
咒語:唵 阿 咕魯 哈薩 瓦闕惹 撒哇 悉地 帕拉 吽
1.密勒日巴尊者許諾,每天持此咒的人,都會往生密勒日巴的淨土,而且能夠親見密勒日巴。
2.持完此咒之後,吹氣在已經墮惡趣者的屍骨或肉上,能夠淨除一切惡業,使他們往生淨土。

持咒的利益—二 海濤 輯

持咒的利益—二 海濤 輯
2.如果每日持誦藥師咒,一切諸佛菩薩以及總攝一切諸佛大威勢力的金剛手菩薩、四大天王和其他護法,都會一直保護並引導我們,我們的一切惡業都會淨除,迅速地息除疾病及魑魅傷害。
3.藥師咒實際上涵蓋整個道次第的對治法——從開始直到圓滿佛果的無上安樂。第一個「貝堪則」涵蓋下士共道;第二個「貝堪則」涵蓋中士共道;「麻哈 貝堪則」涵蓋上士道。
4.持誦藥師咒會在內心留下習氣,使我們得以實證咒語所蘊含的整個菩提道。它在我們內心建立整個道的加持;之後,我們便能夠生起整個菩提道——正如「貝堪則 貝堪則 麻哈 貝堪則」所象徵的意義。
◎藥師佛略軌修法
1.觀想上師——藥師佛在頭頂上,並做如下的啟請:禮敬、供養、歸依藥師琉璃光世尊.如來.應供.正遍知!(七遍)
2.願尊往昔所發誓願,與我今之發願,當下悉皆實現於我與其他一切有情!
3.接著,一面持咒一面觀想,從上師藥師佛心間及聖身,放射出淨化的光芒,淨除自己所有的疾病、魑魅及肇因——一切惡業及無明障;自己全身充滿甘露光,清澈如水晶。光芒再放射到十方,療除一切有情的疾病和煩惱。
4.融入:持完咒之後,觀想上師——藥師佛化為光,融入自己的心輪,自己的心乃與一切諸佛的體性——法身成一味。
5.迴向:由於修此藥師佛儀軌所積集的功德,願我圓滿如海的菩薩行。願我成為聖依怙導師,引導過去世無數次慈愛我的眾生。
6.由於我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積集的功德,願凡是見、聞、憶念或者談及我者,立刻解除一切痛苦,永遠享有圓滿的安樂。
7.由於我、諸佛、菩薩、其他有情三世所積集的功德,願我能夠成為量等虛空的一切有情維持生計的基礎,正如藥師佛的悲心普及一切有情般。
8.由於我及諸佛菩薩三世所積集自性空的功德,願自性空的我,迅速成就上師——藥師佛自性空的佛果位,並獨自由自性空的我,帶領自性空的一切有情,成就自性空的藥師佛果位。

持咒的利益—一 海濤 輯

持咒的利益—一 海濤 輯
◎滿願輪咒的利益
咒語:唵 帕摩 無許尼夏 畢瑪雷 吽 呸
1.滿願輪咒具有無法置信的利益,每天念滿願輪咒七遍,會往生淨土。
2.持完咒之後,吹氣在衣服,能夠淨化自己和其他有情;吹氣在燃香上,然後燒香,香煙會淨化其他的有情。
3.把咒放在門檻上,凡是從它下面走過的人,都會得到淨化,不會墮惡趣。
4.在西藏這個咒往往寫在紙上,放在亡者身上,淨化他們,使他們不至於墮惡趣。
5.光是憶念此咒一次,其威力便足以淨除五無間罪,使人免墮「不堪忍的苦境」,也就是最苦的那層地獄。所有的惡業和無明障都會淨除,並永不墮惡趣。
6.此咒能夠使人記得前世,預見來世。每天持此咒七次,所造的功德相當於供養量等恆河沙之多的佛。
7.持完此咒之後,吹氣在砂上,然後把砂撒在死屍上,即使那位有情曾經破戒或者已經墮惡趣,都能夠轉生上界。
8.如果持此咒之後,吹氣在自己所塗的香水或所燒的燃香上,凡是聞到香水的氣味或燃香的香氣者,都能夠淨除惡業,甚至還能夠治癒傳染病。此咒也有助於成就佛圓滿的功德。
◎藥師咒的功德利益
藥師短咒:唵 貝堪則 貝堪則 麻哈 貝堪則 饒札 薩幕葛得 梭哈
1.文殊菩薩在藥師八佛(指釋迦牟尼佛及藥師七佛)面前祈請:「正如您們往昔所承諾的,請賜與一個特殊的咒語,迅速地為濁世的有情帶來成功。濁世的有情福德寡薄,而且淹沒在眾苦之中,包括疾病和魑魅傷害。但願這些有情都將能夠見到一切諸佛,而且達成他們所有的願望。」於是藥師八佛應文殊菩薩的祈請,異口同聲地賜與藥師咒。(此藥師咒為藏文譯音)

殊勝的藥師法門—四 海濤 輯

殊勝的藥師法門—四 海濤 輯
◎藥師佛移識法
1.我們還可以為臨終者修藥師佛移識法(破瓦)。在這個禪修中,如果你具有強烈的悲心和穩固的定力,就可以幫助臨終者不墮惡趣。
(1)觀想藥師佛在臨終者的頭頂上。
(2)從藥師佛心中射出一束管狀光,在臨終者身中,形成一道中空的脈管,形狀像傘柄,但末端沒有孔穴,一直延伸到略低於肚臍處。
(3)觀想臨終者的心識,位於他們的心輪部位,狀如白色的光點,小如芥子,十分輕盈,而非沉重、堅實。
(4)藥師佛心中放射出鉤狀的紅光,鉤住臨終者的心識,使它通過脈管往上飛到藥師佛的心輪。
(5)心識融入藥師佛的心輪之後,便在藥師佛淨土中的蓮花中冒現;然後受教於藥師佛,並且被授記成佛。
◎加持藥物
1.持誦藥師佛咒也能夠增強藥物的力量——不管那藥物是供自己或別人服用。
2.把藥放在自己面前的碗裡面,觀想碗的上面有一個月輪。
3.月輪上豎立著藍色的唵字,周圍順時針方向繞著藥師佛咒:
唵 貝堪則 貝堪則 麻哈 貝堪則 饒札 薩幕葛得 梭哈
4.一面持咒,一面觀想甘露從所有的咒字流下來,融入藥物中。
5.接著觀想咒字及月輪融入藥物中,使得藥物的力量變得非常強大,足以治好一切疾病和魑魅傷害及其肇因——惡業和煩惱。
6.如果你是在治療癌症病人,想像藥物具有把癌症治好的特殊力量。你越有信心,持誦越多的咒,藥物的力量便越強大。
7.藏醫在做好藥物之後,往往會禪修藥師佛並持藥師咒加持藥物,之後藥物會更有效。因為除了藥物中所含的一切成分本身的力量之外,還添加了修法的力量,有助於淨化內心,並使病人迅速康復。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 梭巴仁波切 開示《究竟康復的療法》)

殊勝的藥師法門—三 海濤 輯

殊勝的藥師法門—三 海濤 輯
1.藥師七佛具有強大的威力,不僅限於療癒疾病,也能夠淨化生者和亡者的業障。如果能夠本著菩提心,在臨終者或動物耳邊,持誦藥師佛的聖號和咒語,功德無量,因為那將使他們不墮惡趣。
2.對於已過世的亡者,可以持藥師佛咒,然後直接在他們身上吹氣或者先在滑石粉、香水上吹氣,然後把粉末、香水塗抹在他們身上,或撒在剩餘的骨頭、皮膚上。這麼做至少可以縮短亡者在惡趣受苦的時間。
3.即使動物或人已經死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心識還在惡趣,如果持誦藥師佛咒之後,在他們的骨頭上吹氣,照樣可以把心識遷移到淨土或上界。
4.如果你是肉食者,應當利益你所吃的被宰殺的動物。在吃肉之前,應當持誦這個強力的淨障咒,而且猛力地迴向,使那些動物即刻脫離惡趣,往生淨土或上界,永不再墮惡趣。
5.修藥師法對於臨終者或亡者都十分有益。對於病重者,往往修廣軌的藥師法,其中涵蓋每一尊藥師佛所發的願。
6.這個修法往往是決定那人存亡的關鍵。他們可能馬上康復,或者在一、兩天之內懷著平和的心往生,不必長久地活著受苦。
7.如果每日持誦藥師咒,一切諸佛菩薩與總攝一切諸佛大威勢力的金剛手菩薩、四大天王和其他護法將會一直保護並引導我們。我們的一切惡業都會淨除,迅速地息除疾病及魑魅傷害。
8.藥師咒實際上涵蓋整個道次第的對治法——從開始直到圓滿佛果的無上安樂。
第一個「貝堪則」涵蓋下士共道;
第二個「貝堪則」涵蓋中士共道;「麻哈 貝堪則」涵蓋上士道。
9.持藥師咒會在內心留下習氣,使我們得以實證咒語所蘊含的整個菩提道,它能在我們內心建立整個道的加持;引導我們生起整個菩提道。

殊勝的藥師法門—二 海濤 輯

殊勝的藥師法門—二 海濤 輯
1.因為眾生的心更墮落,一切也都更加墮落。食物和藥物的力量減退,甚至咒語的力量也削弱了。所以現在修本尊法,都必須比以前持更多的咒。
2.不過,基於藥師諸佛往昔許諾的力量,實際上藥師咒在濁世反而更有威力。這是很有必要持誦藥師咒的理由之一。
3.藥師諸佛往昔曾經許諾,濁世眾生所發的願,必定要成功。每一尊藥師佛都發過許多願,要紓解眾生的種種困境。
4.眾生甚至只要聽到藥師佛的聖號或咒語,便不會墮惡趣。藥師佛法門具有強大的威力,帶來現前及究竟的成功。
5.這是由於藥師七佛往昔在菩薩位時,為有情發了許多廣大願,並承諾將在釋迦牟尼佛教法衰微的濁世,實現有情所有的祈願。
6.因此,藥師七佛強烈地發願要證悟成佛,這是他們禪修並實證菩提道的初發心。
7.由於藥師諸佛的悲心和饒益有情的利他心力量使然,只要我們禪修藥師佛、持咒,並向藥師佛求助,必定會成功。
8.藥師七佛具有強大的威力,不僅限於療癒疾病,也能夠淨化生者和亡者的業障。
9.向藥師佛祈請,威力強大,感應迅速——不限於療癒,其他的事行也一樣。因此,我們務必天天向藥師佛祈請,不僅限於療癒疾病,也為了成辦我們的修行和其他的事行。
10.藥師諸佛為眾生——特別是濁世有情發了許多願,而且承諾要實現我們的祈願。因此,我們向藥師諸佛祈請,會迅速地達成一切願望。
11.此外,藥師諸佛能夠帶給我們的究竟利益是成就佛果。
12.修藥師法能夠淨化亡者,把他們從苦難中救脫出來。持藥師佛的咒語,然後在所吃的肉上面,或死屍、死者的骨頭上面吹氣,都很有利益,可淨除亡者的業障,使他們得以往生淨土或上界。

殊勝的藥師法門—一 海濤 輯

殊勝的藥師法門—一 海濤 輯
1.為別人療癒時,應當修和自己業緣較深的本尊法。基於和本尊的親密關係,感應會很迅速。不過療癒力是來自信心,而不在於是否把本尊觀想得很清楚或正確地持咒。
2.深信自己的病和病因已經徹底淨除了,這分信心是真正的康復心。智慧和悲心在別的法門很重要,但是就涉及禪修本尊和持咒的法門來說,深信自己已經淨化了,和康復大有關係。這分信心是真正的療癒師。
3.療癒師所發的清淨菩提心,實際上是療癒最重要的因素;雖然病人也許會以為禪修、咒語或藥物是療癒的要因。本著善心為病人修法或持咒,所念的咒語威力會更強。
4.咒語和藥物固然可以把病治好,不過,療癒師所能夠提供的最大利益是清淨的善心。對於療癒師來說,發心良善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那確保他們的禪修、持咒成為清淨的法及成佛的因。
5.用咒語治療別人之前,自己應當先做本尊閉關,並持大量的咒,因為這會引生療癒力。日常課誦的咒越多,便能夠開展越大量的療癒力。
6.持咒之前先發心:「為了饒益有情,願我能夠儘速在內心實證療癒本尊的咒義中所涵蓋的整個菩提道。」
7.思惟:「願我能夠透過這個咒,療除一一有情的疾病及其他每一種困境。願聽到此咒的人,當下康復。願他們當下消除一切苦及苦因,並淨除所有的無明障。願他們當下實證此咒所涵蓋的整個菩提道。」
8.如此迴向,能夠在內心創造療癒力。我們的身語意將會具有療癒別人的力量,不僅立即療除他們的疾病,而且消除他們所有的困境和困境因。
9.由於五濁熾盛,新型的疾病出現,病徵也改變了,醫生很難認知新的疾病,也不知道如何治療。這些徵兆正如蓮花生大師一千多年前所預言的一樣。

發菩提心之譬喻—二 海濤 輯

發菩提心之譬喻—二 海濤 輯
◎以下五點是簡說菩薩之超勝道法。
1.菩提心具足神通故,就像大王一樣,具有離諸障礙的大威力,能夠成就利益眾生的事業。
2.菩提心具足勝智故,就好像庫藏一樣,能蓄藏一切萬物。
3.菩提心具足與菩提分相應之種種法,就好像先聖所行之大道一般,開顯出吾人繼踵先賢之大路。
4.菩提心同時具足悲心和正觀二德,所以像是乘騎一般,生死涅槃二俱不舍,安樂行道。
5.菩提心具足總持及辯才,就好像湧泉一樣,於已聞之法及未聞之法,皆能受持,智慧和知識源源湧出,無有窮盡。
◎以下三喻是專指佛地而言的。
1.菩提心具足法苑花園,因此聲譽昭著,志求解脫的人,普聞其名如洪聲震谷。
2.菩提心具足人人能行之大路,就好像一脈江河一般,於利他之事永不退失。
3.菩提心具足法身,就好像浩蕩的雲聚一般,以住兜率天(降世住胎,出家苦行,降魔成道……)等相示現成佛而攝度眾生。
◎上述之二十二喻是想用簡單的譬喻來說明從最初的凡夫位一直到成佛之間的各階次之特徵。
1.我們必須培養慈心、悲心和菩提心,以出離輪迴、證得佛果。
2.發菩提心有二要件:
一、對一切眾生生起悲心,希望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二、志令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證入佛果。
3.雖然平日我們也是為了眾生的利益而行種種善,但這還不能稱為發菩提心。為了令一切眾生皆得成就佛道、離苦得樂而力求覺證,是謂發菩提心。
4.大悲心和菩提心的關係——二者皆是利他之心。菩提心則是以慈悲心為基礎而發起的覺醒之心。

發菩提心之譬喻—一 海濤 輯

發菩提心之譬喻—一 海濤 輯
1.志求菩提的欲望像是大地一樣,因為它能夠為一切善法作根基。
2.菩提心就像是黃金一樣,因為它直至成佛之間,都沒有改變。
3.具足殊勝的菩提心,就像月亮一樣,一切善法都漸次增長。以上三個比喻是象徵資糧菩薩道之前、中、後三個階段。
4.行道的譬喻則是:熾火一般,就好像用熾燃的火,可以燒盡三種一切智之障礙。這樣用火來比喻菩提心,最適用於加行道(因為道智之火,初次發生,越燒越廣,終能燒卻一切障礙而得證入真見道位)。
◎以下十個比喻與歡喜地等十地相配合,包括見道和修道等位之行境。
1.菩提心具足布施波羅蜜多,所以像是一個大寶庫一樣,能夠使一切眾生滿足故。
2.菩提心具足持戒波羅蜜多,所以像寶礦一樣,能夠出生一切珍寶,為一切功德之依處。
3.菩提心具足忍辱波羅蜜多,像大海一樣(能容納一切),又能使一切不需要的壞東西,下沉海底離諸擾亂。
4.菩提心具足精進波羅蜜多,就像金剛鑽石一樣,最為堅固,難以摧損。
5.菩提心具足禪定波羅蜜多,不為一切緣想或妄念所擾亂,就好像山王一樣,不可動搖。
6.菩提心具足智慧波羅蜜多,就像藥物一樣,能治療煩惱和所知二障的疾病。
7.菩提心具足方便波羅蜜多,就像是善知識一樣,於一切時不捨棄利益眾生的行為。
8.菩提心具足願波羅蜜多,就像是如意寶珠一樣,能成滿一切願求。
9.菩提心具足力波羅蜜多,就像是太陽一樣,能夠成熟一切所調的眾生。
10.菩提心具足智波羅蜜多,就像是音樂一樣,能夠用詩歌的方式,來對眾生說法。

頭陀行功德—三 海濤 輯

頭陀行功德—三 海濤 輯
第九、隨坐亦有十利:
一、無求好精舍住疲苦;二、無求好坐臥具疲苦;
三、不惱上座;四、不令下座愁惱;
五、少欲;六、少事;七、隨得而用;
八、少用則少務;九、不起諍訟因緣;十、不奪他所用。
第十、樹下坐亦有十利:
一、無有求房舍疲苦;二、無有求坐臥具疲苦;
三、無有所愛疲苦;四、無有受用疲苦;
五、無處名字;六、無鬪諍事;
七、隨順四依法;八、少而易得無過;
九、隨順修道;十、無眾鬧行。
第十一、死人間住亦有十利:
一、常得無常想;二、常得死想;
三、常得不淨想;四、常得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五、常得遠離一切所愛人;六、常得悲心;
七、遠離戲調;八、心常厭離;
九、勤行精進;十、能除怖畏。
第十二、空地坐亦有十利:
一、不求樹下;二、遠離我所有;
三、無有諍訟;四、若餘去無所顧惜;
五、少戲調;六、能忍風雨、寒熱、蚊虻毒蟲等;
七、不為音聲刺棘所剌;八、不令眾生瞋恨;
九、自亦無有愁恨;十、無眾鬧行處。
3.《寶梁經》云:「佛告迦葉:比丘若欲至阿蘭若處,當思八法。何等為八?
一、我當捨身;二、應當捨命;
三、當捨利養;四、離一切所愛樂處;
五、於山間死當如粗死;六、阿蘭若處當受阿蘭行;
七、當以法自活;八、非以煩惱自治。」

頭陀行功德—二 海濤 輯

頭陀行功德—二 海濤 輯
第四、一坐食亦有十利:
一、無有求第二食疲苦;二、於所受輕少;
三、無所用疲苦;四、食前無疲苦;
五、入在細行食法;六、食消後食;
七、少妨患;八、少疾病;
九、身體輕便;十、身快樂。
第五、常坐亦有十利:
一、不貪身樂;二、不貪睡眠樂;
三、不貪臥具樂;四、無臥時脇著席苦;
五、不隨身欲;六、易得坐禪;
七、易讀誦經;八、少睡眠;
九、身輕易起;十、求坐臥具、衣服心薄。
第六、食後不受非時飲食亦有十利:
一、不多食;二、不滿食;
三、不貪美味;四、少所求欲;
五、少妨患;六、少疾病;
七、易滿;八、易養;
九、知足;十、坐禪讀經,身不疲極。
第七、但有三衣亦有十利:
一、於三衣外無求受疲苦;二、無有守護疲苦;
三、所畜物少;四、唯身所著為足;
五、細戒能行;六、行來無累;
七、身體輕便;八、隨順阿練若處住;
九、處處所往無所顧惜;十、隨順道行。
第八、受毳衣亦有十利:
一、在粗衣數;二、少所求索;
三、隨意可坐;四、隨意可臥;
五、浣濯則易;六、染時亦易;
七、少有蟲壞;八、難壞;
九、更不受餘衣;十、不失求道。

頭陀行功德—一 海濤 輯

頭陀行功德—一 海濤 輯
1.釋十二頭陀行:
一、盡形乞食;二、受阿練若;三、著糞掃衣;四、一坐食;五、常坐;六、食後不受非時飲食;七、但有三衣;八、毳衣;九、隨敷坐;十、樹下住;十一、空地住;十二、死人間住。
2.《十住毘婆沙論》中記載了修行十二頭陀行的功德利益。
第一、盡形乞食有十種利:
一、所用活命,自屬不屬他;
二、眾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
三、若有施我食者,當生悲心,我當勤行精進,令善住布施,作已乃食;
四、隨順佛教行故;
五、易滿易養;
六、行破憍慢法;
七、無見頂善根;
八、見我乞食餘有,修善法者亦當效我;
九、不與男女大小有諸因緣事;
十、次第乞食故,於眾生中生平等心,即種助一切種智。
第二、受阿練若處亦有十利:
一、自在來去;二、無我,無我所;
三、隨意所住,無有障礙;四、心轉樂習阿練若住處;
五、住處少欲、少事;六、不惜身、命,為具足功德故;
七、遠離眾鬧語故;八、雖行功德,不求恩報;
九、隨順禪定,易得一心;十、於空處住,易生無障礙想。
第三、著糞掃衣亦有十利:
一、不以衣故,與在家者和合;二、不以衣故,現乞衣相;
三、亦不方便說得衣相;四、不以衣故,四方求索;
五、若不得衣,亦不憂;六、得,亦不喜;
七、賤物易得,無有過患;八、順行初受四依法;
九、入在粗衣數中;十、不為人所貪著。

善知識乃成佛之導師—二 海濤 輯

善知識乃成佛之導師—二 海濤 輯
1.談到修行的要領,任何法門都應包括前行、正行和迴向三個階段。
2.在前行階段,應皈依三寶並發菩提心,皈依三寶是指皈依佛法僧三寶,而發菩提心則是要確定我們修各種法門,並不為個人的利益,而是為六道一切眾生的解脫。
3.在正行階段,我們要將自己視為一個病人,而佛法即是對治病症的良藥,善知識則為醫生,我們罹患了極嚴重的輪迴之症,唯一的解藥就是修持佛法。
4.依止善知識必須直到我們輪迴之病痊癒,究竟成佛為止,這個觀念在正行的部份是很重要的。
5.無論修什麼法門,在結尾一定要作迴向,迴向的意義是無論我們積聚了什麼功德或善業,都不貪執或只想私自擁有,而將此功德與一切眾生分享。
6.我們未能開悟,通常是有四種障礙:
一、是對此生的貪執。
二、是修行目標的錯誤。
三、是自私的發心。有些人修行只是為了自身的解脫,而並未悲憫一切眾生,並未發願利益一切眾生。
四、則是無目標的修行。
7.善知識的口授(言教)便是針對以上四種障礙而分為四點,這四點是此四種障礙的對治之法:
一、無常(對治對此生的貪執)。
二、業果不壞及輪迴過患(對治修行目標的錯誤)。
三、慈心與悲心(對治自私的發心)。
四、發菩提心(對治無目標的修行)。
8.貪戀此生短暫的享樂是毫無意義的,若是我們能夠對無常有深刻的了解和體會,進而發出渴望開悟成佛、解脫輪迴的心願,這即是無常諦的宗旨。
9.有了對無常的體認,便能將此肉身轉化成為開悟解脫的利器,而避免使其淪為造業的工具。

善知識乃成佛之導師—一 海濤 輯

善知識乃成佛之導師—一 海濤 輯
1.修行人要明心見性,開悟成佛,必須要完全依賴善知識的教導。
2.善知識不但是導師,他還是一位護法,亦能保護修行人免於一切內外障礙的阻擾,就算是鈍弱根性的人,藉著善知識的教導與加持,也必定能開悟成佛,解脫輪迴。
3.善知識可分為四種:普通眾生的善知識、登地菩薩的善知識、化身佛的善知識、報身佛的善知識。
4.一般人應該先以普通眾生一類的善知識為依止、求法的對象,他們在我們還無法從諸佛菩薩那兒領受教法的初學階段,提供了我們極大的幫助。
5.眾生類善知識的恩德,是四種善知識中最大的。
6.一位普通眾生類的善知識具有下列特點:
一、修習大乘佛法,是一位大乘行者。
二、對於大乘教法非常了解,對於各種法門亦十分精通。
三、具足圓滿無漏的菩薩戒。
四、具菩提心,願利益一切眾生,願將正法傳給一切眾生。
7.如果你已經遇到了這樣的善知識,則應以下列方法來承事他:
一、供養。供養一切你擁有的,如衣物、食物、醫藥等等,以這樣的供養,祈求善知識能引導你走向開悟之境。
二、遵從。無論善知識要你做什麼事都應該遵從,絕不猶豫或懷疑,不管他教導你什麼法門,你都應該毫無疑慮地去修持。
三、堅定。和善知識間的關係要保持堅定,不要反覆無常,對於善知識的教導要全心奉行,對於善知識的開示應加以深思。
8.要和善知識與其教法保持堅強不變的關係,這便是依止善知識的正確方法。
9.許多普通眾生類的善知識,事實上都是諸佛菩薩的化現,但是身為弟子,若不懂得如何依止承事善知識,那也無法有任何內在的發展了。

修行的初步——培養慈悲心 海濤 輯

修行的初步——培養慈悲心 海濤 輯
1.造善業應從自身培養慈悲心著手,即使在一開始沒有辦法立即生起廣大的慈悲,但大慈大悲是必須經過不斷的修鍊才生起的。
2.然而,你仍必須有十分堅強的意志、勇氣和膽識,才能從心中生起慈悲、憐憫、關愛眾生的心。
3.我們可先由對母親的慈愛開始,進而發展到對一切眾生的慈愛,便能減弱所有的煩惱。慈悲心減弱了我們對自我的執著,因此貪慾也降低了。
4.慈悲心的培養具有很大的益處,當修行人愈能降低心中的五毒煩惱時,他也就愈有力量能跳出輪迴,這就是修持慈悲心最究竟的利益——開悟成佛。而就現世的利益來說,一個充滿慈悲心的人也能在到處都受歡迎。
5.修學慈悲的同時,也減弱了瞋恨的心,因為現在我們已真正想利益一切眾生,當我們對一切眾生都有慈愛心時,也不可能會有仇恨的心念了。
6.不論在任何壓力或逆境之下,都應保持慈悲的心,就如同母親對她的孩子一樣。
7.慈悲的心不管是對自我還是他人來說,都是最好的防衛。所以,慈悲心是最有威力的護身符、最有力量的防衛武器。
8.能發大慈悲心的行者,就能生起菩提心。菩提心是弟子在上師或善知識前,發願要度一切有情眾生的心,也是是一種是誓願戒。
9.原先我們只是生起慈悲心的心來對人而已,然而,當你的慈悲心已經十分廣大時,你要發願持守菩薩戒,利益一切有情眾生,這即是覺悟之心——菩提心。
10.身為一個菩薩,必須行十波羅蜜多,以實踐菩薩行。
一、布施波羅蜜多。二、持戒波羅蜜多。
三、忍辱波羅蜜多。四、精進波羅蜜多。
五、禪定波羅蜜多。六、般若波羅蜜多。
七、善巧方便波羅蜜多。八、力波羅蜜多。
九、願波羅蜜多。十、智波羅蜜多。
11.一切修持都應依智慧和方便,智慧即是空性,而方便即是慈悲。

消弭戰爭諦語祈願文 海濤 輯

消弭戰爭諦語祈願文 海濤 輯

嗡嗎呢唄咩吽
大慈勝者至聖觀世音 忿王馬頭至尊度母眾
僅聞其名能除諸恐怖 依處悲心仁者請垂念

諍亂五濁熾盛有情眾 浮沈惡業忌妒汪洋中
備受猛力爭鬥煎熬苦 請以悲智令其皆枯槁

於被瞋恚焰火焚燒眾 請降慈愛甘露雨淋已
使其彼此起如父母想 加持福樂吉祥得增長

當其入心剎那能摧壞 胸襟轉變猶如非天般
魑魅惡毒海會之大眾 願彼不再流連此方中

願諸戰死沙場有情眾 從此捨離惡業諸因果
化生入於極樂世界中 帶領其餘眾生入彼境

願諸有情長壽無疾病 止息爭鬥奉行十善業
適時降雨農牧恆興旺 加持情器世間增吉祥

法性自性本來即清淨 有法業果亦是無欺誑
上師本尊三寶大悲尊 願其廣大淨願皆實現

註:此大成就者唐東嘉波之金剛語「消弭戰禍諦語祈願文」,乃因多康地區(青海西康地區)經常戰亂頻繁,調停和解無法解決,至尊大成就者於是抵達該區,寫下此文,宣說諦語,拋花祈請時,頓時眾人之忌妒瞋怒全消,不再征戰,使得該地年歲平安,豐年民樂,吉祥圓滿。

慈忍是最美好的心—四 海濤 輯

慈忍是最美好的心—四 海濤 輯
1.若我們能了悟一切諸法的法性,便知它其實就是佛性。
2.若我們能自然安住其中的話,首先,我們便不必刻意去斷煩惱,而當煩惱生起時,也不必去改變它。
3.其次,我們也不用去認知煩惱的體性是什麼,我們只要自然地安住、自然地保持便已足夠,不必再刻意造作任何事。
4.所以就一切的煩惱而言,它是自然解脫,而且是本來解脫的。
5.一切諸法的法性本然如此,若我們能自然而持續地安住,便不用斷除、轉變,也不必特別去了解,因為此時的煩惱已無任何力量可言。
6.人之所以會投生在輪迴六道乃是由於執著於情器世間的不淨所致。
7.修行真正的考驗在於逆境。它考驗我們的心力,人之所以能超越動物是因為人會成長,將逆境視為善緣。
8.我們就像一根粗木頭,如果用羽毛和絲綢等的東西來摩擦,它的表面永遠不會變得光滑,除非用砂紙來打磨。
9.人身難得,所以真的要好好修行,臨終的時候才能無悔地說:我不虛此生。
10.如果我們會更謙虛、更開闊、更真誠地關懷他人的福祉,那麼天堂就是苦樂參半的娑婆世界,天堂就是在人間行善事。
11.我們必須給自己一點內在的空間,我們必須清掃垃圾場,我們必須將心專注在眼前這一刻,這是心念最理想的休息方式;這是放鬆,也是覺醒的。
12.煩惱及業是產生死亡的原因,只要業及煩惱存在一天,我們就無法征服死亡。
13.若想消除痛苦和痛苦之因,我們一定要修自己的心。修心乃是遠離痛苦的第一步。
14.在所有各種不同的痛苦中,造成痛苦的原因完全在於我們的心;基本上,一切都由心開始。
15.依據佛教的觀點來說,為了消除痛苦和痛苦之因,我們一定要斬除痛苦之根,將痛苦的種子完全消滅。
16.痛苦之種正是我執之種——執著於自己、自我。

慈忍是最美好的心—三 海濤 輯

慈忍是最美好的心—三 海濤 輯
1.菩薩要開悟成佛的唯一目的,乃是希望能利益一切眾生。
2.菩薩道包括了四攝法和六波羅蜜的修行。而一切的菩薩修行,完全包括在六波羅蜜中。
3.不論是別解脫戒、菩薩戒,亦或是密乘的三昧耶戒,我們護持戒律應如善護自己的眼睛一樣。
4.對治瞋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忍辱和寬容。
5.忍辱有許多種,它包括了忍受傷害、耐心地接受痛苦,以及耐心地修行佛法等。
6.若想在修持忍辱上有所成就,我們一定要深思煩惱的過患,以及忍辱的功德。
7.假設我們具足耐性,那麼縱然有人咒罵或侮辱我們,我們也會依然臉掛微笑。但假設我們耐性不足,時常生氣,那麼原本我們美麗的臉龐,也會馬上變得奇醜無比。
8.面帶微笑是最美的裝飾。
9.我們常受制於自心的控制,而它則充滿煩惱妄念,以致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造了業。
10.我們可能生起一點小小的善心,但由於缺乏專注的覺性,所以並不持久。
11.若我們的心能專注的話,便能對自己的善行做更有效的掌控。基於此因,所以禪定被稱為心之王。
12.昏沈和掉舉都是禪定中最主要的障礙。所以我們必須一心專注以對治昏沈,而把心冷靜下來以對治掉舉。
13.龍樹菩薩曾說,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證入涅槃,解脫開悟。而要達此目標,我們需要虔誠與慈悲,再加上智慧。
14.佛法的主要內涵是什麼呢?就是慈悲與空性。
15.成佛之因是什麼呢?成佛之因是空性與慈悲。
16.將成佛之因做為法道便是大乘經教的傳規,行者要修空性與慈悲。
17.所以空性與慈悲,也就是智慧與善巧,就像鳥的兩個翅膀一樣。鳥必須依賴兩個翅膀才能飛翔,缺一不可。
18.人身之所以寶貴,是因為我們具有修行的能力與智慧。

慈忍是最美好的心—二 海濤 輯

慈忍是最美好的心—二 海濤 輯
1.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完全由看不見的因緣業力所決定。
2.當我們受制於煩惱妄念時,便會失掉自主性,因為我們幾乎會不自覺地造了業。
3.倘若我們受煩惱業所控制,不應任憑它就此這樣下去,我們必須好好懺悔,小心提高警覺,停止自己在身心方面繼續犯錯。
4.小心翼翼和警覺心可以讓我們不生煩惱妄念。當我們持續增長警覺的力量,小心謹慎以對時,內在的微細煩惱便會止息。
5.當我們一再反覆淨除自己的煩惱時,煩惱的力量便會逐漸消除。
6.若想避免不墮惡道,常常思惟死亡與無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7.煩惱是我們真正的敵人,因為大家都希望獲得快樂,遠離痛苦,但煩惱正是帶領我們步入痛苦的始作俑者。
8.只要我們不再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時,便會開始重視別人的福祉。
9.當我們開始思惟因緣法的本質時,便會了解別人與我們的幸福之間的關係,也才會重視別人的快樂。
10.證悟之心的本質是在努力修行消業除苦,當你能夠認知障礙我們證入涅槃和解脫的煩惱本質時,便能消除無明所留下的最後一絲痕跡。
11.由於我們的無明是暫時和無常的,所以我們可以淨除它,而它所留下的痕跡也是暫時性的,所以它也同樣可以被消除掉。
12.由無明所留下的最後痕跡會阻礙我們證悟成佛。
13.菩提證悟心有兩種層次,一是希望能利益眾生,另一則是希望能證悟成佛。
14.希望能圓滿眾生願望的發心乃是一切成佛之因。
15.菩提心的修行正是大乘教法的精髓。倘若我們能獲此精要,那麼所有一切其他的修行將更具效益與利益。
16.為求解脫,證悟空性的智慧乃為其唯一之道。要想證悟成佛,除了生起菩提心外,沒有其他第二條道路可走。
17.若想獲得長久的快樂,我們可能必須忍受暫時的艱苦。
18.做為一個人,我們應該善用自己的智慧,讓自己和別人心中都能生起快樂。
19.一個摒棄造惡,不生惡心的人才能算是真正在修持戒。

慈忍是最美好的心—一 海濤 輯

慈忍是最美好的心—一 海濤 輯
1.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利用自己的寶貴人身從事造惡更糟糕的事了。
2.我們可以藉由人身修行十善和六波羅蜜等,而於來生投生為善道的人或天神,如果我們能勤修戒定慧三學的話,也能證得涅槃的果位,甚至究竟成佛。
3.若能常常思惟死亡的實相,並對它生起深刻的認知,我們便能了解一切世間法上的瑣碎活動和事業都是毫無意義的,從而由其中獲得激勵,日夜精進修行。
4.倘若我們把修行與不修行的人拿來相比時,我們會發現修行的人比較快樂,在精神上也比較安詳。
5.不修行的人不只把以前所累積的福報享盡了,而且也無法再為未來的快樂造一個善緣。
6.從事修行的人較能面對問題,同時他的心能常懷善念,為長遠的未來做準備。
7.因為我們有一個色身,所以物質上的東西多少可以帶給我們一些舒適和享樂,但快樂的主要根源還是來自於精神上的平靜和自心的修練轉化。
8.我們自稱為是一個佛教徒還不夠,我們應該持續不斷思考佛法的真正內涵和意義。
9.當我們在禮敬諸佛時,單單向佛像頂禮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了解為什麼我們要向佛禮拜。不論我們是出家或在家,了解佛陀的教導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
10.倘若我們能存著利他的發心,那麼我們一切的所為均將成為為了度化一切苦難眾生而累積善業功德的因。
11.善業因緣會讓我們生起對痛苦的恐懼,同時認知三寶所能給予我們的庇護。
12.我們必須了解,我們之所以會遭受痛苦,是因為我們以前曾傷害過別人。
13.痛苦的原因乃來自於不善業的累積。所以若想得到快樂,我們一定要斷除惡業,才能脫離痛苦。

《菩提道次第覺受歌》輯要—四 海濤 輯

《菩提道次第覺受歌》輯要—四 海濤 輯
1.若想將自己的心完全徹底調伏,唯一的方法就是持續不斷地修行。
2.馴心的過程無法僅藉著一點點的工夫便能達到,它需要持久而穩定的修行。我們無法在幾天或幾個月之內就看到修心的成果,它需要耗費數年的時間來做。
3.當我們努力慢慢修練來轉化它時,那麼這時它才會是一種真正的轉化、一種真正的調伏。
4.我們希望能獲得安詳與快樂,而安詳與快樂則得自良善而正確的因緣條件。
5.找出別人的錯誤,卻完全忽視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邪見和我執是件很愚蠢的事。
6.若我們能親近自己的上師,那麼我們的一切違過將自然止息,而一切功德也將自然增長。
7.當我們生起例如像忿恨或貪愛等的煩惱妄念時,我們會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自我感覺。
8.自我的妄念越強,我們的忿恨和貪執便越重。我執會增強我們的忿怒和貪執,但它絕對不是心的本性。
9.我們可以斷定煩惱是可以移除的,而我執的妄念則可藉由無我的了悟對治它。
10.從我們出生那一刻開始,直到我們能照顧自己為止,唯有靠著許多人的幫助,我們才能順利長大成人。
11.我們的存活是建立在許多人的受苦和慈悲之上。但在我們能照顧自己之後,倘若我們無法回報別人對我們的恩澤,反只會受貪欲和瞋怒等左右而傷害別人時,那麼這將是一件極為不幸的事。
12.我們若要修行,必須以智慧為基礎,如此才能培養開展出珍貴的證覺之心。
13.若我們能關心他人的福祉遠較自己的為重時,則這樣的心比世間所有財富更為珍貴。
14.順逆緣與過去生我們所累積的善惡業有關。因此,不論別人怎麼做,有福者依舊平順騰達,而無福者,則不管多努力,仍常事與願違,多與好運擦身而過。

《菩提道次第覺受歌》輯要—三 海濤 輯

《菩提道次第覺受歌》輯要—三 海濤 輯
1.藏文「證悟」的第一個音節意為淨除一切業障;而第二個音節則指生起善業或善德。
2.心能透視一切諸法本質的力量乃是我們與生所本然俱足的,但它卻為成佛的障礙所遮阻。
3.在淨除煩惱的過程中,它有各種不同階段。一開始,我們只要減輕或減少自己的妄念即可。漸漸地,藉由其反作用力,我們便能增加自己的善德。
4.我們所證得這種斷一切煩惱的境界稱為「滅諦」,而引導我們成就滅諦的便稱為「道諦」。
5.要斬除煩惱之根最直接的力量便是了悟空性的智慧,其他例如慈悲與愛,雖然也有助於此項修行,但它並無法直接斷除這些惡業的種子。
6.若能不斷觀修空性的智慧,我們心中的明性就會不斷增長。
7.成佛的究竟境界指的就是一種心完全清淨的境界,因此,當我們開始修行時,便進入了清淨自心煩惱業障的過程。
8.我們應一一累積自己的善業,同時一一消除自己所造的惡業,這種修行便稱為法道。
9.道次第很有系統地說明了首先我們應該如何修,其次又如何等等,它指的就是法道的各個階段和次序。
10.我們可以這麼說,佛的一切教言釋論都可以道次第歸類,因為它談到了種種不同層次的法道。但「道次第」這個名詞的使用,事實上是在阿底峽尊者之後才有的。
11.大乘法教分為兩類,一是經教,另一則是密續。經教的教法著重在菩提心的生起,以及菩薩行的實踐——六波羅蜜的修行,而密續則建立在以上的基礎上。
12.依止法友被認為是道次第修行的根本,倘若我們能以此為要的話,那麼我們所有的修行便都能獲得圓滿的成就。
13.我們在今生或來世依止法友所累積的一切善功德將成為一種善緣,引領我們在修行道上圓滿成就。
14.若我們真想幫助他人調伏自心,我們便首先要調伏我們自己的心。

《菩提道次第覺受歌》輯要—二 海濤 輯

《菩提道次第覺受歌》輯要—二 海濤 輯
1.快樂依於因與果而生,痛苦亦依於因與果而起,這就是自然的法則。
2.心識要起念,外境要有一個心的專注對象。當心念生起時,我們的身體便會跟著起反應,所以不是只有外境的物質會導致我們的心起念。
3.我們之所以有種種不同的體驗,均來自於我們自己本身的作為,而種種不同作為的產生則來自我們的心態想法。
4.我們的苦樂覺受完全依於自己的作為,而我們的作為則與我們自己的想法有極大的關係。所以邪惡的、不足為取的心念都要減少,甚至完全消除。
5.我們應該把善良而具建設性的心念找出來,進而開展它、增長它。這種轉心的方法,我們稱為佛法或是修行。
6.淨業主要指的是清淨貪欲、瞋怒、無明愚痴等三毒,尤其是由於無明所造下的各種惡業,它是成佛最大的障礙。
7.由於我們的心像一個泉源——我們經驗續流的根源,因此,掌控我們的經驗之源非常重要。換句話說,就是轉化我們的心。
8.轉心的方法即是要觀察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倘若知道結果是不好的話,我們便不應去做。在知道這個道理後,若能正確行事,它便會給我們快樂和安詳。
9.惡業的造作和煩惱障的生起雖然都是暫時性的,但它卻有一定程度的殺傷力。所以倘若我們的心能時時不忘對治它的話,那麼我們便一定能戰勝它。
10.當我們受制於瞋怒和貪欲的掌控和折磨時,便會變得害怕、沮喪、沒有自信等。因此,我們要減少心不好的層面,並增長它善的層面。
11.外在的物質享受也是讓我們感到快樂的成因之一,但它絕非是一個究竟的根源。快樂的究竟根源還是在於我們的自心。
12.一切有限的現象都是依於因緣和因果的關係而生起的。因此,我們也依於因果而有快樂與痛苦的感受。
13.由於我們的心受到無明遮障的關係,所以無法如實地了悟一切諸法的本質。若想改變這一點,我們唯有讓自己的心熟悉並定於空性的智慧中。

《菩提道次第覺受歌》輯要—一 海濤 輯

《菩提道次第覺受歌》輯要—一 海濤 輯
1.聽聞佛法不只在追求理論上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能調伏並且轉化自心。
2.在聽完佛法後,我們應該在生活上有所改變或轉化才是。
3.皈依的意義主要在於從心底生起對佛法僧三寶的虔信心。
4.能將自己全心託付於三寶才算得上是一個佛教徒。
5.皈依佛法僧真正的方法乃是以他們為典範,所以我們要下定決心成佛,並讓法在我們的心識中生起。
6.為了一切眾生的福祉而發願證悟成佛,這是一種非常美好且高貴的心願,我們每個人都應如此祈願。
7.生起菩提證悟心的同時,也應把自己所累積的功德迴向一切眾生的福祉。
8.不管我們修什麼法,只要把所做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我們的善德都將會成為利眾成佛之因。
9.在修任何法之前,若在一開始我們便能想想皈依佛法僧的意義,同時生起菩提證覺之心的話,那麼我們的修行就會變得更有效益。
10.佛教的修行其目的均在於轉化內心。而佛教徒在這方面是透過禪修,也就是心性上的修練來達成。
11.倘若我們了解每個人都與我們一樣,希望追求幸福,逃避痛苦,那麼我們便能對他們真正生起一種慈悲的感覺。這才是真的在修習佛法,而我們的心也才能真正轉變。
12.倘若我們自認為是佛教徒以及佛陀的追隨者,那麼我們便有責任遵循佛陀的教示——消除我們的貪欲、瞋怒和憎恨等煩惱。
13.一般來說,要讓自己習慣並永久保持一種善行和善業,實在相當困難。反之,行惡造業則非常自然,毫不費力。
14.累積惡業就像一顆石頭滾下陡坡,既快且急,而要行善則如逆水行舟,又如鞭策一隻精疲力盡的馬,既慢且重。
15.煩惱業障總是不會放棄任何機會,自然生起,然後再現身於我們每日的作為當中,我們有時甚至還明知故犯。
16.快樂由善行而來,而痛苦則是來自於惡業所結的果。